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菜一飯一人
-
2 # 鬼加架
“濃郁”是最常見的形容咖啡的詞之一。那濃郁的咖啡具有什麼特徵?怎麼製作“濃郁”的咖啡?濃郁的咖啡一定咖啡因濃度很高嗎?
“濃”指的是什麼?
在咖啡世界中,“濃”是一個有特別定義的特定術語,它並不僅僅意味著普通的苦味的濃郁或含咖啡因高的濃郁。
在這裡要避免混淆的是,苦味不是來自於咖啡的濃度,苦源自於生豆本身也會有來自於烘焙的原因。
有時,苦味也會與焦糊味混淆,這可能是由於咖啡被過度烘焙,或用過高溫度的水萃取導致的結果,還有可能是因為把煮好的咖啡放在咖啡機的加熱盤上,保溫時間過長。
苦味和燒焦的味道並不能反映出咖啡的濃度,只是表述在味道上不太理想。
同樣,咖啡因含量高的咖啡也不代表就是濃郁的咖啡,它只是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而已。
雖然大多數在家喝咖啡的人,透過多喝咖啡,獲取更高的咖啡因攝入,但咖啡因的多少和咖啡整體的強度是兩種不同的屬性。
濃郁咖啡的特徵:
咖啡的濃度高低,是由咖啡中的可溶解物質的多少決定的。
咖啡中的可溶解物之多,咖啡濃度高的情況下,你喝到的咖啡厚重感強,醇厚度高,像是在喝赤霞珠紅酒一樣。
“濃咖啡”並非取決於咖啡烘焙期間,而是取決於咖啡的萃取。
咖啡強度由沖泡過程中的咖啡粉的研磨與水的比率決定,手持咖啡壺的人決定了咖啡的強弱。僅僅憑靠深烘焙的咖啡中的苦味,並不能決定它是否是一杯濃郁的咖啡。
大部分萃取方式會使用1:15-1:18的粉水比。想嘗試不同咖啡之間濃度漸強的對比,
可以先使用1:18的粉水比衝煮一份咖啡,再使用同種萃取方法,只改變粉水比率至1:17,保持其他引數不變萃取另一杯咖啡,然後做對比品嚐。
當咖啡濃度過高時,咖啡味道會過重;雖口感厚重,但會甜感不足,酸苦的刺激感強,再好的咖啡也不容易感受它的風味。
就譬如我們在品嚐粉液比在1:2的濃縮咖啡,過高的濃度影響了我們對咖啡原有味道的感知力,有時它會妨礙到我們判斷咖啡的烘焙程度以及咖啡的整體品質。
只有將咖啡稀釋之後,才能更輕鬆的分辨出咖啡的品質。
而當濃度過低時,咖啡的酸、甜、苦都會很弱,風味也不明顯,口感單薄。
濃咖啡也會出現萃取不足嗎?
濃咖啡或是由低粉水比/粉液比製作的,或是由咖啡粉的粗細決定的,但不代表會完全避免萃取不足的可能。
在這個問題上,想象一下意式濃縮的萃取不足的味道,就可以更輕鬆地理解了。
咖啡豆的可溶解物質佔整顆咖啡豆的30%,要想萃取出理想的味道,大概只需要萃取出咖啡中的15%-22%的溶解物,但根據不同的豆類和不同的烘焙程度,調整萃取引數以萃取出咖啡的最好味道。
當咖啡液體萃取出來的可溶解物低於15%,即使這杯咖啡是隻有1:1.5的粉液比,那這杯咖啡依然是萃取不足的,則需要相對應的調整咖啡粉的顆粒粗細,以達到咖啡的最佳濃度。
-
3 # 排骨什麼的最好吃了
以鵲巢咖啡為例:外包裝上顯示咖啡濃度。但不同的品牌顯示方式不一致,有的並不顯示。目前沒有辦法從營養表或其他方式得知罐裝咖啡的濃度。
回覆列表
在咖啡館還未盛行的年代裡,罐裝咖啡陪伴了我們無數個日日夜夜。然而隨著網紅館遍地開花,甚至連便利店都開始買起了現煮咖啡,人們對罐裝咖啡的成見好像越來越深。但多年來,罐裝咖啡依舊堅挺在貨架上,而且種類只增不減。甚至在日本,罐裝咖啡依舊擁有著不可被動搖的地位。
罐裝咖啡到底怎麼樣?
CTI這就為你提供測評參考報告!
��
市面上常見的罐裝咖啡產品一般分為常溫以及冷藏兩種儲存方法,罐裝咖啡經過高溫殺菌處理,因此可在常溫下儲存,原料含有牛奶等成分,在高溫殺菌時會產生梅納反應等,因此常溫罐裝咖啡和現煮咖啡風味不同。
常溫咖啡多為鐵罐及塑膠瓶包裝,冷藏咖啡則以玻璃瓶、紙杯裝及新鮮屋的包裝為主,包裝材質的不同,不只是影響定價與商品印象,也會有不同的市場區隔及渠道分佈。
配料計算公式:每100mL營養參考值*(淨含量/100)
//
咖啡萃取液 & 咖啡粉 & 濃縮咖啡液
其實這些都是差不多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罐裝咖啡最被誤解的就是,在成分標示中的「咖啡萃取液」,部分消費者因此認為,這代表罐裝咖啡都是化學合成的,但事實上咖啡萃取液是指,單純自咖啡豆萃取出的咖啡,廠商表示標示萃取液只是加以註明分辨,而我們也發現有部分產品直接標示咖啡兩字,可見目前法規上並未有對此部分標示的統一規定,此外有部分產品則會再新增即溶咖啡粉,主要用途是為了增添風味,但也都並非是謠傳以人工香料等「調味」製造而成。
在我們選購的咖啡中,左邊45款配料表中標註為選用阿拉比卡咖啡豆;喬雅 濃香經典標註選用巴西和越南咖啡;
//
咖 啡 因 含 量
咖啡因的每日推薦攝入量應不超過300毫克,而攝入的咖啡因會8小時左右被人體代謝掉,並不會在體內殘留。在我們測評的罐裝咖啡裡大部分都標註了咖啡因含量>200mg/kg。
對比下列資料,計算一下你喝了多少咖啡因:
一杯咖啡 約240ml / 65-175mg
一杯脫因咖啡 約240ml / 少於5mg
一杯綠茶 約240ml / 15-50mg
一杯紅茶 約240ml / 70mg
一罐可卡因功能飲料 約355ml / 400mg
一罐傳統可口可樂 約355ml / 34mg
一罐健怡可樂 約355ml / 45mg
一罐紅牛 約355ml / 375mg
一罐雪碧 約355ml / 0mg
出於提神醒腦的作用,推薦這款火咖 意式香濃咖啡,它標記的咖啡因含量很高,≧400mg/kg。
//
含 糖 量
世界衛生組織在《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中建議,在整個生命歷程中減少遊離糖的攝入量。成人和兒童遊離糖攝入量應減至攝入總能量的10%以內。遊離糖是指包括生產商、廚師或消費者在食品中新增的單糖、雙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喝濃縮果汁中的糖分。對於一個正常體重的成年人來說,10%的總能量相當於50克糖,5%的總能量相當於25克的糖。
產品包裝上的糖含量不是強制要求標註的,所以配料表中的白砂糖、綿白糖、紅糖、蔗糖、蜂蜜、糖蜜、飴糖、玉米糖漿、澱粉糖漿、高果玉米糖漿、果葡糖漿、轉化糖、麥芽糖漿、果糖、葡萄糖等含量即含糖量。中國規定若產品中的糖≤5g/100g或100ml可以標示低糖,若糖含量≤0.5g/100g或100ml可以標示無糖或不含糖。
以下三款咖啡標註了含糖量,伯朗黑咖啡標記為不含糖。其餘未標註,但都有白砂糖。
//
鈉 含 量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食用鹽的攝入,許多食品的產品配料中都含有鈉。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18歲以上成人每天鈉的適宜攝入量為2200毫克(約為6克食鹽)。
而根據2016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吳永寧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上發表的華人鹽攝入量的最新評估資料顯示,平均一個“標準人”一天的鹽攝入量為9.1克,實驗室檢測得出的鈉攝入量是5.4克,已經高出了推薦值。
所以在選購飲品時,更應該注意配料中鈉的含量。經我們根據配料表計算整瓶數值,以下幾款含鈉量最低:
//
熱 量
敲黑板!減肥的少女少男們注意了!標註無熱量的並不代表完全沒熱量攝入哦!
一般能量≤80KJ/100ml,則是低熱量產品,如果能量≤17KJ/100ml,則可以聲稱不含熱量或無熱量。所以,即使是無熱量產品,也要記入日常熱量攝入裡哦!
減肥人士可以選擇這幾款熱量相對較少的咖啡:
//
奶粉 & 生牛乳 & 奶精
罐裝咖啡里加牛奶或奶粉的目的是作咖啡增白劑,不過,專為做咖啡增白劑而生的奶精,僅僅是為了追求形態上的相似和成本的低廉。僅僅看這一項功能,兩者幾乎沒有差別。但從組成成分來說,是天壤之別的差距。
牛奶/奶粉 — 營養含量高
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很高,在3.4%左右;全脂牛奶的脂肪為3.6%左右;其它主要成分是5%左右的乳糖以及0.7%的礦物質。另外,全脂乳粉和脫脂乳粉都是奶粉。(不同地方不同品種的奶牛所產的奶品,其組成有一定不同。)
生牛乳 — 營養豐富
生牛乳是液態的鮮牛奶,經過超高溫處理,營養成分也能基本儲存。從營養價值來說,生牛乳要比奶粉更好一些。
奶精 — 低蛋白高脂肪
因為蛋白質遠比脂肪要貴,所以在奶精的生產過程中,會盡量降低蛋白質的使用量,增加脂肪(通常用植物油)的含量。一般而言,乾燥成固體之前的液體奶精中,蛋白質的濃度不會超過1%,而油的濃度卻在10%左右。
//
添 加 劑
在大眾印象裡食品新增物是為了節省成本,但事實上食品新增物本身也是原料成本之一,合法生產者並不會沒有目的的胡亂使用。
乳化劑 — 使水油均勻分佈,不分層
避免咖啡飲料有浮油狀況,確保產品的品質與狀態,避免消費者飲用時有不好的感受。
增稠劑 — 創造出潤滑適口的感覺
與乳化劑作用相似,主要改善和增加粘稠度,保證食品的穩定性,創造出適宜的口感。
香精 — 增加風味,價格低廉
使咖啡風味更濃郁,還能出不同口味,重要的是,省錢!
碳酸氫鈉 — 平衡pH值
就是我們俗稱的小蘇打,主要為了避免高溫殺菌過程中,導致乳蛋白變質,出現像是鹹豆漿的狀態。也作為酸度調節劑,平衡口感。
焦糖色 — 給咖啡作調色用,加深罐裝咖啡的顏色
有些工廠會因生產技術、工藝和生產裝置條件的限制,容易在生產時,造成其衍生物4-甲基咪唑含量超標以及理化指標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但焦糖色對人體並無益處,而且攝入量過多很有可能致癌。
以下是幾款新增劑相對較少的罐裝咖啡品類:
在購買罐裝咖啡時,配料表越短越好,越簡單越好哦!配料表越長意味著經過了越複雜的工業加工,或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新增劑來延長食品的保質期,或改善風味和外觀。因此,儘量選擇成分簡單的食品也是挑選好產品的小捷徑。
//
口 感
以上為大家解釋了罐裝咖啡的配料表,大家在購買的時候,碰到沒有提及的品牌,可以參照相應的解釋來選擇。以下這是CTI的小夥伴們品嚐後的感受,可供參考哦!
在最被大眾熟知的罐裝咖啡系列中,雀巢的香滑和伯朗的藍山最符合記憶中經典的罐裝咖啡味道,不苦不甜,味道平衡,調配比例剛好。入口就讓人想起了的學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