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池妹,今天就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相信不少人買車時都會用手按壓車身鋼板,仔細感受它的厚度和硬度,以此判斷車輛的安全性,其實這些只是車身覆蓋件而已,作用在於外觀裝飾、降低風阻係數以及減少風噪等。而實際碰撞過程中,並不是依靠這些車身覆蓋件來抵禦衝擊力的,所以諸如標緻307、408等車型就採用了塑膠的翼子板和發動機艙蓋。
很多人認為鐵皮薄就是車企在偷工減料,其實這都是被個別媒體誤導的。從生產製造的角度出發,過於薄的鋼板會對沖壓工藝、鋼板本身材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如果車身外覆蓋件的厚度太薄,後期還要為避免鈑金共振增加額外的阻尼墊來增加剛度。之所以要把鐵皮做薄,就是為了減輕車身重量,從而間接提升燃油經濟性。
而我們消費者關心的安全其實更多的是依賴於車身的吸能結構和主體框架設計。比如說防撞梁、吸能盒、縱梁等碰撞緩衝結構一定得設計好,才能發揮出吸能效果,在碰撞過程中削弱作用於乘員的減速度!總之就是車身主體結構要該軟的軟,該硬的硬才行。
那我們如何判斷一款車安不安全呢?目前國內外碰撞測試中心有很多,例如歐洲的E-NCAP、中國的C-NCAP和C-IASI、美國的IIHS、NHTSA等,測試內容比國家要求的更全面和嚴格,能夠模擬正碰、側碰、小偏置碰、柱碰、鞭打試驗、主動安全評價等等,並會給出量化的評價,屆時消費者可以參考。
綜上,與安全相關的是車身的主體結構設計,並非鐵皮(車身覆蓋件)的厚度。
Hello,大家好!我是池妹,今天就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相信不少人買車時都會用手按壓車身鋼板,仔細感受它的厚度和硬度,以此判斷車輛的安全性,其實這些只是車身覆蓋件而已,作用在於外觀裝飾、降低風阻係數以及減少風噪等。而實際碰撞過程中,並不是依靠這些車身覆蓋件來抵禦衝擊力的,所以諸如標緻307、408等車型就採用了塑膠的翼子板和發動機艙蓋。
很多人認為鐵皮薄就是車企在偷工減料,其實這都是被個別媒體誤導的。從生產製造的角度出發,過於薄的鋼板會對沖壓工藝、鋼板本身材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如果車身外覆蓋件的厚度太薄,後期還要為避免鈑金共振增加額外的阻尼墊來增加剛度。之所以要把鐵皮做薄,就是為了減輕車身重量,從而間接提升燃油經濟性。
而我們消費者關心的安全其實更多的是依賴於車身的吸能結構和主體框架設計。比如說防撞梁、吸能盒、縱梁等碰撞緩衝結構一定得設計好,才能發揮出吸能效果,在碰撞過程中削弱作用於乘員的減速度!總之就是車身主體結構要該軟的軟,該硬的硬才行。
那我們如何判斷一款車安不安全呢?目前國內外碰撞測試中心有很多,例如歐洲的E-NCAP、中國的C-NCAP和C-IASI、美國的IIHS、NHTSA等,測試內容比國家要求的更全面和嚴格,能夠模擬正碰、側碰、小偏置碰、柱碰、鞭打試驗、主動安全評價等等,並會給出量化的評價,屆時消費者可以參考。
綜上,與安全相關的是車身的主體結構設計,並非鐵皮(車身覆蓋件)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