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魁哥說歷史
-
2 # 說歷史的女人
關羽為何殺龐德?原因超出多數人的想象,這個解釋令人信服!
古代有個成語叫英雄相惜,所謂智謀或武力、甚至其它方面水平非常高,達到不分仲伯的程度,兩人互相尊重、愛惜。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英雄之間都會英雄相惜,比如三國時期的這一對猛將:龐德和關羽。
先說龐德,關於龐德的有關資料,雖然有記載,但是並不是很詳盡。他祖籍是今天的甘肅天水市武山縣四門鎮人,家庭背景應該一般,若是名門望族,一般都會介紹。龐德在成名之前,或者說投奔馬騰之前,曾經做過郡吏和州從事。至於具體是哪個郡,沒有具體交代。郡吏和州從事都屬於郡守或刺史的下屬官員,龐德是武將,應該是武猛從事或都督從事之類的武官。
在公元190年到公元193年,也就是初平年間,龐德投奔到了馬騰麾下。史書記載馬騰這個人長得很醜,或者說充滿了異族面相,史書說他“面鼻雄異”,但是此人人品非常好,在西涼地區頗有聲望,這大概是龐德投奔他的主要原因。
龐德在之後,人生髮生了三次轉變:第一次轉變是跟著馬騰,建立了很多奇功,一是羌族、氐族反叛的時候,馬騰率軍去平定,龐德因為作戰勇猛,立下軍功,被升為校尉。二是在官渡之戰後,龐德被派遣與馬超一起到平陽抵禦郭援、高幹,當時龐德是先鋒大將,他領兵猛攻敵軍,還斬了郭援的腦袋。這次戰後,龐德被封中郎將、都亭侯。三是張白騎發動叛亂的時候,馬騰帶著龐德前去平定,擊敗叛軍,因為每次作戰龐德都一馬當先,人人都稱讚他勇冠三軍,在馬騰的部隊中被譽為最勇猛的先鋒猛將。
第二次轉變是跟著馬超。馬騰後來帶著族人數百口去朝中為官,只留馬超在西涼統領自己的部隊,龐德作為戰將,就跟隨了馬超。但是很遺憾,馬超不是一個傑出的老大,龐德跟著馬超先是去和曹操對著幹,最終被曹操打得狼狽逃竄,後來逃到漢中,投了張魯,結果馬超又看上了劉備,就自己帶著人去謀好出路去了,而把龐德等一干西涼兵將、甚至自己的妻兒都扔在了張魯那裡。馬超這事辦得也真是不地道,估計龐德等人都涼了心。所以曹操攻取漢中後,龐德就跟隨張魯,痛痛快快投降了曹操。但曹操不愧是三國第一梟雄,無論從個人才能還是用人智慧上,都堪稱三國第一。龐德在曹操帳下,終於開始發光發熱。
第三次轉變是跟著曹操。龐德剛一投降,曹操就非常高興,因為他早都聽說龐德是一員難得的猛將,直接連試用期都沒有,直接就是封官,官拜立義將軍,又封關門亭侯,食邑三百戶。這可真是遇到明主和庸主的差距。龐德在曹操麾下最突出的兩次亮相:一是宛城侯音趁著關羽發動樊城之戰之際發動叛亂,龐德和曹仁聯合攻擊,迅速平叛,並且殺了侯音。二是樊城出現危機,曹操派遣于禁和龐德一起領軍救援樊城,但是當時遇上了大雨,最終兵敗,于禁選擇了投降,但龐德卻選擇了誓死不降。結果被關羽斬首。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矛盾點,第一是龐德為何不降?第二是關羽必須要殺嗎?
我們先看龐德為何不降,首先龐德本人的性格比較剛烈。其次龐德作為一員猛將,他有他的氣節。第三龐德不投降並沒有錯,因為當時的情況對於龐德而言,他只能選擇不投降,因為他雖然兵敗,但他的心志不倒,另外他確實是忠於曹操的,因為曹操是他一生遇到的真正明主,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恐怕跟馬超也脫不了關係,那就是龐德鄙視成為馬超這樣的人,所以他無法接受投降蜀漢,重新跟馬超站在一個陣營裡——關於這一點在《三國演義》中做了一個演義,就是關羽勸降龐德,說了兩個人,一個是龐德之兄,一個是舊主馬超,豈知關羽剛說完,龐德就大怒,說寧死也會降。
那麼我們看關羽如何作為,龐德雖然誓死不降,但是關羽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殺掉龐德,一個是俘押龐德。另外從不久以後關羽兵敗被俘誓死不降孫權來看,龐德和關羽一樣,都屬於誓死不降的那一類忠誠之將,也可以說都是英雄,那麼古話常說英雄本該英雄相惜,但是最後關羽為何看到一個跟自己一樣剛烈的猛將時,為何卻痛下殺手選擇了殺掉呢?
有網友分析了關羽殺龐德的三大理由:一是龐德既然是一員猛將,素以猛烈著稱,正好殺之,以“殺雞儆猴”威懾曹軍,同時鼓舞自己荊州軍計程車氣。二是龐德和關羽曾經大戰,用弓箭射過關羽,這讓關羽很惱火,故而殺之。三是在勸降時,龐德大罵關羽,讓關羽無法忍受,不殺不足以解氣。
那麼龐德不降的理由很充分,而關羽殺龐德理由也說得過去,但是關羽在殺龐德不久,自己也重複了龐德的命運。關羽自己被東吳方面俘虜,孫權勸降關羽,關羽的行為跟龐德差不多,也是一副瞧不起孫權的樣子,最終被孫權殺掉。細究關羽不降的原因其實跟龐德差不多,一是蜀吳是敵國,叛國投敵這種事,關羽做不出來。二是關羽已經年邁,投降就等於毀了一生的名節,對於愛惜名節如生命的關羽,自然誓死不降了。
但是關羽和龐德之間的恩怨卻沒有因為他們兩個人的死去而結束,在若干年後,龐德的兒子龐會攻入成都之後,把關羽的後人全部殺光,其目的是為父報仇。
結語:按照正史客觀來看,關羽和龐德很像,他們的個人武力都很高,應是三國一流武將,其次是性格,都是剛烈孤傲,第三都很忠誠——此處有人可能會說龐德投降曹操,但請記住龐德投降曹操的原因是被馬超無情拋棄,另外關羽也有投降的經歷,但這並不能成為他們品節的汙點。第四是他們都有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決心和豪情,龐德為曹操,關羽為劉備。只是令人唏噓的是,這一對猛將本應英雄相惜,但卻互相傷害,究其原因,或許是他們有很多地方太像了!
-
3 # 天宇的文史情懷
關羽為什麼招降不了龐德?主要原因是關羽的性格所致,同時關羽也不是誠心招降龐德。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個性鮮明的人,關羽武藝高強,但是性格高傲,在整個三國演義裡,關羽能看上的寥寥無幾,除了大哥劉備三弟張飛外就只有張遼魏延能入關羽的法眼,就連馬超黃忠關羽都不放在眼裡,所以關羽的守荊洲時身邊沒有太厲害的人,因為有點個性和能力高的關羽也不能相容,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關羽左臂受傷後受傷後帳下都沒有能替補的。
在水淹七軍後,關羽部生擒了曹軍大將於禁龐德,于禁當時就投降了,可龐德就誓死不降,其實我感覺龐德就是嘴硬,因為龐德射了關羽一箭,也怕關羽報復,龐德可能想與其跪著死不如站著死,可關羽也麼多想就下令斬了龐德,其實關羽要在有點耐心就真可能勸降龐德,因為龐德歸降曹操時間也不長,曹操帳下猛將如雲,所以對龐德也談不上不重用,在支援樊城的曹仁時,龐德是搶著要來的,因為要不來就沒有立功表現的機會,所以對龐德只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應該是能勸降的。
可關羽不是心兄廣闊的人,也沒給龐德太多說話機會就斬了龐德,這真的挺可惜的。
最後假設說如果是張飛生擒了龐德,就有可能勸降龐德,因為之前有張飛勸降嚴顏的經歷
-
4 # 瘋雲史
襄樊之戰,關羽七淹七軍,降於禁,斬龐德,嚇得曹操打算遷都,可謂事業到達人生巔峰。此戰中,跟隨曹操三十餘年深受器重的主帥于禁,未作任何抵抗即繳旗投降。而加盟曹操不久的龐德面對關羽的逼降,卻全力抵抗,被殺身亡。連曹操知道後都嘆息:“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世人討論此事時,常拿龐德投降是為保其家小免受傷害說事,這是沒有任何依據的。
我們知道,在戰鬥中兵敗被俘,臨危投降都是正常的交戰規則,投降不是反叛,並沒有給已方陣營造成損害,歷朝歷代也沒有規定,上了戰場除了勝利只能死亡。深蒙曹操厚恩的于禁投降後,曹操一樣善待他的家人。在包容的三國時代,投降後歸順的名臣武將不計其數,從沒有誰以降將之名貶低他們,比如象曹操陣營的張遼,張郃,徐晃等名將,連關羽本人也曾經投降過曹操,因此以家人安全考慮,作為龐德誓死不降並破口大罵關羽的理由,站不住腳。
那麼剛猛善戰的龐德,為何在主帥投降的形勢下拒不臣服呢,其實原因在於關羽自身。
關羽的倨傲態度挑起寵德的對抗意識首先,關羽勸降龐德的態度和言辭很成問題。關羽一向高傲自負,東吳的孫權曾託諸葛謹替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親,關羽以虎女安能配犬子倨傲的一口回絕,並對諸葛瑾說要不是看在你是我家軍師兄長的份上,我早就把你打出去了。對於戰略聯盟的一方諸侯孫權尚且這種態度,面對手下敗將,自然更是不可一世,高高在上。在勸降時關羽說過一句話徹底激怒了龐德,“吾殺汝,猶殺狗彘耳,空汙刀斧!”,這種侮辱人的話誰受得了?士可殺不可侮!何況龐德這種剛直倔強的漢子,於是龐德破口大罵關羽決意不降,最終被關羽所殺。
關羽的勸降用語激發了龐德的怒恨除了傲慢的態度和侮辱的言辭,關羽勸降用語不當也讓龐德怒上心頭,關羽一臉不屑的說,“卿兄在漢中,我欲以卿為將,不早降何為焉?”。早年龐德曾因醉酒殺死嫂嫂,素來被兄長龐仁懷恨在心。哪壺不開提哪壺,這話在龐德耳中就是挪揄他的風涼話,只能愈加暴怒。而曾為龐德少主人的馬超,關羽卻隻字不提。龐德跟隨馬超多年,一直情同手足,當年迫於張魯謀害,馬超單騎投奔劉備。落魄之人,還總遭關羽張飛二人時常挑釁。被封為四方將軍後,關羽數次向劉備打報告,要和馬超比武決個高下,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劉備只能把馬超調到偏遠的涼州躲避。作為馬超生死兄弟的龐德,自然不願臣服於落井之人關羽。
關羽主觀故意上要殺龐德以洩私憤龐德臨出征之前為表忠心,抬著棺材去見曹操:此棺為我和關羽二人所備,必有一死。關羽知道後怒道:天下英雄,聞吾之名,無不畏服;龐德豎子,何敢藐視吾耶!對龐德已生恨意。關羽水淹七軍之時,龐德如果真心求死,為何不選擇抹脖或者入水自盡,而是“獨抱船於覆水之中”?
劉備每遇降將,必鬆綁撫慰,禮遇有加,以真心實意來感動對方。就連關羽自已投降時,不是也被曹操的仁至義盡,奉為上賓所感化嗎。張飛入西川時,面對寧死不降的嚴顏,一改臨陣的兇悍不打不罵,親自鬆綁,陪著笑臉。連張飛都明白的道理,難道以忠義見長的關二爺不懂?所以說,關羽以勝利者的姿態用傲慢羞辱的言語來勸降龐德,正是要達到逼其不降而殺之的目的,況且,如果真想招降,完全可以送回成都,由劉備和馬超來完成這個任務。
盛極而衰,水淹七軍功高震天的關羽,也必將為自已的高傲自負付出代價。為子求親受關羽羞辱的孫權,私下與曹操結盟,趁荊州空虛,由呂蒙白衣渡江,輕鬆奪取荊州。其後配合曹仁兩面夾擊,最終關羽敗走麥城被擒,拒不投降並破口大吧孫權碧眼小兒紫髯鼠輩,落得個和龐德一樣被誅殺的結果。蜀漢滅亡後,關羽的後人被龐德之子龐會滿門誅殺。
關羽在樊城之戰的敗筆,就出在龐德這裡,這個龐德原先是馬超的手下,後來和馬超一起在漢中效忠張魯。由於馬超一心想報仇,想殺了曹操,而張魯有沒有那個勇氣,於是馬超就去投靠了劉備。
回覆列表
龐德,字令明,原西涼馬超手下副將,驍勇善戰。後來馬超將龐德“遺棄”在漢中,自己卻歸順了劉備。曹操大軍征討漢中,張魯戰敗,歸順了曹操,龐德也順便歸順了曹操,開啟了新的人生。演義中,龐德確實是一員難得的大將,曾數合戰退張郃、夏侯淵,三五合戰退徐晃,五十合戰退許褚,連戰四將,遊刃有餘。
龐德這樣的大將,不但連敗曹營四將,還和關羽第一天大戰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第二天大戰五十回合後,詐敗射中關羽肩膀。如此厲害的龐德,關羽為何沒有招降,而是無情將其殺掉?因為龐德有這三個原因,關羽無可奈何,對其肅然起敬,併成全他的忠義。
其一,龐德為報曹操知遇之恩,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龐德的第一個主公馬超比較坑,和呂布一樣有勇無謀,幹了很多糊塗事。如他擅自起兵,對抗曹操大軍,導致父親馬騰及兩個兄弟身首異處(正史上)。又如馬超奉漢中張魯之命,馳援益州劉璋,攻打劉備,卻歸順了劉備,將生病的龐德丟棄在漢中(演義中)。
總之,馬超比較坑,坑親人,坑部下,無所不坑。龐德的第二個主公曹操,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為收服龐德,不惜派出四員大將詐敗,又親自給龐德鬆綁。龐德對曹操非常敬佩,認為自己遇到了真正的明主,是他願意效忠一生的主公。龐德在出徵前,準備了一口棺材,不是裝關羽的,就是裝他自己的,總之不會空手而歸的。最後,龐德實現了自己的冤枉,馬革裹屍,戰死沙場。
關羽遇到如此忠義之人,便知道無法收服,即使強行收服,也無濟於事。關羽本人便是最好的例子 ,他在劉備戰敗而逃後,曾“約定三事”短暫歸順曹操,後得知劉備下落後,保護著甘糜兩位嫂嫂,千里尋兄。
其二,龐德的堂兄龐柔雖然在益州,而龐德卻殺死嫂嫂,與兄長龐柔反目成仇。
龐柔是龐德的堂兄,但是兩人不和,還是仇人。當年,龐柔的妻子不賢,被醉酒的龐德一刀斬殺。自此之後,龐德和龐柔便鬧僵了,反目成仇。關羽提起龐柔,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加深了龐德的敵意。龐德即使想歸降關羽,可是聽到堂兄龐柔在益州,也會改變主意的。
或許關羽提起龐柔,不但沒有好的作用,還進一步刺激了龐德,使其想起了傷心的往事,更加堅定了視死如歸的決心。關羽提起馬超,還可能有用, 可是提到龐德堂兄龐柔,就是關羽失算了。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關公曰:“汝兄現在漢中;汝故主馬超,亦在蜀中為大將。汝如何不早降?”德大怒曰:“吾寧死於刀下,豈降汝耶!”罵不絕口。公大怒,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
其三,龐德誓死不降,為了保全遠在許昌的妻兒。
龐德是曹操手下大將,在出徵時,不可能將老婆孩子帶著上戰場吧。他只能將家眷留在許昌,其他將士們也將老婆孩子留在後方。這些前方將士們的家眷,無形中成為了人質。如果龐德等人在戰場上貪生怕死,甚至叛變投敵,在後方的老婆孩子很可能受到株連,輕則被抄家,重則被殺頭。
關羽的荊州被東吳大將呂蒙奇襲,他的荊州兵得知家眷成為東吳的人質後,四散奔逃。大軍瞬間土崩瓦解。于禁戰敗,投降了關羽,他的老婆孩子就比較危險了。而龐德誓死不降,死在兩軍陣前,他的老婆孩子不但沒有危險,還會受到曹操的優待。
如龐德的兒子龐會,繼續參軍,最後在蜀漢滅亡後,滅了關氏家族滿門,為龐德報仇雪恨。如果龐德在樊城歸順了關羽,他的妻兒雖然不至於被殺,可是日子肯定不會太好,會受到其他魏人的欺壓。現在,龐德雖然身死,可是他的妻兒能得到曹操的優待,子孫榮華富貴,是沒問題的。
結語
龐德確實是一員難得的大將,在馬超手下時,多次衝鋒陷陣,屢立戰功。他在歸順曹操後,也有不凡的表現,如濡須之戰中斬殺東吳大將陳武。現在,龐德又和關羽大戰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第二天還射傷關羽。
關羽對龐德非常看重,才詢問了一句“你的兄長龐柔在益州 你的故主馬超也在益州,你到底降不降”的話。但是龐德由於上述三個原因,拒絕了關羽的勸降,坦然赴死。關羽無可奈何,又對忠義之人惺惺相惜,只能成全了龐德的忠義,並將其厚葬。
(本文以三國演義為主,三國志為輔。)
前往“魁哥說三國”公號,觀看更多三國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