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蜜蜂影視號
-
2 # 山東二寶媽
四歲的小朋友是可以講道理的 給她安排出一些多餘時間讓她自己安排 講好規矩 然後玩兩天休一天 從小立下規矩 加油
-
3 # 90新生日記
4歲小孩習慣了使用ipad,這已經養成了習慣,不明白為什麼4歲的孩子要上網課。
還要家長的引導,可以多買些故事書,陪著孩子一起讀,增加互動,不要讓孩子自己看,慢慢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讓孩子愛上讀書,養成讀書的習慣,這比讓孩子上網課對孩子的影響更加深遠。
當孩子越來越大的時候,你會發現從小培養孩子讀書這個習慣是多麼的明智。
-
4 # 浩爸育兒
您這網課是那種興趣班吧。很顯然這個網課沒有ipad對他更有吸引力,你的孩子並不喜歡你給他報的興趣班。
引導的孩子的前提,先問問孩子願意上這個網課嗎?
-
5 # 財迷悠媽聊教育
首先說明1.4歲小朋友是立規矩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規矩一定要立好,如果現在哭了,你就妥協的話,那麼的未來,他再苦惱可能是更讓你不能接受的事情,那個時候如果你再去跟他說不,他其實的破壞力是非常強的,所以你會看到很多孩子在長大之後,面對父母說不他們會以離家出走會以自殺相威脅,其實這就源於小時候沒有人對他說過,故所以他不知道被別人說過之後到底應該怎麼做。
接下來再來說說4歲小孩兒玩兒iPad這事情,其實孩子是喜歡真實的接觸的,因為無聊所以玩iPad會被其中吸引,這個時候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很重要,帶孩子出門帶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發現更多有趣的事情,他就不會抱著那個iPad,而且iPad會沒有電,那如果孩子能一直玩,為什麼是因為你在給他充電呢?如果你不給他充電,那安排不在找點其他事情幫他來打發,這也是必須要做的。
想要給孩子立規矩,那麼自己就要溫柔而堅決,我們不是完全杜絕電子產品,但是電子產品一定要適度。
-
6 # 樂樂媽820
使用電子產品,既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弊端!現在好多孩子上網課,畫面比較生動,例如麥田認字,嘰裡呱啦英語,孩子一邊玩,一邊看,很快就學會了。這是它的好處。
那麼弊端是什麼呢?孩子長期接觸電子產品會增加孩子眼部疾病的風險,令孩子的眼部過於乾澀。所以即使電子產品中的一些場景、聲音、畫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長期下去也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對孩子的成長髮育產生很大的危害!
那麼我們可以多給孩子買些玩具,拼圖,積木還有繪本來轉移孩子的興趣,還有多帶孩子到戶外去接觸新鮮事物,這樣慢慢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
7 #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1、父母不玩,給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玩電子裝置,常常是從父母身上模仿來的,所以父母玩時,孩子一定會吵著要,至少給他們提供了提醒作用。當父母在孩子面前不玩,而是陪同孩子閱讀、玩遊戲,不僅能讓他們淡忘了這個壞習慣,並且父母的陪伴還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最終幫助孩子從電子裝置中解放出來。
2、如果孩子自己想起,一定要玩並且哭鬧呢?
不同年齡的策略有所不同:
1)3歲內
3歲內的寶寶由於語言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話,所以父母如果跟3歲內孩子溝通和講道理,經常事倍功半。所以對於3歲內孩子,如果他們哭鬧著一定要玩電子裝置,最直接的方法時轉移注意力。因為這年齡段孩子的記憶力短暫、好奇心旺盛,“一轉身”就把剛才還在激動不已的事情忘身後了。
2)3歲-6歲
3歲後的孩子,你如果一直拒絕,孩子可能會不依不撓,這時爸媽可以啟用“2選1”策略,比如可以這樣問孩子:“你是要玩5分鐘ipad還是20分鐘聽故事?或者什麼也不玩,立即睡覺?”,問題的設定儘量有利於父母,這些問題無論孩子如何選擇,父母都能接受。
3)6歲後
6歲後的孩子自主意識較強了,也很容易覺察到你‘2選1"的小伎倆,面對一個玩電子產品成癮的孩子,可以嘗試使用心理學上的“厭惡療法”,孩子喜歡玩ipad?那就讓他玩,一直玩到他厭倦、玩到他吐為止。該方法被證實能很好的地戒掉網癮,但過程中讓孩子一直玩是個讓父母心累的過程,因為不是所有父母都捨得強迫孩子一直玩。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要求孩子寫“玩後感”,允許孩子在合適的時間玩電子裝置,但玩完後一定要寫“玩後感”,事情的性質從孩子要玩,變成了父母要求玩,這種枯燥的任務會讓孩子因此討厭上玩電子裝置,從而達到戒掉電子裝置的方法。該方法也能用在戒掉電視癮方面,被不少家庭認為屢試不爽。
最後,提一點孩子玩電子裝置的時間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孩子<2歲,禁止接觸任何電子產品;
孩子2歲-5歲時,每天玩電子產品的時間<1小時;
孩子≤5歲時,睡前1小時禁止玩電子產品。
回覆列表
每個小孩都是喜歡玩ipad的,第一,要控制小孩的時間,給ipad設定時間鎖,第二,關鍵還是在於大人,就是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可以做做親子互動,遊戲或者手工之類的,也可以帶孩子到室外走走,認知一下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