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艾斯瑞拉9
-
2 # 小鄉說歷史
埃及金字塔建造年份不會低於公元1330年。
當然,我個人傾向於金字塔是1810年左右建造,當然,只是我的個人根據得到的一些資料的判斷。
為什麼敢給出這麼確切的年份?
首先,5000年曆史的金字塔、獅身像算是上古文明遺【聖】跡吧?--- 是的,數百萬人力造出來的超級大工程,何等壯觀、何等雄偉啊,更據說有5000年曆史了。
是的,但是問題在於,在公元前300年 - 公元1600年間,整個歐洲、甚至包括整個西亞【中東、近東】地區的史籍,為什麼都沒有記錄金字塔,或者人們口口相傳?難道是金字塔存在感太低,還是其他原因?
我個人傾向於金字塔存在感太低,所以沒有什麼人知道它的存在。
一個沒有史載記錄的金字塔,為什麼卻突然間在1837年就出現在世人的視線之中?
因為那時第一代法國佬、英國佬、古希臘史學專家,畫師【多來自義大利佛羅倫薩和威尼斯】、雕刻師、建築師、手工藝製作者都回國了,據報告說系統工程大體完成。但是請你注意一個事件,1912年左右自中國敦煌滿載歸來英、法學者正在重新向皇室、政府申請重返埃及,據報稱中國文明令他們驚歎、羨妒不已,所以那邊擬定了新計劃,第二批英、法專家、業者重返埃及,做什麼,不得而知。
7000年曆史的埃及文明,連埃及人自己都搞不清的歷史,居然19世紀被歐洲人破解了,還破解到了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年表【帝王】歷歷在目,宏編鉅著,這個是可喜,還是可笑的事情呢?
埃及難道確實是、真的是一個6000-7000年曆史的上古文明嗎?
或者其中有什麼貓膩?
說個趣事,有段時間義大利興起了希臘熱,民眾瘋狂到希臘挖雕塑(可能是事先埋的)然後希臘一臉蒙逼,我祖宗這麼牛,我砸不知道呢?
埃及更慘,一個國家的人民居然全部忘掉自己的歷史,天下奇觀。
歐洲人來埃及之前,埃及人壓根就不知道金字塔這東西。
更可笑的是,埃及文字七千年前,到四千年前,再到公元前兩千多年,一直到拿破崙發現金字塔,毫無變化!
埃及象形文字發展了幾千年,沒有任何進步改進,這個不符合歷史常理。
但是為何到了拿破崙發現金字塔後,突然憑空跳出幾千象形文字,接著法國商博良,一個11歲的所謂天才少年,突然之間就破解了近7000年曆史的古埃及文字,破解了羅塞塔碑,從這時起,埃及文明重新【應該說是首次】進入了人類的視線,序幕開始了。
-
3 # 世界史圖鑑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歷史當然是真的。部分網民的言語狂妄,只不過更丟人而已。說是假的,只能說網友群眾的無知,卻又總是拿著別人也不承認我們的歷史為藉口,理直氣壯,優秀傳統文化,自所不欲,勿施於人,被忘得一乾二淨。難道你在街上錢包被偷,你也要上街做小偷,把錢偷回來,被警察抓住還振振有詞,說自己無辜冤枉嗎?
希臘和羅馬的歷史都曾跌宕起伏,如今回顧這些文明和國家的發展歷史經驗的吸取,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古希臘一直被看作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影響深遠,可惜的是古希臘文明繁榮數百載,但終究曇花一現走向衰弱。古希臘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北部,公元前五世紀遭到波斯帝國的大規模入侵,雖然英勇抗爭擊敗侵略者,而保衛自己的國家,但隨即古希臘世界陷入了內戰。這兩場戰爭,既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實際上也使得西方的民主文明出現裂痕。但不論如何希臘這場自保的勝利導致當時世界文化中心成功的從波斯轉移到了希臘所屬的地中海沿岸,並經過多民族多文化的長期融合發展,地中海成為當時西方世界級文明的中心,希臘文明也乘此機會發揚光大。
古希臘在各個領域包括戲劇哲學建築雕塑文學等等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給整個世界文明,尤其是現代文明都產生重要的影響。而且古希臘文明的原始社會解體之初就出現了比同期各文明更加先進的牛耕和鐵器以及手工業。這些都因為古希臘民眾透過商業發展而獲得較比其他區域更快速的進展,所以古希臘的社會發展起點就比其他民族要高。但是由於其規模有限,所以在農業方面並沒有實現長足進步。
希臘各邦國憑藉著海港的地理優勢,對外貿易和對外工商業都有迅速發展。這使得希臘文明以有別於當時其他文明區的一種發展特徵逐漸壯大。之後雅典和斯巴達爆發了波羅奔尼薩戰爭,這場戰爭對希臘產生重要的影響動搖了邦國制的原有社會秩序和基礎,從而也導致了希臘世界公民兵制的瓦解和僱傭兵制的興起。這也給軍事統帥的專權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慢慢的軍隊的忠誠取決於希臘各國政府給予的軍費數目,這造成了內部的混亂,希臘世界開始衰落。
也正是因為諸多因素,希臘人民對希臘政府的忠誠度日益淡薄,再加上貧富差距過大,階級矛盾無法調節。
在當時希臘世界周邊地區的民眾和生產力都沒有發展起來,所以在希臘文明形成只初,確實超過周邊的一些民族。並且由於經濟發展迅速也給周邊民族帶來經濟的影響,但是內戰的爆發使得這一穩定發展的社會狀態不復存在,這才使得北方馬其頓迅速崛起,而且又由於軍事和政治上的變革,使得原先的邦國制度無法發揮其治理社會的效用,奴隸制的帝國逐漸興起。
但是希臘文明並未因為希臘邦國制的衰落而出現斷層,依然延續了下來,被馬其頓所發揚光大,並且向東征服了埃及西亞以及印度,希臘文明也藉此機會傳入當時的世界各地。這一時期長達300年,我們也稱此為希臘化的世界。而如今我們研究希臘文明並不單單是研究,在愛琴海流域的希臘本土城邦所創立的文明,而是包括希臘化時代,希臘本土埃及西亞以及中亞和部分南亞地區的文明融合成果。
緊接著便是古羅馬帝國的繁榮和壯大,這來到了公元前146年羅馬吞併了希臘,希臘此後的城邦統治,逐漸歸復於羅馬,並且其文明也給羅馬產生了巨大影響,羅馬的神學體系習俗觀念藝術都直接繼承自古希臘。同時羅馬文化還包容了除希臘之外的諸多地區的文明文化,實現了相容幷蓄的發展,這也是羅馬能夠成為一個帝國的原因。而且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繼承的希臘文明與希臘化時代的各國文明以及北非文明逐漸融合到了一起,而難分彼此。相互之間的文明成就也相互繼承發展。
並隨著地域的廣闊,促進了歐洲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往來。
在當時帝國內部的關稅壁壘和違反社會法律等現象通通被消除,人民在蒸蒸日上的帝國統治之下變得富裕起來,各地的新鮮的貨物也勾起了民眾對奢侈生活享受的嚮往,貿易也逐漸發達起來。但是隨後的羅馬人遺忘了羅馬自古以來的優良道德品質開始摒棄勞動,吃喝玩樂奢靡豪華之風盛行。同時為了帝國的不斷運轉,加大了對底層民眾的剝削,不合理的賦稅和土地租金使得民眾怨聲載道,羅馬經濟出現了問題,同時對外戰爭又敗於日耳曼民族,古羅馬的衰落難逃命運。
雖然此後的羅馬帝國進入了短暫的穩定期,但是帝國的衰落已經不可避免。
狹義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化是希臘民族與羅馬民族自己所建立起來的。但是廣義的希臘羅馬文化是除他們自己民族之外,他們在擴張和殖民時所征服的各地區的文化的總和,在交融之下的綜合體。這確實給日後的阿拉伯文明,給之後的歐洲近代文明都提供了絕佳的發展基礎,也是世界科技文明的一盞明燈。
回覆列表
說起西方的古典時代,一般就是指古希臘和古羅馬,我們就從希臘講起,說到古希臘,我們可能先想起雅典、斯巴達,但其實他們不是希臘的原生文明,真正最早的古希臘文明起源於公元前1400年左右,就是希臘神話裡的克里特文明、還有荷馬史詩裡的邁錫尼文明,但後來他們都逐漸衰落,被北方的外來種族取代,我們通常說的“希臘人”,指的其實主要是這些外來戶,這個時候他們雖然征服了希臘這個地區,但還沒有統一的名字,還是一個個的部落,逐漸發展成城邦,其中最出名的兩個代表,就是雅典和斯巴達。
希臘的各個城邦沒有共同的國王,不能算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他們有共同的文化,希臘人第一愛參加四年一次的奧林匹克競技會(就是今天奧運會的前身),第二愛到德爾斐的火山地區去祈求神諭,所以,體育活動和共同的信仰把這些各自為政的城邦連線在了一起。他們的文明發展到了了不起的高度,比如雅典貴族發明了由公民自己來決定城邦事務的規則,叫作“民主制度”,而斯巴達人發展的是有少數代表來執掌城邦的“精英政治”。希臘人崇尚真和美。真體現在哲學上,他們思考善惡、對錯,人生為何等等終極問題;美體現在藝術上,他們創作了大量漂亮的詩歌、戲劇、雕塑和建築。上述這些,構成了獨特的古希臘文明,也是西方文明最重要的一個源頭。
古希臘文明經歷過的最嚴峻的一次考驗,就是波希戰爭,古希臘“歷史之父”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記錄的就是這段故事。希波戰爭的“波”指的是波斯,就是今天伊朗的祖先。大約在公元前550年到公元前500年,波斯人崛起,建立了世界史上第一個跨大洲的大帝國,統治了差不多當時西方所有的已知世界,除了希臘。
希臘人拒絕向波斯帝國臣服,於是,號稱“萬王之王”的波斯王大流士大發雷霆,發誓要征服希臘。他命令女婿率領船隊開往雅典,在馬拉松這個地方,波斯七萬大軍迎戰只有一萬人的雅典軍隊,不過雅典人在統帥米太亞德的指揮下以少勝多。傳說米太亞德得勝後派出一名傳令兵回雅典報信,這個人從馬拉松一口氣跑下40多公里,跑回雅典,報告完訊息就累得倒地身亡,這就是著名的馬拉松長跑的起源。
很快,波斯人組織起了第二次遠征,由波斯國王薛西斯,就是大流士的兒子親自率領,號稱百萬大軍,水陸兩支直取希臘。這次戰爭中最有名的戰役就是溫泉關之戰,主角換成了斯巴達人,斯巴達三百勇士力戰波斯大軍,最後由於叛徒出賣,全軍覆沒,這是西方歷史上最著名最悲壯的一個英雄故事。
在溫泉關戰役之後,雅典帶領希臘諸城邦組成的聯軍,發揮海軍優勢,殲滅了波斯的主力艦隊,徹底撲滅了波斯軍的第二次遠征,第二次波希戰爭,又一次以希臘人以弱勝強而告終。對西方文明來說,波希戰爭的意義太重大了,我們都知道,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頭,西方的哲學、文學、政治思想、科學技術,這些方面希臘人都是最重要的奠基者,如果當年波斯人戰勝了希臘,恐怕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阿基米德這些偉大的思想家也就跟隨希臘一起消失在歷史裡了。外敵入侵,是希臘文明,或者說西方文明克服的第一難。
希臘文明的第二難是內部分化,希臘沒有克服這個難關。前面說到了,雅典和斯巴達是希臘世界兩大城邦,而希臘也逐漸分裂為以這兩個城邦為首的對立聯盟,在公元前420年兩個聯盟開兵見仗,所有城邦都捲了進來,這就是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被稱為古代的世界大戰。戰後希臘由盛轉衰,在這個混亂的時刻,一個外來的部族介入,征服了內鬥的希臘,那就是馬其頓人。
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時代,馬其頓已經成為希臘世界新的“武林盟主”了,而他的兒子亞歷山大更了不得,不到20歲就接替突然遇刺身亡的腓力二世,當上馬其頓王,之後他征服了希臘各個不服從他的城邦,然後帶領希臘和馬其頓的聯軍東征,去打波斯帝國。當年波斯入侵希臘,現在亞歷山大要打回去。
亞歷山大是個軍事天才,幾場戰役竟然把龐大的波斯帝國給滅了,但他還不滿足,還想去征服印度,在當時的歐洲人看來,印度就相當於是“地球的盡頭”了。亞歷山大雖然打敗了印度軍隊,但是印度太熱了,而且這一次跟他出徵計程車兵也覺得,已經離家太遠了,不想再打,亞歷山大只好班師回朝,但他建立了一個從地中海到印度河,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比當年波斯帝國還大。
亞歷山大從小受希臘一流知識分子的教育,亞里士多德就當過他的家庭教師,所以他精通那個時代關於自然、天文、醫學、歷史、詩歌的各種知識,隨著他的軍事征服,他鐘愛的希臘思想和藝術傳遍了他征服過的土地,滲入波斯,甚至遠達印度。比如,亞歷山大在埃及建立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亞歷山大城,城裡有一座圖書館,裡面有70萬卷希臘語藏書。雖然亞歷山大本人從印度回來之後不久就病死在巴比倫,他的大帝國也很快分裂了,但之後的幾百年裡,他推廣到世界各地的希臘文化,形成的影響,要比他的帝國更加穩固,希臘雖然失去了政治上的地位,但希臘人透過文化的力量,獲得了最大的精神權力。
希臘之後就要提到羅馬。在亞歷山大時期,羅馬還只是義大利中部的一個小城市,他們沒有希臘人那麼有文化,但很重視個人權利和法制。羅馬的最高長官叫執政官,同時有兩個,一個是貴族出身,一個是平民出身,這是平民多年抗爭才取得的政治制度。
羅馬人能征善戰,不斷征服周邊的其他民族,包括他們的老師希臘,也包括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國迦太基(在今天突尼西亞一帶,跟義大利正好是隔海相望),羅馬人把這些被征服的地區都變成它的行省。他們修建驛站、架設水管,連結起了歐亞非三大洲,所以有“條條大路通羅馬”的說法。只要在羅馬境內,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說一句“我是羅馬公民!”就能得到禮遇。
羅馬人喜歡看戲,但他們沒有希臘人的高雅趣味,他們喜歡的是讓奴隸、戰俘還有野獸一起搏鬥。而正是因為這種對待奴隸的方式,一名叫斯巴達克斯的角鬥士起兵造反,羅馬舉國震盪,不過最終鎮壓了起義軍。在這個過程中,羅馬崛起了一位新統帥——愷撒。愷撒東征西討,和高盧人作戰,和日耳曼人作戰,和海峽對岸的不列顛作戰,成為了世界上最權勢熏天的人,但是卻遭到了羅馬元老的嫉恨,他們刺殺了愷撒。
愷撒的養子屋大維繼承了他的權位,成為羅馬第一個皇帝,稱為“奧古斯都”,羅馬也從此由共和國進入了帝國時代。羅馬帝國有著性格各不相同的皇帝,比如有點兒神經的尼祿,他燒死基督徒,讓他們去鬥獸場和野獸搏鬥,在羅馬遭受大火的時候還在露臺彈琴,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把火就是他自己放的。羅馬還有一些賢明的皇帝,比如圖拉真,他公正寬厚;有哲學家皇帝馬克·奧勒留,他的《沉思錄》今天還有是暢銷書;還有後來的君士坦丁,就是他頒佈命令,結束了對基督教徒的迫害。
羅馬軍事實力非常強大,幾乎一直在打仗,但到了公元四五世紀,由於氣候原因,羅馬周邊的所謂“蠻族”(主要是日耳曼人),不斷進犯羅馬,這就是歐洲民族大遷徙,先後有西哥特人、汪達爾人,還有匈奴王阿提拉進攻羅馬(這個匈奴跟我們中國漢朝時候的匈奴是不是一回事還有爭議),羅馬苦苦支撐,公元476年,最後一位羅馬皇帝被廢黜,西羅馬帝國連同古典時代一起終結。接下來,歐洲的歷史就進入了第二個時代:黑暗的中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