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區塊新看點

    何謂數字經濟呢?實際上,無論是大資料、人工智慧、5G通訊技術或區塊鏈等新技術,還是金融科技、新零售等新產業、新業態,都屬於數字經濟的範疇。從廣義角度分析,所謂數字經濟,簡單地說就是以資料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是人類透過大資料的識別、選擇、過濾、儲存、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最佳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這與傳統經濟提供以現實技術為支撐具有很大的區別。

    數字經濟已成為目前及至未來經濟主要驅動力的趨勢,一方面來源於不斷成熟的新技術支援,另一方面,則是中國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之所以說數字經濟是中國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載體,原因在於數字經濟各行各業新業態,擁有實現中國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力量。

    一個社會的經濟創新,將由3個維度因素來決定:(根據《經濟發展理論》上的基本思想)

    金融的創新科技技術的創新經濟體系下的制度創新

    在經濟學範疇,奧地利經濟學家J·A·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先提出了創新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成了最初的創新理論。在技術創新經濟學理論的研究中,都提到了科技和制度創新是經濟創新的主要驅動力。

    你的生活,因有了數字銀行,將進入無區域限制的國際全球村化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和大資料的日益被用到社會民生與商業化生態中,網際網路巨頭已經早早佈局了網際網路銀行整體業態,如微眾銀行、網商銀行、蘇寧銀行、新網銀行和眾邦銀行,其實目前中國網際網路銀行已經與政府進行著深度合作探索和試驗,為數字銀行系統及形態提供了技術支撐和資料化應用支援。

    而未來數字銀行到底在數字經濟中充當著怎樣的角色?為社會民生起到多大的作用?為企業的創新和生存帶來如何的效果呢?下面由編者從在網際網路銀行基礎上進行革命性的創新,進行簡單而通俗的分析:

    清算結算澳洲證券交易所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將其大部分的交易後結算和結算轉移到一個區塊鏈系統。美國,DTCC正在與IBM,R3區塊鏈聯盟和Axoni合作,在明年年底前將單名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交易結算轉移到一個區塊鏈系統,該計劃還將拓展到美國大型清算交易所。數字貨幣數字銀行中將支援國家主權性數字貨幣,如中國今年將推出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內整合的數字錢包將可以支援DCEP與市場上主流的數字貨幣如BTC、ETH、USDT等進行兌換,甚至將來國與國之間不同法定數字貨幣的比例兌換;而且不同地域間支援法定數字貨幣的數字銀行能跨境支付和轉賬等。這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和縮短時間。而消費者進行出境旅遊、公務出差等活動時,只要透過數字銀行APP指定的數字貨幣即可完成支付和消費,而且不再擔心需要手機網路問題即可支付。貿易融資貿易融資將打破傳統的紙介質提單或信用證,不再透過傳真或郵寄向全球使用者傳遞,數字銀行採用的就是區塊鏈帶來的技術解決方案,特別是可以滿足眾多相關方需要訪問相同的資訊。如提單的流程數字化,記錄到區塊鏈系統中,使得整個貿易生態系統數字化,“真正改變遊戲規則”。身份(KYC)驗證銀行多年來一直在努力建立一個共享的數字應用程式來記錄客戶的身份並保持更新,但他們一直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案。由於數字銀行採用區塊鏈技術的加密保護以及不可篡改,以及與多方分享不斷共同更新記錄的能力,數字銀行將可以為身份識別驗證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技術讓銀行能夠掌握更加動態的使用者資訊,並建立全面的消費者資產管理檔案,包括信用度,債務償還能力,風險接受度。企業融資貸款區塊鏈技術與資料技術融合到數字銀行系統中,企業的經營情況、股東變化、產品市場銷售反映、市場環境分析、資產價值狀態等各項因素,都實時記錄到企業在數字銀行系統中,透過一些資料分析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可為企業在數字銀行後臺中得到企業實時徵信與融資評估報告,再不需要透過多層的風控人員與實地調查即可為企業提供最及時的融資貸款資金。金融財富管理為客戶提供真實而及時的資產變化狀況報告,這是比傳統銀行更可靠的數字資產管理服務,區塊鏈技術融合物聯網和人工智慧,如房地產專案的資產投資計劃,準確而真實監察房地產專案實時資料變化,投資人管理投資計劃背後的資產專案再不會盲目聽從投資經紀的投資建議;數字銀行最大的魅力就是打通各國的金融投資衍生品,有了數字銀行,多個投資品種交易所都整合到數字銀行系統中,買股票、基金、外匯、黃金、數字貨幣等,買多、買空等,都有專業的投資顧問幫你給出專業的分析報告,而投資顧問也同樣是採用區塊鏈技術的個人徵信與職業專業度分析,使得個人投資更安全、更多元性。

  • 2 # 小神算阿門

    網際網路企業及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利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不斷降低金融服務門檻,創新服務形式,開啟了各行業發展的新時代。在複雜的形勢下,數字銀行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同時與金融科技公司的競爭也充滿了種種挑戰。

    結合雲計算、大資料的運用,數字銀行未來發展趨勢可從客戶、產品、渠道三個維度來看。

    首先,數字銀行未來將會實現渠道一體化,品牌差異化的發展。數字銀行將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簡訊銀行、客戶服務中心、直銷銀行、自助裝置、銷售終端(POS)收單等渠道實行一體化經營,結合線上預約、線下掃碼、虛擬櫃員機(VTM)等服務,整合所有渠道資訊完成客戶行為分析,繼而應用在數字銀行的不同服務中,從而實現產品、客戶、服務以及線上與線下的全面融合與互補,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與支援,構建起全方位、一體化的客戶體驗方案與綜合服務解決方案。例如,銀行一方面透過各渠道資訊得出客戶基本情況,比如曾經來網點的次數,用過手機銀行的次數,響應過的市場活動等,透過學習和發現客戶的喜好,利用客戶畫像技術,給不同的客戶推送其感興趣的銀行資訊和產品組合,從而做到精準營銷;另一方面,採取內部渠道資料的深入挖掘,獲知該客戶為對公客戶還是對私客戶,如果是對公客戶,則借用外部渠道(網路分析如社交媒體、朋友圈)資料追蹤和分析,追蹤到該客戶供應鏈金融、上下游夥伴、貸款和擔保關係,總結得到資金鍊流動圖。在眾多銀行競爭日趨激烈且金融科技公司不斷崛起的今天,品牌差異化的發展也是重中之重。例如微信、支付寶、大部分銀行都能實現繳費、充值等多種服務,若想在這麼多繳費平臺被客戶列入常用工具之一,一定要樹立品牌化,被客戶記住並便於讓客戶使用,光大銀行雲繳費就是一個很好的品牌差異化的範例。

    其次,數字銀行未來將更加重視產品的場景化和生態化。銀行的傳統業務與數字銀行業務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產品場景化,因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產品設計要綜合考慮時間、地點、人物三方面的因素,且這三方面的綜合考慮意味著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的設計要基於場景化。例如,很多銀行想要給客戶營銷髮卡,但是從髮卡到獲取卡片並使用,缺乏場景的有效銜接,相比而言,數字銀行更易於製造場景,可透過影片髮卡方式引導客戶領取卡片並提供賬戶查詢、線上理財購買甚至是貸款服務。因此,選準合適、恰當的場景,是數字銀行將客戶與銀行緊緊黏合在一起的重要方式。同時,數字銀行充分體現了金融服務生態化的一面,具體將表現在將銀行、證券、保險、支付、基金、信託、徵信等服務集為一體。例如,數字銀行不僅提供轉賬等銀行基礎交易,還支援包括證券、基金、保險的購買,線融資服務則利用徵信查詢完成客戶資質調查併為其貸款。另外,遠端銀行是未來數字銀行場景化發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服務模式。遠端服務將從全新的理念、模式、體驗、技術四方面打造未來的數字銀行,即遠端影片服務方便快捷的服務和櫃檯親切體貼的服務將融為一體,由遠端理財專家透過多媒體、全方位、立體化、零距離的服務,結合高度集約化、流程化、智慧化的銀行交易系統和客戶經營管理平臺,為客戶提供實時、全面、快速、專業的各類銀行服務,例如大額動賬交易、網路融資、顧問式投資理財、產品銷售和增值服務等。

    最後,數字銀行未來將實現跨界合作。第三方支付的興起,日益弱化銀行作為“社會支付”平臺的功基本功能,蠶食銀行傳統的支付領域壟斷地位,銀行與第三方支付的合作與競爭成為未來趨勢。未來數字銀行將不斷創新經營模式,透過跨界合作,獲得新的生存發展空間。在充分利用社交網路,整合移動社交、移動支付等功能的基礎上,提供銀行金融服務入口;同時在合作的基礎上,整合各自的優勢,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呈現共贏局面。例如,在微博、微信、論壇、郵件、社群等通道上建立直面客戶需求的平臺,創造全新服務功能,獲得更多的客戶資源,同時還能借助平臺入口獲得更多的收入;又或是很多銀行藉助支付寶整合其無法覆蓋的眾多持卡人和小商戶,而支付寶則藉助銀行增加活躍使用者的數量和忠誠度;第三方平臺還推出刷卡或直接付現金為賬戶充值以及為淘寶交易付款等服務,銀行則透過網上銀行與商戶直接支付以及在銀行網站上興辦網上商城;若客戶個人在微信釋出與銀行互動的資訊,其使用的產品和服務會在朋友圈中產生群體效應,銀行還能發現客戶的夥伴群體的特性,如喜歡購物,打Golf等。

    在如此情境下,商業銀行透過O2O模式將客戶、產品與渠道有機串聯,實現了渠道統一化、產品場景化、資源整合化,建立起了數字銀行自身的運營體系與價值體系。但是,數字銀行的發展與金融科技公司相比,仍舊面臨著許多挑戰。

    第一,全渠道資訊的整合。客戶會透過不同方式與銀行接觸,利用櫃檯、電話、網際網路、應用軟體等方式,來實現自己的交易或互動的目的。銀行跟蹤和分析客戶單獨使用的某一個渠道相對直接且簡單,但如果使用者使用了多個內部渠道,比如打電話諮詢、手機銀行查詢、櫃檯交易,銀行則很難實現跨平臺無縫跟蹤、分析並推薦合適的產品和服務。具體來看,是由於歷史原因,銀行的基礎架構是實體的分支網點加上ATM機的設分批處理交易資訊,銀行關於活動、產品、賬戶的統一資訊的內部渠道尚未完成整合,如果再加上網際網路關聯資訊等大量非結構化的資料以及來自比如微博、微信等可實時反饋資訊的社交產品,對這些不同通道資訊進行採集和分析,困難重重。與之相比,金融科技公司的資料規模更大、維度更廣,且在資料的基礎之上,運用了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更多的新技術,且發展速度與銀行相比,不可小視。

    第二,提升個性化服務定製能力與使用者體驗。在資訊渠道整合的基礎上,對比和分析不同客戶日常交易行為,透過個性化定製達到吸引客戶的目的,同時銀行需要把資料與商業實踐和消費者行為結合起來,即基於客戶過去的消費行為尋找到客戶最新的消費意願並將其作為選項給到消費者。在使用者體驗方面,銀行需透過位置服務提升使用者體驗,即銀行的系統可以感知到客戶所處的位置。例如,當客戶在金融購物中心的屈臣氏購買生活用品時,銀行的系統可感知到使用者在這個位置使用了該行信用卡,並直接向客戶推送一條資訊,“您附近的屈臣氏正在進行促銷活動,如果使用該卡消費,可以獲得20%折扣。”這對客戶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客戶體驗。而對於銀行和屈臣氏來說,雙方的業務也有了進一步的增長。數字銀行個性化服務相較金融科技公司而言,無論是分析判斷能力還是準確性上來講,都嚴重落後。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在資料的開發、應用及業務人員上都投入了很多,獲取的資料數量和質量都之高、客戶分析模型之全面、每個模型演算法之精準都遠遠超過數字銀行,且金融科技公司對資料工作的重視程度也早於數字銀行的發展。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的客戶量往往遠超於數字銀行,能夠更有針對性和精準性的以使用者體驗為中心提供產品和服務。

    第三,留住客戶並實現單體利潤增加。現在大量的資訊透過簡訊、電子郵件傳送出去,但客戶幾乎很少閱讀,大量客戶僅使用一次數字銀行服務後便不再使用該行服務,因此當銀行實時看到客戶行為發生一些預警性的變化時,要透過積極主動方式,比如特殊產品來留住客戶。例如,客戶登陸手機銀行或網銀,看到一系列針對他行為的個性化服務推薦後,繼續使用該行服務。留住客戶極為關鍵,還因為擁有客戶的時間越長,得到資料就越多,越容易實現單個客戶的利潤率,如果客戶流失到競爭對手,比如支付公司,那獲得資料越少,利潤越低。與數字銀行相比,金融科技公司在獲客上可以快速的、大規模的獲取使用者;其次是在使用者標籤的使用下,可以更精準的找到特定的目標使用者,提升轉化率;另外在批貸環節,在大資料風控體系下,發放貸款方式也更加靈活,省去了人工稽核步驟,實現了隨借隨還,實際融資成本比銀行低很多。

    數字銀行面對日益崛起的金融科技產業,若想在眾多金融科技公司激烈競爭的環境下保持生存,需在結合雲計算、大資料的運用的基礎上,加快金融服務創新、重塑客戶體驗,主動做出改變與轉型,積極地尋找客戶、等待客戶、瞭解客戶、服務客戶,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 3 # 數字銀行

    例如英國的Atom Bank,德國的N26 Bank,中國的微眾銀行,都是完全數字化的銀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講講你和你父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