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談民族感情,僅僅從作為一個君主的能力來說
3
回覆列表
  • 1 # 唐明國亮

    我覺得強不止一點

    明治天皇(日語:めいじてんのう,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名睦仁(むつひと),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孝明天皇統仁次子,萬延元年(1860)被定為儲君,並賜名睦仁。

    慶應三年(1867年)其父孝明天皇突然去世,睦仁繼承天皇之位,並經歷江戶幕府戊辰戰爭,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並實行“王政復古”,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慶應四年(1868年)改元“明治”,採取“一世一元制”。明治元年(1868年)頒佈一系列維新舉措,實行明治維新,帶領日本自封建社會邁入工業化世界大國。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頒佈《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治憲法),確立了自己的權力。明治二十一年(1890年)頒佈《教育敕語》,推行封建的軍國主義的教育方針。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7月30日凌晨零時四十三分因尿毒症去世,享年60歲。陵墓為京都的桃山伏見陵。

    明治天皇在位的45年期間,是近代日本改革最為顯著的時期,日本實現了社會、經濟、軍事等多方面的發展,建立了亞洲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並完成了向帝國主義的轉變,走上軍國主義、稱霸世界的道路。

    再詳細看一下他的為政舉措

    明治維新

    明治天皇採取“奉還版籍”政策,廢藩設縣,將全國劃為3個府72個縣 ,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還廢除舊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將所謂公卿諸侯之類的貴族改稱“華族”,將大名以下的武士改為“士族”,廢除了封建俸祿。還頒佈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實施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在全國改革軍警制度,建立新式軍隊,創辦軍工產業;學習西方文明,引進西方科技與管理;發展現代教育,培養現代人才,整體提高國民素質 ,稱為“明治維新”。

    神化天皇

    明治政府於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制定《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治憲法),這部東亞首部的現代成文憲法是摹仿普魯士憲法的欽定憲法。明治憲法第一條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的天皇統治之。”明治憲法系基於天皇主權的原理,由天皇總攬立法、司法、行政之統治權。此外,行政各部的官制、陸海軍的統帥、宣戰的公佈、條約的締結等,都屬於天皇的大權。從此,天皇搖身一變,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神人”。在明治憲法下,皇室典範異於一般法律,與憲法同為最高法規。

    皇權制度

    明治政府於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制定《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治憲法),這部東亞首部的現代成文憲法是摹仿普魯士憲法的欽定憲法。明治憲法第一條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的天皇統治之。”明治憲法系基於天皇主權的原理,由天皇總攬立法、司法、行政之統治權。此外,行政各部的官制、陸海軍的統帥、宣戰的公佈、條約的締結等,都屬於天皇的大權。從此,天皇搖身一變,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神人”。

    大日本帝國憲法

    明治天皇是日本天皇中最特殊的一個天皇。在他之前,女天皇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帝位,古代的日本,就曾出現過六個女帝。日本的年號是摹仿中國的制度而制定的。只要有祥瑞的徵兆等因素,一個天皇可以容許變更多個年號。但是從明治天皇以後,一個天皇只限一個年號。因此也可以年號來代替天皇的稱呼,例如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天皇等。從前的天皇,權力不是落在地方豪族或外戚貴族的手上,就是落在武家政權的手中。天皇可以說是隻是一個傀儡,到了明治天皇,他總攬大權於一身。皇室典範是皇室制度的基本法律,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於大日本帝國憲法之下制定。在明治憲法下,皇室典範異於一般法律,與憲法同為最高法規。

    現行皇室典範,繫於日本國憲法制定時同時修改,並以一般法律施行。與舊典範之最大相異處,首先在於皇室繼承只限於嫡出(正妻所生),不承認庶出(正妻以外所生)。明治天皇及大正天皇全系庶出。此改變乃為尊重婚姻制度而來。其次,現行典範承認平民之皇太子妃。戰前,皇太子妃必從皇族或三大貴族家庭中挑選。江戶時代以前,日本允許女天皇的存在。但明治以後的皇室典範規定,只有男系的男子才能繼承皇位。

    外交

    明治天皇在位期間,親任日軍最高指揮官。明治八年(1875年)9月,日本與北韓發生“江華島事件”(日本稱“江華島事件”,北韓稱“雲揚號事件”),日本派出軍艦雲揚號航行到北韓西海岸測量海圖,遭到北韓江華島炮臺守軍炮擊,雙方發生交火,最後日本方攻陷炮臺。1875年9月24日,雲揚號等3艘軍艦滿載戰利品撤離江華灣,於28日返回日本長崎,向東京政府發電“報功”。 日朝雙方簽訂《江華條約》又稱《江華島條約》,是北韓和外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日本取得了自由勘測北韓半島海口、領事裁判權、貿易等權利,成為日本日後侵略北韓的開始。

    1876年日朝條約簽訂場景

    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日本與清朝發生甲午戰爭,清朝敗給日本,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臺灣割讓給日本,而李氏北韓不再是清朝的藩屬國。甲午戰爭次年(1895年),日本派遣樺山資紀接收臺灣成為殖民地。歷經八國聯軍(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日俄戰爭(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北韓半島因此成為日本殖民地,庫頁島南部則納入大日本帝國版圖。日本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完成日本帝國主義。

    軍事

    明治天皇在位期間,擴軍備戰,推行軍國主義道路。從19世紀80年代起,日本以中國為假想敵,不斷進行擴軍備戰。在天皇的支援下,到1893年,陸軍總兵力達到23萬人。海軍已有大小艦艇55艘,總噸位達7萬多噸。隨著軍費開支的逐年增多,日本議會不斷有人反對。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的第四屆議會再次削減海軍軍費,明治天皇便自己拿出30萬元,又要文武官員在6年內交納其俸祿的十分之一,以彌補建造軍艦的不足費用。此後日本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戰勝了中國,確立了自己在東亞的霸主地位。十年後,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又透過日俄戰爭打敗俄國,使自己正式跨入了帝國主義國家的行列,成為了世界性的大國。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日本又正式吞併了北韓。

    文化

    人才政策

    明治年間, 日本政府僱用大批外籍專家從事各個領域的工作。從安政七年(1860年)至大正三年(1914年)間, 日本聘請的外籍專家中, 單有姓名可考的就在1100人以上。其中最多的是工部省, 從明治元年(1868年)到明治八年(1875年), 工部省聘請外籍專家達588人之多。

    同時, 明治政府給予西方技術專家和技師非常優厚的待遇, 以期留住人才。例如, 當時日本唯一的高等學府——東京大學給予外籍專家的薪俸佔該校全年預算的1/3。一般的外籍教師的薪俸也都比日本高階官員高, 政府所聘外籍教師月薪最低為800日元、最高為2000日元, 而當時明治政府中最高薪金的大臣月薪只有800日元。在後來發布的有關小學教育員名稱及待遇的 “敕令”中准予小學教員享受等同判任文官的待遇。由此可知, 明治政府在財政上對教育給予了巨大的支援, 這成為教育迅速發展的基石[30] 。

    教育制度

    明治五年(1872年)8月頒佈的 《學制》令是明治政府進行教育改革的開始, 也是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次大的教育改革的開端。

    《學制》明確宣佈從小學抓起。為在全國普及小學, 政府把全國分成8個大學區, 每個大學區劃分為32箇中學區, 每個中學區劃分為310個小學區, 形成一個統一的全國教育網, 使每一個適齡人都能在學校學習。為了真正普及初等教育, 明治政府實行初等義務教育, 並把普及初等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的中心環節。政府強調, 凡 6 歲以上兒童均需讀完小學, 女子與男子享有同樣的受教育權利; 凡拒絕送子女入學的父母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由於中央政府督促地方政府提高兒童入學率, 而地方又普遍採取鼓勵、勸誘、強壓等措施來促使民眾送子女上學, 使得小學入學率迅速上升。在教學內容方面, 日本仿效法、美等國, 以近代新知識取代 “四書五經”, 強調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為了滿足學生數量迅速增長的需要, 政府還興辦了大量的師範學校由其培養教師。

    經濟

    為了貫徹執行“殖產興業”的方針,扶植資本主義成長,明治政府決定大力創辦國營企業,由國家帶頭實行資本主義工業化。為此,明治政府首先接收了封建時期幕府和各藩經營的軍工企業和礦山,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裝置加以改造、充實和擴大,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兩大陸軍工廠(東京炮兵工廠、大阪炮兵工廠)和兩大海軍工廠(築地海軍兵工廠、橫須賀海軍兵工廠),分別隸屬於陸軍省和海軍省,成為明治初年日本近代軍事工業的基礎。明治初年創辦國營軍事工業的直接目的,是為“富國強兵”生產武器裝置。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它卻成了日本建立資本主義大工業的主導力量,為國民經濟的資本主義化生產了一大批生產裝置。如橫須賀海軍工廠於明治二年(1869年)為生野礦山製造了幾十種採礦機械,明治十三年(1880年)以後又製造了供兩千錠紡紗廠使用的水車動力渦輪機。大阪炮兵工廠也為紡織廠製造了許多機床、齒輪及其他機械用具,這對日本後來出現的產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明治三年(1870年)12月12日工部省成立,成為推行“殖產興業”政策的中心。它接管了大部分從前屬於各省的官營工礦企業,並創辦了一些新企業。明治四年(1871年),已由長崎府接管的幕府“長崎制鐵所”轉歸工部省管轄,被改建為長崎造船所。在法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這家造船所到明治十二年(1879年)已建成船塢、鍛造、銅工和鍋爐等車間。明治四年(1871年),工部省還接管了原佐賀藩創辦的加州制鐵所,後改名為兵庫造船所,除修造船舶外還生產各種機器。同年底,工部省又利用佐賀藩交出的機器裝置,創辦了一家制造機器的企業。該廠以蒸汽為動力,由鑄造、模型、鍛造、鍋爐等車間組成,共擁有各種機器裝置139種,其產品包括鍋爐、汽褪、起重機、抽水機等工作機械,以及精米、制絲、製茶、紡紗、製糖器械等農產品加工機械用具,共百餘種。儘管產品大部分是仿製品,也比較落後,但對其他工業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這些都是東亞同一時期其他君主無法比擬的。

  • 2 # 御前帶刀侍衛

    日本明治維新(1868),是世界史上一大奇蹟。一個又小又窮,資源貧乏的封建國家,僅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便實現了社會、經濟、軍事多方面的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這一切,都和“明治”這個年號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慶應三年,1867年(慶應3年)倒幕運動開展之際,孝明天皇驟然死去,睦仁十六歲繼承皇位。翌年1月9日,舉行踐祚典禮。在革命份子的鼓舞之下,12月9日斷然實行“王政復古”。慶應四年(1868)1月,倒幕派發動政變,迫使將軍德川慶喜把政權交給天皇睦仁。1868年3月釋出《五條誓約》,9月改元明治,採取“一世一元制”。同年7月改稱江戶為東京,翌年以舊江戶城為皇宮,總攬統治大權。明治新政府的官僚在天皇權威的基礎上保持政權。接著,倒幕軍在京都附近打敗幕府軍,不久又進佔江戶。7月,天皇睦仁將江戶改名為東京。8月27日舉行即位典禮,9月8日改年號為明治(年號取自《易經》,聖人南面聽天下,嚮明而治)。10月,明治天皇抵達東京執政。12月,返回京都,與一條美子(昭憲皇太后)舉行大婚之禮。明治二年(1869)明治天皇再度抵達東京,並定東京為首都,以圖一新人心。接著,在明治政府推動下,接二連三的推出版籍奉還、廢藩制縣、制定徵兵令等前所未有的大改革。1869年宣佈“版籍奉還”(版是領地,籍指戶籍),1871年實行廢藩置縣,1873年著手地稅改革。1881年(明治14年)釋出《軍人敕諭》。1889年制訂《大日本帝國憲法》和《皇室典範》。1889年頒佈帝國憲法,1890年召開帝國議會。其中與天皇地位最有關的就是大日本帝國憲法的制定。1890年10月釋出《教育敕語》。這些形成近代天皇制國家的基本法律和意識形態的支柱。

    1882年頒佈《軍人敕諭》,強調效忠天皇的建軍思想。派遣伊藤博文赴歐洲考察制憲,貫徹天皇主權、憲法欽定的立憲原則。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頒佈大日本帝國憲法,俗稱明治憲法,得以確立他的權力。1890年頒佈《教育敕語》,推行封建的軍國主義的教育方針。1893年下達造艦詔書,帶頭實行擴軍備戰。1894-1895年親自指揮甲午中日戰爭。1904-1905年又釋出宣戰詔書,挑起日俄戰爭。

    對外,明治天皇於1894—1895年發動中日甲午戰爭,1904—1905年進行日俄戰爭。隨著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勝利,明治天皇越發確立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明治四十五年(1912)7月30日凌晨零時四十三分,明治天皇由於尿毒症去世,享年61歲(虛歲)。他在位四十五年期間,日本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並走上了軍國主義帝國主義的道路。他的一生可以說是日本近代國家誕生的同義字。明治天皇的陵墓為京都的伏見桃山陵。

    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7月30日因糖尿病去世,虛齡六十。在位期間,日本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並走上軍國主義、帝國主義道路。大正三年(1914年),昭憲皇太后去世,日本政府建立明治神宮,把明治天皇神格化。

  • 3 # 麗江說書人

    不贊同,如果你仔細讀過日本人和美華人寫的日本近代史研究,你會發現,明治的一生,本質上是個傀儡,絕大部分時間沒有什麼事情是能做主的,甚至連皇后找誰,皇位繼承自己都說了不算。

    明治一直到打贏日俄戰爭之前,都整日恐懼會被權臣架空,推翻。皇權理論上最有力的支撐就是第一師團(也就是近衛師團)和東京警備隊,一直要到打贏了日俄戰爭,明治被捧上千古一帝,明治大帝的地位,擁有了巨大的威望之後,才被皇室成員牢牢抓住,他的人身安全才算是第一次得到了徹底保證,也就是日俄戰爭以後,明治才有了對當年捧他起來的元老重臣下手調換的能力。可惜,沒活幾年就死了。

    說明治厲害,還不如說是開創明治微新的這些元老重臣們厲害,沒有伊藤博文這些人做主導,就明治的那點見識和手腕,不亡國就算合格。

    同時代的東亞,真厲害的反而是泰國的國王,外交上左右逢源,內政上西化改革,並且牢牢掌握住權力,成功保住了國家獨立。

  • 4 # 唐海波1982

    明治維新,脫中向歐,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卻實讓日本進入了發達國家行例,讓國民的教育提升很多,在東亞發展最快,但透過甲午戰爭,得到的陪款,全部用於軍隊軍事的發展,導致內閣首相被軍部架空,狂熱軍國主義像瘟疫一樣傳染給整個國民,對中國悍然發動侵略戰爭,妄圖佔領全中國,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受得中國軍民頑強抵抗,國民也被帝國主義綁架了付出慘重傷亡,也給自己本土帶來了核武器的報復,最終被美帝殖民,到現在都不是一個正常國家。一個喜歡賭國運的帝國,他缺乏戰略眼光的,他可以贏無數次,但只要輸一次就得亡國。

  • 5 # 大嘴說貴陽

    日本明治天皇要與同時的東亞其他君主作比較,話說在東亞晃了一圈,北韓被日本吞併了,印度已是英國的殖民地,泰國的體量和影響力有限,剩下的小國也都是殖民地的居多。貌似只有大清朝的同治與光緒可以一提,畢竟“同光”兩位皇帝吃了不少敗仗,國家也幾近危忘,但好歹不是亡國之君。

    中國的情況,我們都清楚的,雖然搞了個洋務運動,搞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在甲午戰爭中敗給了日本。所以從這個結果看,明治是強過同光兩位同志的,他為什麼強呢?我們看看明治維新中明治本人究竟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畢竟根據制度來說,君主立憲是虛君的,權力不在皇帝,而在首相和內閣。但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明治是否在這場運動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一、明治天皇和“宮中集團”的政治影響

    明治天皇本人對於日本政治的主要影響,發生在1880年至1887年之間。這也恰好是明治國家構建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時期。

    在華人的觀念裡,一個皇帝要麼是“乾綱獨斷”,要麼是傀儡,但明治天皇的存在形態卻與日本人模稜兩可的態度非常類似:他是介於二者之間的一個“薛定諤皇帝”。而對於明治天皇理解的最大誤區,就是把他本人理解為一個政治實體,然而在明治史上,明治天皇本人的權力與“宮中”集團密不可分。

    所謂“宮中”集團,狹義上說是擔任過“宮中顧問官”的官僚,但廣義上講,是以明治天皇的“帝師”群體、以及天皇本人信任的一些非主流派高階軍官組成的政治團體。在探察近代日本歷史時,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宮中”集團。一來他們在後世人的眼裡並不及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這些位於前臺的政治家有名,二來他們的作用並沒有寫在各路已經問世的歷史書籍或通俗小說裡,而是深藏在他們本人的日記或宮廷記錄裡,研究深度不足者很難觸及。

    從身份來說,這些人都不是等閒之輩,“宮中”集團重臣土方久元、“尊皇派”軍人谷干城都是幕末土佐藩維新志士,“帝師”元田永孚也是熊本藩“國學者”,均各自擁有一定政治地位。但在明治維新以後,他們的地位顯著降低,如今天皇成為自己的“學生”,失意的倒幕志士群體當然要發揮倒幕維新時期的另一大政治正確,雙方於是一拍即合。

    換言之,天皇的權力提升,本質上是靠了自己本身具有的名義權力,結合“非主流”的維新志士群體本就擁有的世俗權力,進而形成了一股足以和主流政治家抗衡的強大實力。

    “宮中”集團第一次顯著影響政治,是在1880年日本政府因財政短缺而討論是否對外借債事宜。當時以伊藤博文為主的高層政治家群體對借債額度略有爭議,而“宮中”集團借題發揮,要求明治天皇親自幹預“外債”問題。而明治天皇親自下令,要求全部高階官員立刻陳述意見,最終17人形成了8票同意、8票反對、1票中立的結果,意見難以統一一處。最終明治天皇直接釋出“聖裁”,否決日本發行“外債”。

    明治天皇之所以能夠“聖裁”,不僅是因為有著“非主流”維新志士的支援,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明治政府得以建構的政治正確基礎就是幕末以來流行的“尊皇”思想。無論伊藤博文等官僚集團再怎麼心生怨恨,他們都不能直接反對天皇的意見,更不能做出任何對天皇“不敬”的舉動。於是1884年5月,當明治天皇對伊藤博文的人事政策不滿時,就直接以身體欠佳為由回居內宮,不理政務,而伊藤博文也只能乾著急:按照古代禮法,沒有天皇召見,臣子根本不能擅自進入內宮。

    明治天皇閉門不出讓伊藤博文頗為著急,而與此同時,擔負著與天皇溝通任務的“帝師”元田永孚也閉門不出。長達兩個月的時間裡,伊藤博文只與明治天皇在一次鐵路竣工儀式上短暫同席,且雙方沒有任何實質性對華,這就引起整個明治政府的運轉效率降低。

    伊藤博文的辦法,是迅速給全部華族(貴族)封賞爵位。1884年8月7日,受到封爵的292名授爵者在上午集體參拜皇宮,集體向著“皇祖神靈”宣誓效忠,表示“永世扶翼皇室尊嚴”;當晚,剛剛經歷過一出日本古代典禮的263名華族又攜夫人參加了極為盛大的西式晚宴,天皇、皇后與四大親王夫婦均出席宴會。透過這一出“封爵”儀式,伊藤博文又一次籠絡了天皇與“宮中”集團,但也足以說明天皇與“宮中”集團已經有著不可或缺的政治地位。

    二、明治天皇是最有權的立憲君主

    當然,明治天皇畢竟是被維新志士、也就是後來的明治政治家群體擁立起來,也不可能完全不聽話。當伊藤博文意在建設新的內閣制度時,明治天皇又一次置若罔聞,伊藤博文選擇直接上書斥責:“如今(天皇)若不能在政務上更加傾注聖慮,聰明之質恐有名無實”、“如此茫然之態度、模樣面對歷代之祖宗、萬百世之皇孫,也與(天皇)職掌不相稱”。如果去除掉必要的敬語表達,可以看出伊藤博文已經暴怒到何種程度。

    1886年9月,伊藤博文與明治天皇達成“機務六條”。裡面規定,除非首相邀請,天皇不得突然參與內閣會議;天皇若“下問”國政,只能召見對應的國務大臣及次官,不能進一步“下問”;國務大臣若想彙報主管事項,即便天皇生病也可進入內宮“拜謁”。這無疑是對天皇在1884年閉門不出的報復性制度。

    伊藤博文(1841-1909)是明治國家的締造者與明治憲法的起草人,他最出色的地方就是盡全力調和國內保守派與改革派之間的矛盾

    在與伊藤博文等政治家達成協定以後,明治天皇很忠實地執行了自己作為立憲君主的角色,儘可能幫助伊藤博文穩定政府。1887年首相兼宮內大臣伊藤博文遭到朝野政治家的共同反對,自由民權運動的政治家板垣退助(土佐藩出身)宣佈辭去爵位,薩摩閥官員的領導黑田清隆也攻擊伊藤博文,谷干城(土佐藩)更是辭去官職。為了穩定政府,明治天皇親自出面接見黑田清隆,促成伊藤與黑田兩人見面會談,他同時多次派遣使者找到板垣退助、谷干城兩人,希望他們不要鬧事。應該說,明治天皇這一次付出也直接幫助政府化解危機,最終伊藤博文把首相讓給黑田清隆,專心出任宮內大臣。

    為了規範天皇與“宮中”集團的職權與責任,伊藤博文在1888年4月創設“樞密院”,以作為所有法律法規的最高諮詢機關。由於立法權屬於“天皇大權”,那麼最高諮詢機關事實上就掌握著國家的最高立法權。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與1947年《日本國憲法》都是經由樞密院稽核而最終頒佈的。

    1946年,日本在戰敗後召開了歷史上最後一次樞密院本會議,確定頒佈新的日本國憲法,建立民主主義制度。中座者為昭和天皇。

    在第一代樞密院的15名成員裡,有8人曾經做過“宮中顧問官”,此外還有宮內大臣土方久元、宮內次官吉井友實,再加上天皇曾經支援過的軍人鳥尾小彌太,廣義的“宮中”集團總計佔據11席,幾乎是佔據絕對多數。應該說,把“宮中”集團拉入樞密院這個正式組織,結果就更容易讓“宮中”集團對於政府的反對意見有一個輸出渠道,進而防止他們在背後暗地鼓搗什麼陰謀。只要“宮中”集團安定了,明治天皇自然也就沒什麼太大問題了。

    其實之所以喜歡討論天皇擁有多大權力,一個重要目的也是為了衡量天皇在戰爭中的責任問題:到底天皇有沒有參與發動戰爭?天皇應不應該為明治維新以來的每一場戰爭負責?

    對於這個問題,必須說,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兩場戰爭爆發之前,明治天皇都發出過一些“洩氣話”:甲午戰爭曾被他評價為“此非朕之戰爭”,日俄戰爭之前他更是說過著名的“本以為四方之內皆同胞,世間卻頻起波風”。乃至於日俄戰爭的宣戰詔書草案裡,他都加入了關於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的語句,後來被官僚集團刪除。從這些碎片記載裡,可以說明治天皇並不是一個多麼積極的好戰分子。

    但另一方面,當兩次戰爭打響後,明治天皇都第一時間親臨大本營,以帝國大元帥之名義召開作戰會議。甲午戰爭裡,天皇離開居住多年的東京,而來到日本西部重鎮廣島,乃至於給日本國民一種“御駕親征”之感;日俄戰爭的大本營雖然設立在東京,但明治天皇卻對前線戰況非常關注,甚至於直接對軍隊人事做出指示。1904年底,日本陸軍遲遲未能攻克位於中國東北的俄軍戰略要地旅順城,多名官僚請求更換主攻旅順的司令官乃木希典,然而明治天皇卻出於個人感情,明確寫下“不許撤換乃木”一言,硬是讓這位有些愚鈍的戰將堅持到了最後。戰後,由於擔心在戰爭中失去兩個兒子的乃木希典自盡,明治天皇要求他出任皇室學校“學習院”院長,而乃木希典也成為其孫兒——昭和天皇人生中的第一位導師。

    對於明治天皇的這些矛盾舉動,一般認為是他受限於明治憲法制度,不可能直接對戰事做出指揮,也無法直接決定是否開戰。但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明治天皇在青少年時期一直生活在日本不那麼強大、飽受其辱的時代,那麼對於戰爭,他更容易出現的想法其實是“如果敗了會怎麼樣”。恰巧無論對清朝還是對俄國,日本都是以小敵大,以弱戰強,這種不安全感與對戰爭失敗的恐懼就會被無限放大;但作為天皇,他又必須要走上前臺,這就使得他對於戰爭有著截然相反的態度。

    三、明治天皇勝過了同治、光緒兩位皇帝

    在同治與光緒兩位皇帝期間的洋務運動,甚至戊戌變法,與明治的維新來對比,一個失敗一個成功。雖說同治扛過了洪秀全太平天國運動的衝擊,在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匡扶下扶大廈於將傾,號稱同光中興,但是這些都是假象,在甲午戰爭中被戳破。

    明治其實也是在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的扶持下,掌握了一定的權力,對明治維新注入了精神動力,推動了改革的發展,為日本成為當時的世界強國貢獻了力量。

  • 6 # 真正鱷魚不哭

    當然是這樣的。

    明治天皇即位時的地位跟光緒差不多,他能翻身,而光緒不能,這就是差距。儘管他是靠借力推翻幕府,但能借到力也是本事。不談感情,他任用的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山縣有朋都是一時人才,可見他頗有識人之明。“明治維新”雖然不見得是他主導,但起碼他是贊成的,可見他也能認清大勢。

    同期亞洲有什麼優秀君主呢?北韓?越南?泰國?印度?土耳其(奧斯曼)?

  • 7 # 奧小捷讀歷史

    在讀世界近代史的時候,特別是讀到中國清朝歷史和日本歷史的時候,我們會被兩個歷史人物所吸引,他們就是清朝光緒皇帝與日本明治天皇,一個是泱泱大國擁有“九五之尊”的皇帝,一個是狹小島國“萬世一系”的天皇。

    而他們也有著近乎相同的經歷,都是少年親政,光緒頭上有慈禧太后,明治也有著幕府政權的壓制。當被西方用大炮轟開國門後,他們同樣開始進行變法。但在歷史的十字路上,他們的命運卻截然不同,一個成了“民族之父”,另一個卻淪為“瀛臺之囚”。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看看光從能力上來說,明治天皇是否比光緒皇帝強一些?

    第一方面:從性格來看。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截然相反的性格,為他們的後面的命運埋下了伏筆。先看光緒皇帝4歲登基以後,一直被慈禧太后控制與馴化,養成了他性格的懦弱及遇事不果斷會動搖的性格,光緒帝在改革維新的問題上無法自己做主,什麼事都要看慈禧太后的臉色。再看日本的明治天皇,少年登基的時候,正逢日本的倒幕派跟幕府派進行長期鬥爭,改革派武士擁戴明治天皇則即位,至此明治天皇擁有強大後盾,並且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進行改革,他崇尚勇武,好勇鬥狠,因此他的性格果敢勇武、具有強烈武士道精神。

    第二方面:從教育來看。光緒皇帝和明治天皇都接受過嚴格的宮廷教育,但是他兩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授課老師卻是不同的。光緒6歲上學,慈禧經過慎重考慮,給他選了兩位師傅,一位是內閣學士翁同龢,另一位是侍郎夏同善。翁同龢主要教光緒讀書識字、四書五經,夏同善主要教他寫仿格練字。慈禧還指派御前大臣教光緒學滿語文、蒙古語文和騎射。光緒學習的課程和內容,都是嚴格按照培養一個封建皇帝的要求設計的。在日本,擁護明治天皇登基的維新派也特別重視加強對他進行思想文化的哺育。明治的老師大多有過留洋經歷,文武兼備,不但有像平田鐵胤這樣的國學大師,還有加騰弘之、西村茂樹這樣學貫中西的啟蒙大師,使明治不但學習了封建傳統政治倫理,而且對西方近代思想包括科學技術、思想文化都多有涉獵,具有雄闊的視野和開放的精神。

    第三方面:從用人來看。 光緒陣營以康、梁為代表的維新黨人,是缺少實際政治經驗的書生;而明治陣營以伊藤博文為先鋒的改革人士。光緒集團閉門造車,進行的是一場紙上的變革,明治政府則大張旗鼓地除舊佈新,以摧枯拉朽的氣勢推動了一場革命。

    兩位皇帝身後留下了兩個國家的興衰成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你人生中最得意的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