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珍妮F心理小課堂

    在成長過程中,大部分人都會有崩潰的時候,那時候我們會懷疑自我,懷疑人生。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三個方面去重建自己的價值感:

    (1)多經歷,建立不同型別的人際關係,也就是多幾面鏡子參考,看到更全面的自己。誠然,我們對自己的價值的判斷來源於我們的主要照顧者,但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可以去建立其他型別的關係,比如和老師同學的,和朋友的,和同事的,從他們的角度去看自己的樣子。

    我的一個朋友是家裡不太受重視的孩子,也因此她乖巧勤奮,一路學霸拿了博士學位。在一次聊天中,她感慨,也許她和父母親人沒什麼緣分,老天補償她,讓她得到很多老師的關愛。讀研二的時候,有一個出國交換的機會,只有她申請了,但是導師讓另一個同學去。她非常憤怒,給導師寫了一封長長的郵件,言辭激烈,有些不計後果。結果,導師不僅認真回覆了她的郵件,還專門約了她談這件事情,最後安排了一場面試,在她和同學之中選了她去。她說:“其實我心底一直有股對父母沒能夠看到我的憤怒。和導師對峙這件事情後,我發現,我其實能夠被看到,我是qualified。我是可以被接受的。”

    在和老師的一次次互動中,她看到了被欣賞的,被喜愛的自己。一句話,我們需要被看見。

    (2)將專注於外在評價源轉向內在評價源,爭取做到兩者間的平衡。我們不可能脫離他人的評判而產生自我認識,一個沒有外在參考的自我認識會是不真實的,但是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判,很難建立一個穩定健康的自我認識。他人的評判是多樣的,隨著情境的變化而變化的。

    阿誠先生在父親平反後對老爺子說的這麼一段話:如果你今天欣喜若狂,那麼這三十年就白過了,作為一個人你已經肯定了你自己,無須別人來判斷。要是判斷的權力在別人手裡,今天肯定你,明天還可以否定你,—-

    當我們有一套自己的評價體系,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便會依從自己的內心而非他人的建議。正如卡爾·羅傑斯所說在《個人的形成中》強調的,唯一要緊的問題是:“我的生活方式是否真正令我滿意?這種生活能否表達真正的自我?”

    (3)最後,去接納真實的自己。不管你覺得自己什麼樣的,你都要好好對待你自己。對自己要有大溫柔。

  • 2 # 光越來越暗了

    很簡單,你現在過的什麼樣的生活?以後想要過什麼生活?現在有沒有女朋友或男朋友?女朋友或男朋友都是什麼性格?如果是物質生活的那不好意思,你沒有金錢供他用你們是不可能有結果的,因為這個社會已經沒有真正的感情了,那麼你有非常喜歡人家,但是人家以你不能給人家物質生活提出分手或離婚這也正常了,怎麼辦呢?也就是你說的必須提升自己的價值觀裡,怎麼提升?不要在玩遊戲了,放下手機,開始學習,你喜歡什麼就去學什麼,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搬回自己的想要的,謝謝

  • 3 # 月輪山老人

    謝謝,筆者讚賞您積極問上實現自身能感受到價值觀的願望。人生有意義的價值觀,要不懈地去追求,必能達到初始的目標,然後再層樓更上。實踐證明,許多人做到了,如大器晚成者亦不少。這應該成為後輩的學習榜樣。筆者估計先生肯定是年輕力壯的一代。(我已老朽了,不在此列),先生可:更加熱愛工作,多總結、多思考,自我增加營養;更加熱愛閱讀,自我增進才華;勞逸結合,增強體質,作為搞好兩項任務的有力支撐。請批評指正。

  • 4 # 大飛哥95629711

    謝邀。對於連續的兩個問題,得放開來講,自我價值的實現是要做到:透過不斷學習提升能力,透過不懈努力來發揮作用。就是說透過勤奮來讓身邊的人認可你,成為身邊人乃至所有人的楷模。這裡不需要你必須成功,只需要你在能力範圍之內全力以赴即可。對於第二個問題,只要不是眼高手低,學會適度放空自己,就可以輕鬆達到自我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第一次聽薛之謙的歌是哪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