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經世,出身中醫世家,現為安徽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第二屆國醫大師,徐氏內科第三代傳人。全國第二、三、四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四批優才指導老師,雖已八旬高齡,仍極為關心中醫師承教育和學術傳承。擅長中醫內科各種疑難雜病的治療,如脾胃病、肝膽病、消渴病、痺病、情志疾患、婦科、兒科、各種腫瘤等,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特的臨床療效,享譽海內外。
1、從醫60年,他始終把解除疾患、攻克頑疾視為已任、淡泊名利、樸素節儉、博愛寬容、真誠曠達。在學術上獨樹一幟;提出“尫痺”非風論、雜病治固在鬱、其治在脾、調之在肝的學術思想。提出腫瘤術後治在“扶正安中”的思想,臨床運用、效果滿意。
2、他心繫杏林,為中醫藥傳承與發展高聲呼籲。
3、為醫須立德,治事必修身,學習無止境,臨床求真知。
4、世醫之後,衣缽有傳。徐經世自幼見祖父行醫治病,為周邊的鄰里解除病痛,便立志要成為祖父一樣的人。
5、融中參西,屢創新知。徐經世數十年來,堅持勤求古訓、博採眾家,強調尊古而泥古,繼承與創新並重。在臨證施治上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對於多種疑難病症均有創見。
6、濟世活人,德行術先。“高官百姓、傳診千家、一樣眉慈目善;難症風寒、調理百草、多能藥到病除”。病患對徐經世醫德醫術由哀讚揚,當之無愧。
7、傾心傳道,杏林春滿。既是一位中醫大家,又是一位優秀的中醫教育家。他對每一個前來學習者都來者不拒,絲毫沒有門戶之見、諄諄善誘、一絲不苟,凡是跟隨的學生無一對其無私教授心生敬意和感激。
8、老驥伏櫪,矢志彌堅。如今年過八旬的徐經世依然手不釋卷,門診不輟;但仍然在病床上重溫經典,撰寫出數篇醫治發表在《中國中醫藥報》上,引起中醫界的廣泛共鳴。
馬駿教授,現為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主任、常務副院長,”兼任廣州市鼻咽癌多學科臨床診治重點實驗室主任。馬俊教授對於鼻咽癌的預後預測,中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療聯學化及個體化治療有很深的造詣,所治療的患者總體5年生存率達國際領先水平。
1、中國的鼻咽癌發病率居世界之冠,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近一半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
2、2019年5月31日,“中山大學”馬駿等人在四大醫學期刊之首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研究論文。據瞭解,這也是中山大學首次作為第一單位NEJM
發表研究論文,也是中國內地學者主導的腫瘤研究首次問鼎該雜誌。
3、中國學者首次,中山大學馬駿團隊等開發治療鼻咽癌新方法,大大提高生存率,晚期鼻咽癌治療的里程碑。
4、該研究共納入480名患者(誘導化療組242名,標準治療組238名)。同期放化療前增加(吉西他濱+順鉑)誘導化療,可將3年無瘤生存率從76.5%提高到85.3%,三年總生存率從90.3%提高到94.6%,同時誘導化療方案十分安全,超過95%的患者可以順利完誘導化療;誘導化療期間,僅5%的患者出現4度副作用;並且也沒有在增加患者治療後患合併症的風險。
5、一位是中醫世家的國醫大師,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願中醫藥精神發揚光大,普濟千家萬戶。另一位西醫學術界的佼佼者,為當今社會做出治療癌症在國際領先水平人物。
6、我認為徐經世醫術更好,原因是中國中醫有幾千年的精粹傳承至今,西醫有高科技醫療裝置做輔助,但是科研開發也是一次飛躍!
徐經世,出身中醫世家,現為安徽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第二屆國醫大師,徐氏內科第三代傳人。全國第二、三、四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四批優才指導老師,雖已八旬高齡,仍極為關心中醫師承教育和學術傳承。擅長中醫內科各種疑難雜病的治療,如脾胃病、肝膽病、消渴病、痺病、情志疾患、婦科、兒科、各種腫瘤等,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特的臨床療效,享譽海內外。
1、從醫60年,他始終把解除疾患、攻克頑疾視為已任、淡泊名利、樸素節儉、博愛寬容、真誠曠達。在學術上獨樹一幟;提出“尫痺”非風論、雜病治固在鬱、其治在脾、調之在肝的學術思想。提出腫瘤術後治在“扶正安中”的思想,臨床運用、效果滿意。
2、他心繫杏林,為中醫藥傳承與發展高聲呼籲。
3、為醫須立德,治事必修身,學習無止境,臨床求真知。
4、世醫之後,衣缽有傳。徐經世自幼見祖父行醫治病,為周邊的鄰里解除病痛,便立志要成為祖父一樣的人。
5、融中參西,屢創新知。徐經世數十年來,堅持勤求古訓、博採眾家,強調尊古而泥古,繼承與創新並重。在臨證施治上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對於多種疑難病症均有創見。
6、濟世活人,德行術先。“高官百姓、傳診千家、一樣眉慈目善;難症風寒、調理百草、多能藥到病除”。病患對徐經世醫德醫術由哀讚揚,當之無愧。
7、傾心傳道,杏林春滿。既是一位中醫大家,又是一位優秀的中醫教育家。他對每一個前來學習者都來者不拒,絲毫沒有門戶之見、諄諄善誘、一絲不苟,凡是跟隨的學生無一對其無私教授心生敬意和感激。
8、老驥伏櫪,矢志彌堅。如今年過八旬的徐經世依然手不釋卷,門診不輟;但仍然在病床上重溫經典,撰寫出數篇醫治發表在《中國中醫藥報》上,引起中醫界的廣泛共鳴。
馬駿教授,現為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主任、常務副院長,”兼任廣州市鼻咽癌多學科臨床診治重點實驗室主任。馬俊教授對於鼻咽癌的預後預測,中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療聯學化及個體化治療有很深的造詣,所治療的患者總體5年生存率達國際領先水平。
1、中國的鼻咽癌發病率居世界之冠,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近一半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
2、2019年5月31日,“中山大學”馬駿等人在四大醫學期刊之首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研究論文。據瞭解,這也是中山大學首次作為第一單位NEJM
發表研究論文,也是中國內地學者主導的腫瘤研究首次問鼎該雜誌。
3、中國學者首次,中山大學馬駿團隊等開發治療鼻咽癌新方法,大大提高生存率,晚期鼻咽癌治療的里程碑。
4、該研究共納入480名患者(誘導化療組242名,標準治療組238名)。同期放化療前增加(吉西他濱+順鉑)誘導化療,可將3年無瘤生存率從76.5%提高到85.3%,三年總生存率從90.3%提高到94.6%,同時誘導化療方案十分安全,超過95%的患者可以順利完誘導化療;誘導化療期間,僅5%的患者出現4度副作用;並且也沒有在增加患者治療後患合併症的風險。
5、一位是中醫世家的國醫大師,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願中醫藥精神發揚光大,普濟千家萬戶。另一位西醫學術界的佼佼者,為當今社會做出治療癌症在國際領先水平人物。
6、我認為徐經世醫術更好,原因是中國中醫有幾千年的精粹傳承至今,西醫有高科技醫療裝置做輔助,但是科研開發也是一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