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快樂老棕衣

    這個問題,本人自己先回答,以拋磚引玉,敬請中醫文化愛好者多多賜教。

    宋朝有個錢仲陽,醫術高明被重賞,緋帛紫衣他不穿,偏回鄉間做醫郎。

    話說宋朝醫士錢仲陽,術高自隱,在鄉間做土郎中,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讀《錢仲陽傳》,感嘆民間中醫之獨門絕技還是有用的。錢仲陽持《顱囟經》治小兒病出名,被當朝人重用。可民間土郎中,就那個脾氣,嗜酒,直率,難與官場人為伍,最終還是回到鄉間治病。雖求助者甚眾,但自病痺深,致死也沒有改掉陋習。可後人對他的評價很高,成為世代名醫錄不可缺少的一分子。這個歷史故事,也許就是對民間土郎中的獎賞。

    在《醫學入門》一書中,是這樣描寫錢仲陽的。

    “錢仲陽,字乙,宋之錢塘人,父顥善針醫,然嗜酒,一旦匿姓名,遊東海不歸。公時三歲,隨母嫁醫呂氏,稍長,從呂君習醫,母將沒,告以家事,公號泣,請往跡父,三十餘年,往返六次,父以歸。後自患周痺,後閉門讀醫史,非獨醫書可稱也,得仲景之精奧,漸為五臟之方,各隨所宜,肝有相火則有瀉而無補,腎為真水則有補而無瀉,皆啟內經之秘。卒後,張元素、劉守貞、張從政之書,皆取其說。今天但知其唯嬰兒醫也。著《傷寒指微論》五卷,《嬰孺論》百篇。治一乳婦,因火怒,目張不得瞑,公煮郁李酒飲之,使醉則愈。所以然者,春目系內連肝膽,恐則氣結,膽衛不下,唯郁李去結,隨酒入膽下,故目自能瞑矣。”

    閱讀這段文字,可見言簡意精。錢仲陽三十歲前,身份很特殊,家門不幸,但有孝心,多為磨難。三十而立,苦讀醫書,通臟腑之理。特別是強調“肝有相火則有瀉而無補,腎為真水則有補而無瀉”一句,中醫學者當銘記。還指出,錢仲陽對婦科、兒科之醫術精要,很得人佩服。去世後,張元素等都取他的長處。李梃先生有意隱去錢仲陽被當朝重用光鮮的一面,突出他治學的精神,今天也有借鑑意義。

    劉跂對錢仲陽的評價是“篤行似儒,奇蹟似俠,術盛而自身隱”。這三句話,應該是對錢仲陽的全面概括。

    篤行似儒。意為錢仲陽讀的書,不只是讀仲景之書,還通讀四書五經,這是成就的基礎。錢仲陽這個我,命算是苦,他三歲喪母,父又外出不歸,跟著姑媽長大,還多次尋父,生活奔波。如果他放任不讀,隨波逐流,也許就沒有後半身的成就。而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他苦讀經書,通曉醫理,深研仲景之術,精通內經要義,且多處拜師,博採眾長,成為大儒。這個錢仲陽,篤行之範,確實令人敬佩。

    奇蹟似俠。意思是錢仲陽治病救人的奇蹟,無論在朝庭還是在民間,多有奇效,被人稱讚,有俠義之事。他先是為長公主女之醫治,一炮打響,名振朝野。後為皇子治病,手到病除,更是名聲鵲起。後回鄉間,一婦人因大怒而目不能瞑,他用郁李酒治之,奇蹟般治癒。可他每治一種病,都能說出臟腑五行生剋關係,人們佩服錢仲陽之俠行。

    術盛而身隱。則是指他稱病回鄉間之事,確是難能可貴。皇帝幾次詔見他都因病推辭,說明重術輕名,隱身於世。特別可貴的事,他對人或有異藥,持疑問者,必說出本末,物色名貌,都要一一考究清楚,從不含糊。這種治學精神,這是何等的可貴!

    行醫當學錢仲陽,術高似儒懷俠腸。

    民間郎中多義行,治病救人有良方。

  • 2 # 冷星魂1

    一、錢乙生平

    錢乙,(約公元1032-公元1117年,約北宋仁宗至徽宗時期),字仲陽,宋代東平鄆州(今山東鄆城縣)人。錢乙是中國宋代著名的兒科醫學家,聲譽卓著,其撰寫的《小兒藥證直訣》,不僅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系統完整的兒科專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兒科專著。本書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被後人視之為兒科經典著作,並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錢乙祖籍浙江錢塘,其祖上和吳越王錢俶有宗屬關係,在其祖父時期就舉家北遷至東平鄆州。錢乙出生後沒多久即喪母,其父雖善醫,卻嗜酒並喜遊歷,在錢乙三歲時,其父東遊海上不返,錢乙遂由其姑母收養,並跟隨姑父呂氏學醫。在錢乙成年後,姑母將他的身世告訴了錢乙,錢乙就請求出門去尋找他的父親,前後費時數年,往返八九次,終於把父親接回家來贍養,這時候的錢乙已經是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了。錢乙一生對待其姑父姑母就像對待親生父母一樣,其姑父去世後,錢乙為他裝殮埋葬,並穿孝服為他守喪。

    錢乙自幼就勤奮好學,學醫後認真鑽研《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等中醫經典著作,醫術精湛,學識淵博。尤其是《神農本草經》,他“辨正闕誤”,精研數年,經常有人拿了不同的藥物來請教他,他可以從“出生本末”到“物色名貌”的差別,詳詳細細地解答,事後檢視藥書,都一一符合。

    古代醫家稱小兒科做啞科,認為小兒病最難醫治,主要由於以下幾個原因:(1)小兒脈微難見,診察時又多驚啼,靠脈診難以辨證;(2)小兒骨氣未成,形聲未正,悲啼喜笑,變態無常,靠望診瞭解病情也有困難;(3)小兒不能言語,言語亦未足取信,憑問診瞭解病情更難;(4)小兒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用藥稍有不當,就足使病情複雜化。因此,在錢乙之前的時期,中國有關小兒病診斷及治療的醫學資料並不多見。

    錢乙在行醫過程中,也深感小兒病難治。他常說:“脈難以訊息求,證不可言語取者,襁褓之嬰,孩提之童,尤甚焉”,因此,他立志要攻克這道難關。錢乙將其蒐集到的歷代醫學著作中有關小兒病的資料進行詳細整理,並結合自己的臨床體會進行研究化裁,摸索出一套適應小兒用的“五臟辨證”方法。數年之間,因其治療兒科疾病療效卓著,遠近聞名。

    宋神宗元豐年間,長公主的女兒患病,京城名醫束手無策,錢乙因醫術精湛,奉召至京城為其診病,並因醫治之功被授予翰林醫學。第二年,宋神宗第九子儀國公患“瘈瘲”病(肌肉痙攣抽搐),眾多御醫均無法治癒。長公主遂進言神宗,力薦錢乙治療。錢乙經過詳細的診斷後,用《金匱要略》中的“黃土湯”把儀國公的病治好了。神宗皇帝很高興,升錢乙為太醫丞,賜給他飾金的魚符和紫衣(四品官服)。從此,錢乙“兒科聖手”之名傳遍帝都,皇親國戚、富商巨賈、貧民百姓都來求診,每天絡繹不絕,哲宗皇帝繼位後也常召錢乙宿直宮中。

    錢乙從小就身體羸弱,又嗜好飲酒,其在京城每天需要耗費無數精力,進行繁重的醫療工作,又要往來應酬,不停的周旋於高官富商之家,漸漸地也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吃不消。後來,錢乙身體越來越差,可是他又不願戒酒,所以病情總是反覆難愈,逐漸加重。錢乙也經常嘆息說:“這種病就是‘周痺’病,如果侵入內臟就會死人的,我也難以避免啊”!

    不久之後,錢乙自己想出一個醫治的方法,就是讓病情向四肢進展,而不進入臟腑,雖然導致活動不利,但是可以保住性命,於是他每天自己製作藥劑,日夜飲用。不久後的一天,他的左手和左腳便突然間攣縮而不能伸展了,錢乙知道自己已經成功的阻斷了疾病的進展,非常高興。

    隨後,錢乙就召集自己的親朋好友,讓大家去東山採藥,並告訴大家把火燭放在所看到的菟絲子下方,如果火燭熄滅就向下挖掘,就這樣挖到了一株很大的茯苓。錢乙把茯苓按照古書中記載的方法服用,一個月後才把這一大株茯苓吃完。從此,雖然錢乙的半邊手足偏廢,活動不利,但是體質狀況卻和健康人一樣。後來他以年老體病為由,辭官回家。

    可是,辭官歸家的錢乙,不改性情本色,依舊每天嗜酒無度,並喜食寒涼的食物,眾親友多次規勸他,他都不予採納,病情也逐漸加重,肢體活動愈發不利。一天,錢乙知道自己的病已經再也沒有辦法醫治了,就把自己的親友都叫到家裡,並換好衣服,與大家一一訣別後悠然離世,終年八十二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皇帝賞賜老農八品頂戴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