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韻同學說歷史

    西班牙從征服世界開始就一夜暴富,從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從美洲得到18600噸註冊白銀和200噸註冊黃金。到16世紀末,全世界金銀總產量中有83%被西班牙佔有。

    但是,西班牙的崛起是非常短暫的,它的暴富只是曇花一現,在此之後不長時間之後就衰落下去了。

    因為有了錢之後,西班牙人卻沒有將錢用在發展製造業上,沒有用在投資上,而是用在吃喝嫖賭上,用在了炫耀性的消費上,西班牙人從海外殖民地發財後回到老家,買豪宅、買各種珠寶、甚至連狗食盤子都是用黃金製造的。

    為什麼西班牙人不願意投資製造業呢?

    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西班牙人懶,而主要 是因為西班牙本土稅收太重,產權保護制 度沒有建立起來,各地貴族橫徵暴斂。西班牙是歐洲最專制的國家,國王和各地貴族的統治方式還是很傳統的,就是收稅、拔羊毛,各地關卡林立,不停的收稅。

    特別是西班牙的王公貴族很討厭商人,討厭企業家。因為這些工商業主富了起來,往往瞧不起他們,威脅了他們的特權地位。所以西班牙各地把很多外華人投資者趕走了。

    所以西班牙的製造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經濟結構非常落後。這樣一來,西班牙的帝國就沒有發展後勁,它的發展就不可持續。到了十七世紀,西班牙就不行了,被英國打敗了,從此一落千丈,後來就成了歐洲最貧窮的國家。

  • 2 # 10號Totti

    西班牙的海外擴張,是由王室來組織和資助、由貴族實行的,王室和貴族自然要享有由此所帶來的利益。因此在西班牙,除了王室以及王室本身特許的公司或等級之外,其他人都被禁止從事國際貿易。海外擴張和大西洋貿易的好處全部落到了西班牙王室和貴族手中,而不是像英國那樣催生了一個強大的商業階層。

    更重要的是,來自海外的巨大財富反過來加強了王室的權力和專制地位,造成了西班牙社會中的等級制度更加固化。由此,西班牙創造了一個以海外殖民和擴張為主導的財富獲取機制,但落後的政治結構和社會結構卻沒有任何變化。從新大陸得來的意外經濟橫財起了鞏固而不是破壞衰落的西班牙社會的作用,對殖民地的掠奪在不小的程度上反而支撐了一個正在沒落中的西班牙的貴族階層。

    由此,西班牙便落入了制度的陷阱之中:當英國的商業力量迅速崛起、英國的社會出現極大的流動性的時候,在西班牙,國王和大貴族為代表的特權集團在政治生活中卻依然扮演著主導性的角色,來自民間的商業力量卻無法影響國家的發展方向;貴族依然是最好的職業,商人則依然是微不足道的。而國王和貴族的價值觀念本質上是中世紀的,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商業的價值的,西班牙政府由此採取了一系列的反商政策,如沒有建立有效的產權制度,不斷地對商人財富進行侵佔和徵用。

    與此同時,西班牙在國家目標的確立和國家資源的使用上也出現了問題。來自海外的財富沒有用在發展經濟上,而是用在了王室和貴族最關注的王朝和宗教戰爭上。西班牙參加了16、17世紀幾乎所有的大型戰爭。從1519年,西班牙連續打了140年的仗。要命的是所有這些戰爭都是與商業無關的戰爭,都是純粹的消耗性的戰爭。西班牙雖然獲得了巨大的海外財富,但持續的戰爭卻需要更多的錢財。結果是,從16世紀中葉到17世紀中葉,西班牙耗盡了所有來自海外的財富,並先後6次宣佈破產,西班牙帝國最終也就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下去。

  • 3 # 李建秋的世界

    西班牙對比英國來說,太過於分散,內部矛盾過於尖銳,而且對於海外殖民地管束不力,本質上的問題在於其封建體制的弊端壓制了工商業的興起。

    西班牙內部分裂問題

    西班牙的崛起實際上是幾百年來的“光復運動”的結果,公元711年,阿拉伯人開始入侵伊比利亞半島,自此以後西班牙各個王國進行了長達七百年的反抗阿拉伯人的鬥爭,阿拉貢王國的繼承人費爾南德親王和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繼承人伊莎貝拉結婚,導致了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的合併,這就是後來西班牙的由來。

    圖為費爾南德親王和他的親自伊莎貝拉

    表面上的兩個男女繼承人的婚姻應該是合併最佳的辦法,當夫妻有孩子以後,孩子毫無疑問成為兩國王國的繼承者,但是最高統治者雖然合併了,這兩個王國卻一時半會無法合併:議會,政府,法律,法院,軍隊,稅收制度,貨幣制度等等始終沒有統一。

    到腓力二世時代,這種情況依然得不到改變,腓力二世的權力基本上限於卡斯蒂利亞,但是在阿拉貢地區權力很小,腓力二世對總統和議員只有提名權沒有決定權,而且阿拉貢人又非常排外,腓力二世嘗試過使用卡斯蒂利亞人來擔任阿拉貢的總督,結果新總統到了阿拉貢,自己房子居然都被阿拉貢人給燒了,新總督只好灰溜溜的回到了卡斯蒂利亞。

    另外各地區分裂主義非常強大,以尼德蘭地區來說,當時的尼德蘭地區屬於西班牙,當時的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導致歐洲到處都是宗教狂熱分子,意識形態鬥爭異常強烈,尼德蘭是新教地盤,西班牙還有穆斯林,腓力二世企圖實行宗教大一統,始終沒有成功。

    另外海外殖民地的遙遠也是大問題,比如說美洲地區,國王傳達給美洲的命令至少要經過七個月的長途旅行,西班牙和美洲殖民地的一次通訊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如果算上海上風浪之類的,時間就更加遙遠。

    這導致西班牙根本無法有效的管控殖民地事務,殖民地反應給國王的情況,一年多國王才答覆,而等到答覆的時候,情況很有可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情況實際上和英國在獨立戰爭戰敗的情況比較相似。

    在殖民地地區,西班牙人在當地採礦,因為採礦會出現一群暴富的新貴族,這批新貴族在當地建立起新的統治,這樣新貴族和西班牙中央政府不可避免的產生矛盾,由於地域遙遠,西班牙政府根本拿這些殖民地束手無策。

    封建制度的落後

    華人所說的“封建”和歐洲人所說的“封建”不是一回事,歐洲式的封建在中國秦朝大一統以後就徹底消失了。

    而歐洲的封建,那是真封建。

    在阿拉貢地區的貴族們擁有97%的土地,農民只有3%的土地,在阿拉貢地區還保留著領主制度,地方貴族擁有一切特權,甚至還部分保留了農奴制。

    首先是西班牙的貴族幾乎全部逃稅,由於貴族控制著議會,議會投票把納稅的負擔全部轉嫁到下層人民。

    相對比英國以封建主和新貴族以及資產階級建立的統治,以及法國以封建主,僧侶階層和資產階級建立的統治,西班牙的統治階級缺乏廣泛的階級基礎,維護的是一小撮的統治階級的利益,政治結構僵化且缺乏活力,一旦出事,得不到佔據人數更多的階級支援。

    工商業發展不暢

    西班牙從殖民地掠奪了很多金銀,本來是可以作為工商業發展的基礎的。但是腓力二世做出了一系列非常不智的舉動,舉個例子

    從1544年到1595年,西印度商品貿易稅增長了666%

    從1525年到1559年,塞維利亞商品貿易稅增長了300%

    從1561年到1571年,海上什一稅增長了300%多。

    卡斯蒂利亞幾乎所有的商業交易全部要被抽取10%的稅收,到1575年,農民的賦稅和封建義務佔總收入的50%。

    這也就罷了, 西班牙還有當時歐洲最為殘酷的宗教壓迫,包括強迫異教徒皈依天主教,或者把異教徒燒死,1492年一年,西班牙就驅逐了35000戶猶太人,1559年,西班牙連續搞了5次大規模火刑,其中第三次居然是腓力二世親自主持的。

    僅在腓力二世統治時期,550萬西班牙人被宗教裁判所迫害,35000人被燒死,29萬人服苦役,流放500萬,剝奪一切權利的20萬,這些被流放,被燒死的,相當一部分人是手工業者,商人和農民,殘酷的宗教政策讓西班牙經濟一落千丈。

    西班牙的衰落是各式各樣原因交織而成的,西班牙始終沒有像英法一樣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治體,國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主導國家力量的是大貴族以及天主教會這種最反動,最保守的勢力,經濟衰落是一個帝國衰落的根本原因,當美洲輸入到西班牙的金銀數量逐漸下降以後,西班牙抵擋不住英法之類的新興強國的競爭,逐漸淪為二流國家。

  • 4 # 酋長講故事

    16世紀的西班牙帝國幅員遼闊,殖民地遍佈全球,查理五世曾自豪地宣稱:“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1580年,查理五世之子菲利普二世,借葡萄牙王室絕嗣之機,吞併了葡萄牙王國及其殖民地,拉丁美洲全部置於西班牙掌控下,西班牙帝國達到頂峰。如日中天的西班牙,日子過得並不舒服。

    美洲白銀的大量湧入,歐洲迎來了價格革命,物價高速上漲。西班牙作為白銀集散地,物價漲幅最大。

    由於西班牙白銀貿易的主要參與者是皇室與封建貴族,平民既無法從殖民貿易中賺到錢,又不得不承受節節攀升的物價,無數農民和手工業者淪為乞丐、小偷與妓女。

    西班牙的工商業在建國初期也有過短暫的繁榮,但是美洲白銀的大量湧入,相當於是持續不斷的天量貨幣超發。

    這種衝擊是致命的,由於半島地理環境的碎片化,西班牙實際上是多個王國組成的共治聯邦,各王國議會管理各自的財政。因此,帝國沒有中央銀行的概念,也沒有統一的財政政策,在應對貨幣超發時非常無力。

    由於國內無力消化天量貨幣,西班牙需要穩固地控制歐洲的金融中心(義大利城邦)和貿易中心(尼德蘭地區),以幫助帝國一起花錢。

    到了17世紀末,西班牙帝國和荷蘭、英國、法國等重新崛起的歐洲國家矛盾激化,雙方多次爆發戰爭,1519年到1659年的140年間,西班牙僅有兩年不打仗的日子。

    本土工商業的凋亡,越陷越深的戰爭泥潭,與滾雪球般的債務,終於將西班牙徹底壓垮。

    1659年,不堪再戰的西班牙與法國簽署《比利牛斯和約》,終結了兩國持續11年的直接衝突,也終結了西班牙與歐洲各國持續140年的爭霸戰爭。

    西班牙喪失大片殖民地和比利牛斯山以北的全部領土,西班牙帝國的海上霸權首先被荷蘭取代,最後被英國取代。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淪為歐洲二流國家。

  • 5 # 六菠蘿說歷史

    我是六菠蘿,我談一下看法。

    西班牙王國是最早進行殖民擴張以及奴隸貿易的國家之一。在史學界認為的1500年“大航海時代”剛剛來臨之際,西班牙就抓住了機遇,與同時期另一個海上霸主葡萄牙不分伯仲。1492年,透過著名的《託德西拉斯條約》,西班牙奪取了(名義上)東半球的殖民權。

    但是,英國後來者居上,西班牙旋即退出了世界霸主的舞臺,這個結局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西班牙衰落主要有兩點原因。

    錯失“商業革命”

    16世紀末-17世紀初,新興資本主義國家掀起了商業革命,工廠、航運、煤礦開採等紛紛興起,這一階段就是“資本原始積累”,然而西班牙卻仍舊採用簡單的貿易與掠奪,依靠著強大的“無敵艦隊”開拓航線。但卻失去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黃金期。

    西班牙王權的弊端

    13世紀將阿拉伯人趕出西班牙,並初步實現了統一,對西班牙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是,西班牙貴族處處剝削、巧取豪奪。

    荷蘭和英國都將貿易收入用於促進再生產,而西班牙貴族將所得收入收入囊中,為王室服務。沒有了足夠的原始積累,西班牙的資本主義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

    綜上,西班牙雖然資本主義發展很早,但不是“最好”。而在資本主義商品輸出開始時,西班牙已經被遠遠的甩在身後。

  • 6 # 我沒忘記home

    西班牙帝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全球性帝國,也是第一個被冠以“日不落帝國”稱號的國家。哥倫布登陸美洲後的三個多世紀裡,西班牙在美洲大陸和加勒比海地區不斷地進行征服和殖民,先後佔領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島嶼(西印度群島)、墨西哥、南美大部分地區、中美洲地區、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達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內陸。

    西班牙帝國依靠經驗豐富的海軍縱橫大洋,依靠訓練有素的步兵——西班牙步兵大方陣橫掃四方,正如著名法國曆史學家皮埃爾·維拉所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正在上演的最特別的一幕史詩。”然而盛極而衰,殖民最早的西班牙人卻最早陷入了衰退。

    附圖,西班牙美洲殖民地

    西班牙的統一與擴張

    公元711年,伊斯蘭勢力入侵併征服了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在隨後的七百五十年裡,半島上出現了一系列獨立的穆斯林國家,同時北方的基督教國家在歐洲宗教勢力支援下展開對半島漫長的收復運動,史稱“收復失地運動”。

    1469年,卡斯蒂利亞公主伊莎貝拉與阿拉貢王子費迪南聯姻;1474年,伊莎貝拉即位為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1479年,費迪南即位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兩人的聯姻得以共同統治絕大部分西班牙領土。兩人的後裔於1512年成為納瓦拉國王后,成為西班牙全境唯一的君主,從而使西班牙全境政治達成統一。

    1492年,西班牙攻陷穆斯林在大陸上的最後一個據點格拉納達。基督教勢力在數個世紀之後將伊斯蘭勢力逐出半島,這使得西班牙、葡萄牙的統治者相信上帝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從而產生強烈的宗教使命感。這種使命感正是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亞洲、非洲開拓殖民地的動力之一。

    在基督教勢力攻陷格拉納達的同一年,Nautilus哥倫布在西班牙伊莎貝拉一世及費爾南多二世的贊助下進行了首次跨越大西洋的航行,儘管他最初的目的地是東方。哥倫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在巴哈馬群島的一個被他叫做“聖薩爾瓦多”的地方登陸。1494年,西、葡《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條約規定:兩國將共同壟斷歐洲之外的新世界,這使得西班牙獲得在整個新世界建立殖民地的權利。

    殖民運動與日不落帝國(1521-1643年)

    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和美洲沿岸設立據點並向內陸推進。1513年,西班牙人橫越巴拿馬地峽,展開歐洲首次從新大陸航行到太平洋的探險行動。1519年,西班牙人建立哈瓦那城並控制古巴島,同年登陸墨西哥並建立韋拉克魯斯城,此後科爾蒂斯於1521年征服阿茲特克帝國。同樣在1519年,西班牙人在巴拿馬地峽南岸建立巴拿馬城並開始入侵南美太平洋沿岸地區。1533年,皮薩羅征服印加帝國,兩年後西班牙人在秘魯建立利馬城。1534至1535年,西班牙人進入北美西岸地區並將之命名為加利福尼亞。

    附圖,西班牙帝國400多年來的版圖

    16、17世紀被稱為西班牙的黃金年代(Siglo de Oro)。在整個16世紀,西班牙就從得到約1萬5千億美元(1990年的物價)的黃金以及白銀。這一時期的西班牙是歐洲無可爭議的霸主,締造了被後世稱為“西班牙治下的和平”時代。

    1516年,查理五世繼承西班牙王位,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合二為一。從16世紀中期開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利用美洲的金銀應付在歐洲和北非的長期戰爭,西班牙稱霸歐洲。腓力二世時期(1556-1598年在位),哈布斯堡王室於1580年兼併葡萄牙帝國(1640年失去),把半個尼德蘭、半個亞平寧半島、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和幾乎整個中、南美洲、亞洲的菲律賓群島佔為己有。西班牙帝國的領土達到1800萬平方公里。

    帝國的崩潰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慘敗於英國,西班牙帝國開始衰弱,其海上霸權逐漸被荷蘭、英國等新興海權國家壓制,但其仍然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後,西班牙一蹶不振,其雖然保住了美洲殖民地,但西班牙軍隊、官僚的脆弱與落後暴露無遺,其從此不在是歐洲政治舞臺上的主角。

    附圖,1643年的羅克魯瓦戰役象徵西班牙顯赫的時代結束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 - 1714年)更加打擊了衰落中的西班牙帝國,歐洲列強完全決定了西班牙的命運。根據《烏得勒支和約》(1713年4月11日),其喪失了除本土以外的所有歐洲領土,只餘下龐大的拉丁美洲和菲律賓。18世紀時期的西班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法國的附庸國,來自法國波旁王室的新君腓力五世進行了路易十四式的改革。雖然西班牙帝國並未恢復其一等強國的地位,但於18世紀初被其他強國所控制時的命運相比,其國力已經大幅提升。但殖民地的貿易與財富反而使西班牙本土的發展陷入停滯,強大的封建地主階級嚴重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王室與帝國精英之間的矛盾逐漸擴大。

    受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 – 1783年)和法國大革命( 1789年-1799年)的影響,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統治了三百年的拉丁美洲也要求脫離殖民統治獨立。1806年,英國入侵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失敗,但因此事激起了本地的獨立運動。半島戰爭(1808年-1814年)後,西班牙在自由主義、保守主義以及其他派別的相互糾纏中變得軟弱不堪,面對風起雲湧的西屬美洲殖民地獨立運動束手無策。在拉丁美洲南方,何塞·德聖馬丁為阿根廷(1816年)、智利(1818年)和秘魯(1821年)獨立而戰;在北方,西蒙·玻利瓦爾率軍在1825年成功讓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包括今天的巴拿馬)、厄瓜多和玻利維亞取得獨立。到1833年時,美洲只有古巴和波多黎各仍在西班牙治下。

    1898年,高漲的民族主義和反殖民抗爭引發美西戰爭,這場戰爭給予西班牙最後一擊,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已經日薄西山。戰爭結束後,古巴獨立,波多黎各和關島割讓給美國,菲律賓群島以2000萬美元的代價售予美國。1975年,西班牙在非洲的最後殖民地獲得獨立,西班牙帝國壽終正寢。

  • 7 # wuyuwuqiu

    幾個方面 一個是國力的比較 西班牙可用人口同之前的葡萄牙 荷蘭相比還行但後期面對英法德就有差距了 第二國家科技實力主要反映在造船 航海 火炮 槍械 火藥 機械動力這些方面 有差距 第三之前的掠奪與佔領的殖民地 掠奪的資源與財富大部分外流了特別是中國 據說明時期沒有西班牙人的銀幣 明的經濟就會崩潰 殖民地基本都被發現並分割 已有的,控制能力弱 列強並起 地盤變小 第四 其它列強並起 手段辛辣 比如英國利用海盜劫掠西班牙商船 英皇坐地分贓 相當於釜底抽薪 第五海上軍事決戰的徹底失敗 軍事的破產是西班牙徹底失敗破產的總清算。

    當然西班牙的衰落還有其內在原因 但是以西班牙當時的國力 人口數量 科技進步 政治更新及其長遠規劃(對國家及殖民地)都與後進的歐洲列強差距很大 最終難逃歷史的拋棄。

  • 8 # 千慮一得

    西班牙透過早期的大航海活動,攫取了大量的殖民地,從殖民地發掘了大量的金銀財富,西班牙用這些財富向歐洲其他國家購買商品,從而促進了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歐洲其他國家的實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為了拓展海外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歐洲國家開始大範圍的拓展爭奪殖民地。西班牙雖然擁有大量的金銀貨幣財富,但是,並沒有將這些財富用來發展本國的商品經濟,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反而因為這些財富,造成了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刺激歐洲其他國家與其爭奪海外殖民地和世界霸權。最終,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宣告西班牙霸權的結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視覺傳達設計研究生去英國還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