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晉公子

    本期話題

    馬邑之謀是漢武帝征伐匈奴的第一次重大戰役,為此他準備了一年有餘,徵調了30萬大軍,結果卻讓人相當失望,漢軍竹籃打水一場空,連匈奴人的毛都沒摸到。

    《史記》說,戰役的失敗是因為匈奴從武州尉史的嘴裡提前撬出了漢軍的作戰計劃,導致匈奴及時撤退。但漢軍失敗的原因真就這麼簡單嗎?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韓安國領銜群臣否決王恢對匈奴開戰的提議,展示了漢廷中主和派大臣的強勢,甚至連孝武帝本人也不得不在戰與和的選擇上對他們做出暫時的妥協。既然有人反對,就得想辦法創造條件去說服他們。正巧在這個時候,一個名叫聶翁壹的邊民透過王恢向孝武帝獻計:

    “匈奴初和親,親信邊,可誘以利。”

    ——《史記·韓長孺列傳》

    於是孝武帝便秘密指派聶翁壹為間諜,滲透進匈奴內部,設法取得軍臣單于的信任。聶翁壹誆騙單于說自己能潛入馬邑,斬其令丞,與匈奴裡應外合,洗劫城中財物。軍臣單于對此表示了首肯。當聶翁壹把這個訊息傳回漢朝,辛苦經營了一年的孝武帝終於找到匈奴人背棄和親的“鐵證”。

    於是乎,他不再掩飾自己渴望對匈開戰的態度,向朝廷公卿發下明詔說:

    “朕飾子女以配單于,金幣文繡賂之甚厚,單于待命加嫚,侵盜亡已。邊境被害,朕甚閔之。今欲舉兵攻之,何如?”

    ——《漢書·武帝紀》

    需要在此特別說明的是,對馬邑之謀從醞釀到出臺的全過程,班固在《漢書》中做出了與上文不同的描述。班固認為上面這份徵詢群臣意見的明詔,其頒佈時間在聶翁壹潛入匈奴之前。換言之,一收到聶翁壹的獻策,武帝便先詔公卿舉行了廷議。廷議上,因為王恢的主戰意見壓倒了主和派的韓安國,聶翁壹才得以間諜的身份潛入匈奴。

    但是這個事件敘述,我私意以為是靠不住的,它有這樣幾個疑點:

    其一,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明確記載,孝武帝即位之初,“明和親約束,厚遇,通關市,饒給之。匈奴自單于以下皆親漢,往來長城下。”班固撰寫《漢書·匈奴傳》的時候將這段文字原樣謄入,說明他也認同下述事實:建元年間,漢、匈邦交藉由和親而更趨融洽,雙方並未發生大規模的邊境衝突。

    可孝武帝在本次明詔中卻說“單于待命加嫚,侵盜亡已”,除開軍臣單于有意入侵馬邑這件事兒,史籍中再找不到所謂“侵盜”還能指向別的什麼事件既然明詔中公開譴責了匈奴的“罪行”,那孝武帝必然已經得到了匈奴即將南下馬邑的準確情報,而這個情報只能是由間諜聶翁壹傳回的,據此推論,聶翁壹潛入匈奴的時間不可能晚於廷議詔書的頒佈。

    其二,聶翁壹作為間諜潛入匈奴,他所肩負的使命是要誆騙軍臣單于起兵南下。但誆騙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從《漢書·韓安國傳》的記載看,馬邑之謀前的那次廷議中,韓安國和王恢兩人的爭論已不再停留於匈奴南下的可能性,而是徑直深入到了具體的戰術細節。韓安國極力反對的是漢軍長驅北上,深入敵境。他說:

    今將卷甲輕舉,深入長驅,難以為功;從行則迫脅,衡行則中絕,疾則糧乏,徐則後利,不至千里,人馬乏食。兵法曰:‘遺人獲也。’意者有它繆巧可以禽之,則臣不知也;不然,則未見深入之利也。

    ——《漢書·韓安國傳》

    對此,王恢的反駁是,此次戰役無須長驅深入,我們只要在家門口打一場伏擊就好了:

    “今臣言擊之者,固非發而深入也,將順因單于之慾,誘而致之邊,吾選梟騎或絕其後,單于可禽,百全必取。”

    ——《漢書·韓安國傳》

    正是“內線伏擊戰”這個戰術要點讓王恢成功地壓制了韓安國的反戰意見。可廷議要是發生在聶翁壹潛入匈奴之前,那軍臣單于來與不來都還在未定之天,王恢又憑什麼把伏擊說得這麼言之鑿鑿呢

    其三,司馬遷在《史記·韓長孺列傳》中說,軍臣單于最終同意聶翁壹的提議,決定南下,是因為“單于愛信之,以為然,許聶翁壹。”一個從南邊逃來的外華人要博取匈奴單于的信任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在初來乍到之時便讓單于產生愛信之感。

    而從記載上看,聶翁壹向孝武帝建言獻策,事在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馬邑之謀是在一年以後也就是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才發生的。也就是說聶翁壹為了取信於軍臣單于,大致努力了一年之久。可班固的描述卻是:

    乃從恢議。陰使聶壹為間,亡入匈奴,謂單于曰:“吾能斬馬邑令丞,以城降,財物可盡得。”單于愛信,以為然而許之。

    ——《漢書·韓安國傳》

    似乎聶翁壹甫一到來,就說動了單于南侵,這可能嗎

    其四,為了確保聶翁壹誘騙軍臣單于的間諜計劃有更高的成功率,對他的派遣是秘密進行的,《史記》所謂“陰使聶翁壹為間,亡入匈奴”者是也。如果在聶翁壹出發前,整個計劃就已經在廷議中公開討論過了,那還有什麼秘密可言呢?

    另外,韓安國在廷議時說“意者有它繆巧可以禽之,則臣不知也;不然,則未見深入之利也”,可見廷議當時,韓安國仍以為孝武帝的計劃是要派遣軍隊深入敵境,至於別的作戰方案,他明說自己並不知情。這更證明了孝武帝和王恢派遣間諜聶翁壹滲入匈奴是揹著朝廷公卿進行的暗箱操作。其主要目的除了誘騙匈奴主力南下以外,也是要設法透過間諜拿到匈奴首先破壞和親的“罪證”。

    等“罪證”到手,韓安國再次在廷議上反對開戰的時候,王恢就把它當做一張王牌打了出來:是匈奴首先違背和親之約,起了偷襲馬邑的歹念!這對韓安國等主和派大臣們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他們只能表示屈服。這樣一來,馬邑之謀的作戰計劃便順利地擺上了孝武帝的龍案。

    雖然馬邑之謀經過了這許多艱難曲折,最終成形了,但從這份作戰計劃的內容上,我們仍然不難看出孝武帝與主和派大臣的相互妥協——在皇帝廢止和親、心意已決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地避免外線決戰,而把戰場設定在漢朝境內,已是主和派為了最大限度地規避戰爭風險所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在戰役開啟的時候,主和派的領袖、御史大夫韓安國將以監軍(即護軍將軍)的身份親臨戰場。

    在孝武帝40餘年征伐匈奴的歷史上,由外朝重臣參與戰役指揮,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但韓安國這一次來,很可能不是為了力挺孝武帝,而是懷抱狐疑,想親眼瞧瞧皇帝究竟能在馬邑取得多大戰果——外朝重臣對征伐匈奴的戰略決策始終心懷牴觸似乎是此後孝武帝將一直面臨的尷尬,不但現任御史大夫韓安國,公元前124年封侯拜相的公孫弘也同樣是孝武帝對外擴張政策的堅決反對者——頂著主和派的巨大壓力開戰,孝武帝本來指望王恢等四路漢軍能在馬邑給他長長臉,結果卻讓他顏面掃地。

    戰役失敗後,惱羞成怒的孝武帝將罪責統統歸結到了王恢的身上。他說:

    “首為馬邑事者,恢也,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為此。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其輜重,猶頗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

    ——《史記·韓長孺列傳》

    王恢的確是馬邑之謀最初的策劃者,可是他在本次戰役行動中擔負的具體任務是:一旦開戰後匈奴主力被漢軍滯留在馬邑,王恢將從鄰近的代郡出兵,擷取匈奴的後路輜重。這個沙盤上的戰役推演最終沒能轉化為戰場上的實際形勢。

    實際的戰場形勢是:匈奴軍臣單于率軍挺進到距離馬邑百里之外的地方就起了疑心,因為他的軍隊沿途擄掠,只見到遍野的牲畜,卻沒有看到哪怕一個放牧的百姓。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慮,匈奴人攻下了一座漢朝的烽火臺,俘虜了武州尉史,從他嘴裡撬出了漢軍的整個作戰計劃。大吃一驚的軍臣單于趕緊北撤,迅速脫離了漢軍的伏擊圈。

    埋伏在馬邑周圍的漢軍主力根本沒能和匈奴人交上手,孝武帝該不會不知道,以王恢屬下的區區3萬偏師徑去攔截全身而退的十幾萬匈奴騎兵將會產生怎樣災難性的後果,但他仍將按兵不動斥為王恢的罪過。

    這與其說是孝武帝對戰爭的想象太過天真,毋寧說是強大的壓力催生出了他的一絲僥倖心理——戰果能有一點兒就算一點兒。王恢要是一無所獲,皇帝就得向天下人謝罪了!“謝天下”是一句多麼沉重的話啊,想當年,孝武帝劉徹的父親孝景帝劉啟也曾迫不得已做出了類似的表態:

    “顧誠如何,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史記·吳王濞列傳》

    公元前154年,在竇嬰、袁盎等功臣武將的強勢逼迫下,急於平定七國之亂的孝景帝無奈地拋棄了主持削藩的晁錯,以智囊的那顆人頭向功臣武將們謝罪。而如今,孝武帝也走到了與父親同樣尷尬的地步:匈奴全身而退,不殺了王恢,怎麼向反對開戰的主和派大臣交代呢?

    從根本上說,馬邑之謀的失敗並不是武州尉史的偶然被俘所導致的,這段戰史讓我想起了二戰名將埃爾文·曼斯坦因的一句名言:在這個時代還抄襲前人的老文章,那隻能是我們的悲哀!

    曼斯坦因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所要諷刺的是制定1940年對法作戰計劃的德軍統帥部的參謀們。他們向納粹元首希特勒提交的幾份作戰計劃無一例外都是一戰時期德軍進攻法國的施裡芬計劃的冷飯熱炒。一再遭遇希特勒的否決之後,曼斯坦因的“鐮刀閃擊計劃”出爐了,他也因此一戰揚名。

    馬邑之謀同樣是一盤冷飯熱炒,它所抄襲的乃是戰國名將李牧的一篇“老文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

    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戰。

    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詳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一個世紀以前,名將李牧的確曾用誘敵深入的戰法一舉擊破匈奴主力,從根本上緩解了趙國的邊患。但李牧和他的軍隊長期在北方與匈奴人作戰,他們的戰鬥經驗以及對匈奴戰術戰法的熟悉都是馬邑下的參戰漢軍所無法比擬的。

    漢軍以馬邑為餌,放出遍野的牛羊,但撤走了所有的牧民,而李牧卻能以數千人委之匈奴,棄而不顧,僅僅這一個戰術細節的區別已經暴露了漢軍與趙軍在作戰經驗上的明顯差距。

    不但經驗不足,漢軍兵力結構的缺陷也同樣刺眼。為了這一次的馬邑之謀,漢朝集結的總兵力超過了30萬,分別由四位將軍統領:

    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諸將皆屬護軍。約單于入馬邑而漢兵縱發。王恢、李息、李廣別從代主擊其輜重。

    ——《史記·韓長孺列傳》

    我們不妨以四位將軍的名號來分析一下他們所指揮具體都是些什麼部隊:名將李廣此時的職務是衛尉,衛尉所指揮的應該是漢朝精銳的北軍(也就是中央軍),而他頂著“驍騎將軍”的名號出征,說明這支軍隊當是以機動能力很強的騎兵為主。與匈奴交戰,騎兵是戰鬥力的核心與關鍵,但李廣的這支騎兵很可能就是漢軍所有參戰部隊中唯一的一支騎兵部隊了。

    公孫賀號“輕車將軍”,麾下應多車兵,而“材官將軍”李息則應該是一支步兵軍團的指揮官。至於戰役的策劃者王恢,因為他曾久在邊疆任職,熟知邊務,因此所能徵調參戰的邊防軍就交給他來指揮——所謂“將屯”,也就是武力戍邊之士的意思(至於其中有無騎兵則不可知。但即便有,因為王恢的總兵力只有3萬,也很難明顯提升騎兵在漢軍總兵力中的佔比)。

    不難看出,騎兵在漢軍此次參戰部隊中的比例較低,這也很可能是漢軍選擇誘敵深入戰的一個不得已的原因——騎兵不足導致漢軍的機動能力不如匈奴軍隊,因此對漢軍來說在大漠草原上馬頸相交地打一場野戰當然不如定點伏擊的勝算大

    漢軍不但騎兵偏少,在作戰計劃中也沒有突出騎兵的戰術作用。李廣指揮的這支騎兵部隊被要求同李息的步軍和王恢的邊防軍配合行動。步、騎配合會拖累騎兵部隊的機動速度,而王恢的邊防軍與李廣的中央軍出自不同的系統,能否在戰場上熟練的相互配合也同樣很成問題。

    這跟1940年納粹德國閃擊法蘭西的戰爭中法軍所犯的錯誤是類似的:那次戰爭中法軍的坦克從數量到質量都不輸於德軍,但將坦克分散與步兵配合作戰的落後戰術卻使得法軍在德軍裝甲師的突擊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因此即便馬邑之謀的作戰計劃沒有提前洩露給對方,漢軍在戰場上與匈奴軍隊交上了火,最終能取得多大的戰果,恐怕也很難做出太樂觀的估計。

    參考文獻: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同利軍《漢朝與匈奴戰爭述評》;王先謙《漢書補註》;《中國軍事通史·西漢軍事史》。

    — THE END —

  • 2 # 孤舟釣江雪

    馬邑之謀註定失敗的重要原因是沒有誘敵的群眾基礎

    “文景之治”後,漢朝實力大增。漢武帝親政後,抓著一手“好牌”。一方面,皇帝的權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國家有了打仗的資本。

    漢武帝雄才大略,親政後首先要做的,就是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脅。公元前133年,在漢武帝的支援下,大行令王恢策劃了著名的馬邑之謀。

    馬邑位於今天的山西朔州,當時是漢匈的邊境關隘。馬邑之謀謀的是什麼呢?原來,馬邑豪強聶壹提出:匈奴剛剛與漢和親,對漢缺乏防備,如果能誘使匈奴深入侵擄,以伏兵襲擊,可以大獲全勝,一舉殲滅匈奴主力。

    同時,王恢也進言:“戰國時,代國雖小,北有胡人侵擾,南有中原大國的威脅,君臣尚能同仇敵愾。匈奴雖強,也不敢輕易侵擾代國。如今大漢強盛,陛下威名遠揚,匈奴卻反覆無常,每次和親後,不久就違背約定,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沒有堅決的予以打擊!”

    最終,漢武帝採納了王恢的建議,設計在馬邑伏擊匈奴,這就是馬邑之謀。

    公元前133年6月,漢武帝派遣精兵30萬,命韓安國、李廣、公孫賀等率主力部隊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王恢與李息率3萬人出代郡,準備從側翼襲擊匈奴輜重並斷其退路。

    但是,這個計劃卻因為一個失誤而最終失敗,什麼失誤呢?

    《史記·匈奴列傳》載:

    單于既入漢塞,未至馬邑百餘里,見畜布野而無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是時雁門尉史行徼,見寇,葆此亭,知漢兵謀,單于得,欲殺之,尉史乃告單于漢兵所居。單于大驚曰:“吾固疑之。”乃引兵還。

    聶壹假意出賣馬邑給匈奴,把包括匈奴單于在內的十萬騎兵引來。但大軍到了馬邑城外的百餘里時,單于發現草原上雖有漫山遍野的牲畜,卻沒有人放牧,引起了單于的警覺。

    正在這時,匈奴軍俘獲了雁門尉吏,膽小的尉吏把漢軍的計謀全部說出,單于大驚失色,率軍逃之夭夭。此時匈奴騎兵沒有進入漢軍的包圍圈,王恢不敢追擊,眼睜睜的看著匈奴軍逃走,馬邑之謀就這樣宣告破產。之後,漢武帝以王恢按兵不動為由,將王恢下獄,王恢自殺謝罪。

    表面看,馬邑之謀的失敗是因為漢軍部署不周導致的。但實際上,漢軍應該不會犯這麼低階的錯誤,他們既然想到了誘殲匈奴要用漫山遍野的牲畜作誘餌,就不可能不知道要有人去放牧。

    而在戰國時,趙國名將李牧就曾成功誘殲匈奴。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採用了“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詳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的辦法。既然李牧知道這樣做,漢軍即使想不到,難道依葫蘆畫瓢也不會嗎?

    那麼,漢軍為什麼不向李牧學習呢?

    對此,從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的一段話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史記·匈奴列傳》載:

    後歲餘,孝文帝崩,孝景帝立,而趙王遂乃陰使人於匈奴。吳楚反,欲與趙合謀入邊。漢圍破趙,匈奴亦止。自是之後,孝景帝復與匈奴和親,通關市,給遺匈奴,遣公主,如故約。終孝景時,時小入盜邊,無大寇。

    從以上這段話可知,景帝平定七王之亂後,在其後的13年裡,漢匈關係有了很大好轉,雙方繼續和親,還在邊境允許通商,期間漢匈之間沒有大戰,充其量只有小股匈奴騷擾。

    這種和平的局面,在漢景帝時期就維持了13年,加上從漢武帝繼位到馬邑之謀,這裡又是8年,一共是21年,這可是整整一代人的時間!在這21年裡,漢匈邊境的和平帶來的“通關市”,兩國民間交往越來越密切。可想而知,漢朝的邊邑,應該有不少匈奴人長住,漢匈百姓間,有成為朋友的,甚至有通婚的。邊邑之中,或許還有漢化的匈奴人,甚至有匈奴間諜。

    也就是說,馬邑已經成為一個漢匈雜居的邊邑,雖然漢人居多,但也不乏匈奴人生活,且漢人和匈奴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比較融洽的——匈奴人之所以輕易的相信聶壹就是一個旁證。

    請問,在如此複雜的情況下,漢軍為保守軍事機密,敢安排大量的牧民誘敵嗎?根本不敢!

    另外,由於漢匈間二十多年的和平,漢民已經沒有那麼地痛恨匈奴了,他們會這麼心甘情願的去充當誘餌嗎?恐怕不會!

    因此,如果漢軍像李牧這樣,安排牧民去誘敵,估計早就走漏了風聲。而李牧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當時匈奴屢屢襲擾邊境,趙國邊境百姓苦不堪言,對匈奴十分痛恨。因此,李牧想要誘殲匈奴,邊民們都願意做出犧牲。

    也就是說,李牧誘殲匈奴得到了群眾的支援,而在馬邑之謀中,漢軍沒有那麼好的群眾基礎。既然如此,漢軍就不敢安排牧民去誘敵,這場戲也就演的不真,被匈奴識破並不意外。

    因此,馬邑之謀失敗的深層次原因,並不是因為漢軍設伏時考慮不周,而是因為漢匈邊境情況複雜,邊境漢民之中,根本就沒有形成對匈奴群情激憤的群眾基礎呀。

  • 3 # 帝國烽火

    “馬邑之謀”失敗之後,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有過一番對話,對話的雙方是漢武帝與衛青,當漢武帝問及衛青如何看待“馬邑之謀”的時候,衛青給出了“守株待兔”的回答,這是從博弈方分析的結果。

    漢武帝聽從王恢的建議,在馬邑設伏。此時對匈奴而言只有兩種選擇,來或者不來;對大漢軍隊同樣只有兩種選擇,捕獲到,或者沒有捕獲到。從博弈的雙方來看,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匈奴人手中,因為只有匈奴來了,才存在能不能捕獲的問題。

    匈奴是以大騎兵兵團為主的作戰,而騎兵兵團主要特點之一即是做好提前的偵查工作,這種情況下,漢軍大規模埋伏不被匈奴發現的可能性就很低,這也就註定從一開始“馬邑之圍”就基本失敗。

    以漢軍的笨重對戰匈奴的靈活,又採取“守株待兔”的方式,其成功率太低,所以說馬邑之圍註定失敗。唯一成功的可能性就是匈奴狂妄自大,而疏於防範,應該說當時具備這樣的一些可能,只可惜最後麼有實現。

    漢武帝此戰固然失敗,但也讓漢武帝認識到戰場主動性的重要性,要打敗匈奴就必須改變漢朝的戰法,從此之後漢武帝開始騎兵兵團的訓練,為以後衛青、霍去病帶領騎兵作戰做好鋪墊。

  • 4 # 敏敏的歷史枕邊書

    西漢漢武帝在位期間,隨著歷經文景之治的漢朝,國力越來越強大。漢朝開始考慮對匈奴用兵,不再維持以前的和親狀態。當時漢朝在邊境馬邑地區設伏,本來可以一舉消滅大意的匈奴軍隊,徹底永絕後患。但最後,這個計劃卻因失敗而告終。

    這件事,在歷史上被稱作馬邑之謀,也叫馬邑之戰。馬邑之戰,是漢朝對匈奴大規模作戰的開端,這場戰鬥,也成了後來綿延數十年的漢朝匈奴戰爭開始的一個標誌。

    那麼,這個原本可以全殲匈奴主力的謀劃,為什麼會失敗呢?如果成功,後來漢朝是不是就不用打上幾十年的大戰了?

    關於這次事件,史料記載,是當時一座邊防小亭的守將被俘,洩露了這一次的計劃,導致匈奴軍隊撤退。但是對於史料上的這個記載,後世很多人都抱有懷疑的態度。因為這畢竟是漢武帝準備了一年多的第一次的重大的戰役,徵調了整整三十萬的大軍,結果就因為一個小小的低階的軍官就告吹了嗎?

    建元六年的時候,王恢提議直接跟匈奴開戰,其實這時漢武帝本人,也是想直接就開戰的了。但是,這個時候以韓安國為首的群臣,開始站出來否決了王恢的這個提議。因為在當時的漢廷中,主和派的勢力相當強勢。所以這幫老傢伙一開始反對,不單單是王恢,就連漢武帝都不得不妥協。可見這幫人是有多麼的強勢。

    但是這個時候就有一個名叫聶壹的邊民,跟王恢獻計說“匈奴初和親,親信邊,可誘以利。”然後王恢就把這個妙計轉手就轉告給了漢武帝。

    那既然是這個聶壹出的主意,漢武帝就直接順理成章的指派這個聶壹為間諜,開始滲入到匈奴的內部,想辦法去獲取單于的信任,那這個聶壹是如何騙單于的呢?

    潛入匈奴後,他跟單于說自己能夠潛入馬邑,並且斬殺馬邑縣令。再跟匈奴來個裡應外合,直接給他城中的財寶都洗劫一空,豈不美哉。

    單于一聽,這傢伙當真有這等本事?這個單于也想見識一下,所以就答應了聶壹的提議。緊接著,聶壹就把這個訊息傳回給漢武帝。之後漢武帝終於是費盡心思花費了一年的時間,終於找到了匈奴人背棄和親的“證據”。說的直白點,就是終於找到了搞事的藉口。

    找了藉口之後的漢武帝,不再掩飾自己渴望攻打匈奴的野心。開始向下發詔令,說啥就要舉兵攻打人家。在本次的詔令中,有一句是“單于待命加嫚,侵盜亡已”。從漢武帝的這個詔令中,我們可以得知,這個時候一定是間諜聶壹已經傳回了訊息,所以漢武帝才會快馬加鞭,直接下發了詔令。

    但是這個時候,以韓安國為首的主和派,開始極力的反對漢軍直接北上,深入敵境。韓安國覺得這樣風險太大,而且後方的補給問題也是存在著很大的風險。

    很顯然,韓安國是不知道漢武帝整個了奸細去匈奴境內的事情。但是王恢知道啊!這事還是王恢一手撮合的呢!所以王恢這個時候就站出來說,我們這一次的戰役根本就不需要長驅直入,只要在我們自家門口準備好伏擊就可以了,不存在什麼風險。

    之所以韓安國能夠點頭同意,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戰役是伏擊,並不是出擊。而且當時王恢又把伏擊說的非常的明確,非常的肯定單于是一定會來的。同時王恢在與韓安國的對峙的還一口緊咬說是匈奴有違背和親之約在先,是匈奴先有了想要偷襲馬邑的歹念,所以我們的伏擊,我們的反抗是勢在必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行為。

    等到王恢的這番話一出,韓安國再也沒有什麼話能夠對付回去了,最後只能點頭同意。從這開始,馬邑之謀的作戰計劃,才開始公之於眾,光明正大的擺到了漢武帝的桌子上。雖然這一次的馬邑之謀是經過很多的反對和曲折,但是最後好在是終於成型,並順利進行了。

    戰事已經開始,漢武帝和主和派大臣們也各讓一步,相互妥協。漢武帝廢止和親,心意已決,但是還是要避免外線決戰,把主戰場拉到了中原之內,這已經是主和派為了避免戰爭風險,所能爭取到的最好的結果,並且對於此次的戰爭,主和派的領袖韓安國也親臨戰場。

    其實韓安國之所以能夠親臨戰場,也不見得就是因為給漢武帝面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王恢把話說的太死。而且還是對漢方如此有利的條件,韓安國不相信,所以就想自己親自下場去看看這個王恢的葫蘆裡到底是賣的什麼藥。再就是還想親眼看看,漢武帝究竟能在馬邑取得多大的戰果。

    畢竟這一次的戰役,可以說是漢武帝四十餘年征伐匈奴的歷史上,唯一一次有外朝忠臣參與戰役指揮的。外朝忠臣們對於征討匈奴的這個事情,一直都是持有保守的態度,不單單是保守,甚至還有一點牴觸。他們的思想都是不願意冒險,無論是征討匈奴還是漢武帝想要擴充疆土,主和派的大臣都是極力反對的。

    所以漢武帝非常迫切的想要透過這一次的戰役,給自己長長臉,如果這一次贏了,那麼以後漢武帝在想討伐誰,在想擴張哪裡,也可以理直氣壯的堵上這些主和派大臣們的嘴,但是理想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忍的。

    據史書記載,戰事開始之後,匈奴軍隊來到據馬邑百里的地方,發現這裡有牲畜卻無人放牧!這種奇怪的現象,引起了匈奴單于的懷疑。單于當機立斷,讓大軍先停下來,然後去打下一個邊防小亭,俘虜了裡面的守官。從他的嘴裡,單于知道了漢朝全部的作戰計劃,然後當即率軍後撤。

    馬邑之謀,就此失敗。

    在戰役失敗之後,漢武帝直接把所有罪名,都歸結到了始作俑者王恢的身上。因為王恢在這一次的事件中扮演的都是策劃的角色,並且戰役的具體事宜也都是由王恢來具體落實的,所以最後的結果成功與否的責任,自然也是應該由王恢來承擔。

    其實匈奴的單于不是傻子,匈奴在前往到馬邑附近的時候,就看不見人了,一個放牧的百姓都看不到,這要是還察覺不出有問題,那單于就成傻子了。所以其實歸根結底,馬邑之謀失敗之處,就在於漢武帝把戰爭想象的太過簡單。

    既然當時漢武帝想拿馬邑作為誘餌,當時只放出了漫山遍野的牛羊,放眼望去卻是連一位牧民都沒有,匈奴怎麼可能會心裡不產生懷疑呢?說白了這一次的失敗註定的原因,根本就是因為漢武帝當時畢竟是經驗太少,對戰爭的計劃還是不夠周密,吃虧虧在細節上。

    而這次戰事的失敗,也為後來長達數十年的漢匈戰爭,拉開了帷幕。

  • 5 # 書史煙雲

    漢元光二年,漢武帝劉徹與大臣王恢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將匈奴誘至馬邑進行圍殲,最終因守峰火臺的亭尉被匈奴俘虜後洩密而以失敗告終,王恢做了背鍋俠,被漢武帝打入牢獄,隨後自殺。

    馬邑之謀的失敗主要是戰略縱深太長,這麼大的一個軍事行動必然使得舉國臣民皆知。所以當匈奴單于帶領大軍到達馬邑城前只見牛羊而不見牧人時,自然心生疑惑,為了保險起見,他命人將附近烽火臺亭尉給抓來逼問了一番,亭尉在恐懼中交代了一切,然後匈奴單于果斷下令撒退,馬邑之謀宣告破產。

  • 6 # 雲享歷史

    馬邑之謀指的是公元前133年西漢在馬邑策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

    馬邑之謀具體怎麼的過程呢?

    我們都知道,西漢時期,匈奴經常來騷擾,影響西漢的統治。而對於驍勇善戰的匈奴,西漢初期並無很強的抵抗之力。為此,從漢高祖劉邦開始西漢王朝不得不委曲求全,實行“和親”政策,並且每年送給匈奴大批棉絮、絲綢、糧食、酒等,以換取邊境的安寧。

    直到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即位後,經過文景之治的王朝經濟軍事實力已經大幅度提升,於是漢武帝決定廢除屈辱的“和親”政策,轉而對匈奴實施軍事打擊。

    公元前133年,馬邑的大商人聶壹來找官居大行令的王恢,說自己經常在邊境做買賣,與匈奴人很熟,可以借做買賣的因頭,假裝把馬邑獻給單于,誘惑單于帶兵到馬邑。而漢軍而已伏擊他們。王恢把聶壹的主意奏告給漢武帝,武帝為此詔命群臣商議。主戰派和主和派之間唇槍舌劍,各不相讓。但漢武帝最終採納王恢的建議,準備設計伏擊匈奴。

    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按照計劃部署的進行著。漢武帝派遣精兵30萬,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將屯將軍王恢與材官將軍李息率3萬多人出代郡,準備斷匈奴斷退路,一舉全殲匈奴主力。

    聶壹也成功誘惑軍臣單于親自率領大軍向馬邑方向進軍。 但是事情進展到這裡卻出現了破綻。

    軍臣單于發現距馬邑百餘里的地方,發現沿途有牲畜,卻無人放牧。這一細節讓他頓時警覺。匈奴在此時攻下一邊防小亭,俘獲了漢雁門尉史。在威脅下,尉史將漢軍的計謀全部說出。軍臣單于聽後下令立即撤軍。 至此,馬邑之謀完全破產。

    此後匈奴拒絕與西漢朝和親,並且在邊境攔路劫掠,或者出兵四處襲擊漢朝邊郡,以報復馬邑之圍,次數數不勝數。 那麼馬邑之謀為何會失敗呢?從上面的回顧之中,我們可以發現這場謀劃其實並不嚴密。

    一、保密性極差。即為一場誘敵伏擊戰,那便應是秘密謀劃,理應只有皇帝和高階官員知道,但事實上連一名小小邊防小亭的尉史都知道,可以說這計劃已經快人盡皆知了,以至於匈奴這麼輕易就打探到訊息。

    二、 細節處理差。面對於一個驍勇善戰的遊牧民族,細節應是推敲再推敲,特別是要在匈奴面前部署放牧如常的這一誘敵細節就更應該考慮清楚。但是事實上卻出現了有牲畜而無人這一及不合常理的現場,致使單于當時就起了疑心。可以說這個計劃佈局很大,但卻粗糙。

    三、缺乏作戰經驗。經歷“白登之圍”後,漢軍都不敢與匈奴正面作戰,有“恐匈症”。長期的忍氣吞聲、委曲求全,讓漢軍對於匈奴的強大軍事力量存在恐懼的同事也存在著瞭解不夠深入。以步兵為主的三十萬漢軍去進攻十萬匈奴虎狼之師,原本就不太現實。即使計劃沒有被單于知曉,屆時三十萬漢軍面對氣勢洶洶、困獸猶鬥的匈奴大軍,也會畏首畏尾,很難全殲匈奴。

    不過,“馬邑之謀”雖未成功,但卻使漢朝結束了自西漢初年以來奉行的屈辱的“和親”政策,漢武帝從中認識到了不足,開始了一系列的軍事改革,建立了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同時任用衛青、霍去病新一代的將領,開始了漢朝的全面反攻!

  • 7 # 文史漫讀

    漢武帝劉徹即位時,西漢王朝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國力大增,社會穩定,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漢匈兩國的力量發生了變化。少年天子漢武帝,鬥志昂揚,他召叢集臣討論如何對待匈奴問題,當時有兩派的爭論。一派是以王恢為首的主戰派,一派是以韓安國為首的主和派。

    最後,漢武帝提出自己的主張:“朕飾子女以配單于,金幣文繡賂之甚厚,單于待命慢,侵盜亡已。邊境被害,朕甚憫之。今欲舉兵攻之,何如?”翻譯過來即,我們不僅送去美麗的公主,還贈與大量的珍寶。而匈奴卻屢屢騷擾,一時和親一時侵犯中國領土,讓人忍無可忍。

    最後,漢武帝決定廢除多年屈辱的“和親”政策,轉而對匈奴實施軍事打擊,併為此進行了積極戰前準備,委派李廣等名將帶兵鎮守邊郡要塞,徵調士卒鞏固邊防,同時採取措施鼓勵養馬,整個國家機器圍繞即將到來的大戰運轉起來。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漢武帝漢武帝採納大行令王恢的建議,令大商人聶壹前去誘騙匈奴軍臣單于至馬邑,出動全國精兵三十萬,命護軍將軍韓安國、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率主力部隊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將屯將軍王恢與材官將軍李息率三萬多人出代郡(今河北省蔚縣東北),準備從側翼襲擊匈奴的輜重部隊並斷其退路,準備一舉全殲匈奴主力。漢武帝同時派遣商人聶壹前往匈奴誘敵進入漢軍的伏擊圈。這次軍事行動史稱馬邑之戰。

    軍臣單于經不起漢人的誘惑,準備發一筆大財,於是親自率領大隊人馬向馬邑狂奔而來,準備掠奪馬邑城的財物。當匈奴大軍到達漢朝邊界的武州(今山西省左雲縣南),就在快要進入漢朝的埋伏圈於麾前,軍臣單于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即四處的山岡上明明有成群結隊的牛羊,但卻沒有一個人影。太安靜了,安靜得簡直讓人壓抑。這和他們以前打家劫舍時百姓四處逃跑、牛羊八方逃竄的混亂場面大相徑庭。憑藉多年的軍事經驗和戰場嗅覺,軍臣單于感覺必然有詐,於是叫部隊停下來。

    軍臣單于隨即襲擊了附近的一處烽火臺,俘獲此次戰爭中的關鍵人物,守衛烽火臺的亭尉,這名小軍官在匈奴的威逼利誘下叛變,向匈奴單于合盤說出了漢軍包圍計劃,軍臣單于聽後大驚之後繼而大喜,說道:“我得到尉史不上漢天子的當,真是上天所賜”。於是封尉史為“天王”,並下令立即撤軍,馬邑之圍宣告失敗。

    參考書籍:《史記》《資治通鑑》

  • 8 # 無影門

    “馬邑之謀”的失敗表面上是邊防尉史的告密,走漏了機密,深層次的原因有政治、軍事2方面。

    客觀原因:

    匈奴幾十萬大軍揮師南下,在進攻馬邑的途中,路過漢朝一個邊陲小鎮,於是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漢雁門守城尉史被匈奴俘虜。

    在嚴刑拷打下,尉史把朝廷的突襲計劃全部說了出來,匈奴單于知道計劃了,下令立刻撤軍北進,臨走之時,還特意封尉史為“天王”。

    主觀原因:

    一、 政治原因

    對於這次戰爭,朝廷對待匈奴的態度有2個意見,分派是主戰派、主和派。

    1、主戰派:

    以大行令王恢為首的一派,認為前朝的和親政策有損國威,匈奴老是不守盟約,侵犯邊界,建議漢武帝發兵攻打,務必要狠狠的教訓一下匈奴。

    2、主和派:

    以御史大夫韓安國為首的一派,認為匈奴發展迅速,軍事力量太過強大,即使交戰也討不到便宜,前朝的高祖劉邦就曾經被匈奴圍困過,還是議和最為穩妥。

    結語:

    雖然漢武帝最終採納了王恢的建議,設計伏擊匈奴。但是此時,朝廷已經分散為2派,軍民沒有全身心的一起戰鬥,即使出徵匈奴,內部也存在掣肘。

    二、軍事原因

    1、心理恐慌

    經歷“白登之圍”後,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的影響太大,一提到匈奴,漢朝將士一般都不願意和匈奴發起正面作戰。所以才有了馬邑突襲計劃。

    2、雙方軍事結構差距

    匈奴長期生活在草原上,是馬背上的民族,同時期的匈奴騎兵是陸上霸主。

    漢朝軍隊,因為長期和平,戰爭沒有匈奴那麼頻繁,還是以步兵為主,面對精銳的匈奴騎兵,漢軍沒有取勝的把握。

    3、忽視客觀細節因素

    匈奴揮師進軍馬邑途中,距離馬邑一百多里的地方,發現沿途有大量的牲畜,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放牧,匈奴人以放牧為生,這樣的情況還是頭一次見,自然而然想到這個情況不正常,在進攻漢雁門的時候就提高了警惕。後來抓住守城官,又得知了計劃。

    4、軍事機密保密性差

    對於這樣一場戰爭,計劃應該是保密的,也應該只有皇帝和將帥們知道,沒想到卻連一個區區守城官都知道這個計劃,所以說保密性太差。

  • 9 # 由史看今

    馬邑之圍又稱馬邑之戰、馬邑之謀,是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西漢在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策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軍臣單于貪圖馬邑城的財物,親率10萬大軍進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雲縣)就在匈奴單于快要進入漢朝的埋伏圈時,守衛烽火臺的亭尉,向匈奴單于透露了漢軍包圍計劃,致使匈奴軍未達到包圍圈就撤退了。馬邑之謀沒有成功的原因如下

    第一:漢武帝低估了匈奴軍事實力想透過一場包圍戰一舉殲滅匈奴的主力在當時也是不現實的,匈奴在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開始崛起在秦末漢初發展壯大,而漢朝立國才70餘年軍事實力遠不如匈奴,漢匈之戰註定了是一場漫長的軍事鬥爭!

    第二:漢朝當時在馬邑之戰中大部分是步兵,而匈奴擁有當時世界突擊力量最強大的騎兵,騎兵對步兵最大的優勢就是超強的機動性,當匈奴發現有埋伏時果斷撤退,騎兵的機動性功不可沒,馬邑之戰後漢朝開始建設自己的騎兵力量在衛青霍去病時代已經擁有和匈奴可以媲美的騎兵力量,匈奴的騎兵優勢不復存在,憑藉衛青和霍去病傑出的軍事才能才有,衛青七出大漠而無一敗,霍去病孤軍深入匈奴腹地,封狼居胥漠南無王庭!

    第三:烽火臺廷尉告密導致漢武帝的圍攻匈奴的計劃破產!

    “馬邑之圍”雖未成功,但卻使漢朝結束了自西漢初年以來奉行的屈辱的“和親”政策,同時也拉開了漢匈大規模戰爭的序幕。漢武帝開始對匈作戰,派衛青、霍去病徵伐,解除匈奴威脅,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 10 # 智者無疆風清揚

    “馬邑之謀”是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對襲擾漢庭多年的匈奴展開絕地反擊組織的第一次大的軍事行動,這次行動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揭開了漢庭向匈奴反擊的號角,從而開始了漢匈之間長達四十四年之久的戰爭序幕。

    歷史背景

    “楚漢戰爭”結束以後,漢高祖劉邦建立了漢王朝。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被劉邦分為諸侯異性王的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因為匈奴的逼迫而造反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小勝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七天七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絡。後來,劉邦採用陳平之計才得脫險。自此以後,鑑於漢帝國的國力弱的現實,劉邦對匈奴被迫採取了和親政策。

    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2年),匈奴給呂后寫了一封極具侮辱的信,《漢書•匈奴傳》記載:冒頓寖驕,乃為書,使使遺高後曰“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接到信的呂后勃然大怒,和大臣商議出兵,但冷靜下來的呂后及朝臣們都認為以現有的國力不是匈奴的對手。呂后只能再次採取和親政策,安撫匈奴,保持短暫的和平穩定。

    漢文帝繼位以後,對匈奴仍然採取了和親安撫政策。但只能保持短暫的和平,公元前159年,匈奴就大舉犯邊,《史記》記載:“匈奴三萬騎入邊,三萬騎入雲中,烽火通於甘泉、長安。” 漢文帝三年,匈奴右賢王南渡黃河,入侵河南。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萬騎大舉入侵,探哨的騎兵已經出現在甘泉宮附近。漢文帝被迫調兵遣將迎戰,但匈奴一看漢兵出動馬上就退兵了。面對匈奴,漢庭總是處在一個被動的局面。

    漢武帝繼位以後,經過了文景兩帝的休養生息,漢朝國富民強。《資治通鑑•漢紀八》記載:“繼以孝文、孝景,清淨恭儉,安養天下,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有了如此雄厚的國力,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躍躍欲試,準備和侵擾漢廷多年的匈奴一決高下。

    在對待匈奴的問題上,漢武帝也進行了一次廷議,《資治通鑑•漢紀八》記載:匈奴來請和親,天子下其議。大行王恢,燕人也,習胡事,議曰:“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歲,即復倍約;不如勿許,興兵擊之。”韓安國曰:“匈奴遷徙鳥舉,難得而制,自上古不屬為人。今漢行數千裡與之爭利,則人馬罷乏;虜以全制其敝,此危道也。不如和親。”群臣議者多附安國,於是上許和親。匈奴來提親,大行王恢認為和親政策只能維持短暫的和平,不能從根本上解除匈奴對漢庭的威脅,主張廢除與匈奴的和親政策,進攻匈奴。韓安國說匈奴就如遷徙的候鳥,來無影去無蹤,很難制服他們,自上古以來,都不把他們看做人類。現在如果漢軍遠征千里之外與匈奴爭強鬥勝,一定會人馬疲憊;敵人以逸待勞,這是很危險的。不如與匈奴和親。”

    實際上,漢武帝召集大臣們討論和親政策,心裡早已經對匈奴有了不滿和殺心,王恢和南韓安說的都有道理,而漢武帝心裡也有自己的想法,第一、自己繼位時間不長,二、改變七十多年漢朝對匈奴的政策是需要一定勇氣的,鑑於此,漢武帝暫時同意了韓安國的意見,等待下一次機會。

    機會說來就來了。

    元光元年,雁門郡馬邑縣的富戶聶臺透過大行王恢向漢武帝建議,匈奴剛和我們和親放鬆了警惕,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引他們上鉤入塞,伏兵擊之,必獲大勝。

    年輕氣盛的漢武帝馬上召集大臣廷議,大行王恢主張反擊匈奴,認為目前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必須反擊。其次,這次伏擊是以逸待勞,如果成功,可以從根本上消除匈奴對漢庭的威脅,以示國威。但御史大夫韓安國認為已經和匈奴五世和親了,不要輕易輕起戰端。漢武帝聽了大臣們爭論,一錘定音,決定馬邑設伏,消滅匈奴。

    馬邑之謀的過程

    首先,令聶臺出塞見匈奴單于,願舉馬邑城給匈奴,匈奴原本就貪利,單于雖然對聶臺有所懷疑,但經不住馬邑城裡財物的誘惑,匈奴單于決定鋌而走險。

    漢武帝馬上調兵遣將,令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大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緊急集結三十萬漢軍趕往馬邑周圍的山谷設伏,各軍約定好了等單于進入馬邑城,漢軍就發起進攻。

    聶臺回到馬邑城,殺了幾個死刑犯,對匈奴的使者說“馬邑城的縣令已經被我殺了”,聽到訊息的單于趕忙領著十多萬騎兵趕往馬邑城,前鋒已經到進入漢長城武州塞,離馬邑城還有一百多里。這時候,匈奴單于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裡到處都是放牧的牛羊,卻不見一個放牧人。剛好遇見一個烽燧,匈奴捉住一個漢廷尉審問得知。原來漢廷尉得了軍令,詳示鎮靜,以迷惑匈奴,沒想到成為了匈奴的俘虜。得知馬邑有漢軍埋伏,單于大吃一驚,急忙退兵。

    韓安國等率領大軍分別在馬邑境內埋伏,好幾天不見動靜,知道情況有變,急忙出擊追趕,匈奴大軍早已經退出了塞外。此時的大行王恢已經出了代郡,準備從匈奴的背後發動襲擊,突然看到匈奴大軍退回,不知道怎麼回事,手下只有三萬人馬,也不敢攔截,眼睜睜的看著匈奴大軍退出塞外,漢軍一無所獲,至此,馬邑設伏宣告失敗。

    馬邑之謀的影響

    “馬邑之謀”的意義非常深遠,徹底擊碎了漢建國以來對匈奴採取的屈辱的和親政策,《資治通鑑》記載:自是之後,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往往入盜於漢邊,不可勝數;然尚貪樂關市,嗜漢財物;漢亦關市不絕以中其意。漢廷從此由戰略防禦轉入主動進攻,揭開了漢匈之間的四十幾年的戰爭序幕。“馬邑之謀”之後的第五年,漢武帝派遣衛青、李廣、公孫賀、公孫敖四路大軍進攻匈奴,漢匈戰爭進入白熱化。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漢紀三十六》對“馬邑之謀”的發生和造成的影響有客觀的評價:孝武即位,設馬邑之權,欲誘匈奴,徒費財勞師,一虜不可得見,況單于之面乎!其後深惟社稷之計,規恢萬載之策,乃大興師數十萬,使衛青、霍去病操兵,前後十餘年,於是浮西河,絕大幕,破顏,襲王庭,窮極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以臨瀚海,虜名王、貴人百數;自是之後,匈奴震怖,益求和親,然而未肯稱臣也。

    總結

    “馬邑之謀”是漢武帝反擊匈奴的首秀,這對好大喜功的漢武帝來說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但“馬邑之謀”剛開始就註定是失敗的,原因如下

    一、 馬邑之謀的失敗看起來是一個偶然的因素,漢廷尉被俘招供,以至於馬邑之謀成為泡影,其實不然。自漢高祖劉邦以後漢廷近七十年沒有和匈奴打過仗,漢武帝並沒有做到“知己知彼”,朝廷上分主戰和主和兩種態度,思想並不統一,僅僅憑著一個商人的計謀就策劃了一場大的決戰,顯然不靠譜。漢軍抱著僥倖的心裡,不確定的因素太多。

    二、調集三十萬精兵集結在馬邑城周圍,這樣大的軍事行動不可能做到嚴絲合縫,不可能不走漏訊息。

    三、沒有計劃,戲演的太假,如:滿地都是牛羊,卻不見一個放牧人。

    四、沒有預案,指揮混亂,行動不堅決。設伏几天以後,漢軍才發現匈奴已經退出了塞外。匈奴發現上當退兵,大行王恢怯戰,眼睜睜的看著匈奴從身邊溜走沒有截擊。(《資治通鑑•漢紀十》記載:王恢主別從代出擊胡輜重,聞單于還,兵多,亦不敢出。)

    戰爭原本就是一種賭博,但22歲的漢武帝顯然還沒有做好準備。上述原因遇在了一起,集三十萬精兵設伏的“馬邑之謀”也註定是失敗的。氣急敗壞的漢武帝斬殺了主戰的大行王恢,《史記。韓長孺列傳》記載了漢武帝大怒的情景:“首為馬邑事者,恢也,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為此。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其輜重,猶頗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大行王恢必須死,其實是漢武帝對匈奴的一種態度,那就是,面對匈奴,要有一種必勝的決心和血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乘直升機直接登頂珠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