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夜半蟬鳴2

    天下大勢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古代王朝為何滅亡?

    第一,古代從部落開始,所謂的部落可以看作是大家族,部落與部落之間有爭鬥。這種爭鬥便是土地、食物的爭鬥。然後直到最強部落產生,也就是炎黃部落聯盟。

    第二,最強部落產生就需要一個話事人,也就是一個部落聯盟的領頭人,這個人就是炎帝,然後便是公天下的開始,堯、舜、禹。

    第三,公天下實行了不過幾代,就出現了一個人,此人是大禹之子啟。此人廢除了禪讓制,也就是公天下的制度,從此開啟了家天下。

    第四,家天下的開始,就有了王朝,這個王朝就是夏,主宰整個王朝的權力每個人都想要。

    第五,湯作為夏朝非常有實力的人,再加上夏朝的王勢力弱,讓他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然後又因為商朝皇帝紂的無道,有或者是周王勢大,便有了周朝。

    第六,周朝的形成延綿很多年,很多制度在這個時候慢慢形成,其中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度的行程,養出來很多諸侯。

    第七,諸侯並列分封天下,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擁有了巨大的疆土,帝國制度形成。

    第八,皇帝的九五至尊身份形成,也就有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有了至高權力,從而激起天下人的野心。

    綜上所述,王朝滅亡的原因有,一、權力動人心;二、人心不古;三、弱肉強食;四、大勢所趨;五,家天下的封建。

  • 2 # 巷子歷史觀

    我個人談一下我的看法,首先,古代王朝,不管是統治時間長的夏商周,或者較長時間的漢唐宋明清,較短時間者南北朝的宋 齊 梁 陳 東西魏 北齊 北周 及五代十國(小國太多,不一一列舉),以及強大國家的大秦和大隋。 這是歷史的必然結果,如果沒有朝代更換,社會不可能進步,我們所謂的歷史也將顯的黯然無光。

    1. 每個朝代的管理制度不一樣,例如,到清朝時,皇權達到巔峰,高度統一, 那為什麼秦朝的始皇帝的書同文 車同軌 貨幣統一,採用郡縣制,得不到原六國(齊 楚 燕 韓 趙 魏) 遺老 遺臣的贊同?因為百姓,諸侯根本沒有認識到皇權思想,國家統一,所以項羽攻進咸陽城殺子嬰又分諸侯, 這點從西漢建立分七異性王是同一個道理,人們骨子裡還認同的是分封制。 這就是制度不一樣,導致國家土崩瓦解,這種例子很多,在這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2. 古代戰爭特別多,有進攻他國,擴充國土,有保衛傢伙,被動防禦作戰,但是古代生產力低下,糧食產量低, 醫療效果差,戰爭帶來的影響一個是減少勞動力,死亡戰士, 二是徵糧,增加賦稅,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會有造反推翻帝國。 例如 秦朝, 隋朝 等等。

    3. 自然因素影響,例如 洪災,蝗災,荒災,百姓吃不飽,如果朝廷不及時處理這些事可能會導致起義。

    4. 外族入侵 例如 宋朝 明朝 清朝 當然清朝被列強入侵是我中華史上最悲慘的,從此之後沒有皇權。

    5. 官員腐敗,皇帝荒淫無道,親小人,遠賢臣等等。

    總之,古代王朝更替的原因很多很多,大致就是分為這5類。 話又說回來,沒有王朝的更替,就沒有歷史的進步,社會的進步,思想的進步,我中華也不會有精彩的中華上下五千年。

    純屬個人見解,希望對您有用。

  • 3 # 歷史代的方剛視角

    在中國,王朝滅亡,就是野心家利用社會矛盾,為自己奪取政權需要的。沒有什麼正義可言。

    在中國,越隱蔽越虛偽越嚴謹的統治越長遠。

    第一種型別【1】層層制度,封鎖資訊,底層愚化,中層酷吏政策,高層一言堂。

    第二種型別【2】內部矛盾惡化,不能徹底解決。沒有約束。

  • 4 # 上官燚璘講風土人情

    天怒人怨!老天要讓他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看看中國曆代王朝的滅亡,哪個不是這樣?財富土地高度集中在利益集團的手裡,對人民殘酷盤剝,人民和統治利益集團離心離德,一旦老天或讓其發生天災或讓異族入侵時,這個統治利益集團就會遭到人民的唾棄,這個王朝也就完蛋了。秦漢三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哪個王朝不是這樣滅亡的?

  • 5 # 獨愴然而泣下

    任何朝代任何政體都是必然滅亡。亡的不是創立朝代和政體本身,亡的只是被後來的不肖子孫們久居廟堂自以為是的家天下。

  • 6 # 湯哥777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心,只有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領導集團才能維護國家的穩定。但凡一切與民眾相左的政權都是短暫的,是不可長存的,因為人是高階智慧動物,能夠認知好壞!

  • 7 # 孫錫懷

    個人覺得有內外兩方面的原因吧,內部方面,統治階級高度集權,財富急劇的積累,滋生腐敗,管理不善,階級內部財富分配矛盾突出;外部方面,貧富差距的拉大,底層平民生存困難,迫切需要改變,而上升渠道又被統治階級壟斷,要改變只要進行武裝鬥爭。或者內因或者外因,或者內外因皆有。

  • 8 # 楊大眼讀書

    縱觀我們國家歷史上王朝滅亡,感覺有這麼幾條原因:

    1.暴政天災等使老百姓沒有活路,被迫揭竿而起,秦漢隋唐明都有這個現象。

    2.統治階級內部的政變,王莽篡漢,司馬炎代魏。

    3.外部勢力的入侵,南北宋等。

    等等,但這些都是比較表面的原因,根本上還是因為社會矛盾不可調和,比如上層階級的嚴重固化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矛盾無法調和;土地嚴重兼併,生產資料高度集中;統治階級內部分化且無法融合等等。

  • 9 # 我乃公子晉

    1.自然災害。

    2.外部侵略。

    3.封建社會階級鬥爭,主要是壓迫與被壓迫之間的鬥爭。

    4.重文抑武或重武抑文。

    5.墨守成規,不思進取。

    6貪圖享樂,驕奢淫逸。

    等等,不一而足。

  • 10 # 鹹魚閒聊

    我一直堅信一個真理—堡壘從來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這句話放在封建王朝的更替上也一樣適用,所以在我看來,一個王朝的滅亡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內部矛盾所造成的,那麼這種內部矛盾又是什麼呢?

    中國的封建社會是以農耕文明為主的社會,農民是社會的主體,擔負著賦稅,兵役,徭役等社會責任並以此來支撐國家這臺大機器的運轉,但是國家的權利卻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就是這小部分人成為了國家的統治階級,這部分人通常有一個代稱—地主階級。而以農民為主體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被統治階級,他們也有一個代稱,叫農民階級。與此同時,國家的財富又往往掌握在地主階級這少數人手中,封建社會的財富是什麼?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財富是什麼?答案是—土地。是的,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但也是地主階級用以統治國家的工具!農民依靠土地生存,而地主階級卻依靠土地來控制農民階級,所以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時代形成了一個永遠無法根除的矛盾,而這個矛盾便是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原因,這個矛盾就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縱觀歷史,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永遠處在緩和,激化,爆發的迴圈中,而伴隨著這個迴圈的就是土地的分配,兼併,再分配的過程!為何?一個王朝建立伊始,統治者永遠會給百姓分配土地以減輕這種矛盾,但隨著王朝發展到一定程度,階級開始固化,地主階級開始大量兼併土地,導致農民無地可耕,矛盾開始激化,等到了王朝的後期,農民階級開始揭竿而起,而“造反”這種事情也往往會得到統治者的鎮壓,這就會引起王朝內部的分裂與消耗,這種分裂與消耗一般會帶來三個後果,一是內部虛耗引發的外族入侵,最後為外族所滅;二是直接被強大的農民起義所推翻;三是內部虛耗導致權臣或地方武裝勢力的坐大,最終取代舊王朝建立新王朝。但不管是哪種結果,舊王朝就是在這種內耗所引發的一系列後果中滅亡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當新王朝重新統一之後,階級會得到重新劃分,新的統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土地也會被重新分配,於是便進入了新的一輪王朝更替的迴圈當中。

    所以最後再總結一點:封建王朝的更替本質上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重新劃分以及土地的分配,兼併,再分配的過程。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不可調和,這便是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至於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別的原因了?答案是肯定的,像宦官專政,外戚專政,權臣專政,外族入侵等等,這些都是造成一個王朝覆滅的原因,但正如我所說的,這些都是誘因,只有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才是根本原因,自從兩千多年前陳勝,吳廣喊出那句振聾發聵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後,就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般,使得這種矛盾成為了歷代王朝永遠無法消除的矛盾,也是歷代王朝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

  • 11 # 狼煙一九三一

    一個王朝的滅亡,有哪些原因?

    歷史的發展總是按照自己的發展規律邏旋式向上推進!當一個新事物出現,必然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發展,新事物必定佔領舊事物的發展空間,兩者必定發生鬥爭,舊事物由於腐朽衰敗而缺少活力,讓位於新事物,新事物由於生命力旺盛,定會逐步地代替舊事物,而引領時代前進。在歷史的發展程序中,一個新政權,由於推翻了舊政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都需要重新設計,由於打破了舊格局,新生政權煥發出無窮的力量,裹挾著舊事物,如宏荒之流向前推進,一切阻擋它發展的力量都被它踩到了腳下,很快達到另一個天花板,這個天花板就是制度,當沒有新的力量出現前,它無法突破這個天花板,就會自然回落,回落過程中,一些垃圾會留在歷史的河灘中,歷史回到它應有的地方,當然不會是當初出發的地方,而是一個新的高度,它會自然積聚力量再次出發,衝向另一個高度,直到有新的制度出現!

    因此一個王朝的滅亡,不過是這個歷史程序的一個插曲,是社會制度變革的過程而已,制度變革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王朝的滅亡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無法突破天花板的表象的一種社會現象。

    王朝的滅亡,是社會發展中各種勢力及力量的惰性反映,當社會達到一定高度,原有的進步力量由於長期的疊加,變成了包衭與負擔,這要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層面分析!

    一九四六年黃炎培訪問延安,有一次淡到王朝的興衰時他說到:“我生六十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精神也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也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它的擴大,有的出於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幹部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環

    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制力也不免趨了薄弱了……”毛主席對他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只有大政方針決之於公眾,個人功業欲才不會發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於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把民主來打破這週期率,怕是有效的!”

    一般的封建王朝未期,大多是政治衰敗,寡頭掌控政權,政不通則腐敗,腐敗則滅亡!

    經濟則貧富懸著太大,民不聊生,財富大量積聚到大地主手中,產生了大量流民。

    軍事上由於過於倚重軍隊,軍隊則也腐敗不已,兵變成了匪,所兵匪一家禍害百姓!

    文化上則委糜不振,所謂“商女不知亡國恨,直把杭州當卞州”!

    總之王朝的滅亡主因與腐敗擺脫不了干係!

  • 12 # 澗鳴

    中國有這麼多的王朝更替老外不理解,歐美的確不能理解,因為他們的歷史太短了。中國歷史有記錄的就有3000年,這三千年的歷史中,中國一直是中國,但是王朝在不斷更替。中國王朝的更替是一整套制度的更替,包括國號、年號、服色等等,涉及面很廣。

    那麼王朝為什麼更替,原因在哪裡?原因很簡單:因為已經發展到了需要改變和革命的階段了,不管是劇烈的暴力方式,還是溫和的攛掇方式,更替都勢在必行。而在更替之前,一個王朝的某些現象,已經預示著這些更替就要發生了。

    但其中了最主要的原因有三個:外戚擅權、子嗣不興和宦官干政:

    原因(一)外戚擅權

    漢朝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王朝,第一個天下統一之後的延續時間較長、體制較為成熟的王朝。這個王朝有個特色就是“外戚擅權”,這個是其他王朝很少的,可以說基本上沒看到過。“外戚擅權”在漢武帝達到高峰。

    漢武帝最喜歡用外戚,使用外戚並非從漢武帝開始的,但是漢武帝任用外戚幹出了大事,證明了外戚的作用,這一任用外戚的特點,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

    漢武帝他最牛的兩個外戚是第一任皇后“衛子夫”的外戚:衛青、霍去病。這個兩個外戚自然不必細說,對於漢武帝前期的軍事行動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基本上誰都服氣。注意:這個時候漢武帝與衛子夫處於蜜月期。

    接著衛、霍不在了,漢武帝也廢掉了衛皇后,開始寵姬李夫人的長兄李廣利,號稱“貳師將軍”,“貳師”,就是“Number 2”,希望他能像“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能夠打得匈奴“哭爹叫娘”,可是現實總是很殘酷,李廣利可能很努力,但達不到衛、霍的那個高度。注意:這個時候漢武帝與李夫人處於蜜月期。

    劉向:“貳師將軍李廣利,捐五萬之師,靡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而僅獲駿馬三十匹,雖斬宛王母寡之首,猶不足以復費,其私罪惡甚多;孝武以為萬里征伐,不錄其過,遂封拜兩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餘人。”

    正因為李廣利的失利,漢武帝后來不得不宣佈《輪臺罪己詔》,勉強承認錯誤。對於有苦勞、無功勞的李廣利沒處分,反而是封候,本質是給自己臺階下,避免面子上過不去。即便如此,還是信任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託孤於他,可見到這個時候,漢武帝自始至終還是信任外戚的。

    《漢書·霍光傳》:上(漢武帝)年老,寵姬鉤弋趙婕妤有男,上心欲以為嗣,命大臣輔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屬社稷。上乃使黃門畫者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以賜光。後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宮,病篤,光涕泣問曰:“如有不諱,誰當嗣者?”上曰:“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霍光後來幫助開啟了“昭宣中興”盛世,挽回了漢武帝末年的糟糕局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樣一來,再一次證明了“外戚”不就是“紈絝子弟”,讓後代君主任用外戚也開始“理直氣壯”了起來。

    這裡有個總結,就是關於兩漢擅權的外戚列表:

    西漢的外戚

    呂氏(漢高帝妻族、漢惠帝母族):呂雉、呂祿、呂產、呂臺

    薄氏(漢文帝母族):薄姬、薄昭

    竇氏(漢文帝妻族、漢景帝母族):竇漪房、竇長君、竇廣國、竇嬰

    王氏(漢景帝妻族、漢武帝母族) [2] :王娡、田蚡

    衛氏(漢武帝妻族):衛子夫、衛青、霍去病

    史氏(漢宣帝祖母族):史良娣、史高

    李氏(漢武帝妻族):李夫人、李廣利、李延年

    上官氏(漢昭帝妻族):上官皇后、上官桀、上官安

    霍氏(漢宣帝妻族):霍成君、霍光、霍顯、霍禹

    許氏(漢宣帝妻族、漢元帝母族):許平君、許廣漢、許延壽、許嘉

    王氏(漢元帝妻族、漢成帝母族):王政君、王鳳、王根、王莽

    傅氏(漢哀帝祖母族):傅太后、傅喜

    丁氏(漢哀帝母族):丁姬、丁明

    東漢的外戚

    竇氏(漢章帝妻族):章德竇皇后、竇憲

    鄧氏(漢和帝妻族):鄧綏、鄧騭

    閻氏(漢安帝妻族):閻姬、閻顯

    梁氏(漢順帝妻族):梁妠、梁商、梁冀

    董氏(漢靈帝母族):董太后、董重

    何氏(漢靈帝妻族):何皇后、何進

    外戚擅權的最糟糕結果就是逐漸的餐食帝國的內臟,最後透過禪讓篡位,竊取了帝國,第一個幹這個的外戚是王莽,第二個幹這個是楊堅。

    為什麼任用外戚?原因很簡單,如果同樣是人才,當皇帝的你當然使用跟自己有牽有掛的,最好這個人還是支援你和你的子女的,顯然,外戚一般都支援跟他有血脈關係的皇族成員,這一點是外族人無法比擬的。

    但是外戚往往擅權,外戚被重用,首先有了權力,慾望自然會擴張,然後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機會,立功升爵,然後更是眼裡沒人。當人可以沒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己有功勞,誰能不服氣?不服氣也沒辦法,誰叫這個人跟皇族有血緣關係呢!這一點,英國皇室也如此,怎麼著的差勁,也要讓與王族有血緣關係的他國貴族來繼承,而不是從英國精英中海選出來!

    如同王朝的皇帝一樣,開國有遠見,三代後中興的君主也還行,但是到末了,外戚越來越差勁,但是傳統卻還在,沒辦法,就將就著這任用外戚的傳統,但是國家卻不停地陷入深淵。

    《三國志·魏書》會(漢)靈帝崩,太子即位,太后臨朝。大將軍何進(外戚小舅子)與袁紹謀誅宦官,太后不聽。進乃召董卓,欲以脅太后,【魏書曰:太祖聞而笑之曰:"閹豎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既治其罪,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將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見其敗也。"】卓未至而進見殺。卓到,廢帝為弘農王而立獻帝,京都大亂。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

    上面這一段就是講的是漢靈帝的小舅子何進,出餿招,如何引“董卓”這頭狼入室,開啟“三國”亂世,毀滅了長達400年漢朝的故事。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如果沒有一開始,也就沒有最後,開始也很重要,但是也註定了最後的結局,因為人性很難改變,即使歷經千年,人性還在那兒。

    原因(二)子嗣不興

    “人丁興旺、宗族繁盛”是傳統的家庭幸福寫照,由來已久,一方面,人多熱鬧、好辦大事,人家也不敢欺負,另外一方面,其實一直暗含在裡面,只有人丁興旺了,家族才有希望!

    這應該是一種“群體無意識”,祖先似乎明白了其中一個重要的規律,就是人丁興旺與家族興旺有著重要的關聯關係,那種下不為繼、領養入贅的家庭,似乎有著前途暗淡的必然性。

    下圖顯示的是兩漢的皇帝繼承關係,有標數字是皇帝,可以看到有“父承子繼”,也可以看到“兄終弟及”,其中主要是前者,皇帝父親去世後由子女繼承,這是主要的繼承方式,所謂“嫡長繼承製”,而“兄終弟及”也有,主要是在王朝的危難時期或末期:

    漢惠帝無子嗣,呂氏作亂,兄終弟及,漢文帝繼位;漢文帝連續“父承子繼”傳給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然後漢昭帝無子嗣,兄終弟及,劉賀繼位百天而免,再傳到漢宣帝;漢宣帝連續“父承子繼”傳給漢元帝、漢成帝;漢成帝

    漢哀帝有“斷袖之癖”(同性戀),無子嗣,兄終弟及,再傳給14歲的宗族兄弟漢平帝,然後王莽篡位,西漢滅亡。

    古代其實不提倡“兄終弟及”的,因為兄弟繼承的規則太複雜,很容易出現亂子,沒有“父承子繼”的嫡長制簡單實用。但是實在沒有辦法,在子嗣不興的時候也會採取這種方式,而採取這種方式,往往出現各種問題:

    人人覬覦問題

    “大家都是人,兩條腿、兩隻眼,既然現任皇帝沒有子嗣,而我們都是先祖皇帝的子孫,為什麼繼承的人不能夠是我呢?”這種想法,每朝每代只要出現了,想法就很難被拋棄。這時候的皇帝就處於一種選擇的煎熬之中,國家政局出現不確定性。

    漢文帝在“諸呂之亂”之後繼位,就膽戰心驚,而淮南王劉長(劉安之父)也是劉邦之子,也是死去漢惠帝的同父異母兄弟,這時候漢文帝雖然已經被推選繼位,但是有點心虛,只能忍讓劉長的各種僭越行為,終於最後只能逼死劉長,不管漢文帝主觀是否想這樣,客觀上的確被逼死了兄弟。

    《資治通鑑·漢紀》淮南王蚤失母,常附呂后,故孝惠、呂后時得無患;而常心怨闢陽侯,以為不強爭之於呂后,使其母 恨而死也。及帝即位,淮南王自以最親,驕蹇,數不奉法;上常寬假之。是歲,入朝,從上入苑囿獵,與上同車,常謂上“大兄”。王有材力,能扛鼎。乃往見闢陽侯,自袖鐵椎椎闢陽侯,令從者魏敬剄之;馳走闕下,肉袒謝罪。帝傷其志為親,故赦弗治。當是時,薄太后及太子、諸大臣皆憚淮南王。淮南王以此,歸國益驕恣,出入稱警蹕,稱制擬於天子。袁盎諫曰:“諸侯太驕,必生患。”上不聽...

    盎諫曰:“上素驕淮南王,弗為置嚴傅、相此。淮南王為人剛,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霧露病死, 陛下有殺弟之名,柰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復之。” 淮南王果憤恚不食死。縣傳至雍,雍令發封,以死聞。上哭甚悲,謂袁盎曰:“吾不聽公言,卒亡淮南王!今為柰何? ”

    另外一次“人人覬覦”造成的危機就是漢景帝時候的“七國之亂”,漢景帝其實是個很一般的皇帝,從他沒經過認真考慮就聽從並實行晁錯的“削藩策”激起七個宗族王國反叛就可以看出,能力一般,漢高祖的其他子孫或者兄弟後代自然開始有了想法,這種覬覦之心不消滅,危害是很大的。

    能力準備問題

    如果不是自己的兒女,皇帝一般不會給予相應的教育,顯然只有太子才會給予“治理天下”的教育,其他王子、其他宗族子弟的要求不會這麼高,因為治理天下是一種資格,不具備資格的人不能享受這種帝王教育。

    這樣一來,除了太子,其他王子、宗室的教育可能就很寬鬆,不是一種“精英教育”,反正怎樣都是富貴,很多王子和宗室子弟的生活自然放浪起來,缺乏教育、品格不高的情況比比皆是,哪一天突然說現在皇帝沒有子嗣,讓這個人去繼承帝位,自然能力上顯得不足,會出現個各種問題,如昌邑王劉賀就是這麼個情況:

    《漢書·武五子傳》(漢)昭帝崩,無嗣,大將軍霍光徵(昌邑)王(劉)賀典喪。璽書曰:“制詔昌邑王:使行大鴻臚事少府樂成,宗正德、光祿大夫吉、中郎將利漢徵王,乘七乘傳詣長安邸。”夜漏未盡一刻,以火發書。其日中,賀發...王受皇帝璽綬,襲尊號。即位二十七日,行淫亂。大將軍光與群臣議,白孝昭皇后,廢賀歸故國,賜湯沐邑二千戶,故王家財物皆與賀。及哀王女四人各賜湯沐邑千戶。語在《霍光傳》。國除,為山陽郡。

    昌邑王劉賀本來啥事沒有,就過著紈絝子弟生活,突然讓他去當皇帝,自然原來的一些品行帶過去了,然後霍光不知道是替國家考慮還是自己考慮,又廢掉了他。被廢掉的劉賀,已經無法有回頭路,昌邑王也沒法當,被降級,還要被軟禁。這事整的實在沒法“找誰說理去?”

    《漢書·武五子傳》大將軍光更尊立武帝曾孫,是為孝宣帝。即位,心內忌賀,元康二年遣使者賜山陽太守張敞璽書曰:“制詔山陽太守:其謹備盜賊,察往來過客。毋下所賜書!”敞於是條奏賀居處,著其廢亡之效,曰:“臣敞地節三年五月視事,故昌邑王居故宮,奴婢在中者百八十三人,閉大門,開小門,廉吏一人為領錢物市買,朝內食物,它不得出入...

    如果最終確定的人選大家都服氣,沒有“人人覬覦”、“能力準備”的問題,順利登基,那麼就會出現第三個問題,如何對待前任皇帝的皇后、皇太后?這個問題很麻煩,可能會出現兩個皇后、兩個皇太后,“三個女人一臺戲”,現在可是四個女人,皇帝在這中間的問題處理顯得很棘手!這裡面的家長裡短自是不必戲說,很多“宮鬥劇”都有涉及。

    一個王朝到最後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就是“子嗣不興”,子嗣不興會產生以上“人人覬覦”、“能力準備”和“前後關係”等問題,若新上任的宗族子弟具備較強的能力,如漢文帝、漢宣帝也罷,但是如果像是昌邑王劉賀、漢哀帝這等的人,別人可是就要放大“覬覦之心”了,加上自身天然的“從政能力”和“個人影響”,自然要竊取天下這個最大的“果實”了。這一點在王莽那邊就可以看出:

    《漢書·王莽傳》:王莽始起外戚,折節力行,以要名譽,宗族稱孝,師友歸仁。及其居位輔政,成、哀之際,勤勞國家,直道而行,動見稱述。豈所謂“在家必聞,在國必聞”,“色取仁而行違”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歷世之權,遭漢中微,國統三絕,而太后壽考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惹,以成篡盜之禍。推是言之,亦天時,非人力之致矣。及其竊位南面,處非所據,顛覆之勢險於桀、紂,而莽晏然自以黃、虞復出也。

    王莽能篡位,是因為他有著能力、有著名聲,他看到漢朝越來越不行了,子嗣不繼,自身的家族“王氏”,接著元太后“王政君”的氣勢,越來越大,家族子弟興旺,自然動了“上位”的心思。並且他成功的進行政變,當了“新朝”皇帝,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年。

    原因(三)宦官干政

    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是誰?

    後宮?不是。歷史上的多著皇后干政,太后垂簾,呂后把持著漢惠帝不放,最後自己上,武則天更是;竇太后整天跟漢景帝說,讓他把自己的皇位不傳給自己兒子而傳給梁武王;漢武帝多喜歡“鉤弋夫人”,但是怕她後面干政,乾脆先殺掉,等等吧。皇后、太后身後都有外戚,外戚從政做事可以,干政了就有些危險,這個一般皇帝都能明白的。

    兄弟?也不是。兄弟可能比外戚更危險,上一篇文章講過了,兄弟很容易覬覦皇位,要是能力出眾、呼聲很高的兄弟,來個清君側自己這個皇帝趕下去,自己名正言順的上去,那是誰都沒有話可說,如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

    只有宦官最親近。不僅每天伺候著,而且是威脅最小的。每天伺候吃喝自然不在話下,威脅最小從何說來?讀者肯定要舉例子了,魏忠賢等等的,作威作福,多危險!其實不對。宦官最親近的理由如下:

    1.宦官必須依附皇帝

    給宦官權力只能是皇帝,宦官取得了所有的授權,才能作威作福,皇帝要“正大光明”,但是好動陰暗面需要去發揮,好多陰險的事要做,這個要依賴宦官。宦官要實現比“伺候”更大的價值,必須參與到政治當中,要參與政治當中,必須依靠皇帝的授權。

    2.宦官不會改朝換代

    細讀歷史,東漢、晚唐、明朝應當是宦官干政最嚴重的時期,但是沒有哪一個例子中宦官改朝換代了,因為宦官的生理特點決定了,“他”不可能去這麼做,因為做了也沒有意義,沒有直系後代能來繼承自己要去篡奪的皇位。

    3.宦官對皇帝親密

    宦官陪著皇帝玩耍,皇帝的美好時光不在朝廷,在朝廷上要對付一大群世故、難纏的老頭,費腦筋,而且要“政治爭取”的去治理天下。而回到後宮,與后妃的生活帶著“傳宗接代”的重任,也顯得太沉重,只有與太監胡鬧,才更休閒,這樣一來,日子久了,自然是太監最親密。

    《後漢書》文帝時,有趙談、北宮伯子,頗見親倖。至於孝武,亦愛李延年。帝數宴後庭,或潛游離館,故請奏機事,多以宦人主之...和帝即祚幼弱,而竇憲兄弟專總權威,內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唯閹宦而已。

    但筆者為什麼說,“宦官干政”是王朝覆滅的跡象之一?

    1.宦官干政說明皇帝放任自己

    宦官陪著玩可以,但是參與到政治當中,“玩政治”,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筆者曾強調過“皇帝教育”一般人都沒有,宦官更是缺乏教育,來自平民,素質較低,甚至都不識字,這種低教養的特點代入到政治中,把政治搞成了“市井”,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皇帝這麼做,一般認為政治上不需要再幹什麼了,決定放任自己了。

    《後漢書》:黃巾既作,盜賊糜沸,郎中中山張鈞上書曰:“竊惟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萬人所以樂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親、賓客典據州郡,辜榷財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宜斬十常侍,縣頭南郊,以謝百姓,又遣使者佈告天下,可不須師旅,而大寇自消。”

    2.宦官干政說明大臣不被信任

    大臣(包括外戚)肯定都是具備政治能力的人,哪怕是奸臣,也是政治能力很強的人,如大家痛恨的李林甫、和珅,都是很有才的。但是讓宦官干政,說明皇帝對大臣不放心、瞧不起或者什麼,這樣一來,這些大臣肯定心裡不平衡,所以想罵人,但是不能罵皇帝,所以轉向“宦官”“太監”,這就是為什麼大家一看到太監、想到太監,就覺得不是什麼好人,都是古代知識分子大臣、史官宣傳的。

    《漢書》中常侍張讓、段圭等殺大將軍何進,於是虎賁中郎將袁術燒東西宮,攻諸宦者。庚午,張讓、段圭等劫少帝及陳留王幸北宮德陽殿。何進部曲將吳匡與車騎將軍何苗戰於朱雀闕下,苗敗斬之。辛未,司隸校尉袁紹勒兵收偽司隸校尉樊陵、河南尹許相及諸閹人,無少長皆斬之。讓、圭等復劫少帝、陳留王走小平津。

    試想,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不相信他所聘用的“具備政治素養”的高階知識分子,而使用“來自市井”“生理非正常”的平民,要放任這個國家隨著負能量去運轉,明顯,這國家或王朝朝著下坡路走。

    東漢末年,就是“宦官”與“大臣”之間的角鬥而逐漸走向滅亡的。

    宦官集團“十常侍”本來是依附漢靈帝的,漢靈帝已沒了,十常侍這時候想依附何太后,但是外戚大將軍何進又代表了袁紹、曹操各等大臣集團,何太后一“聖母心”,心思手軟,決定不讓他哥哥外戚殺他們,一來一回,結果何進被十常侍殺死,大臣集團亂套,與宦官集團混戰,結果野心家董卓乘機而入,攪亂了整個東漢還算勉強維持的局面,天下大亂,接著軍閥混戰,三國時代拉開帷幕。

    《後漢書》范曄:“自古喪大業絕宗禋者,其所漸有由矣。三代以嬖色取禍,嬴氏以奢虐致災,西京(西漢)自外戚失祚,東都(東漢)緣閹尹傾國。成敗之來,先史商之久矣。至於釁起宦夫,其略猶或可言...《易》曰:‘履霜堅冰至。’雲所從來久矣。今跡其所以,亦豈一朝一夕哉!”

  • 13 # 驀回首

    傳統的歷史觀裡,古代王朝滅亡主要是由於“土地私有和土地兼併導致王朝的覆亡”,這是我們在教科書上學到的,然而這種歷史觀,是建立在階級矛盾的基礎上的。

    按照這個主要矛盾來分析各個王朝,那麼,奴隸社會的夏商周三個王朝,應該就是奴隸主對土地的大量佔有,同時大奴隸對小奴隸土地的兼併。

    但事實上,在這三個社會里,奴隸從來都沒有佔有過土地,因為奴隸大都是在戰爭中被抓獲回來的俘虜組成,他們也不可能佔有土地。

    而且就土地兼併來說,除了春秋戰國,因國家之間互相的兼併外,其它時候根本就不存在土地兼併的問題。

    為什麼不存在土地兼併呢?

    因為春秋時期是分封制。每個諸侯國在吞併了別的國家以後,立刻就會把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孫子。這樣分下去,不可能哪個奴隸主的土地會特別多。

    換一句話說,最多是一家諸侯的土地變成另一家諸侯的土地,一家卿大夫的土地變成另一家卿大夫的土地,兼併的情況其實不大存在。

    最後再說這幾個奴隸制王朝滅亡的原因。夏朝滅亡是因為商朝的入侵,商朝滅亡是因為周朝的入侵,西周滅亡是因為犬戎的入侵。也就是說,都是因為外族的入侵引起的。

    除了外族的入侵外,還有就是君王的暴政和亂政。這個一會兒再說。

    有人可能會說,這裡說的王朝不是奴隸制王朝,而是封建社會的王朝。那麼,封建社會的王朝,其滅亡是不是因為土地兼併太嚴重了呢?

    這個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我們看歷次農民起來,都會提出一個土地問題,要求“耕者有其田”。感覺卻就是因為土地被兼併了,農民沒有土地,沒有飯吃了,才起來造反。

    但是,這種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不管是哪次農民起義,“耕者有其田”的目的,從來沒有實現過。

    第二,歷代農民起義,成功的都很少,唯一一個,應該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其實立刻就變成了新地主,他成了有產者,農民的身份已經不存在了。其他時候的朝代改換,都是一個地主集團,代替另一個地主集團。

    當然了,在改朝換代之後,農民會分到一些土地,但是這個土地不會很多,大部分土地給新的地主集團獲得。隨著朝代從初創期到興盛期再到沒落期,農民手中的土地會越來越少,地主手中的土地會越來越多,大地主手中的土地會更多。

    但是,如果沒有遇到國家整個的亂政和暴政,比如賦稅太重,比如兵役太多,比如徭役太重等等,或者是遇到災荒等各種影響,農民一般也不會鬧事。

    由此可見,亂政和暴政才是王朝覆滅的根本原因。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亂政和暴政呢?其根本原因,又在於家天下的極權制度。

    這個極權制度的存在,總會出現藩鎮割據、外戚專權、宦官專政、權臣弄權、外族入侵、君王昏庸等等各種問題。而農民為了獲得土地,只是朝廷滅亡的極少的一部分原因。

    如果諸侯不併起,陳勝吳廣能滅了秦朝麼?黃巾軍能滅得了漢朝麼?不可能。

    一句話:王朝覆滅的根本原因是極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學裡的自然底數e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