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東歷史

    殺妻,逼死兒子,這種事情是汙點,但不是決定性的。漢武帝對於歷史是有貢獻的,他的貢獻大於這些汙點。如果一個皇帝沒有什麼貢獻,只是殺妻,逼死兒子,那就不會有好的評價了。總之就是功大於過。

    漢武帝劉徹

    西漢最長壽的皇帝,虛歲活了70,在位54年。漢景帝的兒子,做太子之前是膠東王。廟號世宗。西漢最有男人魅力的皇帝。

    要想成為偉大的皇帝,一個前提是,就得活得長,在位時間久。只有這樣子才能將自己的宏圖大展。當然活得久也不一定是千古帝王,南宋的第一個皇帝趙構活了80多,中國歷史上稱為皇帝的人,一共只有四個皇帝超過了80歲,分別是梁武帝蕭衍,武則天,南宋趙構,乾隆皇帝。這四位除了趙構差點,其他三位都還可以啦。

    漢武帝是東漢 + 西漢 活的最久的,超過了漢高祖劉邦和光武帝劉秀,後面這兩位都是剛過60。

    漢武帝出生的時候,他的爺爺漢文帝就去世了,他的老爹漢景帝就已經繼位。他的奶奶竇太后對權力就有了很大的控制。到漢武帝繼位的時候,這位老奶奶更是死死掌握了政治的走向,竇太后一直到漢武帝6年才去世。漢武帝繼位的時候為16歲,自己開始親政的時候已經是20多歲了,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這個可以對比一下26歲登基的乾隆皇帝。有人覺得漢武帝很像乾隆,我覺得漢武帝是半個康熙,半個乾隆。漢武帝的前半生,都是在穩定天下,尤其是對匈奴的作戰,穩定邊疆。這正是康熙當年做的事情,乾隆沒遇上這些。在穩固邊疆之後,國家從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中回覆過來,再加上對Murano、大宛等西域國家的戰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漢武帝就到了天下無敵的狀態了。漢武帝開始膨脹了,剩下的就開始乾隆模式了。大把花錢,給自己抬高地位。泰山封禪,巡遊天下。班固在《武帝紀》的最後,對漢武帝的點評也是一半正面一半負面。文治武功這是正面,耗費過度就是漢武帝的負面。

    漢武帝的影視劇很多,在此不多說他驅逐匈奴,為漢朝四百年江山打下了穩定的基礎。在此說兩個側面吧。

    1、偉大的牛逼的皇帝,後宮很弱。

    漢武帝的母親王氏就沒啥特權,當然王氏去世的比較早。即使去世的早,王氏的外戚也很弱。掛名的只有一個田蚡(fen)。漢武帝的媽嫁給漢景帝之前,先嫁給了金王孫。只是漢武帝的姥姥找了個算命的,算命先生說,你這個女兒將來會飛黃騰達,漢武帝的姥姥就讓漢武帝的媽跟金王孫離婚了。一心求出名。漢武帝的歷任皇后妃子,也沒有一個能夠干涉朝政的。後宮不幹政,這也是偉大皇帝的一個基礎。

    說起漢武帝的姥姥,這個人很有意思,這位老人家的父親姓王(這應該是廢話,要不然漢武帝的媽怎麼會姓王呢),母親叫臧兒,是西漢初年燕王臧塗的孫女,臧塗後來謀反,被滅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漢武帝的姥姥也是名門之後。這位老人家能夠透過算命先生,預知並相信自己的女兒會有出息,逼著女兒離婚,然後將王氏送入宮中,最後成功得到漢景帝的恩寵,稱為漢景帝的第二任皇后(那會對後宮女子的貞潔看的不是很重)。但是有意思的在後面,等她的女兒當了皇后之後,老人家被封為平原君,按理說歲數不小了,為了自己女兒的名譽也應該安分守己了。但是這位老人家幹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跟酈況勾搭在一起了。(酈況,酈商的兒子,酈食yi其ji的侄子,在誅殺呂氏家族中立下功勞)。酈況跟漢景帝上書要娶平原君,這下子讓漢景帝怒了,酈況這小子不知死活啊,居然要娶皇帝的丈母孃。漢景帝把酈況的侯位給廢了。當然沒有把自己的丈母孃給處理了,畢竟是皇后的媽。那會的世界還真是開放,沒啥估計。

    2、確立儒家正宗

    漢武帝之前,大漢天下,一直採用的是黃老之術,也就是道家治國(有短暫的法家)。畢竟是戰亂,道家在休養生息上還是很靠譜的。最有名的蕭規曹隨,曹參的無為而治就是代表。(曹參和蕭何的私人關係並不好,但是很敬佩蕭何)漢武帝在親政之前,也是堅定的道家。有儒生上書建議用儒家,直接被竇太后殺掉了。朝廷中的高官最先推薦儒家的是竇嬰和田蚡。至於歷史課本中說的漢武帝採用董仲舒的建議,開始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有點誇張了,董仲舒一直到死都沒做過什麼高官,一直都是一個學者的身份。最先發起和推動儒家的是竇嬰(竇太后的本家侄子)和田蚡,即使這倆孩子是死對頭。董仲舒只是一個在漢武帝面前詳細陳述儒家經典的學者。

    從漢武帝開始,中華就開始長達兩千年的儒家治國的歷史。不過毛主席說過,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其實都是披著儒家的外衣,實行的都是法家。毛主席的原話記不住了。大概意思就是這個。不管怎麼說,儒家在思想上還是打敗了其他所有門派,絕對的正宗。

    至於漢武帝的金屋藏嬌的故事,正史也無記載,出自志怪小說《武帝故事》。漢武帝說的有點多,繼續其他皇帝。

  • 2 # 歷史風雲天下

    有些事情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的來看,平定一個人,不能主觀臆斷,也不能以偏概全,而應該要全方面的客觀評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過與功是最終評判標準。

    漢武帝晚年的確是生性多疑,導致了被人利用而發生了巫蠱之禍,直接讓太子劉據反抗而死,皇后也自殺了,其全家落得慘淡下場,這是漢武帝的昏聵而導致,是其對人不察,偏聽偏信而導致的結果。

    為什麼歷史上對其評價還是非常高?原因無非於他的功勞相較於過錯而言,仍然是閃閃發光的。

    武帝時期,開始將大漢被欺壓的怨氣而發洩出來,“攻守之勢異形”,對匈奴不再唯唯諾諾,而是對其形成反擊之態勢,將匈奴驅除河套地區,並且對匈奴形成了戰爭上的一方倒的優勢,自此之後,匈奴被一分為二。“飲馬瀚海,封狼居胥”成為武將的最高成就,而冠軍侯和衛青的傳奇也是因為武帝而奠定,武帝一朝,文臣武將冠絕一個時代,成為兩漢甚至於封建2000多年的被人所仰慕和津津樂道的存在。除了軍事上一騎絕塵,還在政治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令得中央高度集權;在文化上張騫出使西域,使得東西方文化融合;在血性和氣節上有蘇武牧羊的故事等,白登之圍的數十年之後,武帝用不屈而洗刷了我中華的恥辱,而且給我華夏族又一響亮的名字“漢”,這是一個給了民族自信和脊樑的偉人。

    雖然他放過不少錯,甚至是晚年一度糊塗,可是他的功業卻是光耀千古,不容抹殺的。

  • 3 # 史學達人

    這就是涉及到了家事和國事的問題了,漢武帝殺死妻子,逼死兒子,這僅僅是他的家事而已。評價一個皇帝,要從大局出發,看看他為這個國家做出過什麼貢獻,生活在他統治下的人們的幸福指數如何?

    史學家關於漢武帝的評價,也是分兩類的。

    一部分人認為漢武帝的功勞很大,尤其是在他對待匈奴的方面,他可是破天荒的開了先河,主動出擊,四處去找匈奴人來打。

    當然,因為霍去病和衛青的出現,漢武帝打匈奴的成效也很顯著。他們最終把匈奴趕到了貝加爾湖(今俄羅斯)一代。

    因為此事,漢武帝也被稱為了千古一帝。對漢武帝的這一評價是極其高的。

    但是,漢武帝之所以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那也是有慘重的代價付出的,比如說,打仗總需要花錢吧,漢武帝之所以頻繁的去打匈奴,那都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留給他的家底。

    這些先祖留給他的家底,就是在打匈奴的時候被他給敗光的。

    只要打仗,百姓的生活就不會過的太好,畢竟打仗計程車兵都來自百姓之家。無論是士兵還是百姓,這一時期對漢武帝多少都是有看法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到了武帝的晚年他寫了一個罪己詔。

    他告訴後人,以後再也不要學他,這麼拼命的用兵了,否則,大漢和秦國一樣,早晚會因為民生怨恨而亡國的。

    很多歷史學家對漢武帝的評價說他是有秦始皇之功,但是沒有秦始皇之過。就是因為他在晚年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且承認的錯誤,才沒有導致國家的滅亡的。

    至於漢武帝殺妻逼子的問題,這就是他個人的問題了,在那個是非多如牛毛的皇室裡,為了爭權奪利,皇帝是很容易被小人矇蔽住雙眼的。

    導致漢武帝殺死妻子,逼死太子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任用了小人江充。

    這個酷吏因為早年得罪過太子劉據,他怕太子劉據繼位後,會對自己下黑手,所以,為了不至於落個很慘的下場,他就先選擇了下手為強。

    結果小人江充導演了一處巫蠱之禍,把太子和皇后衛子夫的性命全部搭了進去。

    皇室裡因為一個人的死,對整個社會來說,是沒有多大影響的。

    所以這也就無關乎史學上對漢武帝的評價了。

  • 4 # 幾葦渡

    西漢的前半段,皇帝都是挺有作為的,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宣帝,中間霍光輔政漢昭帝被其他人給掩蓋了。

    漢武帝當皇帝的成績單主要以下三方面:

    第一,繼位之後,妥善的處理了與竇太皇太后、王太后的權力之爭,該忍得忍,該爭得爭,該聯合的聯合,最終實現了“乾綱獨斷”。從而也打造了自己的核心團隊。

    第二,對宗室諸侯王及功臣家族進行打擊和制度改革,採取“推恩令”分化諸侯王的封國實力,採用“酎金奪爵”取消了一批特權階級。委派刺史監督地方。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朝廷。“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透過儒家思想來控制社會。

    第三,對匈奴、百越、大宛的戰爭,穩定了邊界,擴大了疆域。同時張騫等出使西域,開拓了絲綢之旅。

    綜合來說,自己說了算,在位時間長,內部消滅反對派,外部都打服了。

    至於晚年的巫蠱之禍,是太子與皇帝之間的權力衝突和猜忌,漢武帝擔心被兒子給搞掉,其他人的讒言只是催化劑。漢武帝逼死了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孫子等,屬於他們家的內部問題。若干年後繼位的還是他的後代,不會把祖宗拿出來批鬥的,一是為尊者諱,二是要維護法統,所有責任處理一批大臣也就夠了,更何況漢武帝自己也動手了。

  • 5 # 元元的天下

    秦皇漢武乃千古之帝,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對他們的評價也有不同看法。

    漢武帝迷信造成"巫盅之禍“,當了38年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都被逼死,當然還有兩個女兒。對親人的無情,乃漢武帝晚年昏庸造成的,但對於漢武帝來說瑕不掩瑜,作為出色的政治家、戰略家,他在中國歷史上的位置,仍然是排前的。

    其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的主流地位,改變了之前歷朝以道家為主的局面,從而進一步完善了封建統治秩序。它使得全國官民和知識界有了思想的統一基礎,從而佛儒道和平相處,此後中國發生了多次民族大融合,卻從來沒有發生過宗教戰爭。儒家學說對中國和東亞的影響深遠,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現象,這是漢武帝對歷史最大的貢獻。

    其二,漢武帝大力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任用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等平定匈奴的邊患,取得了全面勝利,鞏固了漢政權。這充分體現了作為戰略軍事家的雄才大略。

    其三,漢武帝實施了一些加強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措施,如設立中書和尚書機構,使丞相成為有名無實的職位。

    頌布《推恩令》解決藩屬國過大過強,對中央的危脅問題,又推行"酹金制“進一步削弱王候的實力。

    他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實行"察舉制“,命令各郡國每年舉孝廉各一人,興辦太學,並用"公車上書”的辦法,使官吏和知識分子都有為國建議的機會,並擇優錄用。知人善任,不講門第出身,董仲舒,司馬相如,桑弘羊,衛青,霍去病等,都由他一手提拔。

    其四,漢武帝開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土,促進了百越及西南少數民族同漢族的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來沒有完成的"大統一"局面。

    漢武帝具有世界眼光,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傳出了冶鐵、鑿井、絲綢漆器技術,引進了黃瓜、胡蘿蔔、葡萄、汗血馬等新物種,加強了漢朝和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其五,此外漢武帝積極推行屯圍屯墾田法,新農具使用等措施,發展農業生產。確立了鹽鐵官營制度,延續了整個封建時代。

    他還大力興修水利,在位期間修建了漕渠、白渠、龍首渠等。公元109年徵發了數萬士兵堵住黃河決口,此後80年黃河下游沒鬧過大水災。

    其六,漢武帝還認識到了後戚干政的危害,首創了"立子殺母“的傳位模式,雖然對太后殘忍,但西漢末至東漢權力更迭後戚攬權的混亂,王莽纂位的事實,無不證明他的眼光超前。

    漢武帝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在位後期窮兵黷武,造成巫蠱之禍,留下負面影響。 徵和四年(公元前89年),漢武帝下罪己詔。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其54載帝業,充分施展了他的才能,功勞卓著冠於百王,不僅把西漢王朝推向了極盛階段,還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6 # 清水空流

    漢武帝一代雄主。有千古一帝之說。平定匈奴,推行郡縣制。開發百越。就功績而言無疑則是大漢最偉大的皇帝。而且他也是確立了我們的主題民族—漢。任何一個偉大的君主都不是完美的,從漢武帝到唐太宗概莫能免。漢武帝之所以要誅殺衛子夫和太子劉倨,就是因為外戚勢力太過龐大,怕有第二個呂后。後來啥殺勾弋夫人留其子也是這個道理,在漢武帝這樣的帝王來說,妻子死了可以再娶,兒子死了可以再生。但江山社稷永遠是第一位的,任何威脅到社稷安危的都必須扼殺在搖籃裡。而太子無論在任何方面都無法讓漢武帝滿意,過於柔弱也是漢武帝不滿的地方。

    作為一代帝王,帝王的政治操守和和他的執政能力沒有任何關係。對於帝王來說太子人選至關重要。悠悠萬事以此為大,而現在的太子顯然在各個方面都難以讓漢武帝滿意。更換太子就是必然的。江充的巫蠱之禍,既是漢武帝晚年迷信和昏聵的表現,也難免不是漢武帝的一個藉口。我們對於一個皇帝的點評更應該注重於他的功績和對後世的影響,不能站在今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未免對古人太苛刻。

    評價漢武帝不能看其私德,而看其功績。應該說,封建歷史上崇尚武力的皇帝評價都不高。為之好大喜功。這個評價顯然是不對的,一個尚武的民族才是又希望你的民族。其實漢武帝還是比較走運的,如果不是晚年的罪己詔和選擇好了一個太子。對漢武帝的評價也應該和隋煬帝差不多。史書以及司馬遷對漢武帝的評價還是比較客觀的。不存在詆譭和掩飾的地方。漢武帝應該算作是千古一帝

  • 7 # 夢露居士

    這其實是個誤解。

    現在很多人提到漢武帝,認為他雄才偉略,是一代明君。但是古人對漢武帝的評價並不高,認為他窮兵黷武,大興土木,造成國家財政空虛,百姓貧弱,差點把漢朝推入動亂的深淵。

    比如宋代大文豪蘇轍,曾經用漢武帝比喻先帝宋神宗,結果宋神宗的兒子宋哲宗大怒,把蘇轍貶謫了。“哲宗覽奏,以為引漢武方先朝,不悅。落職知汝州。”可見,在古代,漢武帝的名聲並不好。

    只不過到了近現代,民族主義崛起,漢武帝因為北逐匈奴的戰功,受到很多人的推崇,甚至被譽為“千古一帝”。

    但我認為,評價一個皇帝,不能只看他的功績,還要看他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一個皇帝不管是修長城也好,徵匈奴也好,修大運河也好,只要沒作到亡國的地步,總可以安享富貴。但是他們治下的百姓,卻要付出實實在在的代價,可能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封建時代的人,最能體會像漢武帝這樣的皇帝會給百姓造成什麼樣的苦難。現代的人居於物質極度豐富的太平盛世,無法對封建時代百姓的遭遇有切膚之痛,不必承受代價,往往會無條件地讚揚古代帝王的功績。

    所以我認為,評價一個帝王時,除了看他的功、過外,還應該問問自己是否願意生在他的時代。

  • 8 # 淡看天上月

    巫蠱之禍

    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為什麼被逼的自殺,主要是巫蠱之禍的毒害。也許現在的人已經無法理解巫蠱之禍的為什麼會使得他們最終都自殺。

    在漢代,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上至皇帝。對這些神鬼之事非常相信。特別是巫蠱詛咒之術,那時候的人們是深信不疑。這是我們現在很多人無法理解的。

    正因為他們非常信這個,所以無論是漢武帝還是被陷害的衛子夫和劉據都很怕,這時候漢武帝年事已高頭腦開始不靈光了,雙方之間又缺乏溝通,最後就誤會越來越深,直至陰陽兩格,漢武帝最後也醒悟了此事。

    宏圖大業

    漢武帝晚年的昏庸是事實,但是卻掩蓋不了漢武帝前期的對中國的影響。漢武帝使得當時中國的版圖從秦始皇統一之後又進一步的擴大了很多。開闢絲綢之路,漢這個字和中華文化掛鉤,漢武帝也是貢獻了不少。漢武帝前期的光芒太大,所以漢武帝才被後世帝王常常仿效。

    晚年的漢武帝能在最後時刻醒悟,降下罪己詔,這也是很多帝王做不到的事情。

    側重點不一樣,得到的結論就不一樣。畢竟人無完人,每個人總有犯錯的時候,只是相比之下誰大誰小而已。而漢武帝能被這麼多人推崇,就知道其功過論是孰大孰小了。

  • 9 # 林屋公子

    因為漢武帝是政治人物,不是道德模範。政治人物應該主要看他的政治成就,而不是後宮瑣事。漢武帝是個雄才大略的君王,平定百越、開發西域,打敗匈奴,征服北韓,中國後世版圖基本就是奠定在漢武帝之後。而且國內又使用推恩令廢除分封制,設五經博士發揚儒學。漢武帝之後才形成和“秦制”不同的“漢制”,並且成為後世政治制度的基礎,可以說是個劃時代的人物了。

    至於漢武帝個人私德,這個不可否認確實存在問題,濫用嚴刑峻法都是存在的。第一是大興巫蠱,殺死一干大臣,逼死太子劉據;第二是去世之前還賜死太子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此外還有對司馬遷實行腐刑,等等。但是整體來說,並沒有形象到漢室社稷,甚至賜死鉤弋夫人,還是為了避免出現呂后這種太后專政的現象。所以即使漢武帝多有不是,飽受非議,但是作為皇帝來說還是合格的,當然是可以肯定的政治家。

  • 10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請問唐太宗李世民引發玄武門之變,殘殺哥哥和弟弟的子嗣,睡了弟弟李元吉的老婆楊氏,為何歷史上評價仍然很高呢?

    其實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

    一、功大於過

    漢武帝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 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在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由官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並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設立太學。而漢武帝最大的功績,就體現在他的武功上。漢武帝採擴張政策,驅除匈奴,還破閩越、南越、衛氏北韓、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闢西南夷。

    晚年漢武帝還頒佈《輪臺詔》進行自我檢討,這在帝王中也是很難得的。

    二、天下事重於帝王家事

    題目所列的說到底都是帝王家事,和老百姓們關係不大,老百姓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小日子能過的紅火。因此帝王家內部打打殺殺,和他們為天下做的事比起來,也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是心繫天下的帝王,家族內部的權利鬥爭一般都不會被過分渲染,畢竟爭權鬥勢在帝王家不足為奇。

    綜上,評價一個帝王的好壞,更多的要看他為國家,為人民做了什麼。人無完人,何況是帝王呢。

  • 11 # 希望星晨58298869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代偉人毛澤東讚美江山媚嬌,引得無數英雄為之傾倒。也嘆秦始皇、漢武帝少文學才華;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治方面的功勞;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只知道全力拉弓射大雕;這些人物儘管稱得英雄,但也有自己的缺點.所以評論帝王功過時,不能只看缺點不及其餘!主要看其政績在歷史上是否揮發了良性作用.

    為什麼他在歷史上評價仍然很高?

    1.削弱了同姓諸侯王的勢力.

    頒佈推恩令(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鞏固中央政權的一項重要法令。),以高超的政治手腕,巧妙地解決了劉姓王朝的同姓諸侯勢利紛爭,避免了類似後來的唐朝安史之亂的悲劇,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

    2.維護了國家的安定.

    加強軍隊建設,透過長期、持續、反覆地大規模對匈奴作戰,有效削弱了敵對勢力對邊境地區的嚴重威脅,為國內經濟、商貿、農業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創造了條件。

    3.南征北戰,開疆拓土,擴大了國土面積.

    擴張了華夏民族的統治範圍,提升了世界影響力,史無前例地把西域納入中華版圖.

    作為一個封建帝王能做到上面三項功績,確實了不起.當然,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禁錮了人們的思想,破壞了文化傳承。他連年發動戰爭,勞民傷財,至使人民勞役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經濟發展速度."漢武帝殺死妻逼死兒子,還滅其全家",有事實,但作為政治人物不應該以此作為評判功過的標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佳能相機型號排名榜,有哪些比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