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嘯鷹評

    對於水面艦艇而言,水線以上受攻擊和水線以下受攻擊是兩個概念。

    實際上,大多數的航空母艦,戰列艦,都是死在自己人手中的原因。

    被敵方直接擊沉的水面艦艇,大半也是被魚雷機幹掉而不是被俯衝轟炸機解決掉。

    實際上對於水面艦艇而言,只要儲備浮利夠用就算炮塔全面癱瘓,上層建築夷為平地,都能繼續漂在水面上。

    典型代表俾斯麥號,俾斯麥號被煎魚魚雷打廢舵之後,英國皇家海軍為了洩憤,特意將戰列艦開到的距離比俾斯麥非常近的距離,讓戰列艦得以全速開火,瞄準上層建築瘋狂傾瀉火力俾斯麥號的上層建築徹底成為廢墟,但是即便如此,俾斯麥號依舊非常頑強的浮在水面上。

    然後實在是不堪其辱,選擇在龍骨之上鋪設炸藥以及開啟通海閥,讓俾斯麥自沉。

    實際上只能攻擊水線以上,很難將一艘戰艦徹底擊沉,但是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當一艘戰艦需要耗費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完全修復完畢的時候,它和沉沒又有什麼區別?

    對於驅逐艦而言更是如此,驅逐艦當中不乏被戰列艦主炮命中,直接被稱為海底的倒黴蛋。也有不少被點燃彈藥庫,直接上天的倒黴蛋。

    但是更多的還是上層建築成了火炬,被自己的同僚或者被對方的魚雷幹掉了。

    水線以上遭遇再多攻擊,只要依舊能浮在水面上那就無所謂,而是哪怕水面上毫髮無損,但是水面以下卻撞了冰山,那神仙都救不了他。

  • 2 # 晴緣23

    兩個理由:

    一是相比水面以上,艦艇的水下防禦能力更弱一些,當然現代艦艇已有所加強;

    二是艦艇水下受損,直接面臨進水的威脅,同樣破一個洞,如果在甲板上可能還不會影響戰鬥力,但在水下則有可能進水沉沒!

  • 3 # 濟南虎子哥

    主要的原因是打的地方不同。炮彈是打在驅逐艦露出水面的地方,就是把驅逐艦上面炸沒了,只要水下部分不進水,驅逐艦也沉不了;而魚雷是打在驅逐艦的水下部分,威力也比炮彈大很多,一發魚雷就能把一艘驅逐艦的水下部分打個大洞造成進水沉沒。

  • 4 # 海事先鋒

    一艘現在的驅逐艦,排水量少則5000噸,多則1萬多噸,和二戰時期的巡洋艦噸位差不多,這樣的軍艦往往還是比較經打的。海軍艦艇經過多年的設計,早已經把內部結構完善的很好,小一些的驅逐艦能做到相鄰兩個主要艙室進水而不沉,其上層建築基本都是鋁合金結構,就是用來捱打的,像車的翼子板一樣,即便是全部被毀也沒事。但是水下的結構很關鍵,一旦受損就危險了。

    圖為在美國的抗打擊測試中,被魚雷直接轟斷艦體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這是一種噸位達到7000多噸的驅逐艦,都扛不住1發魚雷的攻擊。

    比如說,對於現在的驅逐艦而言,其動力艙室佈置於艦體中部,上層建築都是各種作戰功能的位置,上曾建築被打,頂多就是損失了某一種功能,比如機庫被打就不能裝飛機,雷達被打就失去了搜尋能力,只要不打到彈藥庫、導彈艙,什麼都好說。但是水下部分不同,這裡有為整個軍艦承重的龍骨,有推進軸,有發動機,有物資儲備庫,甚至也有油料、彈藥庫,一旦被命中,後果不堪設想。

    圖為在魚雷測試中被擊沉的護衛艦,現代驅護艦在魚雷的打擊下,毫無抵抗能力。

    所以,一艘驅逐艦往往能經得住幾百發小口徑炮彈的攻擊,大不了被打一個渾身彈孔,也無濟於事,但是一旦被魚雷打中了水下結構,只需要一發,就能讓驅逐艦非死即傷。另外,炮彈是在空氣當中爆炸,爆炸的能量是向著四面八方來釋放,同時由於空氣可以大量壓縮,因此對爆炸的能量產生了緩衝作用,再加上命中艦體之後,爆炸產生的碎片只能破壞到軍艦的艙室,除非引燃艦體才能讓軍艦損管受到重創。

    圖為1941年在北非附近被魚雷擊沉的英國海軍巴勒姆號戰列艦,圖中是他正在發生爆炸的瞬間。

    但是魚雷不同,魚雷是在水中爆炸,爆炸的能量沿著攻擊方向充分釋放,在艦體下部表面引起巨大的衝擊,直接對軍艦的水下結構造成嚴重破壞,龍骨被炸斷後,甚至可能引發軍艦攔腰折斷。同樣的彈藥裝藥量,在水下爆炸是水上爆炸威力的16倍,而且都在一個點同時釋放。加之被命中部位往往有發動機、燃油、推動軸、彈藥庫等設施,因此產生二次破壞和殉爆的可能性非常大,有時甚至直接引起全艦爆炸。

    圖為發生側翻爆炸的巴勒姆號戰列艦。

    另外,魚雷的打擊隱蔽性很強,軍艦被命中時,往往沒有任何防備,在毫不知情情況下被潛艇或者飛機偷襲,因此軍艦的損管往往來不及做出反應,尤其是在巨大的破壞和衝擊之下,軍艦馬上就會出現嚴重的進水,由於爆炸往往是在軍艦的一側,因此軍艦會很快開始側翻,此時如果沒有超強的損管能力,軍艦是救不回來的,所以一般都以悲劇告終。

    圖為在魚雷測試中直接被轟斷、轟碎的英國海軍護衛艦。

    最後,魚雷攻擊還會導致軍艦因自重摺斷,其實這是魚雷造成破壞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為什麼噸位越大的軍艦反而越怕魚雷,那是因為軍艦自重大,龍骨和隔艙結構需要承受巨大的內外壓力,而魚雷對這些支撐結構的破壞,會導致軍艦在劇烈的晃動和震動中直接折斷,所以,很多被魚雷命中的軍艦,都會馬上失去艦體的一個部分,受創非常嚴重,頓時就不能繼續戰鬥了。

    圖為美國海軍伯克-2A型驅逐艦的艦體結構,可見其中部艦體廣泛佈置了動力系統,一旦被魚雷命中,這艘驅逐艦是無法生存的。

    歷史上,很多知名的軍艦都是最終被魚雷擊沉,甚至有言論稱,淘汰戰列艦的不是導彈,而是魚雷。比如英國海軍的巴勒姆號戰列艦,他在北非昔蘭尼加附近被德國的U-331號潛艇發射的3枚魚雷命中軍艦左舷,隨後巴勒姆號戰列艦迅速翻沉,在半分鐘之內就完全傾覆,並且在翻沉中發生了嚴重爆炸,這一幕被附近活動的水上飛機和其他英國軍艦拍到,場面非常震撼,一艘數萬噸的戰列艦,在3枚魚雷打擊下,竟然徹底炸為碎片。

    以為英國護衛艦在魚雷測試中被擊沉的連續照片。

    再比如日本聯合艦隊著名的航母信濃號,他以7.5萬噸的排水量榮膺二戰航母噸位之最,但是在他的首次海試中,就遇到了日本聯合艦隊著名的“祥瑞”之一“雪風”號驅逐艦護航,於是背運就開始襲來。當天,他就被美國海軍一艘叫做“射水魚”號的潛艇發現,這艘潛艇僅僅是輕描淡寫的發射了2枚魚雷,就擊沉了這艘日本從全國購買鍋碗瓢盆,融化後建造的航空母艦,令日本聯合艦隊頓時士氣大挫。

    圖為進行首次海試的信濃號,旁邊就是為他護航的雪風號護衛艦。

    再舉一個現代海軍的例子。在80年代的英阿馬島海戰中,英國海軍核潛艇征服者號使用“虎”式魚雷,僅僅一發就擊沉了阿根廷海軍的貝爾格拉諾海軍上將號巡洋艦。這還是一艘二戰時期建造的重灌甲軍艦,在其左舷被命中後,貝爾格拉諾海軍上將號就失去了艦首,變為兩截,這就是典型的結構受損後被自身重量壓斷,阿根廷人迅速棄艦逃跑。

    圖為被炸斷了艦首的貝爾格拉諾海軍上將號巡洋艦。

    經典的現代戰例還有很多,比如海灣戰爭時期被伊拉克水雷擊傷的美國海軍普林斯頓號巡洋艦。當然這次不是魚雷,是水雷,但是殺傷的原理是一致的,只不過水雷是沒有動力的。當時,普林斯頓號正在阿拉伯海域巡航,被10海里外的一顆磁性水雷擊傷,該水雷雖然距離較遠,但是自動向軍艦靠近了很久,在距離較近時爆炸,直接讓這艘萬噸級的美軍巡洋艦失去戰鬥力,同樣的一場戰爭中,美國海軍1艘兩棲攻擊艦也被水雷所傷,退出戰鬥。

    圖為正在發射的中國海軍反潛火箭彈,他也可以對魚雷進行攔截。

    由此可見,魚雷/水雷已經成為一種以弱抗強的非對稱作戰武器裝備,而且效果非常明顯,打擊非常有效,就連伊拉克都能從美國手上擊傷軍艦,可見威力多大。當然,現代軍艦防備魚雷/水雷的辦法也在變多,不像二戰時期只能以機動進行規避,比如現在可以發射反潛火箭彈進行魚雷攔截,也可以干擾線導魚雷、自導魚雷的航行,使其失去目標,這都是現代技術。不過,現代的魚雷也在進步,魚雷與反魚雷的鬥爭還會持續下去,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千萬不要被魚雷命中,不然會沉的很快。

  • 5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無論是二戰還是現在的驅逐艦,都不能扛住幾百發炮彈帶來的傷害,哪怕是76毫米口徑的炮彈,但是無論是驅逐艦還是巡洋艦都肯定抗不住一發重型魚雷的傷害,特別是去不見這種小身板的軍艦更加扛不住重型魚雷攻擊。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魚雷都是海戰裡一等一的殺手,像現在的航母寧願挨一發重型反艦導彈的攻擊也不願挨一發魚雷的傷害,因為一發反艦導彈,肯定打不沉一艘軍艦,但是一發重型魚雷能帶走一艘軍艦的可能性非常大。英國巴勒姆號戰列艦捱了3發魚雷後側翻,最後引發殉爆

    魚雷之所以擁有這樣大的威力是因為它的傷害是來自於水下,巨大的攻擊可以破壞了軍艦的水密結構,一旦軍艦的水密結構被破壞軍艦大量進水那麼沉沒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反艦導彈攻擊都是在水線以上,對軍艦水面結構的破壞並不大,只要軍艦還浮在水面上哪怕是著火都可以撲救,但是軍艦大量進水補救的困難非常大,軍艦損害管理控制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大大難題,第一是救火、第二是抽水、第三是堵漏。而抽水和堵漏就是為了應付魚雷帶來的傷害,而這兩個也是損管難度最大的。水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炸彈的衝擊波可以將一艘4000噸級的軍艦的龍骨給震段

    軍艦水下部位一旦破損大量進水最直接的威脅就是容易側翻,為了保持軍艦平衡就得抽水,這包括將湧入軍艦內多餘的水排出去,也包括為保持平衡在沒有遭受攻擊的一邊,注入水以保持軍艦的平衡。接下來就是堵漏,如果是炮彈打出來的幾十平方釐米大小的彈孔還可以堵上,但是魚雷的爆炸可以將軍艦撕開十幾平方米的大口子,海水幾噸幾噸的湧入根本無法堵上,這時只能依靠水密隔艙來保護軍艦不沉,但是驅逐艦身上根本沒有幾個水密隔艙,一旦捱上一發魚雷,真的只有沉沒的份了。感受一下來自水下的攻擊的衝擊波,這是水雷爆炸的結果

  • 6 # 漩渦鳴人yy

    怎麼說呢?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時代變了,大人!

    驅逐艦發生炮戰,而或者我們這樣想,在哪個時代還可能發生驅逐艦與驅逐艦之間,大炮與大炮的對決?現代海戰這不可能的事情。

    我其實很難理解這驅逐艦哎得幾百發炮彈是誰打的?我想應該是飛機打的吧,講真的驅逐艦與驅逐艦之間就算髮生炮戰,說是幾百發了打個幾十發都受不了,捱了幾百發炮彈,沒沉默的驅逐艦還真是少,更多的驅逐艦在戰場上面只是炮灰一般的角色。

    現代戰爭裡面驅逐艦承擔的更多的地位,尤其是美國開發出了宙斯盾級驅逐艦之後,驅逐艦在現代海戰中的地位可以說一升在升,所以對於現代驅逐艦菜蘸上上面所能承擔的角色以及他的防禦力,很多人都提出自己的遐想,但是對我們就是要說到,但是現代的驅逐艦用四個字來形容恰到好處。薄皮大餡。

    而現如今的驅逐艦很少會遇到敵人炮彈危險更多的是敵方的導彈,敵方的導彈對於驅逐艦的危害也挺大的,詳情大家可以去參考一下馬島戰爭裡面英華人的菲爾德號驅逐艦。

    這件事情。捱了幾百發炮彈的驅逐艦,只有可能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乃至於之前的情況,可那個時候戰列艦才是主流。那個驅逐艦也只是負責給戰略艦做炮灰用的,來了幾百號炮彈,不沉默的驅逐艦,對不起,不存在這樣的件,有可能捱了幾百發炮彈不沉默那也得分情況,必須要在當時中日甲午海戰那個時候,那個時候戰列艦的防禦和火力可以說進入到一個平靜期,此時矛攻不透頓,這是當時的很多驅逐艦或者是戰列艦遭受了重大的創傷,以後還能夠活著走出戰場呢,比如說黃海海戰裡面當時的日方的多艘戰艦是重傷,但是就是沒沉默,結果一個一個脫離戰場之後,維修了以後又可以重新開出來使用。

    那個時候都不分驅逐艦和戰列艦,統一都是鐵甲艦,至於說戰列艦驅逐艦的劃分得要劃撥到在這之後無畏艦的時代。

    可以說時代變了,大人這個東西真的是按照時代來估算一艘戰列艦的戰鬥力和驅逐艦的戰鬥力。

    至於說魚雷對於艦艇的威脅確實挺大的,無論在哪個時代,一遍是在以防禦著稱的鐵甲鉅艦時帶,也就是戰列艦的時代戰略艦隊魚雷的防禦力也可以說弱的可憐,很多戰列艦都會在自己的水下放置水密隔艙,但是這個東西按照設計人員的說法就是為了圖一個心安理得,你要真愛上一發育來,你即便是幾萬噸的戰列艦你仍然還是受不了。

    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戰略將很多重要的設施,尤其是武器彈藥是放置在艦船底部的,即便是到了如今的航空母艦這一點仍然通用,在水下的傳播,再透過水這個介質的時候會更加的有效,而且中途的損失會更少,所以戰略艦一旦在水下發生爆炸產生的鉅額窗紗面會更大,而由於這個窗紗位於水下,所以當海水灌進來的時候,你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阻止的話,會造成重大的後果。

    對於現如今的艦艇來講,最好是能夠把這些威脅全部扼殺於幾百公里之外,也就是透過圍繞著航空母艦,透過航空母艦這個天眼,然後將敵人全部搜尋出來,接著依靠著導彈等一系列的防空火力網,將敵人隔絕在數百公里之外,最好不要和敵人短兵相接,否則天王老子都救不了你。

  • 7 # 薩沙

    這是以前的事情了,現在就不同。

    一戰時期,由於水下威脅開始並不大,所以軍艦設計時沒有考慮太多水下問題。

    而更早的日俄戰爭和甲午海戰期間,軍艦基本不能對抗魚雷,水下的防禦能力很弱。

    相反,當時鐵甲艦水面防禦力很強,甲午海戰的滿清鐵甲艦被敵人主炮擊中100多發也不會沉沒。

    一旦遭遇魚雷,就是另外一回事。在日俄戰爭中,俄軍遭遇日軍魚雷突襲,傷亡非常慘重。

    到了二戰開始,各國重視對於魚雷的防禦性,加固了水下裝甲,能夠對付普通魚雷。

    比如俾斯麥號戰列艦,前後被至少4枚魚雷擊中,但其中3枚只是造成艦體部分破裂,只有第4枚擊中打壞了軍艦的舵機,導致嚴重損失。

    而日本大和號戰列艦被擊沉前,至少被10枚魚雷擊中。之前的多枚魚雷,沒有造成致命傷,只是大和號重傷無法機動規避以後,最後幾枚魚雷加重了傷勢。

    然而,對於大型軍艦來說,炮戰的損失確實不算大。

    還是以甲午海戰為例,定遠號和鎮遠號中炮一百多發,也沒事。

    這主要是水面裝甲厚重,而且炮彈的破壞力有限。

    相反,魚雷相對可以造成比較嚴重的破壞。除了軍艦水下裝甲不可能太厚以外,魚雷在水裡爆炸的破壞力更大。

    因為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00倍以上,爆炸以後的能量傳導性更強,威力更大。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水雷,就能將軍艦炸得四分五裂的原因。

    時至今日,艦炮的意義已經不大,但魚雷仍然是最常見的攻擊性海戰武器。

  • 8 # 戰情解碼

    一艘驅逐艦挨幾百發中小口徑炮彈的確不成問題,也不會遭到太大的損傷。但是如果換成魚雷的話,驅逐艦恐怕還真沒機會多挨幾發,因為一枚重型魚雷完全可以擊沉一艘大型軍艦(甚至是航母),所以一艘驅逐艦自然不在話下。究其原因,主要與魚雷的彈藥威力和作戰方式有關。

    通常情況下,同等裝藥量的魚雷與導彈(或炮彈)相比,魚雷的破壞力要更強。水有不可壓縮性,水的密度也要比空氣大800倍,魚雷在作戰時主要攻擊軍艦吃水線以下的部位。魚雷爆炸時會產生強大的衝擊波以及水噴射效應,而這個衝擊波在水下就會以波動的形式散開。魚雷爆炸再加上水的波動能量,將全部作用到軍艦的艦體上,從而將魚雷的威力放大數倍。比如,一枚裝藥40公斤的魚雷,在水下爆炸產生的能量相當於250公斤TNT炸藥爆炸的能量。由此可見,在水下爆炸的魚雷,其威力會大大增強,這對軍艦脆弱的水下部位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其次,魚雷爆炸產生的能量往往伴隨著水的波動和噴射,這些能量傳遞到軍艦上,也會破壞艦體結構,導致艦體進水、起火等損傷。中小口徑炮彈擊中艦體後,因為空氣具有可壓縮性,所以艦體周圍的空氣會被壓縮,這就不會產生太強的衝擊波,所以會降低對軍艦的附帶傷害。炮彈穿透艦體最多隻會留下一個洞而已,只要不進水,一般不會給艦體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

    (魚雷爆炸的能量很容易破壞艦體)

    總而言之,因為魚雷的威力巨大,一旦命中往往會給敵方軍艦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所以自它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是海軍的重要武器。

  • 9 # 赭紅

    甲板炸燬傷有限且主要動能低或攜帶炸藥少毀傷低,水雷水下爆破水壓增大且大面積必然超大力量毀傷大,水下毀傷然後水灌二次毀傷,然後失去平衡翻船。

  • 10 # 朱國宇律師

    幾百發要看多大口徑的炮彈了,一般二戰時期的驅逐艦,127毫米級別的炮彈只要捱上三到五發就可能會喪失戰鬥力,八英寸以上的炮彈更是隻要是一兩發就能送進海底。更何況對艦魚雷最小口徑也是300毫米以上。同時魚雷爆炸都在水線以下,衝擊力比空氣中爆炸的效應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考消防工程師證件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