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雷子的文學分享

    秘色瓷最為神奇之處就是“無中生水”,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為其典型:侈口平折沿,呈葵口形,5個三角形曲口下有內凸外凹線,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器身斜腹中間微外折,器底為凹底並有支燒痕跡。碟內身通體施有綠色釉,外壁留有絲綢包裹痕跡。高4釐米,腹深3.4釐米,口徑25.3釐米,底徑14.5釐米,重800克。釉面光滑明快,釉層均勻,釉質瑩潤,給人以高雅柔和、素潔明快的感覺。最令人驚歎的是:在光線照射下,碟內明澈清亮、玲瓏剔透,真像盛著一泓清水,令人歎為觀止!

    呈現“無中生有,似盛有水”效果的秘色瓷還有: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盤、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盤、五瓣葵口淺凹底秘色瓷盤和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等。其他的秘色瓷器隱約也有水感,但相對較弱。透過細緻的觀察對比,發現“無中生水”的秘色瓷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器底部均為“凹底”。

    所謂“凹底”是相對於瓷器底部而言,由瓷器底部外側向內側凹進而出現一個窩狀。相應地從瓷器口處觀看,瓷器底部形成一個微小的弧面。

    當看到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時,第一感覺是碟子底部整體亮於碟子腹壁,這樣就很容易產生“無中生水”的視覺差。原因是碟子底部近似一個“凸面鏡”,對光有發散作用。以觀察到的最亮處為中心,光的亮度依次沿著碟子底部表面很自然地逐層展開,直至碟子底部與腹壁相接處,使碟內有了波光粼粼之感。

    相反,其他非凹底的侈口秘色瓷器則不具備器底凸面對光的發散效果,光線很難形成器底和器腹的層次感,所以水感很弱。更為巧合的是:地宮還同時出土了20件琉璃器。其中一件藍色素面琉璃盤的造型也是凹底。此盤通體藍色,半透明,在光的照射下,它也有著與凹底的秘色瓷同樣的“無中生水”的美感,且水感很強。

    這也再次證明了設計巧妙的凹底器形是秘色瓷“無中生水”的真正原因。正如五代詩人徐夤(yín)對秘色瓷的描繪:“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

  • 2 # 森嶼嶼

    除秘色瓷外,其他瓷器能無中生水嗎?

    秘色瓷

    在1987年之前,人們只在詩詞描繪中聽說過秘色瓷,如晚唐詩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中寫到:“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但實際未見其物,並不知道其色和形狀。

    直到1987年4月,考古隊在法門寺塔唐代地宮中出土了14件越窯青瓷。自此這種只供皇帝賞玩的御供瓷器,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走向世人的視野中。

    在此後數年間,越來越多的越窯青瓷被人們認定為“秘色瓷”。然而有被證明的“秘色瓷”,僅法門寺出土的14件瓷器而已。據有關專家的科學考察發現:秘色瓷的胎泥、釉料與燒製工藝皆與越窯青瓷有明顯差別,所以簡單地將色澤相似的越窯青瓷斷定為“秘色瓷”。

    秘色瓷奇景:無中生水

    在五代詩人徐夤《貢餘秘色茶盞》中有這樣的描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世人原以為是古人誇張潤飾太過,直到出土的秘色瓷被世人所見親眼得見才知所言非虛。

    明明碗中空無一物,卻恰似有盈盈春水。但也不是所有的秘色瓷都能有此奇景,僅有“凹底”的秘色瓷才能出現詩句中描述的那樣無中生水。這種現象是因為碗底由外側向內側凹形成的微小弧面,在光線照射條件下,碗底折射出瑩瑩白光似水似雲。實際上這種設計原理是透過巧妙的凹底器形設計,呈現秘色瓷“無中生水”的視覺奇觀。

    唐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

    其中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為無中生水典型:侈口平折沿,呈葵口形,5個三角形曲口下有內凸外凹線,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器身斜腹中間微外折,器底為凹底並有支燒痕跡。碟內身通體施有綠色釉,外壁留有絲綢包裹痕跡。高4釐米,腹深3.4釐米,口徑25.3釐米,底徑14.5釐米,重800克。釉面光滑明快,釉層均勻,釉質瑩潤,給人高雅柔和、素潔明快的視覺感受。在光線照射下,碟內明澈清亮、玲瓏剔透,像盛著一泓清水,不得不讓人感嘆古人的智慧。

    唐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

    其他的秘色瓷也隱約有水感,但這種視覺效果相對較弱。透過仔細的對比,可以發現“無中生水”的秘色瓷有一個共同特點:器底部均為“凹底”。

    所謂“凹底”是相對瓷器底部而言的,由瓷器底部外側向內側凹進而出現一個窩狀,而從瓷器口處觀看,又可以看到瓷器底部形成一個微小的弧面。

    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碟子底部整體亮於碟子腹壁,這樣就很容易產生“無中生水”的視覺差效果。實際原理是:碟子底部近似一個“凸面鏡”,這樣就對光有發散作用。從而人們在看這個瓷器的時候,觀察到的最亮處為視覺中心,光的亮度依次沿著碟子底部表面很自然地逐層展開,直至碟子底部與腹壁自然相接,因而使碟內有了波光粼粼之感。

    唐五瓣葵口淺凹底秘色瓷盤

    與之相反的是,其他非凹底的侈口秘色瓷器卻不具備器底凸面對光的發散效果,光線很難形成器底和器腹明顯的層次感,因此水感很弱。如上圖唐五瓣葵口淺凹底秘色瓷盤就不具備產生“無中生水”的視覺效果。

    藍色素面琉璃盤

    但巧合的是,法王寺地宮與秘色瓷一起出土了20件琉璃器,其中一件藍色素面琉璃盤的造型和無中生水的秘色瓷一樣也是凹底。

    這個琉璃盤通體藍色且呈半透明,在光線的照射下,它也出現了與凹底的秘色瓷同樣的“無中生水”的視覺效果,且這種視覺效果很是強烈。這也再次向人們證明了設計精妙的凹底器形是秘色瓷“無中生水”的真正原因。

    像五代詩人徐夤流傳對秘色瓷的描繪:“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秘色瓷器不僅因為燒製工藝失傳也因它無中生水的效果讓人震撼,這再次像世人展現了五千年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除了秘色瓷,古代一定有和秘色瓷一樣無中生水的瓷器。隨著時代發展,工藝的傳承有朝一日我們也能復刻出這種視覺效果的瓷器。

  • 3 # v青春無願

    無中生水,就是一種瓷器的返光現象,換句話說,也就是瓷器的玻化程度高且釉質勻淨,做工精細,胎體及釉面極為平整,才會出現無中生水現象。除秘色瓷外,龍泉窯,建盞,影青也有無中生水的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正宣德爐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