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妙哉五千歲
-
2 # 阿斗講歷史
首先,如果歷史上沒有慈禧,辛酉政變的歷史就會改變。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慈禧太后就是靠辛酉政變掌權的。咸豐皇帝駕崩後,慈禧太后見繼任者年齡小,便伺機發動政變奪權。如果沒有慈禧,八大臣就不會死,他們就會完全控制朝政,這樣的結果我想大家一定會想到,那就是某個大臣由於權力愈發龐大,最後一定又會發動政變,殺掉其他七人進行奪權。當年康熙皇帝可以智擒鰲拜,但同治帝顯然沒有這樣的能力。
我們再來看一下當時的國內戰爭,清軍與太平軍的戰鬥已經演變到了關鍵階段。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正在浴血奮戰,如果沒有慈禧,估計這些歷史事件也沒有什麼太大變化。不管有沒有慈禧,以但是太平軍的內部矛盾想要統一全國難度很大。
-
3 # 東巖11
如果慈禧沒有嫁給咸豐她沒有掌權也挽救不了大清王朝的統治!因為根本原因不在於換了哪個統治者而是清王朝的體制有問題.思想有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已經跟不上歷史潮流了.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已經無藥可救了!
慈禧在位期間,大清喪權辱國,和帝國主義簽訂了《伊犁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長期以來被評說為“大清終結者”“歷史的罪人”。
人們不禁會問,如果沒有慈禧,大清命運會否不同?答案是不會!
"生當末世運偏消",清王朝到咸豐時期,已經時運衰微。儘管慈禧在位時有其過錯,但儘管沒有慈禧,也難以改變危局。原因:
一、大清已經處在國力下坡狀態1.眾所周知,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是道光時期,此時的慈禧(1835出生)才5歲,這個結果怪不著慈禧吧?
2.往前追溯,嘉慶時期,此時吏治敗壞、武備廢弛、國庫空虛,史稱“嘉道中衰”。
3.再往前,很多史學家認為,清王朝真正的衰敗是從乾隆開始的。
乾隆帝當政六十餘年,既為清朝建立了不世功業,亦留下了衰落疲敗的種因。
乾隆中期以後,他仿康熙六次南巡之例,六度南巡江南,地方沿途大興土木,豪華與排場空前。每次王公貴族、文武百官還有後宮嬪妃追隨者眾。算上儀仗隊、侍衛軍等人,人數多達數千人之多。據史書記載,走水路的大型船隻達千餘艘,陸路託運衣物的馬六千餘匹,馬車也達四百輛之多,民夫徵調達上萬人。
所過之處,地方官員必是徵調民夫,大興土木,修建行宮,張燈扎彩。另外,還要蒐集奇珍異寶和山珍海味進獻。可謂極盡奢華之能事。
當時,權臣專擅,結黨營私,欺矇粉飾;官吏昏聵無能,貪贓枉法。比如著名貪官和珅。嘉慶時期,抄家和珅,光白銀就8億兩,吏治腐敗程度可想而知。
二、大清面對內憂外患十分棘手1.社會危機空前
在土地高度集中,財政極度匱乏,吏治極端腐敗的背景下,全國範圍內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的迅速激化,南方的白蓮教,京畿的天理教,東南海上的騷動等起義四起。例如:白蓮教川楚陝農民大起義,從嘉慶元年開始,歷時九年,使清廷耗銀二萬萬兩,嚴重地打擊了封建統治。
清朝後期,太平天國、捻軍等威脅,更是令清政府焦頭爛額。
2.帝國主義勢力趁虛而入
西方列強勢力東侵,鴉片荼毒國民。尤其是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堅船利炮,很壞轟破了國門。
3.其他難題
採礦的封禁,錢糧的虧空,河漕的難題等。
三、大清閉關鎖國清朝統治者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乾隆時期,將前期四口(寧波、港口、廈門、廣州)外貿通商口岸關閉了三處,只將廣州口岸開放。由十三行壟斷進出口貿易,並且對進出口商品多有挑剔。
這種不順應潮流的政策,最終讓清朝失去了看世界,與世界共同前進的機會。
四、大清忽略軍事發展導致曾經橫掃天下的八旗軍,不懂得如何作戰,只知提籠架鳥逛園子。清朝多有民變,八旗軍卻常敗難克。比如大小金川戰役,便耗時巨長,耗費銀兩達百萬多,雖平息了叛亂,但也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重創。
因此,清王朝處於內憂外患之中,風雨飄搖,而慈禧很大程度上只是罪名揹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