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楊劍虹

    此句出於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詩,題目為《福先寺雪中酬別樂天》全詩是“龍門賓客會龍宮,東去旌旗駐上東。二八笙歌雲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離堂未暗排紅燭,別曲含悽颺晚風。才子從今一分散,並將詩詠向吳儂。”劉禹錫是唐朝詩人,字夢得(夢幻之意),自稱漢中山靖王后裔,他的好友是白居易,二人並稱“劉白"。此詩題目的意思是在佛寺外面的雪地中送別好友樂天(白居易)。全詩的真意是,作者的好友樂天乃英雄豪傑,將軍壯士,與作者一樣都是真龍天子,彼此是密友知己。樂天將帶領軍隊向東方行進,上沙場打仗,與(邪惡)敵人爭戰,並將駐紮在東邊。劉禹錫在佛殿高堂設宴,與白居易聚會,以隆重的儀式送別好友。在雲幕下,十六個人員排成兩行吹響笙歌,此時正是冬季,大千世界被白茫茫的雪花覆蓋。殿堂內排列燃燒著紅紅的蠟燭,晚風吹揚,殿堂內吹奏起離別的曲子,不免使人淒涼感傷。(此去一別生死未卜,將軍可能一去不復返),文墨才子知己密友從今分散兩地,以後懷念好友時,只有向著吳儂(指蘇州一帶,暗示白居易為江南地區的人)唱詩歌詠了。註解至此,我再陳明一下:在以前的答題中我已經解釋過,《紅樓夢》的奧秘顯示,中華創造文化的歷朝歷代文人墨客才子,書畫詩詞大家和名山大川裡隱士修道高人,聖賢先祖,甚至皇帝君王忠臣,都是天上女媧所創造玉石仙人下凡,與作者曹雪芹是同一位神仙,他們之間是傳世的關係。他們生前的真實身份,既是文人才子又是英雄將軍。這樣註明後讀者就不難理解劉禹錫的詩裡為什麼要寫白居易帶兵打仗的事了。回答完畢。

  • 2 # 亦有所思

    二八者,十六也!

    從本詩來看,這個“十六”至少有四種解釋。

    一是少年時光,比如陶淵明《責子》“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比如寒山詩“昨朝猶二八,壯氣胸襟士。”

    二是指十六歲的妙齡少女,比如白居易《議婚》中“見人不斂手,嬌痴二八初”,比如李白《江夏行》“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

    三是是指年輕貌美的歌妓。比如李嶠《雜曲歌辭》“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將百萬呈雙蛾”,比如呂洞賓《警世》“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

    四是陰曆十六,即十五的第二天,多含離別之意。比如蘇東坡《木蘭花令》“草頭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還二八。”比如盧仝《樂府雜曲》“天涯娟娟常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典故源於謝靈運《怨曉月賦》“昨三五兮既滿,今二八兮將缺”,取人生無常無奈之意。

    那麼,在本詩中,二八何意?

    龍門賓客會龍宮,東去旌旗駐上東。

    二八笙歌雲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

    離堂未暗排紅燭,別曲含悽颺晚風。

    才子從今一分散,便將詩詠向吳儂。

    ——劉禹錫《福先寺雪中酬別樂天》

    詩標題有一個寺字,想來找歌妓陪遊似乎不大可能,也顯得過於冒失。這個福先寺就是洛陽太原寺。

    首聯,詩中的龍門是指洛陽龍門。龍宮也是指地名,就是指寺中。東去和上東指的都是東都洛陽,所以前兩句是說地點及會客。

    越過頜聯直接看頸聯,離堂就是餞別之廳,再搭配“別曲”已經照應這是離別之詩。

    尾聯吳儂二字是指江漸一帶,巧的是劉禹錫和白樂天都在江漸一帶當任過職,因為詩作者是劉禹錫,所以這個吳儂應當是指白居易在杭州為官之時。

    看一下二人履歷就可以得當結論,此詩應當是寫於公元822—826年。

    回過頭來再看這兩句詩

    二八笙歌雲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

    不大可能是歌妓,地點不符。(關鍵不知道歌妓是否可以在廟裡彈琴)

    也不可能是少年或少女,年齡不符,何況這是離別之詩,無關青春感懷之意。

    只剩下十六人和陰曆十六。哪一種是正確答案呢?

    從對句看,有一個“三千世界”,這個三千世界應當是佛教術語,在法華經和華嚴經中均有記載。也就是說這個“三千世界”是四字詞語,不是“三千”和“世界”的搭配組合。因此,按照對偶理論,出句“二八笙歌”也是一個四字詞語,所以只能是十六人。

    周禮記載,士大夫歌舞宴請的舞蹈團隊規模是十六人。但是在佛寺中唱歌跳舞感覺總有些不雅,不莊重,不剋制。所以,小可斷定,這個二八笙歌是指佛寺中的大型活動。

    但是,隱隱約約地有一種感覺告訴我,帶著歌妓去寺廟是不是允許的?如果允許歌妓入廟彈琴唱歌,那麼年輕歌妓是唯一的解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復聯4中,奇異博士為什麼不用映象世界困住滅霸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