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凡客4587

    給大家介紹一下向量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向量發動機(Thrust vector control engine,簡稱:TVC Engine),是噴口可以向不同方向偏轉以產生不同方向的推力的一種發動機。

    採用推力向量技術的飛機,則是透過尾噴管偏轉,利用發動機產生的推力,獲得附加的控制力矩,實現飛機的姿態變化控制。其突出特點是控制力矩與發動機緊密相關,而不受飛機本身姿態的影響。不採用推力向量技術的飛機,發動機的噴流都是與飛機的軸線重合的,產生的推力也沿軸線向前,這種情況下發動機的推力只是用於克服飛機所受到的阻力,提供飛機加速的動力。因此,向量發動機可以保證在飛機作低速、大攻角機動飛行而操縱舵面幾近失效時利用推力向量提供的額外操縱力矩來控制飛機機動。

    F22“猛禽”為什麼只採用二元推力向量噴管,而不採用全向的?

    美軍早就作過所有可行的向量推力驗證,毛子現在才試驗的全向向量,美華人很早就在F15ACTIVE上玩透了。全向向量看著好,用起來就是不好,不僅嚴重損失推力,飛行控制極其複雜,而且在任意時刻,全向其實也只能水平或者俯仰方向動作,和二元向量沒有多少區別,最終使用效果還遠不如F22A的二元

    對於殲20,ws15是否是向量發動機?要看殲二零的作戰理念和思想到底是什麼樣的。他是進行遠端超視距攻擊,還是以近距格鬥為主啊?我不能肯定的給你答案。要是以近距格鬥為主的話,我建議殲20換裝向量發動機。但只有一個前提,你的發動機必須得有保障。但恰恰在這方面,中國的發動機卻一直是一個短板。一切都要以穩為主,不要太躍進那會出很多的錯誤的。以我的猜想就是,殲20不會換裝向量發動機。殲20換裝了渦扇15發動機,能做超音速巡航,那將是機20的另一次飛躍。至於會換裝向量發動機,沒有多大的必要性。

  • 2 # 軍武雜貨鋪

    估計初期裝備渦扇15的殲20不會裝備向量版本的發動機。後期估計裝備向量發動機的可能性有,但是可能裝備的機率不大。接下來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再來下結論!

    向量發動機並不完美,會減小發動機推力,增加發動機重量

    向量發動機對戰機機動性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五代機的所謂超機動:就是指的F22所裝備的三元向量發動機以後,所具備的超過三代機的機動效能。向量發動機雖然好,但是也有缺點,對於戰機而言,一方面效能的提升意味著可能另一方面效能的犧牲,尤其是跟發動機相關的更是如此。

    向量發動機對飛機機動性產生正向效能加成的同時,對發動機本身效能卻又產生了逆向的副作用。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加重。長長的向量噴口本身就是多餘的部分,會極大增加發動機的重量。即減小推力又增加重量。這是飛機設計的大忌。所以在向量發動機風風火火這麼多年以後我們發現,其實戰機不裝備向量發動機一樣可以滿足作戰需要,所以漸漸的向量發動機有點雞肋的意思了。目前F22裝備的向量發動機就是這麼個意思,對機動性提升不大,不過卻犧牲了部分發動機的效能,美國自己也感覺有點得不償失的意思!

    隱身戰機的戰場定位決定了機動性對隱身戰機的意義不大

    第五代戰機的4S標準中提到了一個超機動。好像跟現在的隱身戰機的戰場定位有點不是那麼的匹配。在隱身戰機服役這麼多年之後。對於隱身戰機的戰場定位越來越向戰場刺客傾斜。也就是說隱身戰機在完成超視距攻擊之後,就退出戰場。那些個髒活累活全都交給三代機去幹。你想想美國為何還在一直生產F15?並且其改進型價格甚至超過了F35?說白了,好用。炸彈卡車,戰場收割機。隱身戰機只是奪取制空權的,打完以後還得有後續跟進者,這個時候三代戰機大載彈量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也就是說事實上,隱身戰機本身並不參與近身格鬥的空中戰鬥,那麼這個超機動的用途何在呢?

    那麼具體到殲20,為何沒有必要裝備向量版的渦扇15呢?先來說飛機,殲20本身是隱身戰機,甚至連機炮都沒有裝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這款戰機的戰場用途是超視距擊落對方戰機,不必要進行三代機狗鬥。而且殲20本身氣動設計採用鴨翼佈局,機動效能優異。真的有必要,前段的鴨翼本身就有向量發動機對戰機的作用。所以我覺得殲20沒有必要裝備向量發動機。

    再來看發動機。現在渦扇15是不是定型裝備殲20了,肯定是保密的。我們只知道這款發動機效能優越。大家是不是覺得給一個定型前後的發動機,做技術升級是不是早了點?殲20先用上才是硬道理吧?是不是向量發動機以後再說唄。

    你看現在殲20裝備的渦扇10B不也沒有安裝向量噴口嗎?不僅僅是技術不行吧?中國完全有能力為渦扇10B加裝向量噴口。渦扇10B用在殲20上本來就差點,裝上向量噴口不好嗎?為什麼沒有裝呢?大家完全可以自己想明白其中的道理的。我想殲20裝備的渦扇15大機率講是不會裝備向量噴口的。

  • 3 # 大志遠思想空間

    殲20的渦扇15肯定有推力向量,這是這一代戰鬥機的標配。推力向量就是為了增加隱身戰鬥機的靈活性的,一是為了遠距離機動,二就是為了近距離靈活性,背的是以防萬一。

    因為隱身戰鬥機為了做的隱身很多平面是不符合氣動規律的,就需要外部力量改變戰鬥機的機動性。因為空氣動力講究的就是氣流的順暢,而隱身戰鬥機做了很多平面,當然阻礙了氣動佈局的最佳化。比如美國的F117很早就退役了,就是因為氣動效能不好,想一想F17如果裝備了推力向量會怎麼樣呢?

    一般 F15這一代戰鬥機的機動性已經很好了,如果再靈活戰鬥機可能會解體,更重要的是戰鬥機的飛行員受不了。戰鬥機最高能拉出9個G,那也是瞬間的事,這就是飛行員的最高極限。戰鬥機無論如何也比不過空空導彈,空空導彈拉出50個G是很平常的。

    那麼俄羅斯為什麼在蘇30MKI蘇35上裝備了推力向量呢?因為俄羅斯沒有隱形戰鬥機,而這些戰鬥機裝備了,推力向量更像是一個驗證機,其實還真的不一定需要推力向量來加持,因為他們本身的機動性已經很好了。所以殲20的渦扇15肯定裝備了推力向量技術,而且不是後加的,而是一開始就裝備的。

  • 4 # 癸辰淼淼淼

    提高超音速升阻比

    1,減小波阻。2,機翼彎扭和自配平。3,放寬靜穩定度。

    減小波阻方法

    1 ,機翼和尾翼,增大後掠角,減小展弦比,增大尖削比——殲20優勢

    2,薄翼型,減小相對厚度——持平

    3,機身減小最大截面積,增大長細比,面積律修型——殲20,長細比面積律都是殲20更好

    最大截面積可以參考超大某大神做的五代機體積,殲20大概是73.5立方,F22大概是68.5立方相差5立方

    殲20長度20.3米,F22長度18.9米,等比推算殲20減少5立方對應長度剛好是18.9米,問題是F22這個18.9米完全是靠平尾撐出去的近兩米,機頭到發動機最多17米左右,更多的體積在機身中

    所以本來,F22翼展就大,最大橫截面積出現在翼展最大處,而體積長度之比又大於殲20,最終無論最大橫截面積還是平均橫截面積都大於殲20

    所以又短又寬橫截面積又大——好意思比波阻?

    新鮮出爐,嗯,陣風不怕殲20,三哥威武

    既然要懟,懟到底嘛

    @空軍決勝者

    一,F22速度問題

    迪拜航展美國空軍的F22展板,1500mph,2414km/h,2.25馬赫

    嗯,美國空軍不懂F22

    @空軍決勝者

    回答下圖片很多了,中文英文都有,他自個解釋美國為了戰忽

    問題是,

    @空軍決勝者

    都能拿到的資料,中俄毫無壓力,都翻譯成中文了,美帝還戰忽?——美國空軍傻了麼?

    這是N年前的雜誌資料啊,還是中文的

    也不是沒有飛2.5馬赫的F15,這有啥好戰忽的?

    ——又要吹F22牛X產生代差,演習0:144驚天戰績,F15駕駛員說F22進入超巡就結束了

    ——又要戰忽極速不足,其實效能很差——美華人精分麼?

    二,關於翼面厚

    都是他的圖,先不說準確不準確

    看見機翼下兩個鼓起沒,為啥上面的圖看不到?

    機翼下方看清兩個鼓起沒?那是動作筒,連著翼根一共四個,通常翼面控制力度大精度高時才會做大鼓在外面,而且通常出現在對高速機動性要求高的飛機上,比如殲20颱風等。

    那為啥,三檢視看不見?——翼面扭轉啊,擋住了啊,翼面扭轉等於機翼厚?

    我拿張紙扭一下,側面看起來兩釐米等於我這張紙厚兩釐米?

    至於為啥機翼需要扭轉,我都不想解釋了,直接說作用,機翼外洗扭轉能夠降低誘導阻力,改善機翼升力,增強巡航能力,避免過早氣流分離

    三,通篇說阻力高,超音速主要啥阻力?

    激波阻力——通篇不提激波阻力,只說多了腹鰭,凸起多,所以阻力大

    好關於激波阻力最基本的知識——翼面躲在激波錐內越後或者翼展越小可以減阻,超過激波錐則額外增阻

    1,飛機同翼面翼展,飛機越長,垂尾腹鰭乃至主翼越靠後,阻力越小

    2,飛機同長度,垂尾腹鰭主翼翼展越大,激波阻力越大

    所以這就是為啥飛機越細越長越利於高速的原因,翼面都靠後的原因

    飛3馬赫的米格25

    飛2.8馬赫的米格31

    啥特徵?

    1,腹鰭,大垂尾,非常靠後

    2,機體很長,都是大於22米的長度

    3,主翼也非常靠後,翼展米格25是13.95米,米格31只有13.46米

    那麼來看看殲20和F22

    @空軍決勝者

    他那個還是殲20驗證機的三檢視就不放了

    1,殲20機身長雖然沒有22米,但20.X米也長於F22的18.9米,關鍵是F22的18.9米全靠比發動機還後靠後的平尾才達到的,到尾撐或者垂尾後緣的位置也就17米左右

    2,殲20垂尾腹鰭翼展小且非常靠後

    F22的大垂尾高也就算了,垂尾已經插到了主翼翼尖的位置

    ——就最簡單的想想一下,F22的垂尾假設插在機頭上那阻力還能看麼?

    過高的垂尾+位置太靠前導致高速時大垂尾根本無法藏在激波錐內,額外產生更多的激波阻力

    3,主翼就更別談了,殲20主翼翼尖位置差不多是F22平尾位置

    殲20翼展約13米長20.3米,F22翼展13.53米長18.9米

    還要多談麼?,F22是最短的還是靠平尾撐出來的長度,翼展還比22米的米格31寬,僅比同樣22米多的米格25短一點——但是米格25長,且主翼靠後啊,激波阻力還是F22的大

    又短又寬再加上個最靠前又高的大垂尾還好意思比超音速阻力?

    雖然殲20有鴨翼,但是鴨翼翼展小且後掠角大

    多說幾句,殲20邊條下凸起(後起落架收納位置)也在激波錐內,阻力微不足道(參考F15的大保型油箱),殲20的動作筒雖然稍大了點,但是位置非常靠後且也在激波錐內,影響也是微乎其微

    四,超音速面積率

    這也是和波阻相關,扁平符合超音速面積率,這是哪的民科?

    一大把圓錐機身的2.0+馬赫飛機看著你

    B2,攻擊11,獵鷹無人機等飛翼佈局看著你

    科普面積率一張圖就夠了

    殲20和殲10再明顯不過的主翼中間蜂腰設計啊,談面積率連面積率是啥都不知道咋談?

    幾個訊息

    1,在2018年時,劉大響院士曾說過3-5年內完成設計定型,大約在2021-2023年之間

    2,2011年驗證機完成

    3,ws15的03批次試驗機曝光

    4,2019年傳聞已經上機測試(非殲20),個人傾向於殲11B一邊ws10b一邊ws15測試

    至於飛行效能達到什麼地步

    作戰半徑/航程超過F22的同時,超巡/極速達到乃至超過F22標準

  • 5 # 年少夢未了zsg

    渦扇15是有推力向量的,它是中國軍工中在研的頂級小涵道比向量推力發動機,據公開訊息顯示,該型號發動機推力達到18噸左右,如果我們的殲二十能夠順利裝配上該型號發動機,我們的殲二十機動性將不弱於美國猛禽f22!

  • 6 # 男人衝動

    J20現在裝備的WS15不是向量的發動機他的機動效能完全靠優良的氣動外形。向量發動機肯定會有的。但一定要十分成熟才會展現在世界。

  • 7 # 五福33

    殲10C採用WS10向量發動機正式服役,在航展表現優異,得到一致好評。同是成飛的殲20沒有理由不用WS15向量發動機,何時殲20全面換WS15向量發動機,取決於WS15向量發動機,我們靜候佳音吧!

  • 8 # 海事先鋒

    推力向量技術對於中國沒有什麼難度了,別說是殲-20的WS-15發動機,就連殲-10B也早已經用上向量發動機了。

    殲-10B TVC版戰鬥機,早就在幾年前公開亮相了。當時,一架搭載中中國產推力向量發動機的殲-10B特製戰機,在珠海航展上進行了很多過失速機動表演,包括落葉飄、J彎、小半徑盤旋等。從當時的表演來看,殲-10B TVC版搭載的是一種軸對稱、隱身、三維向量發動機,該發動機使用數字化操控技術,響應很靈敏,在殲-10這樣的單發戰鬥機上進行測試,也足見其技術成熟可靠。

    圖為疑似渦扇15尾噴口。

    既然中國的推力向量發動機已經能公開展示和表演了,說明這一塊的技術已經不成問題,殲-20是否要在未來使用這樣的發動機,完全要看技術的匹配程度。畢竟,一架戰鬥機一旦設計定型,其基本的引數就已經確定,依託飛機基本效能編訂的訓練大綱、戰術大綱也已經定死。如果要對發動機進行改進,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重新測試和試飛,期間消耗的時間較長,因此一般而言,戰鬥機很少進行發動機的更換升級。

    圖為美國F-135發動機,他不算是標準的向量發動機。

    就殲-20戰鬥機而言,他在2018年開始服役,此後開始領先試裝,到今年才剛剛進入大批次、快速生產的階段 ,目前裝備的數量大約是100架左右,正處於一款新型戰鬥機擴充數量的關鍵階段。當然,一般來說,到這個階段,也就到了進行中期小升級的時候,只不過此時依然處於測試階段,還遠沒有到可以裝備服役的階段。

    因此,WS-15推力向量發動機,應該已經開始在某架殲-20戰鬥機上開始測試了,但是從測試到裝備上機,恐怕還得等個幾年時間,而等到公開展示、大規模服役,就還需要更長時間了。但是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殲-20肯定會裝備推力向量發動機,畢竟這種發動機是當前服役的和正在設計的所有五代機共同的特徵。比如美國F-22A、俄羅斯蘇-57、英國勇士、法國FCAS等戰鬥機,都已經或者準備使用推力向量發動機,作為中國而言,肯定不會在這個方面有所保留。

    圖為使用向量發動機的殲-10B TVC型戰機。

    另外,在工業技術領域有一個規律,那就是越新的技術,風險越大、研發週期越長、研發耗費也更多。就中國五代機來看,殲-20本來就屬於剛剛服役沒幾年的新裝備,必然還有很多小問題需要逐步解決,而且還有很多使用反饋的意見需要整理和改進;而WS-15自身又是一種全新設計的發動機,是中國大推力發動機的最強技術結晶,再加上推力向量這個中國涉及不算很深的領域,就造成了新戰機+新發動機+新理念的組合,這種組合就意味著研發週期會比一般人想象的更久。

    圖為殲-20戰鬥機拉出絢麗的氣雲,他是機動性很好的戰機。

    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耐心,畢竟在這種精密技術領域,著急往往不見得就好,研發太長時間也不見得就不好,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踩踏實了,就會越來越有心得。正如中國此前加快WS-10“太行”系列發動機的研發進度,導致很多問題被帶進了部隊,後來用了很多年 時間才逐步完善。現在中國WS-15推力向量發動機研發慢一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等到他裝備的時候,就已經發展成熟、可以大規模使用了,這其實也是好事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看大級別,要用不復權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