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深圳六哥

    小弟妹,單親家庭,爸爸自她小時便已離家,姐妹三個跟著媽媽過。很多家庭完滿的人會覺得單親家庭走出來的孩子心靈會有缺陷吧,父愛的缺席會使孩子人格不健全吧。但我的弟妹,像我們一樣,愛笑愛鬧,有時倔強有時溫婉,傷心時落淚開心時撒歡,識大體但也有小情緒,是我見過的女孩子中很普通也很特別的一個。我試圖在她身上察覺出父親給她造成的傷口,但是很遺憾,如果她閉口不提,沒有人會覺得她缺少過什麼。她就是那個住你隔壁,平常而又不討嫌的鄰家女孩。我想她小時候也一定無助過,絕望過,抱怨過,甚至因此而孤僻過。但她卻在絕望中重生,在怨恨中釋然,歲月加給她的傷痛,她在成長中抽絲剝繭一般地與痛苦的記憶剝離,最終接納這一切乃人之常情,且對世界心懷善意。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有難處的,但很多時候這種“難處”何嘗不是“我們”加給他們的呢:我們自以為是地覺得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性格乃至人格會有缺陷,所以會不經意放大他們行為中的每一個細節。每個人都會有的謹慎,在他們身上被放大為缺乏信任;每個人都會鬧的情緒,在他們身上被視為歇斯底里;每個人都會有的固執,在他們身上就成了偏執,甚至戀愛中斷,都要說成是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自尊多疑……有缺陷的不是他們,而是帶著偏見的“我們”。當然,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比平常孩子承受了更多的煎熬,也有的孩子因為沒能得到及時的疏導會有打不開的心結,但也有的孩子反而因此成長得更加健全。換句話說,父母雙親在堂的孩子就一定擁有完善的人格嗎?並不見得!所以,當你身邊出現了一個來自單親家庭的男孩或者女孩,悄悄告訴自己,他們並不見得比你缺少什麼。

  • 2 # 大王講育兒

    單親家庭的孩子更需關愛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天使,如果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讓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裡,有的單親家庭是爸爸帶孩子,有的單親家庭是媽媽帶孩子,無論哪一種,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

    一、單親家庭的孩子會更敏感

    看到其他小朋友,或者其他小朋友談到類似的話題,孩子會不自覺的迴避,長此以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就很難形成。

    二、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少安全感

    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比如零到六歲,缺少爸爸媽媽的陪伴,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就會很不足。

  • 3 # 曲奇的大美麻麻

    單親家庭的孩子有悲觀自卑、仇視封閉、自戀孤僻、學習兩極分化嚴重這些特點。

    一、悲觀自卑。

    由於家庭不完整,與其他孩子相比,單親家庭的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關愛比較少,導致單親家庭的孩子認為自己比別人差單親家庭的孩子有悲觀自卑、仇視封閉、自戀孤僻、學習兩極分化嚴重這些特點。在學習中缺乏自信和進取精神,總感覺各方面都不如人,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

    二、仇視封閉。

    由於家庭分裂,父母感情不和,容易使孩子產生敵視心理和封閉心理。有些孩子把對父母的恨轉化為對老師、同學的冷淡,甚至敵視、厭惡他人,認為人與人之間無信任和善良可言,有報復和攻擊行為;有的學生走入另一個極端,即封閉自我。把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慾望掩蓋起來,過分自我剋制。

    把父母的離異作為參考,評價人和事,不輕易相信別人。從不表白自己的心願,給人的印象是性格內向,寡言少語,與人相處缺乏熱情,不願與人交往,幾乎沒有知心朋友,對集體和他人的事漠不關心。

    三、自戀孤僻。

    由於成長過程中出現不和諧的經歷心理尤為強烈。對他人的長處、優勢、榮譽和成績十分不滿,抱有憎恨情緒,冷嘲熱諷,甚至做出不道德的行為。同時,單親家庭的孩子自以為是,孤芳自賞,傲視一切,抱怨別人不重視自己,不分時間和場合的自我展示。

    四、學習兩極分化嚴重。

    大部分單親家庭的孩子是後進生,只有少部分是優秀生。由於家庭的不穩定,使學生失去了安全感,整日憂心忡忡,很難安下心來認真學習。只有個別學生由於父母的離異,反而懂事而成熟,學習成績因而特別優秀。

    鞏固方法:

    1、 經常地表達讚美和激勵。注意在生活中彼此讚美,不要互相批評。

    2、 要和孩子共同娛樂。要孩子說出他們最喜歡、最渴望家長說出的三句話。孩子們通常會希望家長說“我愛你”、“週末帶你出去玩”、“我們去麥當勞”等等。

    3、 把握所有機會,激勵孩子的自尊心。

    4、培養孩子多元化的價值觀、興趣愛好等等。降低家庭內部的紛爭,不要強求家庭成員的一致性。

    5、 教家長傾聽的技巧。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讓孩子講滿10分鐘,無論對錯,不要批評孩子,培養起孩子確信家長在傾聽。然後,家長上眼睛整個回想一遍,然後再和孩子交流。

    6、孩子在感情、就業等等問題上,難免會和你不一致,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理由,如果交流沒有效果,就不妨擱置幾天再嘗試。不要回避外界的幫助。無論是自己的朋友,還是心理諮詢師,都能夠提供給家長克服家庭障礙的方法。

    7、發現問題應儘早而不是事後才去尋求建議,儘早解決將有助於更快、更容易地解決家庭衝突。總而言之,單親子女本來遭受的打擊就很大,家長要給孩子更多的愛。

  • 4 # 擺渡育兒

    單親家庭的孩子面臨的難處有很多,簡單列舉如下:

    一、存在心理問題。無論是失去爸爸還是失去媽媽,對孩子都是極大的傷害。這時的孩子極可能出現以下心理問題:

    1、容易自閉。  家庭破裂,彷彿“天降橫禍”,對孩子來說,他們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因而他們遭受的打擊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不具備自我調適能力,難以面對家庭破損的嚴酷現實,因而會感到無所適從、悶悶不樂。不願與人接觸,對周圍的人戒備、厭煩,甚至神經過敏,總懷疑別人會在背後議論自己,認為別人都瞧不起自己,於是,自我封閉,不願向他人敞開心扉。

    2、容易自卑。

    由於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面對家庭的突然變故,孩子無法接受,無法適應無父或無母的環境。孩子這時最敏感,面對同伴和社會的關懷,他們會過於在意,甚至產生誤解,認為正是因為自己生活得卑微才會被別人同情,產生極其嚴重的自卑感。

    3、容易自責。

    表現為對自己的評價偏低,他們會把家庭的破裂、工作和學習的失敗統統歸因於自己的無能,自我責備、自我鄙視,進而產生不安、內疚、失望等消極情緒,從而導致心理失去平衡。

    4、容易焦慮。

    單親家庭孩子由於在父母離婚前的家庭生活中,更多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冷酷無情,人身攻擊,甚至施暴等血腥場面,導致孩子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缺乏信心,多疑焦慮,缺乏安全感。

    5、容易抑鬱。 父母感情的分裂,必然帶來家庭硝煙或冷戰,孩子長期生活在壓抑的家庭環境,時時為父母的關係而擔憂。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氣、洩憤的出氣筒,孩子成天處在恐懼和擔憂中,沒有安全感,時刻擔心、害怕家庭戰爭的爆發,會使自己體無完膚。長期的精神折磨,很容易使孩子對別人產生恐懼心理和敵對情緒,自我保護意識過強。壓抑、鬱悶、煩躁,心理困擾無處排解,極易產生極端行為。

     7、容易逆反。  由於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容易被人議論,也容易成為別的孩子奚落和欺負的物件。然而他們卻渴望被尊重,渴望被人欣賞,於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現出與眾不同,有時甚至喜歡“頂牛角,對著幹”,以顯示自身的存在價值。

    二、難以接受父母的任何一方重新組合家庭

    離婚後的父母重新組合家庭,對於孩子來說,很難和父母找的新伴侶相處,如果父母引導不當,孩子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疏導,極容易產生新的矛盾衝突。

    三、婚戀過程容易被誤解、歧視。

    在有些家長心目中,仍然存在一些偏見,他們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有缺陷,尤其是在父母離婚家庭長大的孩子,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問題。所以,做家長的往往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和單親家庭孩子處物件。因此,不少單親家庭孩子會遭遇被誤解、被歧視,導致婚姻受挫。

  • 5 # 使用者解冬花

    我就是離婚的人自己帶著孩子呢。怎麼說呢單親家庭對孩子是沒有好處。因為我女兒那個時候就是在學校裡有朋友問她說你爸爸怎麼不來接你呀。孩子小就說不知道然後孩子回來問我說媽媽我爸爸為什麼不和我們一起住呀。我只能告訴孩子說爸爸出差了。過了一年多了我認識的我現在的老公我老公對我女兒像親生的一樣。現在我老公一有時間就帶著孩子出去玩。

  • 6 # 陳可昕

    其一經濟上,單親家庭是一個人賺錢養家;

    其二精神上,對孩子來說只有父或母愛,缺失一半的愛

    其三時間上,完全靠自己

    不過沒過不去的坎兒,困難存在,解決困難的辦法也不少,事在人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郭巨埋兒"中為什麼郭巨沒被官府抓起來?不是有殺人動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