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燊旭
-
2 # 醉眼朦朧看天下
下面我以我所掌握的知識試著回答一下:
一、古代軍糧怎麼配置。據記載,古代軍糧配置並沒有一定之規,因為古時交通運輸很困難,幾乎都是以人、畜為搬運工具,跋山涉水,櫛風沐雨,所以大多時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
比如在南方是稻米,在北方是小米、大豆,而遊牧民族則是牛羊乳酪,而且分量也是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定,有則多吃,無則少吃,實在沒有就吃樹皮野草一切可找到的東西。
二、關於蔬菜。至少到清代,還沒有關於軍隊軍糧配蔬菜的記錄,我想以前的軍隊是不會標配蔬菜的。首先不好儲存,很容易腐爛。其次不好採購,古時並不大規模種植。再次蔬菜分量太大,不好運送。最後蔬菜也不好加工,油鹽醬醋也不好帶。
或許軍官偶爾有條件吃疏菜,大部分軍人還是以果腹為幸,能吃上醃菜鹹肉就不錯了。比如金華火腿,據說就是宋朝抗金名將宗澤發明的。
三、沒有饅頭。小麥雖然流入中國很久,但在內地普及種植卻不早,大約在漢以後吧?《三國志》曾有諸葛亮打跑敵人後,大芟刈其麥的記載。東晉《晉書·桓溫傳》也有這樣記錄:“(桓)溫恃麥熟,取以為軍資。”
雖然有麥,但當時的軍糧還是以小米(粟)為主,麥子不常用。因為古時軍中加工食物方法主要是煮或烤,小米可煮成粥,也可做成乾飯。而麥子煮熟後,很粘牙,不好吃,產量也不高。
再說,行軍打仗不能揹著磨,所以也沒有面粉去發麵蒸饅頭,只能簡單地把糧食破碎後,再煮或炒熟而食。但在準備充足的情況下,戰爭一開始也會有不同種類的餅可吃的。
南方就好的多,比如南陳時,陳霸先就用大米做成飯糰,裡面裹上鴨肉,土兵吃了勇氣大增,一鼓作氣把北齊的軍隊打敗了。
所以我認為,古時軍隊不會為天天只吃饅頭而發愁,倒是會為經常吃不到乾糧而著急。
-
3 # 新奇角度看歷史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時軍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在中國曆朝歷代,士兵都吃些啥呢?只吃米麵不吃蔬菜會降低軍隊作戰能力嗎?
小米不知道大家聽過一個詞叫“小米加步槍”沒,這可不是一種武器的名字啊,而是“小米(軍糧)”加“步槍(武器)”。沒錯,從戰國時期開始,小米就已經成為軍隊口糧的標配。而我們所熟悉的麵餅、饅頭其實直到唐宋時期才開始進入軍糧配置中,因為古時候人們還不會發酵技術,且麵粉加工極其困難,兩漢魏晉南北朝的面製品基本都是些麵疙瘩、麵糊糊,這種東西明顯不如干糧方便。
而這些小米軍糧的做法也很簡單,基本都是拿來煮成粥,同時加點野果、野菜。再加上其方便攜帶、儲存時間長、產量高等種種特點,小米這種軍糧在麵餅普及之前,一直都是軍隊不二的標配。
麵餅唐宋時期,當朝經濟重心不斷向南轉移,土地條件的改變,使得小麥的種植範圍逐漸擴大,再加上其產量遠遠大於小米,漸漸地小麥便取代了小米的地位。於是,燒餅等麵食開始成為軍糧的標配,如“鍋盔餅”等。明朝軍隊甚至自創了種穿孔燒餅,打仗時士兵便背一串烤好的圓餅,中間開個小孔用繩子串起來,餓了就可以直接撕下來吃,行軍吃飯兩不誤,省去了架鍋煮熟的步驟,味道也還行,更加方便了。就算有時想吃點熱乎的,也只需要撕成一瓣一瓣的,丟進鍋裡煮一煮即可。
但縱使如此,這些軍糧也只能拿來填飽肚子,對於一些肉製品、蔬菜甚至是鹽巴等等在古代軍隊中仍舊是非常非常稀缺的,最多給點副食如豆醬等。而士兵要嚐到葷食,往往是在大軍出征前,或者打了勝仗後才有機會。
蔬菜古代士兵吃蔬菜嗎?吃,但種類極少極少。由於受食物來源的限制,秦漢時期能吃的蔬菜只有5種:葵、藿、薤、蔥、韭。味道滑膩,難以消化。而其中葵便是“青青園中葵”裡所提的冬葵,這種蔬菜也是當時人們吃得最多的一種,沒有之一。當然如今已經淪為野菜了。
這五種蔬菜霸主盛行的同時,還有一些蘿蔔、蔓菁等塊根類蔬菜也會出現在軍糧裡,可以拿來和小米煮成“蔓菁飯”,蘿蔔也可以拿來製成醃菜。但這些東西都很少出現在軍隊,因為不方便攜帶。但有種情況例外:自己種。這也是打持久戰時唯一的蔬菜來源,指望運輸是不可能的了,但不吃蔬菜也不行。
一直到唐朝,張謇通西域後,外來蔬菜的引入才打破了冬葵壟斷蔬菜界的局面,如茄子、黃瓜、菠菜、萵苣、扁豆、刀豆等。到元明清時期,又有了胡蘿蔔、辣椒、西紅柿、馬鈴薯、紅薯等蔬菜的出現,極大豐富了軍隊伙食。
一直到今天,在偏遠地區環境惡劣的地方,為了能夠令士兵吃上新鮮蔬菜,種菜也是每個士兵的必修課。
電視劇裡糧道運輸的都是大米麵粉,不吃菜麼?只吃肉不營養也吃不起,吃蔬菜如果是遠距離運輸蔬菜肯定壞了,如果相持幾年更不行,如果吃乾飯久了不生病麼?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對於咱這樣的吃貨來說正對口味,老祖宗就有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從古至今,打仗其實打的就是後勤吶。說起吃的,咱中國可是飲食大國,其實吧,您是有所不知,咱們之所以成為飲食大國,和古代生產力有限是有很大關係的。為啥這樣說呢,試想如果東西夠吃,東西好吃,為啥還要想盡辦法把味道做的美味呢。在古代一般情況下老百姓幾乎是有啥吃啥,蝗蟲,樹皮,餓急了啥都能充飢的,咱們幸運沒受過那種苦,可是古代人就沒那麼好過了。
言歸正傳,咱們說軍糧。首先我們說說主食,從先秦到隋唐年間,千年之久的當家飯非小米莫屬(不是雷軍的小米哦)。小米在古代又稱作“粟”,它儲存比較容易,據說可以儲存九年以上。隨軍攜帶應該不成問題。
接下來是不是就該上菜了?不可能的同學,古代可不比我們現在的物質條件,古代具體的軍糧做法是用小米煮粥,同時加上各種野菜,豆類,放點鹽,好一點的話再加點肉做成肉粥。那時候的粥還有一種稱呼叫“厚”。至於你提到的蔬菜啊,肉啊,那是軍官吃的,大頭兵沒那福分。士兵平時除了小米粥,那就是有醃的鹹菜還有醬。
等到唐朝以後,隨著中原戰亂,大部分漢民南遷,像開漳聖王陳元光就是唐末入閩的。這個時間段之後,由於水稻種植,軍糧逐漸變為稻米小麥為主。到了宋朝的時候,制餅技術普及,燒餅也成為了軍糧。宋朝打仗時候,士兵揹著雜餅,鹽塊還有大醬就上戰場了。
當然,以上都是相對和平狀況下的飲食。接下來還有比較殘酷的手段,那就是“搶”,說的好聽一點就是“就地籌措軍糧”。這老百姓可就遭了殃了,說多了都是淚。更恐怖的是歷史極端條件下,幾乎是歷朝歷代的戰爭中都有人吃人的現象。比如五胡亂華時的“兩腳羊”,那些可都是無辜的女人,白天當做口糧殺了吃,晚上用來發洩獸慾,這些可憐人死無全屍,慘不忍睹。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歷史上任何的戰爭,無論勝敗,都是建立在老百姓和士兵傷亡基礎上的。生命都無法保證,何談吃飯呢?
結尾以《驪山懷古》一句話總結一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