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東北農夫老吳

    小麥灌漿期是小麥種植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小麥粒形成的時期,做好小麥灌漿期的管理工作,是實現小麥經濟價值的關鍵,因此,小麥的灌漿期對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影響非常大。小麥灌漿期不能只關注用藥,其他方面的管理也尤為重要,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適時適量灌水

    根據雨水、乾旱情況適時灌溉灌漿水。進入五月份,小麥進入灌漿期,如果天氣出現旱情,要及時的進行灌溉,這個時期的小麥正是成熟的過渡期,如果灌溉不及時,小麥顆粒就不會飽滿,影響小麥的產量。灌溉藥根據麥苗長勢和田間墒情適時適量灌水,尤其是土壤質地較輕的麥田,要防止麥苗受乾旱影響而灌漿效果,灌水時還要注意避免大風天氣以及小麥倒伏。灌好麥黃水,促進子粒飽滿,灌水時注意不宜在高溫乾旱天氣中午進行,以免小麥提前灌漿結束而減產。灌溉前要及時瞭解近期天氣變化,如果有風有雨的天氣,最好不要進行灌溉,以免風雨天氣出現時,小麥出現倒伏現象。

    噴施葉面肥

    小麥在生產後期,其根系吸收營養成分逐漸減弱,噴灑葉面肥可以延長小麥的葉片功能,提高光合作用,抗病防倒伏,減少乾熱風的危害,加快灌漿的速度,可以用0.3%的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混合液進行葉面噴肥,噴灑時間一般在小麥揚花後的五天左右第一次噴施,間隔七天以後再噴施一次,這樣可以提高小麥的顆粒飽滿度,提高小麥的產量。

    “一噴多防”

    小麥灌漿期是多種病蟲發生危害的高峰期,這個時期的主要防治物件有麥蚜和小麥白粉病 、鏽病、赤黴病及葉枯病,防止小麥病種病應視田間病蟲的發生狀態,而採取不同的防治方法,達到一噴多防的效果,例如在防治麥蚜時,可以用40%的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而需要兼治白粉病、鏽病時,在防治蚜蟲的藥液中加入禾果粒混合噴霧防治。注意噴灑時要噴勻打透,使小麥各個部位全部著藥。

    倒伏小麥的補救

    由於處在灌漿期的小麥麥穗逐漸加重,會出現頭重腳輕的現象,在灌漿後期容易發生倒伏現象,由於麥穗比較重,靠自身能力很難恢復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莖可以抬起頭來,如果不及時扶起,會使小麥嚴重減產。如果因風雨而倒伏的,可在天晴以後用細竹竿輕輕地把小麥抬起,必要時可以在根部培土,還可以用捆綁的方式,把倒伏的小麥一把一把的捆好,已輔助小麥直立不倒。在小麥揚花期可以噴灑磷酸二氫鉀,以促進小麥的生長和縮短灌漿期。

    及時收穫

    當小麥出現蠟黃時侯,此時收穫品質最好、產量最高,根據不同的品種和栽培條件 ,安排好收割先後,及早動手,突擊搶收 做到適時收割。在收穫是要防止雨淋,已免造成小麥品質下降,確保顆粒歸倉,豐產豐收。

  • 2 # 松古茶農

    大家好我是小劉,小麥病害 1.小麥鏽病 小麥感病後,初期葉片或莖稈上出現褪綠的斑點,然後長出鮮黃色、紅褐色或赤褐色的粉皰狀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鐵鏽狀粉末。 藥劑防治 (1)藥劑拌種:用20%粉鏽寧乳劑50毫升,兌水2~3公斤,拌麥種50公斤。 (2)春季葉面噴霧:當春季外來菌源使田間鏽病普遍率達到1%或當地越冬菌源形成發病中心時,應立即防治。每畝可用20%粉鏽寧乳劑80毫升,或15%羥鏽寧可溼粉劑50克,兌水60~80公斤噴施。 2.小麥白粉病 主要為害葉片、葉鞘和莖稈,發病嚴重時麥穗也可受害。發病初期葉片表面出現白色粉狀小黴點,後逐漸擴大成圓形或長橢圓形的白色黴斑,嚴重時許多黴斑相互聯合形成一個較大的黴斑,甚至可覆蓋大部或全部葉片。黴斑顏色由白色逐漸變成灰色,最後呈灰褐色,病斑上面散生許多黑色小粒,即病菌的閉囊殼。一般情況下,葉片正面症狀最為明顯。黴斑下的寄主組織初期無明顯症狀,後期可褪綠、枯黃甚至枯死。葉片受害後容易早枯,莖和葉鞘發病可導致植株倒伏。 藥劑防治 (1)藥劑拌種,用20%粉鏽寧乳劑,方法同小麥鏽病防治。 (2)當小麥病葉率達到10%時,應立即噴藥防治。用藥方法與防治小麥鏽病相同。 3. 小麥赤黴病 小麥從苗期至抽穗後都可受害,引起苗腐、基腐、稈腐和穗腐,以穗腐為害最重。 (1)苗腐:先是芽變褐色,然後根冠隨之腐爛,病苗黃瘦甚至枯死。溼度大時,枯死苗上產生粉紅色的黴。 (2)基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期均可發生。初期莖基部變褐壞死,後腐爛導致全株枯死。病苗被拔起時,往往自莖基腐爛處折斷,斷口處略帶粘性,病部可形成粉紅色黴層。 (3)稈腐:多發生於穗下第一、二節,發病初期葉鞘上出現淡褐色斑點,後擴充套件為淡褐色至紅褐色的不規則形病斑,並向內部及節部蔓延。嚴重時病部以上枯黃,甚至不能抽穗。 (4)穗腐:初在小穗和穎殼上產生淡褐色水漬狀病斑,逐漸擴大至整個小穗,發病小穗隨即枯黃。溼度大時,穎殼合縫處產生粉紅色黴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一個穗上一般只有一個或幾個小穗發病,嚴重的整穗發病。如果病斑擴充套件至穗軸,被害部以上枯死,形成枯白穗,發病後期,病穗上產生紫黑色小顆粒,即病菌的子囊殼。 藥劑防治 (1)石灰水浸種:用生石灰0.5公斤加水50公斤,濾去殘渣,浸麥種30公斤,水面高出種子10~15釐米,氣溫20℃時浸3天,氣溫25℃時浸2天,30℃時浸1天,浸後直接攤開晾乾,然後播種。 (2)噴藥防治: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是小麥開花到灌漿期。抽穗後揚花率達10%時噴第一次藥,隔5~7天再防治一次。一般每畝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克,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克,兌水60公斤噴霧,效果較好。 4. 小麥紋枯病 小麥各生育期均可受害,主要發生在葉鞘和莖稈上。小麥播種後,芽鞘變褐,嚴重時枯死,不能出土。秋苗期,基部第一葉的葉鞘上出現淡褐色小斑點,後病斑擴大,中部灰色,邊緣褐色,葉片發黃,發病重的麥苗死亡。小麥拔節後基部葉鞘上出現水漬狀病斑,後發展成中部灰色、邊緣淺褐色的雲紋狀病斑,病斑擴大後互相融合形成雲紋狀的“花稈”。病部的葉鞘和莖稈之間,有時可見到一些白色菌絲狀物。在葉鞘上形成大量蘿蔔籽狀的菌核,嚴重時莖內也可產生菌核,菌核褐色,表面粗糙,成熟後易剝落。發病後病株易倒伏,嚴重時可導致枯株白穗。 藥劑防治 (1)藥劑拌種:用20%粉鏽寧乳油,按種子重量的0.2%進行拌種。粉鏽寧容易產生藥害,影響發芽率,使用時應嚴格按規定藥量用藥,播種時土壤持水量應掌握在70%以上,否則易產生藥害。 (2)藥劑噴霧:在小麥拔節期每畝用5%井崗黴素水劑150克,或20%粉鏽寧乳油每畝50~75克,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克,兌水75~100公斤噴霧。噴藥時應儘量將藥液噴到小麥的莖基部,以提高防治效果。 5.小麥全蝕病 小麥全蝕病是一種根腐和基腐性病害。整個生育期均可受害,但以幼苗期和苗高4~5寸時被害最為嚴重。 幼苗受害後,麥株矮化,分櫱減少,葉色變淺,基部葉片發黃,類似乾旱缺肥狀;拔出可見根部變成灰黑色,嚴重時根部變成黑色,小麥全株成片枯死。 在小麥返青拔節期,病株返青遲緩,生長矮小稀疏,根部變黑加重,葉片自下向上逐漸發黃,植株不同程度的矮化,重病株初生根和次生根全部變黑。 到灌漿成熟期,病株根部變黑越來越重,在潮溼條件下,根部變色部分可向上延伸到莖基部,形成“黑腳”症狀。但莖基部變黑向上延伸的部位一般只限在基部1~2個莖節。由於根系腐爛和莖基被害,最後造成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特別是在乾熱缺水條件下,表現更為明顯。 藥劑防治 (1)藥劑拌種:用20%粉鏽寧乳油,按種子重量的0.2%拌種,注意粉鏽寧易產生藥害,拌種時應嚴格控制用藥量。 (2)藥劑噴霧:於小麥出苗後30天左右,每畝用20%粉鏽寧乳油150~200克,兌水50~60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燈修復有幾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