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牛眼旁觀
-
2 # 黃老夫子
司馬光反對變法主要是他身處的階級地位的,以他為代表的政治集團的利益收到了變法的影響!
我們認知的司馬光是來自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由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來,司馬光本身思想是機智與開闊的,但是成長起來的他身處官場,有些潛規則也由不得他不去遵守,他所代表計程車大夫階層要求他獲得更大的利益,雖然他自己甘於窮困,而我應該知道變法本質不是為了強國富民,而是為了加強趙宋官家中央集權,我們都知道宋初主張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後來的趙家掌舵人意圖掌握更多的權力,這就與能與官家共治天下計程車大夫階層產生了衝突,而司馬光就是這一階層的代表,他反對變法沒有什麼奇怪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司馬光不會不知道變法一些方面的積極意義,但是他毅然全盤否定,這有違他的智商的,所以這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開頭所說變法破壞了相關政治集團的利益,這是他反對變法的主要原因。
-
3 # 行走的小土豆go
王安石變法的最終目的是要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社會格局,最終達到“富國”、“強兵”的目標。其實從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就能看出王安石變法的背景了。老臣司馬光屢勸王安石其法不可行,必為天下之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變法觸動了司馬光等老臣的蛋糕。北宋中期,官僚集團臃腫而龐大,在這個體系中,官員人數眾多,享受國家很好的俸祿優待,有錢拿還不用辦事,文武百官的生活可謂是相當幸福的。司馬光就是其中的一員,加之司馬光的封建思想很濃,主觀是不可能接受新思想和新思維。王安石變法很大程度傷害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老臣的個人利益,司馬光必須會反對變法。
二是變法一定程度違背財富流通規律。其變法本為惠民,但不管是對其讚賞的人還是反對的人都承認,其變法並沒有給民眾帶來實惠,反而使很多小民破產流亡。地方政府要平抑物價、抑制私商,官員就用更壞的官商代替私商,市場、貨源價格被政府高度壟斷。百姓被盤剝更嚴重。變法雖然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收入,但卻是以民窮為基礎的,使鄉野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三是變法用人機制使司馬光等老臣受到了排擠。王安石啟用了很多新人,而這些“新秀”大部分是些投機人士,對王安石和“新法”極盡阿諛之語。如呂惠卿本來是到京城述職的,他對王安石的新法頗為贊成,於是王安石便破格擢升了他,從一個小小的七品官一躍成為主管三司的“計相”。此後他又以火箭般的速度提拔了一批所謂的官場“新秀”,如章惇、蔡確、曾布、蔡京等人。而正是這些人挑起了後來的新舊黨爭,排擠了大批的賢臣,致使北宋在內耗中衰微,最終釀成了“靖康之禍”這一悲劇。
四是變法對日後社會發展造成了損害。王安石是把天下財貨流通中富人環節中利益收歸中央,實行政府專營,即奪富人之將得之財而歸朝廷。這種辦法在王安石任地方官時試驗過,政績還很好。但治理天下比治理一個縣府要難得多。一個縣府之事,王安石可以管得過來,但天下這麼多個州縣,他是管不過來的。也就是說這個能在一個縣府使用的治法,並不能應用於治理天下。
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實質是主張變法的新黨與反對變法的舊黨之間的鬥爭。王安石變法太過於超前,不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司馬光的反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正確的。
回覆列表
北宋宋神宗趙碩在位期間,國家出現了嚴重的危機,國力大幅度衰減,財政也是入不敷出,宋神宗即位後,希望國富民強,就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想透過變法改革的方式,來革除弊政、消除危機,這次偶變法史稱“熙寧變法”。對於變法中的利益團體之間的相互爭鬥原因暫所不提,從另一方面看,那就是變法肯定是需要改變傳統,建立新制,相應的也一定會有守舊派固守成規,與之針鋒相對,而司馬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下面就從兩方面來分析司馬光為什麼發對變法。
從政治立場方面分析司馬光代表的守舊派認為,國家就好比一座房屋,治理國家就像對待房子,房子漏雨,只需加以修繕和維護便可以了,不是嚴重損壞,就不需要重新建造,否則舊房已經推倒,新房還未建成,最終可能會落得個連遮雨的地方都沒有了。他們認為改革也是一樣,要以穩妥為主,逐步推進,不需要全部推倒重來,祖宗的方法難道都是錯的嗎?
而眾所周知,王安石的變法比較激進,變法涉及到了整個國家的各行各業,經濟、軍事、科舉等等,可以說是處處變法,樣樣革新,而且當時很多變法政策由於實施不當,不僅沒有減輕百姓負擔,反而讓很多貪官汙吏趁機官飽私囊,致使百姓怨聲載道,這樣也使得司馬光這樣的守舊派佔據優勢,最終變法也以失敗告終。
從個人立場方面分析司馬光與王安石同朝共事多年,變法前兩人關係也一直很要好,兩人都有一顆愛國之心,可以說是莫逆之交。變法開始後,最初,司馬光只是對於新法持些反對態度,隨著新法的逐步實施,才開始激烈的反對新法,改革派和守舊面從開始意見相左,慢慢發展到互相攻擊。
政治意見的相左,也導致兩派的首領人物的關係也逐漸冰裂,司馬光也開始不斷彈劾王安石,並處處與之針鋒相對,用司馬光的話概括後期兩人的關係就是“猶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時”,絕對的水火不容的態勢。從這裡分析看,司馬光反對變法就不僅僅是對變法政策的反對了,而他王安石之間的意氣之爭,也佔據了相當大的成分。
綜合上述,不論從政治立場還是個人立場方面來看司馬光都有自己反對變法的理由,而兩位兩位歷史名人的反目成仇,也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