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畫中人

    在有鰲拜的日子裡,康熙相當於傀儡,雖說自己是皇帝,但作為四大輔臣之首的鰲拜,將權利緊緊的握在手中,他不但自作主張處理政事,還對康熙帝時刻監視,瞭解他的一舉一動!

    而康熙帝是非常聰明的,他表面上順從鰲拜,但實則早已對鰲拜的所作所為恨之入骨,可是鰲拜的權利太大,個人武藝也很高強,想要扳倒他,不會很容易!

    所以康熙帝要從長計議,不但要訓練高手對付鰲拜,還不能讓鰲拜有所察覺,只能放棄大內高手,用一群孩子,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引起鰲拜的懷疑!

    康熙為什麼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

    鰲拜,康熙初期的四大輔臣之一,初始時他位置遠在遏必隆,索尼,蘇克薩哈之後,可是不久他卻成為了四大輔臣的第一。

    四大輔政大臣,在索尼去世之後,蘇克薩哈、遏必隆先後被鰲拜踢出輔政大臣的權力之心,鰲拜在掌握成為首輔政大臣之後,由於資格老,軍功高,常常氣勢奪人,擅權自重,日益驕橫,走上了專權的道路,引起康熙帝的極為不滿。

    對於康熙而言,鰲拜的威脅要遠遠高於其他三位,索尼老矣,遏必隆典型的牆頭草,而蘇克薩哈過於耿直,只有鰲拜勇猛過人,而且握有兵權,在一番籌謀後,年少的康熙選擇了一群少年布庫(少年摔跤手)作為幫手,目標直指鰲拜,那麼康熙為什麼要選擇一群孩子擒拿鰲拜,而不是選擇動用大內高手?小編以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康熙能信任誰?

    這話該怎麼理解?要知道鰲拜可是老臣,他的朝廷根基遠遠要高於繼位不久的康熙,十一月丙申,輔臣鰲拜以改撥圈地,誣奏大學士管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等罪,逮下獄。鰲拜自己在做圈地的勾當,卻在誣陷蘇納海等同僚,不僅如此擅自讓他們逮捕入獄,而彼時的其他三大輔臣在幹什麼?攝於鰲拜的淫威都在三緘其口,那麼鰲拜就這一次嗎?據《清實稿》記載:遇事專橫,屢興大獄。還不僅僅是如此,對於有姻親關係的蘇克薩哈,鰲拜照樣下辣手,輔臣鰲拜擅殺輔臣蘇克薩哈及其子姓。為什麼鰲拜這麼囂張,朝野都沒有人敢上奏彈劾?因為鰲拜官職太大,領侍衛內大臣,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那麼這個領侍衛內大臣到底是什麼樣的官?領侍衛內大臣是正一品,是皇帝貼身警衛的指揮、排程人。這樣的情況下,康熙還能信任誰?鰲拜可是所有大內侍衛的頭,在無實權的情況下,康熙靠什麼拉攏他們?他們又憑什麼能得到康熙的信任?

    消除鰲拜的戒心。

    鰲拜成為首輔政大臣之後,朝廷六部朝堂之上的官員不是鰲拜心腹,就是畏縮鰲拜的權力,苟且偷生,不敢與鰲拜抗衡,皇宮大內雖然高手眾多,是最適合擒鰲拜的人員,不過無論是皇宮大內侍衛還是宮內太監,成員組成多數都是鰲拜黨羽,要不然就是鰲拜在宮內安插的眼線,康熙帝如果暗中動用皇宮大內侍衛,結果,計劃沒有密謀之前,可能已經被鰲拜得知,那麼康熙帝可能會被廢除,要麼成為傀儡皇帝,重則性命不保。  

    康熙重用一幫孩子,足以可以看出康熙帝年紀雖小,確實非常有政治遠見的雄才,滿族是遊牧民族,善於騎射,康熙表面做出一副玩世不恭的小孩脾氣,每天與一幫孩子學藝拳腳功夫,鰲拜時間久了防備戒心日漸消除。

    康熙帝無實權。

    康熙八歲繼承大統,在親政之前沒有實權,朝廷一切軍政大權被鰲拜給牢牢掌握,雖然皇宮內務的侍衛都是滿洲上三旗親信貴族子弟組成,不過,這些親信大臣子弟不能全完確保沒有鰲拜心腹或者眼線,所以康熙帝啟用孩子生擒鰲拜實屬無奈之舉。

    選擇摔跤手,康熙的聰明之處

    為什麼說康熙選擇一群摔跤手作為幫手,是他的聰明之處?其實可以從康熙與鰲拜兩人的自身分析。

    對於康熙而言。你鰲拜不是滿洲第一勇士嗎?那就指點一下,那些看上去比較弱的摔跤手,在恭維的情況鄉下,自視甚高的鰲拜定然會接受提議,在人海戰術的作用下,就是一頭蠻牛也有力氣耗盡的時候,這樣再一舉成擒,成功率顯然要高得多,即使鰲拜恢復氣力,康熙仍然可以說是摔跤切磋,自然也能找圓場的臺階下。

    小孩子沒有那麼多心機,孩子心思天真無邪,易於聽從康熙的命令。

    康熙帝啟用的孩子本身年齡不大,在選拔方面,這些孩子身世背景肯定是經過篩選出來的家世背景清白的,可以為自己所用孩子,康熙必然給這群小孩子接受忠君愛國,效忠朝廷的思想。

    這些小孩子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康熙帝經過周密長期準備之後,這群孩子經過幾年武藝練習,無論年齡,還是身手,都到了最佳時間,康熙在動手之前,藉故朝廷其他省份、邊疆將領重要崗位需要調換,藉此,把鰲拜心腹一個個全部踢掉。

    發展自己的人才隊伍

    要知道康熙繼位時,要心腹沒心腹,要權力沒實權,這也是鰲拜敢在他面前強硬要求這,要求那的根本原因。那麼選擇一些年齡相仿,一起經歷過事情的摔跤手,為日後的辦事肯定是有很大裨益的。由此三點原因的存在,康熙選擇一群孩子作為擒拿鰲拜的幫手,也就沒什麼可好奇怪的。

    總結:擒了鰲拜之後,當月康熙做了3件大事,鞏固了自己的權威。

    第一,下詔永遠停止圈地;

    第二,禁止虐待八旗奴僕

    ;第三,嚴格議政王大臣會議保密制度。

    “永遠停止圈地”,武人鰲拜的時代就徹底結束了。

    康熙16年(1677年)康熙設立南書房,由皇帝親自挑選親信入南書房辦事,組成自己直接控制的機要秘書班子,“議政王大臣會議”就此沒落,此後清朝再無滋生權臣的土壤。

  • 2 # 路之意

    康熙初期的四大輔臣之一,初始時他位置遠在遏必隆,索尼,蘇克薩哈之後,可是不久他卻成為了四大輔臣的第一,對於康熙而言,鰲拜的威脅要遠遠高於其他三位,索尼老矣,遏必隆典型的牆頭草,而蘇克薩哈過於耿直,只有鰲拜勇猛過人,而且握有兵權,在一番籌謀後,年少的康熙選擇了一群少年布庫(少年摔跤手)作為幫手,目標直指鰲拜,那麼康熙為什麼要選擇一群孩子擒拿鰲拜,而不是選擇動用大內高手?

    康熙能信任誰?

    這話該怎麼理解?要知道鰲拜可是老臣,他的朝廷根基遠遠要高於繼位不久的康熙,十一月丙申,輔臣鰲拜以改撥圈地,誣奏大學士管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等罪,逮下獄。鰲拜自己在做圈地的勾當,卻在誣陷蘇納海等同僚,不僅如此擅自讓他們逮捕入獄,而彼時的其他三大輔臣在幹什麼?攝於鰲拜的淫威都在三緘其口,那麼鰲拜就這一次嗎?

    據《清實稿》記載:遇事專橫,屢興大獄。還不僅僅是如此,對於有姻親關係的蘇克薩哈,鰲拜照樣下辣手,輔臣鰲拜擅殺輔臣蘇克薩哈及其子姓。為什麼鰲拜這麼囂張,朝野都沒有人敢上奏彈劾?因為鰲拜官職太大,領侍衛內大臣,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那麼這個領侍衛內大臣到底是什麼樣的官?領侍衛內大臣是正一品,是皇帝貼身警衛的指揮、排程人。這樣的情況下,康熙還能信任誰?鰲拜可是所有大內侍衛的頭,在無實權的情況下,康熙靠什麼拉攏他們?他們又憑什麼能得到康熙的信任?

    康熙為什麼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

    1.麻痺對手

    順治皇帝死後,臨終前託付鰲拜、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為顧命大臣輔佐康熙,鰲拜因手握重兵而居功自傲,常常不把別人放在眼裡,更何況是群孩子。

    所以,當康熙獨召鰲拜入宮時,一向自負的他即便心有疑慮,依然還是大搖大擺的入宮了,當索額圖說,“見皇帝總帶著刀似有不妥。”他便毫不猶豫的就放下了。

    再者,鰲拜是清朝初期的權臣,宮中耳目眾多,大內高手中更是免不了有鰲拜的眼線。如果訊息一旦走漏,後果將不堪設想。年幼的康熙只能處處示弱,利用摔跤遊戲,掩人耳目。給鰲拜製造一種成天不務正業,嬉笑打鬧貪玩的假象,才會讓鰲拜覺得小皇帝年幼貪玩而放鬆警惕。

    2.留後路

    康熙選擇大內高手生擒的話,成功還好說。如若失敗大內高手和孩子生擒鰲拜的性質就不同了。

    如果是大內高手,那皇帝要除掉鰲拜的意圖明顯,可能會因此激怒鰲拜而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但換成了孩子,而且都是親貴子弟,跟你鬧著玩。

    鰲拜作為一個三朝元老,又怎麼能跟孩子一般見識呢。即便鰲拜很生氣,也不好追究責任,畢竟有都是親貴子弟。

    3.培養心腹

    鰲拜和索尼、蘇克薩洽、遏必隆都是順治帝死前指定的輔佐大臣,在康熙勤政以後,索尼就病死了,這個時候的蘇克薩洽因為看不慣鰲拜的專橫請求解除了自己的輔臣之職以至於招來了殺身之禍。

    康熙要想擒鰲拜,其實真的很難。因為,鰲拜在京城各部院和內三院都有親信!而且,鰲拜還兼著領侍衛內大臣!也就是說,皇宮內的侍衛,也要聽他的。

    選擇摔跤手,康熙的聰明之處

    為什麼說康熙選擇一群摔跤手作為幫手,是他的聰明之處?其實可以從康熙與鰲拜兩人的自身分析。

    對於康熙而言。你鰲拜不是滿洲第一勇士嗎?那就指點一下,那些看上去比較弱的摔跤手,在恭維的情況鄉下,自視甚高的鰲拜定然會接受提議,在人海戰術的作用下,就是一頭蠻牛也有力氣耗盡的時候,這樣再一舉成擒,成功率顯然要高得多,即使鰲拜恢復氣力,康熙仍然可以說是摔跤切磋,自然也能找圓場的臺階下。

    而也正是康熙帝的謹慎做法,加上鰲拜的大意,使得一代權臣栽在了一群孩子手裡。

  • 3 # 小貝說情感

    康熙8年(1669)5月16日,鰲拜像往常一樣去武英殿“參見”16歲的康熙。但是這天他在武英殿門口遇到一個人,這個人叫索額圖。

    是2年前死掉的索尼的三兒子,在此不久前剛剛去職吏部右侍郎,專職成為康熙的一等侍衛。索額圖只說了一句話,鰲拜就乖乖地將佩刀交了。索額圖說,“皇帝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你每次見皇帝總帶著刀似有不妥。”

    而當鰲拜踏進武英殿的時候,等著他的並不只是康熙,還有一幫陪著康熙玩布庫(摔跤)少年。

    只聽康熙一聲令下,少年們一擁而上,鰲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鰲拜隨即被打入大獄,康熙命議政王大臣審訊鰲拜。先被抓,再議罪,那實際上就是已經定性了。所以議政王大臣會議很快就給出了結論,宣佈鰲拜30條罪狀,應處以革職、立斬;抓鰲拜的黨羽12人,抓遏必隆等,革職審查,動作迅速。

    鰲拜直到這一刻,才明白原來康熙是真的長大了,再不是那個敢怒不敢言的懦弱少年了。

    鰲拜想起康熙身邊貼身侍衛費揚古之子倭赫就因為對他不禮貌,就被他找了個擅騎御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名處死了;甚至以“怨望”的罪名,將費揚古及其子尼侃、薩哈連一併處死,家產籍沒。籍沒的家產並未充公,而是給了自己的弟弟穆裡瑪;他想起因為自己看中的地,在康熙的再三反對下,矯旨將殺了拒不配合換地的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三人;他想起索尼臨終前上書康熙親政,蘇克沙哈請辭,目的就是讓鰲拜自己提出來一併歸政康熙,然而氣勢洶洶的鰲拜卻按著康熙的手臂,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並誅其族。就明白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麼。

    但是鰲拜的罪過雖大,但是功勞也大。

    皮島之戰、松錦會戰、西充之戰都是立下赫赫戰功的。而且當年之所以能夠當上輔政大臣,是因為自己敢面對面拿著刀子跟多爾袞正面“剛”出來的榮華富貴啊。鰲拜實際上就是過於跋扈了,為了一己私利,連康熙的面子以及幼小的心靈都不顧及了。但是說什麼都晚了,康熙雖然免了鰲拜一死,但是他愁腸百斷,最終病死在了大牢裡。

    康熙擒鰲拜,用玩布庫的少年,而不是用侍衛,正是佈局人的高明之處。

    實際上並不像《康熙王朝》裡寫的那樣,康熙是和孝莊經過詳細的商討之後,定下來的擒鰲拜的計劃。史料裡並沒有證據表明孝莊知道並具體參與了這件事情,反而是索額圖深入參與可此事,所有事情的安排應該都是索額圖利用康熙和鰲拜之間的矛盾,利用康熙不得不賭的處境,進行的一次冒險性較大的賭博。

    所以這個過程當中,索額圖考慮到了失敗的可能。

    所以在擒拿住鰲拜之前,任何與政局有關的人和事情都不能參與進來,否則一旦失敗,誰都無法收場。一幫孩子如果擒得住鰲拜,直接下罪名,自己順勢解決鰲拜的黨羽;如果失手,孩子們(不是野孩子,都是親貴子弟,這一點很重要)跟你鬧著玩的,畢竟玩布庫的孩子們手裡沒有刀(這一點也很重要)。即便鰲拜很生氣,要追究責任,也不好發作,畢竟和孩子較勁,得看背後站著誰,到時候孝莊再出來說句話,尚有挽回餘地。

    史料並沒有記載索額圖和康熙當時準備了多少套預案。但是謀大事,定乾坤。索額圖作為主要佈局人,“如果失敗”他是一定要考慮進去的。

    擒了鰲拜之後,當月康熙做了3件大事,鞏固了自己的權威。

    第一,下詔永遠停止圈地;第二,禁止虐待八旗奴僕;第三,嚴格議政王大臣會議保密制度。“永遠停止圈地”,武人鰲拜的時代就徹底結束了。

    康熙16年(1677 年)康熙設立南書房,由皇帝親自挑選親信入南書房辦事,組成自己直接控制的機要秘書班子,“議政王大臣會議”就此沒落,此後清朝再無滋生權臣的土壤。

  • 4 # 三少yun

    康熙智擒鰲拜,是大清歷史上最精彩的故事,皇帝為什麼沒有動用朝廷的高手呢 ?

    我是三少,我來回答。

    康熙生擒鰲拜的歷史背景

    1661年正月,24歲的順治帝駕崩,遺詔8歲的皇子玄燁即位。

    因為皇子年幼,順治帝又在臨終前遺詔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4位大臣輔佐小康熙。

    在順治靈前,4位輔政大臣盟誓,表示要同心同德輔佐小皇帝。事實證明,這盟誓有多真,後來的背叛就有多深!

    在4位輔佐大臣中,鰲拜的勢力本來最弱的。但是,鰲拜資格老,軍功又高,在輔政的路上日益驕橫,根本就沒把其他3位大臣和小皇帝放在眼裡。

    1667年6月,索尼病死。同年,康熙親政。然而,輔政大臣依舊,鰲拜的狂傲依舊。

    為了解除鰲拜對皇權的威脅,蘇克薩哈上疏請求解除輔臣之任。

    這一招觸及到了鰲拜的要害,因為皇帝如果恩准了蘇克薩哈,就意味著兩外兩名大臣也要卸任。

    鰲拜不願意就這樣退出政治舞臺,他設法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並誅其族!

    康熙眼睜睜地看見蘇克薩哈因為自己被殺,而自己卻無能為力保護他和他的家人,少年的康熙心裡非常不是滋味!

    自此,4大輔臣中,只剩下一個無足輕重、為人庸懦的遏必隆,鰲拜更加肆無忌憚。雖然康熙已經親政,鰲拜卻不想歸政於他。

    因此,康熙與鰲拜之間的矛盾逐漸上升!

    鰲拜黨羽已經遍佈朝廷內外

    鰲拜能夠在康熙面前,目中無人,是有根深蒂固的原因的。

    鰲拜,出身將門,他精通騎射,在青年的時候就在軍中效力,戰功赫赫,有"滿洲第一勇士"的稱號。

    也許年輕的時候心思單純些,鰲拜一直是皇太極忠心耿耿的心腹。1643年8月,皇太極逝世,皇室內部在帝位繼承上,出現了尖銳的矛盾。

    鰲拜帶領效忠皇太極的一批將領,不惜以武力對抗覬覦帝位的多爾袞,說道:

    “我們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

    就這樣,多爾袞作出了讓步,6歲的順治繼位,多爾袞攝政。

    之後,因為上面的原因,鰲拜多次受到多爾袞的迫害。這種窘境直到多爾袞死後,順治帝親政了才結束。

    鰲拜的忠心耿耿,使順治帝對鰲拜非常敬重,並視之為心腹重臣。從此後,鰲拜隨侍在順治帝身邊,直接參與並管理國家各類事務。

    於是,深得皇帝賞識的大紅人鰲拜,在朝廷內外如魚得水。

    對皇權並不是很熱衷的順治帝,個性鮮明。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順治帝醉心於佛教,又遭遇董鄂妃離世。年青的帝王心灰意冷,這時候,許多的政事都由鰲拜來處理。

    因此,在朝廷內外,許多重要部門裡,鰲拜有意無意都安排了許多自己的人。

    小皇帝親政,卻沒有勢力

    康熙8歲(虛歲)喪父,10歲喪母。康熙回憶說,幼年的自己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一個無父無母的孩子,顫顫巍巍地坐上了皇位,在朝廷沒有一點根基,沒有一個心腹。在金庸的《鹿鼎記》裡有描述,有一天,康熙問韋小寶:

    “你覺得朕人怎麼樣?”

    韋小寶對康熙說:“我覺得你挺可憐的!”

    我最開始看《鹿鼎記》的時候,很小很小,根本不懂韋小寶怎麼會認為皇帝可憐。但是,這句話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

    現在回頭再來看,一定是金庸大師借韋小寶的嘴,說出了他對少年康熙這段處境的同情。

    所以,就算大內有高手能拿得住鰲拜,但是,少年的天子在朝中根本拿不住這些大內高手。更何況,這些大內的高手,難保沒有鰲拜的同黨。

    如果康熙真的啟動這些高手,也許行動還沒開始,康熙就被鰲拜給整下去了。這個險,康熙不能冒,也不敢冒。

    一群摔跤的少年,擒住了"滿洲第一勇士"

    康熙皇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有“千古一帝”之稱。

    柏楊評價康熙大帝說:

    “這個中國歷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年輕氣壯,有劉邦豁達大度的胸襟和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智慧。”

    所以,少年的康熙在對付鰲拜這件事情上,表現出了卓越的智慧!

    他召集了一幫少年,每天和他一起練習摔跤,誰都不知道他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大家都以為小皇帝練著好玩。

    包括鰲拜自己,都對這群小孩熟視無睹。皇帝年少,沉迷嬉樂,鰲拜不僅不以為意,心中反而暗自高興。

    可是,在所有人都認為這幫孩子在玩耍時,孩子們卻在成長,和皇帝一起成長,包括孩子們摔跤的本領!

    終於有一天,康熙請鰲拜入宮。少年們一擁而上,鰲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

    一切,就像做夢一樣,連鰲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會被幾個孩子捉住!

    聰明的康熙,走的是雙保險的計劃。

    如果擒拿鰲拜計劃失敗了,大不了說是孩子們淘氣,想和"滿洲第一勇士"決一輸贏。

    如果,擒拿鰲拜的計劃成功了呢?

    成功了的話,鰲拜就從此滾下臺了呀!

    三少說:

    任何時候都不要看輕你的對手,否則會輸得很慘。

    比如,鰲拜。

  • 5 # 縱橫無際

    康熙在封建王朝的發展史上算得上一個比較賢明的君主了,八歲開始親政,十五歲生擒鰲拜,在位六十一年,可以說為大清的發展建立了不朽功勳。然而康熙繼位至親政這一段時間特別不順。尤其是在順治皇帝出家後,八歲的康熙接過皇位,而此時以鰲拜為首的四位輔政大臣更是幾乎壟斷了權力。少年康熙幾近就是一個擺設。雖說幾個輔政大臣沒有狼子野心,卻也是對皇位虎視眈眈,讓康熙家族如坐針氈,而收回權力,是鞏固皇位的必須手段。倘若要收回權力,首要的就是要收回鰲拜手中的兵權,是鞏固皇位的最必要手段。如何才能搬到鰲拜這棵大樹呢?聰明的康熙開始了秘密籌劃。

    鰲拜曾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為大清的建立立下過汗馬功勞,更是救過皇太極的命,所以說,在大清建立後,鰲拜在朝庭裡可以說是一言九鼎,無人敢反對,更是朋黨滿天下,門生眾多,和他做對的人,幾近都沒有好下場。

    一是用孩童可以掩對方耳目。由於鰲拜在朝庭勢力龐大,而且眼線眾多,皇家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其便迅速得知,而大內高手當中,更有許多是其勢力範圍內人物。而用幾個孩童練武,卻可以讓人以為是為了陪少年康熙玩耍的,可以掩人耳目,不引起鰲拜的懷疑,在實力達到和時機成熟時,就可以出其不意給對方致命一擊。

    二是用孩童可以讓對方放鬆警惕。由於孩童天性喜歡玩耍,用十幾個孩童天天練習摔跤,習武,雖說是在不斷練習 ,但是對於武功高強,久經沙場的鰲拜來說,其根本不放在眼裡,鰲拜一向自視甚高,自認為對於這幾個小毛孩,自己可以像秋風掃落葉般地把其幹掉,而正是由於鰲拜的大意輕敵,所以才導致他最終敗在幾個小毛孩手裡,最終被生擒。

    三是孩童的實力不比大內高手差。實踐證明,這十多個小毛孩在少年康熙貼身侍衛用心指導下,經過長久練習 ,武功迅速大漲,實力很快接近大內高手,並在康熙七年,在康熙和貼身侍衛的誘騙下,鰲拜進入圈套,十多個小毛孩一擁而上,經過浴血奮戰,終於擊敗武功高強,實戰經驗豐富的鰲拜,而鰲拜被生擒後,才後悔不迭,如夢方醒,才意識到正是自己的輕敵,才導致了自己的失敗。也正是由於自己的輕敵,才導致一代宿將被幾個小毛孩所擒拿,讓自己聲敗名分裂。

    康熙用孩童擒拿鰲拜,充分顯示出其智慧,更多的體現出康熙的用人思想,這也為後來的康熙盛世埋下了伏筆,康熙就是康熙,是一個無比的賢明的聖主。

  • 6 # 迷途烈馬

    別看康熙當年年紀小,但對付鰲拜這種奸逆之臣,康熙可以稱得上當時的“小滑頭”。

    鰲拜作為康熙的四大輔助之臣其中之一,一開始鰲拜並沒有那麼大的權力與能耐,而且在起初時期鰲拜遠在其他三大輔助之臣:遏必隆,索尼,蘇克薩哈之後,但到最後,鰲拜卻活成了對康熙極有威脅的大臣之一。

    鰲拜勇猛華人,而且手握重兵大權,對年少的康熙來說,可謂是有分分鐘被抗下臺的可能。明著對抗鰲拜,康熙暫時還沒有那個能力,“小滑頭”康熙在深思熟慮之後,選擇了一群年少摔跤手作為幫手,主要攻擊目標便是鰲拜。

    宮廷內侍衛、大內高手多得是,康熙為何偏偏選擇一群乳臭未乾的小孩子來應對鰲拜呢?這其中之意恐怕你也想不到。

    第一,康熙無法定奪確定哪些人值得深入信任。

    當時鰲拜作為老臣,在朝中的根基遠遠比剛剛上位的小皇帝康熙的要穩,而且鰲拜的同陣營者也都相對比較強。當時無人敢打鰲拜的注意,對於鰲拜做的各種囂張、越權行為,也沒有人敢直言上奏彈劾,不為什麼,就因為鰲拜官職大。

    第二,康熙不選擇大內高手的初衷。

    鰲拜作為侍衛內大臣,兼職少傅、太子太傅,也就是說,宮內的所有大內侍衛都歸屬於鰲拜管理,鰲拜是大內侍衛的領頭羊,康熙要拉攏大內侍衛不難,難的就是恐怕出現“反中反、碟中諜”,這麼沒有把握的事情,“小滑頭”康熙可不願意冒險。

    第三,料定鰲拜的目中無人。

    鰲拜心想,小孩子康熙帝這麼嫩,每天沉迷遊戲,有何好忌憚,康熙越是玩物喪志越是對自己有利。況且小康熙還邀請自己來指點摔跤,那麼也好好顯顯身手,順便震懾一下這個毛都還沒長齊的小皇帝。

    第四,選擇摔跤的聰明之處。

    鰲拜是滿洲第一勇士,康熙選擇一群小孩來練摔跤,旨意在恭維鰲拜的情況下,會讓鰲拜放鬆警惕,迎合聖意深入指點一群小孩的摔跤之術,而此時這群熟悉摔跤的小孩在人海戰術的合作之下,便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鰲拜,成功率顯然會高出很多。就算鰲拜被一群小孩“欺負”之後恢復元氣,或者看出破綻,小滑頭康熙也可以咬定是武藝切磋學習,鰲拜也奈不了其何。

    第五,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康熙上位時,因年紀尚幼,要忠臣沒忠臣,要好友沒好友,一個得力助手都沒,權利又被握在他人手裡。面對日漸囂張的鰲拜,康熙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找一些自己年齡相仿的摔跤手來日夜訓練,對付鰲拜的同時,與他們培養情感,也將他們發展成為自己值得信任的人,為自己以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圖源網路,侵刪)

  • 7 # 歷史裡的經驗

    少年康熙靠幾個小孩抓了鰲拜大家都知道,那麼,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康熙為什麼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件事。

    少年康熙選了一群十幾歲的孩子作為侍衛,他們都是很有力氣的,康熙每天就跟這些孩子一起玩摔跤,經過一兩年的訓練,這些孩子都進步很大,於是少年康熙就選了一個機會,要鰲拜單獨進宮,說有事情商量。鰲拜也沒想那麼多,就獨自進宮,誰知道一進宮,就被這群孩子圍了起來,鰲拜雖然是武將,但是他們人多敵不過,最後被抓。

    那麼康熙為何要抓鰲拜?

    康熙登基的時候還小,由順治遺詔指定的四大輔臣輔政,其中就以索尼和鰲拜地位較高,然而索尼年紀大,身體不好,所以漸漸的變成鰲拜專政。

    而少年康熙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漸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加上鰲拜常常無視他的意見,又仗著自己的年齡,把康熙當作小孩子,種種原因,使得康熙覺得必須除掉他。

    決定除掉鰲拜後,康熙就準備謀劃了這個計策,那麼他為什麼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這有三個原因。

    其一,此時的鰲拜勢力很大,在朝廷上有很高的位置,康熙其實有點怕鰲拜的,所以這件事時必須秘密謀劃,而只有這些孩子他信得過,用其他人很有可能會被鰲拜發現,到時就麻煩。

    其二,用大內高手更不可取,因為鰲拜勢力廣泛,耳目也多,用大內高手被鰲拜發現的機率非常大。

    其三,用幾個孩子可以讓鰲拜放鬆戒心,因為在此之前,鰲拜曾經跟這些孩子比試過,這些孩子一起都打不過他,所以鰲拜對於這些孩子都不在意。

    畢竟鰲拜也是武將出生,如果用侍衛或者高手,很容易引起鰲拜注意,這樣就難得手,只有讓鰲拜放鬆戒心,趁其不備,才能取勝。康熙抓了鰲拜後,也給了其他大臣一個警告,讓他們都不敢小瞧他,這樣也提高了康熙的地位,伺候也沒人敢再專政。

  • 8 # 大嘴爵爺侃球

    康熙為什麼讓一群孩子去生擒鰲拜,但是不動用大內高手?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那不是一群普通的孩子,他們是經過了嚴格訓練的格鬥高手,不僅人多勢眾,而且還佩戴有兵器,冷不丁地給鰲拜一刀,鰲拜就算是最強的武士,也是血肉之軀啊。

    其次,內外朝政都被鰲拜及其黨羽把持著,康熙的周圍全部都是鰲拜眼線,要想調動大內高手,且不說打得過打不過鰲拜,光是有一些調動的風吹草動就能讓鰲拜先下手為強,所以康熙弄不好還沒動手,就被鰲拜給徹底控制了。

    第三,讓鰲拜放鬆警惕。本來鰲拜就不怎麼看得上康熙,畢竟一個毛孩子嘛,能有多大的威脅?但他忽略了,康熙年齡雖小,但卻有著鴻鵠之志,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他藉口和一群娃娃練武功,讓鰲拜以為康熙只是貪圖享樂,所以就並不防著康熙了。

    於是在某一天,鰲拜面見康熙,武器被卸掉,然後和這群娃娃切磋的時候,就讓自己的大意差點兒丟掉性命。

    還有一點,剛才已經說過,這群孩子並不是普通的孩子,他們正處於青春期,熱血上湧,他們不知道面對的是滿洲第一勇士鰲拜,只知道是一名高手,於是就想在康熙面前表現自己,扮豬吃虎就此拿下鰲拜。

    總之,康熙是真的有大智慧,鰲拜是大意了。

  • 9 # 劇透歷史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5歲的康熙像往常一樣召見權臣鰲拜。

    但當鰲拜踏入宮中的那一刻,原本陪伴康熙練習布庫(一種摔跤運動)的一群少年突然群起而攻之,鰲拜這個滿洲第一勇士,就這樣陰溝裡翻船,被一群孩子五花大綁。

    於是有些人就提出疑問,面對鰲拜這樣的強敵,康熙為什麼不找大內高手出陣,卻用一群小孩子呢?

    有這樣的疑問,可見不靠譜的影視劇真的害人不淺。

    大內高手,這個頻頻出現於古裝劇,尤其是清宮劇中的名詞,總給人無限的遐想。

    在這些影視劇中,宮中的侍衛有許多都身懷絕技他們身輕如燕,來去無蹤,出手迅猛,再強的敵人都能一擊必殺。有這樣一群人,自然可保皇帝無虞。

    可是,真實的歷史上哪有這種人啊!大家都是一個腦袋兩隻手,誰能真的飛簷走壁,武功如神?實際上,大內根本沒有什麼高手,侍衛們的人數之少、戰鬥力之低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

    很多人可能認為,宮中的侍衛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不然怎麼保證皇帝的安全呢?

    要真是有個萬八千人,倒真的可以好中選優挑一批高手出來了,但實際上京師戍衛力量雖然龐大,幾萬軍隊卻大多集中在九門提督、順天府尹和京郊幾個大營中,在宮中的侍衛數量非常有限。

    按照定額,御前侍衛加乾清門侍衛總共也就五六百人(頭等侍衛60人、二等侍衛150人、三等侍衛270人、藍翎侍衛90人,還有若干宗室侍衛),其他還有一些粘杆處(在雍正之前就是抓鳥抓蟲的)、上駟院(管馬的)、養鷹狗處(養鷹養狗的)、善撲營(玩摔跤的)、武備院(宮廷武器裝備部)等等。

    關於御前侍衛,有一個必須要滿足的要求,就是要求選拔隸屬於上三旗的子弟。滿清八旗之中,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歸皇帝親掌,地位高於其他五旗。

    雖說清朝標榜自己馬上得天下,但承平日久,雖然沒有晚清時那麼差,八旗貴胄也已經向飛鷹走馬的紈絝子弟過渡了,尤其是地位更崇高的上三旗,幾乎不用親冒矢石,估計身體退化也是最嚴重的。說他們是高手,其實真的誇大其詞了。

    一般情況,侍衛們只要求出身過硬,長相端正,這些公子哥們就進入皇宮擔任一段時間侍衛鍍個金,隨後出宮飛黃騰達了。

    所以,康熙想擒拿鰲拜,用原本的侍衛是不太靠譜的。況且鰲拜把持朝政多年,宮中的侍衛早就換成了自己的親信,用來監視康熙的一舉一動。

    作為一個年僅15歲的少年皇帝,想要分清侍衛中誰是鰲拜的人非常困難,一旦選錯了人暴露訊息,非但抓不住鰲拜,還可能讓康熙本人面臨危險,這是斷斷不能做的。

    因此,康熙選擇啟用新人。在採取最終行動之前,他將原本已經外放為吏部右侍郎的親信索額圖,召回宮中重新擔任一等侍衛,這個動作就是要儘可能地在重要崗位上安插自己的人,保證人員調動順暢。

    索額圖為康熙謀劃,在八旗勳貴之中選拔了一批精壯青年,以陪康熙摔跤的名義進入宮中,這也就是“善撲營”的由來。因為這些人此前並沒有在各個衙門擔任任何職務,所以基本不太可能被鰲拜收買。

    而康熙表現出自己沉迷摔跤,也能讓鰲拜認為自己貪圖玩樂,從而放鬆警惕,更加肆無忌憚地獨攬大權,這是一個麻痺敵人的高招!

    一群小孩子當然沒有太強大的戰鬥力,但說白了他們和御前侍衛們的出身相仿,身手也真未必差到哪裡去。

    再加上整天練習摔跤,別的本事或許沒什麼提升,但近身擒拿的本領可謂與日俱增。讓他們抓個人,手到擒來。

    而鰲拜這邊就正好相反。

    早年,鰲拜跟隨皇太極東征西戰,獲“巴圖魯”(滿語勇士)稱號。皇太極駕崩後,鰲拜力保皇子登基,與多爾袞爆發矛盾,幾次被多爾袞陷害差點喪命,這也是後來順治任命他當輔政大臣的原因之一,鰲拜在政治上站對了隊。

    在清軍入關過程中,面對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多爾袞死後,順治獨掌大權,最終在臨終前將其定為四輔臣之一。

    雖然四大輔臣中鰲拜排名末尾,但他還是以其手段,拉攏遏必隆、逼退索尼、誅殺蘇克薩哈,成為朝堂上說一不二的人物。

    一個志得意滿的權臣,這麼多大風大浪經歷過來了,又怎麼會把小皇帝的摔跤玩伴放在眼裡呢?

    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亂拳打死老師傅。當一群長期訓練的摔跤小子猝不及防地蜂擁而上,鰲拜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是難以脫身了。康熙用他們,正是要讓鰲拜沒有防備,以達到一擊必勝的目的。

  • 10 # Crazy灬歷史

    康熙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明君之一,一直都被後世所讚頌,但是康熙所取得的驕人的政績並不是輕而易舉得來的,縱觀康熙從登基到離世,這一生也是經過了很多波折和艱辛的過程,在政治道路上也出現了很多阻礙。而康熙人生中所面臨的第一個政治障礙就是鰲拜,在處理鰲拜的問題上,其實康熙煞費苦心,這是因為鰲拜的身份特殊,他對大清的貢獻眾人皆知,而且還是順治皇帝欽點的輔政大臣,這樣貴重的身份在朝堂上自然有大量的支持者。

      而反觀當時的康熙,他只是一個剛出茅廬的小孩子,鰲拜此時已經在政治路途上積攢了大量的資源和經驗,所以對於康熙,他沒有放在眼裡,這也為二人的矛盾埋下了伏筆。康熙在登基的時候只有八歲而已,在十四歲時康熙才開始親政,雖然他年紀小,但是因為有孝莊太后的一手提攜,讓康熙從小就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也希望馬上有一番作為,讓大清的政局更加牢固。但是這個時候鰲拜卻仗著自己在宮中的勢力不放權,沒有將實權交還給康熙,所以不除掉鰲拜,康熙就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

      可是如何除掉鰲拜是一個大問題,當時朝堂上很多大臣都是站在鰲拜這一邊的,康熙勢單力薄,他想要藉助這些勢力是不可能的。另外一方面,想要透過大內高手來除掉鰲拜也是空談,因為這些大內高手都是鰲拜一手栽培和提拔的,他們怎麼會聽從一個沒有實權的小皇帝的話,而去除掉對自己職業生涯有著重大影響的鰲拜呢。

      當時康熙已經清楚明白的看到了這些因素,所以他知道,想要除掉鰲拜只能另想它法,這個時候康熙就開始默不作聲的找到了一群少年來幫助自己完成這項任務。這些人年紀小,鰲拜即便看到他們在康熙身邊也不會有任何防範意識,反而會認為康熙還是小孩,還是喜歡和小孩待在一起玩耍。但是這些小孩子其實都功夫了得,而當時的鰲拜已經快六十歲了,即便他年輕時英勇善戰,可是當時的鰲拜已經養尊處優多年,功夫早已不行,而且鰲拜怎麼也不會想到康熙會用這樣的妙計將自己扳倒。就這樣,康熙八年時,他利用自己身邊的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孩子,扳倒了權傾朝野的鰲拜,為自己的政治道路克服了第一個巨大的障礙。

  • 11 # 電視劇裡看歷史

    大內高手,這世上真有所謂大內高手嗎?

    對於皇帝而言,除了江山之外,自己的小命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皇帝會在禁宮外安排大量的兵力來震懾敵人,同時也會選擇親信作為自己的侍衛貼身保護,以防那些以武犯禁的俠士。然而歷史上,皇家選“大內高手”的標準並非是武功要求頂尖,武功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選拔物件是出身和來歷,尤其是滿清皇族,一般所謂的大內高手就是滿清上八旗中人,也只有這些人,皇帝才敢用

    既然大內高手是皇帝的親信,身為權臣的鰲拜又怎麼會不注意呢?

    鰲拜當時控制了朝政大權,各地官員的孝敬使得鰲拜的財富十分可觀,有錢了,鰲拜就能去收買自己在意的物件,比如皇帝身邊的人,這肯定是鰲拜首要的賄賂物件,因為這樣一來,康熙做什麼,想什麼,吃什麼鰲拜都能夠知道。康熙也不傻,所以他不敢去相信自己身邊的人,用小孩一方面鰲拜不會注意,另一方面小孩也是最難收買的物件,這也是康熙的智慧吧

  • 12 # 西門三姥爺

    用一群孩子而不用大內高手,正是說明這場君臣之爭並未發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往常的分析中,大多觀點都認為,康熙用小孩,是為了麻痺鰲拜,自己也根基尚淺,沒有其他政治資源可用等等,這其實都沒錯,但我覺得,說到最深處,康熙對鰲拜,其實根本就沒想下重手,只是在被渴望承認的青春期心態的驅使下,透過這樣一種幾近玩鬧的方式,“督促”鰲拜下野。

    康熙年幼登基,鰲拜作為三朝元老,輔政大臣,在幾十年的戎馬生涯裡,為大清立下的功勳無數。而在順治繼位一事上,更是仗義執言,才沒讓多爾袞奪走皇位。

    而這樣的一位忠心耿耿的59歲大爺,面對青春叛逆的16歲少年,大爺狂妄點 ,少年叛逆些,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自然會矛盾不斷,如同今日管教孩子的家長一樣。

    但這些,放在普通人家裡,給兩個嘴巴,離家出走一次,也就差不多了。

    可在皇家朝堂之上,擰著那股勁,就容易簡單問題複雜化。

    一個16歲的少年,渴望掌握自己的命運,自然就要從前輩手中奪權,而前輩雖無叛逆之心,但也不甘心就此退出舞臺。

    所以,這場爭鬥必然會發生,但並不是不可調和的,也不是必須你死我活的。

    康熙深知,即使這些少年拿不下鰲拜,鰲拜也不可能篡權奪位,自孝莊的保護下更不會傷害自己,

    而如果拿下,就是他康熙正式登場,樹立威信的最好機會。

    所以,康熙只找了一群摔跤少年來對付一個久經沙場的將軍,並在擒下他後卻不殺他,而是關到地老天荒。

    康熙還在探監過後,心有惻隱的說:“念效力年久,迭立戰功,貸其死,籍沒拘禁。”

    在康熙晚年時,也曾對此事後悔,而他的冷血兒子雍正即位後,更是下詔加封鰲拜為超武公,這才算是給鰲拜平了反。

    鰲拜的罪,是罪在阻擋了一個有志少年的成長,

    而康熙之仁,則體現在了只抓不殺、大事化小的寬厚之心上,

    要是鰲拜趕上了雍正,估計早上沒睡醒,就被洶湧而至的御前高手給碎屍萬段了,畢竟鰲拜當官多年,樹大招風,皇上想找個敢出頭的鰲拜仇家,也是不難的。

  • 13 # 蛋叔說史

    年僅不到18歲的康熙大帝生擒了滿清第一勇士鰲拜,成為歷史佳話。後來武俠小說家金庸也將其寫在《韋小寶》書中。

    為什麼康熙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

    我是清華大學歷史系研究生,我將從以下三方面解釋。

    康熙麻痺對手 裝作貪玩

    歷史上,康熙的確是用一群孩子生擒鰲拜,但這群孩子不是普通孩子,而是布庫。

    這是滿族傳統的一種角力遊戲,相當於現在摔跤,是當時滿族人全民熱愛的遊戲。

    康熙訓練這些布庫,自己也經常加入比賽中,讓鰲拜錯誤認為自己還是個心智未全的孩子,放鬆對自己的警惕。

    當時的鰲拜,看著年幼的康熙,不是沒有動過將其殺害,自己篡權的想法,但是看到康熙如此貪玩,以為自己能夠掌控這個孩子,所以沒有對康熙下殺手。

    試想如果當時康熙表現出有特別強的執政慾望,難保鰲拜不會殺害年幼的康熙。

    如果當時康熙訓練大內高手,鰲拜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康熙可能對付自己,一定會早一步下手,殺害康熙。

    鰲拜權傾朝野 大內高手被其掌握

    鰲拜本來位於順治皇帝留給康熙的四大輔臣之末位,卻趁著康熙年幼時,短短几年鰲拜擅權自重,日益驕橫,慢慢走上專權的道路,成為四大輔臣中最有權力的人。

    後來鰲拜把持了議政王大臣會議,掌控了六部真正的實權,肆意殺害不聽從其命令的大臣,嚴重威脅了康熙的皇權。

    此時的鰲拜,早就更換了皇宮裡的大內侍衛,統統安排自己的親信,充當保衛皇宮的御林軍。鰲拜想模仿古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皇宮內外計程車兵,都是鰲拜的人。

    康熙如果找大內高手對付鰲拜,鰲拜第一時間就會得知。

    可能事情還沒開始,康熙就被鰲拜所殺害。

    康熙給自己留有後路

    鰲拜被譽為“滿清第一勇士”,是經過戰爭洗禮的魁梧大漢。

    沒有人能保證能第一時間擒住鰲拜,如果不能擒住鰲拜,等待康熙的只有死亡!如果康熙選擇大內高手捉拿鰲拜,事情成功還好。但萬一失敗,皇帝要除掉鰲拜的意圖明顯,鰲拜會怎樣怒髮衝冠,結局會怎樣,我想大家可以猜得到。

    但是換成了孩子,而且都是親貴子弟,這樣的好處有2點。

    第一點:鰲拜在比賽摔跤時,下手時也會小心點,不會用全力,這就加大了成功生擒鰲拜的可能性。

    第二點:就算失敗了,可以說孩子跟你鬧著玩。鰲拜作為一個三朝元老,又怎麼能跟孩子一般見識呢!而且都是權貴子弟,鰲拜也不好追究責任。

    這是康熙給自己留有的一條後路。

    全文總結

    鰲拜雖然有勇有謀,但是萬萬沒想到,年僅17歲的康熙居然敢對自己下手。不能怪鰲拜太傻,只能說康熙太牛!

    蛋總出品 必屬精品

  • 14 # 鐵琴書生

    康熙皇帝是清朝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沒有之一,康熙八歲登基,16歲親政,在位期間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西征噶爾丹,北拒沙俄,可以說大清的版圖就是康熙皇帝所奠定的,稱他為“千古一帝”也不為過,其中最能體現康熙智勇過人的當屬擒拿鰲拜一事。

    公元1661年,順治皇帝駕崩,年僅八歲的玄燁在祖母孝莊太后的輔佐下登基為帝,順治帝駕崩之前,因為新皇年幼,所以留下了四位輔政大臣輔佐小皇帝康熙,這四位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遏比隆,蘇克薩哈和鰲拜。這四位輔政大臣,以索尼為首,鰲拜居於最末。

    雖然鰲拜是四位輔政大臣中地位最低的,但是蘇克薩哈有勇無謀,在圈地一案中被鰲拜扳倒,遏必隆是個牆頭草,隨風倒,所以1667年索尼死後,就沒人能夠壓制的住鰲拜,而鰲拜也已大清開國功臣自居,不把年幼的小皇帝康熙放在眼裡。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鰲拜為人,鰲拜出生於滿清貴族之家,他的叔叔費英東是後金開國五大功臣之一,而鰲拜自己也是自幼勇武過人,在皇太極麾下屢立戰功,其中,大西王張獻忠就是死於鰲拜之手,所以鰲拜憑藉自己的勇武獲封為“滿洲第一勇士”。在皇太極病逝後,擁戴順治帝有功,成為議政大臣。鰲拜的功勞都是憑藉自己一拳一腳打出來的,沒有半點虛假。

    隨著鰲拜在朝中的權勢越來越大,少年皇帝康熙坐不住了,康熙雖然年幼,但是有孝莊太皇太后輔佐,也有了親政的野心。而鰲拜黨羽遍佈朝野,不把鰲拜剷除,康熙就不能真正親政。

    於是15歲的少年康熙,就開始一步步為剷除鰲拜做準備。康熙先是以練習摔跤為由,召集了一批身強力壯的少年,在宮中練習武功,然後康熙又不動聲色的換了皇宮侍衛和宮廷禁軍統領,終於再鰲拜的一次入宮覲見時,康熙笑著說“朕聽說鰲少保是滿洲第一勇士,勇冠三軍,和我這些小子們比試比試如何?”還不等鰲拜答話,康熙一聲令下,少年們一擁而上,即便是鰲拜勇冠三軍,但畢竟年老,而康熙一方人多勢眾,所以鰲拜只能束手就擒。

    在門外就有大內侍衛,康熙為什麼要讓一群少年擒拿鰲拜而不動用大內侍衛?其原因有三。

    第一,害怕打草驚蛇

    康熙擒拿鰲拜,一定要經過謹慎的謀劃,這些少年和康熙年紀相仿,全部都是自己的心腹之人,所以在密談之中,這些少年不會把秘密洩露出去。而大內侍衛則都是成年人,有很多的利益關係,一旦動用大內侍衛,很可能會把秘密洩露出去,如果鰲拜先一步動手那就得不償失了。

    第二,害怕反噬

    我們上面說了,鰲拜已經權傾朝野,控制了整個皇家禁衛軍,雖然康熙已經不動聲色的換掉了侍衛,但是難保這些侍衛們看鰲拜勢大會臨陣倒戈,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康熙危矣!

    如果讓鰲拜取得了主動權,隨便以一個“皇帝不仁”的藉口廢掉康熙令立皇帝也不無可能。

    第三,麻痺鰲拜

    康熙召集一群少年練習布庫,讓鰲拜以為康熙就是一個貪玩的孩子,從而對康熙放鬆了警惕,而一些孩子,在曾經勇冠三軍的鰲拜眼裡自然是不夠看,所以鰲拜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康熙召集一群少年練武竟然是為了對付他!

    總之,康熙利用一群少年擒拿了鰲拜,一舉震懾了朝野,遏必隆這個牆頭草立馬倒向了康熙,然後康熙順利的親政,從而掌握了國家大權。

    而鰲拜最後,也因為功勳卓著且反跡未露而保住了一條性命,但也在不久之後去世。

  • 15 # 博士科普

    不請自來,我是不愛長篇大論的文史並蒂,談談我的觀點。

    康熙不是不想動用大內高手,而是不能動用大內高手。理由如下:

    首先,康熙需要藉助這些孩子來迷惑鰲拜。就當時的形勢而言,康熙雖然貴為皇帝,當時絕對不是鰲拜的對手,如果採取正面硬剛的話,康熙獲勝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勝了,也是慘勝,會動搖清朝的根基。康熙日夜訓練這些孩子,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鰲拜的疑心和戒心,這對於康熙來說非常關鍵,因為他需要足夠的時間去籌謀這件事。

    其次,康熙需要確保參與行動的人是絕對可靠的。大內侍衛的戰鬥力固然比較高,但這些人並不是康熙一手提拔起來的,到底誰是真正效忠於自己的,康熙並不能分辨清楚。萬一其中包含有鰲拜的眼線,導致走漏風聲,那對康熙皇帝來說是完全致命的。而這些自己日夜訓練的孩子則不存在這些問題。

    最後,擒殺鰲拜不需要動用大內侍衛。鰲拜雖然是滿洲第一勇士,但是也絕對不會是像電視劇演的那樣,十個八個人都近不了他的身。事實上,到了康熙時期,鰲拜已經過了壯年,只是頂著一個滿洲第一勇士的頭號罷了,康熙訓練的那些人對付鰲拜足夠了。康熙害怕的不是鰲拜的個人實力,而是他背後的利益團體。所以擒拿鰲拜重在突襲,不能讓背後的勢力有插手的機會。

  • 16 # 小米拉

    康熙皇帝的一生做過不少轟轟烈烈的大事,他文治武功,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序幕,他被後人稱為“千古一帝”。

    他做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扳倒鰲拜,為他的成功登基鋪平了道路。

    他殺死鰲拜動用的不是大內高手,而是一群初出茅廬的青年小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鰲拜的父親順治皇帝因為痛失皇妃心灰意冷,最後出家做和尚,他安排四個顧命大臣輔佐年幼的康熙。

    在這四個顧命大臣中鰲拜的勢力最強大,他是行伍出身,手裡掌握著兵權,他權傾朝野,對皇位虎視眈眈。

    當時康熙有心除掉鰲拜,可是他的身邊早就安插了鰲拜的耳目,就連他身邊的太監很多都是鰲拜的人,這讓康熙非常苦惱。

    康熙唯一可以仰仗的人就是他的奶奶孝莊太后,孝莊太后對鰲拜敬畏三分,從來不敢和他對著來,年輕氣盛的康熙因為這件事更加惱火。

    當時他身邊根本沒有可用之人,也沒有可以信賴的人,他想要除掉鰲拜只能培養自己的力量。

    滿人有習武的傳統,康熙藉著這個理由招募了一些年輕人,表面上他們陪康熙練習摔跤和武術,實際上他們是康熙的心腹,他們在為除掉鰲拜做準備。

    經過一段時間的謀劃,他們終於等來了機會。

    那天鰲拜帶著兵卒逼宮,康熙讓鰲拜一個人覲見,鰲拜對康熙不屑一顧,同時他並沒有把那些武士放在眼裡,他獨自走進了康熙的埋伏圈。

    那些武士一擁而上,經過一番廝殺,最終鰲拜被擒獲,他的手下也被打敗了,他謀權錯位的陰謀也沒有得逞。

    就這樣康熙用一群毛小子把鰲拜捉住,他為自己在朝廷中站穩腳跟鋪平了道路,同時也為清朝開創了一片大好局面,從這件事中不看出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皇帝。

  • 17 # 愛鏟史的貓

    導語:康熙,一位少年天子,繼位初便有著四大輔臣的干涉。後來鰲拜做大,康熙這位少年天子和鰲拜的矛盾變成了主要,如何穩妥地處理掉鰲拜,是康熙能否安全奪回君權的關鍵。最後,讓人想不到的是,少年康熙用了少年來解決鰲拜,可謂出其不意。

    皇宮裡高手多的事,但是這些高手還真不一定能聽康熙的。

    身為四大輔臣之一的鰲拜憑藉著戰功無數被先帝順治選為輔臣,最後更是透過自己的手段解決掉另外一個輔臣蘇克薩哈,隱隱成為輔臣之首。這樣的人,且不論其自身能力手段如何,光是巴結他的人或者手底下的門客估計就已經是快要遍佈北京城了。所以,皇宮裡的大內高手還真不一定受康熙調動,哪怕調動了,估計鰲拜也早就知道了。

    作為馬上要親政的康熙來說,擁有屬於自己的力量很必要,那不如就此培養自己的力量。

    對於鰲拜,康熙自然主要處理的,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因為他干涉了君權。那麼對於這個權傾朝野的權臣,該怎麼對付呢?

    鰲拜,四大輔臣之首,滿清第一武士,這樣的人一旦動手,是不會束手就擒的。那麼康熙需要想到的不僅是解決鰲拜,還要安全地保護自己,同時又不能讓鰲拜查覺。

    所以,他親自挑選了一些練武的孩子,每天格鬥打鬧,鰲拜看了自然覺得是少年天性,也不會去留意。等到時機成熟,康熙才讓這些孩子動手,事後才列數鰲拜罪狀,這樣,平穩解決掉鰲拜一黨,不可謂不聰明。

    結語

    面對權傾朝野的鰲拜,少年康熙懂得取捨,選用培養自己的力量來對付之,而不是像其他君王一樣,為了對付權臣而和外戚結盟,最後又被外戚壓制。康熙之所以自己選用孩子培養,不僅是對鰲拜勢力的忌憚,也是出於自己未來皇位的穩定考慮,著實讓人佩服。

  • 18 # 詩與歷史

    臣大欺君是清朝前期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順治、康熙都是君主年幼,大臣輔政,繼而亂政。皇太極傳位順治之時,順治6歲;順治傳位康熙之時,康熙八歲。順治繼位初期,多爾袞擔任攝政王;康熙繼位初期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輔政。在此期間無論是順治,還是都沒有多少實權,只是一個傀儡皇帝。在剷除鰲拜前,鰲拜權傾朝野,朝廷上下無不在其監視之中。康熙讓一群小孩擒鰲拜也實屬無奈之舉,也是為自己留下一條生路。具體情形如何,且聽我慢慢道來!

    順治帝繼位之爭

    鰲拜的故事還得從順治帝繼位開始說起。皇太極病逝之時,傳位僅僅6歲的順治,當時手掌兵權皇叔多爾袞、皇太極長子豪格對皇位覬覦之心,可謂是路人皆知。最後在孝莊、鰲拜等人的周旋之下,多爾袞、豪格各自退讓,由順治帝繼位,多爾袞擔任攝政王。大皇子豪格由於與多爾袞直接競爭皇位,被迫害致死。鰲拜等人因為在順治繼位之時,從中周旋,得罪多爾袞,也被多爾袞多方迫害。

    (1650年)冬順治七年,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據說此次意外為鰲拜故意製造,現已不可查證。因為鰲拜的保全與抗爭多爾袞,順治帝在親政之後,對鰲拜多有恩寵,對鰲拜極為信任。在順治帝愛妃董鄂妃去世以後(順治年僅23歲),順治帝開始青燈古佛的生活,政務交由鰲拜等人處理。鰲拜藉此機會在朝中培養了大量黨羽,為以後壓倒其他三位輔政大臣打下基礎。

    鰲拜亂政

    公元1661年正月,24歲的順治帝駕崩,遺詔8歲的皇子玄燁即位。並任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為輔政大臣。四位輔政大臣索尼、遏必隆、鰲拜屬兩黃旗,蘇克薩哈屬正白旗。三黃旗大臣與蘇克薩哈格格不入。再加上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能力平庸,鰲拜雖在四大臣中名列最後,由於索尼、遏必隆的支援,反而權勢第一。三位輔政大臣只有蘇克薩哈願意稍微制衡鰲拜。

    1666年鰲拜與蘇克薩哈因為鑲黃旗與白旗之間土地問題再次發生爭執,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三人反對鰲拜,結果鰲拜假傳聖旨,直接將三人絞死。這件事驚醒了本來不問朝政的索尼,讓他明白了鰲拜已經到了不可不制約的程度。

    因此索尼在1667年正月,上書以順治帝14歲親政為由,請求康熙親政。蘇克薩哈贊成,並提出還政於康熙。可是這件事引起了鰲拜強烈反對,並放出話說滅蘇克薩哈全族。1667年6月,索尼病故。

    7月康熙親政。

    康熙親政之後,鰲拜不願還政於康熙,再加上首輔索尼去世,鰲拜徹底失去制約。於是鰲拜羅織罪名,將蘇克薩哈下獄,並試圖誅滅全族。這遭到了康熙帝的強烈反對。最後鰲拜讓步將蘇克薩哈絞死。此時輔政大臣只剩遏必隆與鰲拜,而遏必隆年根本不是鰲拜對手,朝中變成鰲拜一家獨大。鰲拜開始結黨營私,羅織黨羽,繼續把持朝政。朝中大小事務,必先經過鰲拜裁決、商議才能入朝會商議實施。而此時已經親政的康熙,看在眼中記在心裡,想方設法剷除鰲拜!

    擒拿鰲拜

    1669年經過兩年的考察與忍耐,同時也讓朝中反對鰲拜的聲音逐漸積累,康熙開始著手鏟除。首先便是迷惑鰲拜,在朝中貴族家中挑選親信年輕子弟,進入宮中練習布庫。讓鰲拜以為康熙整日貪戀玩樂,放鬆警惕。其次剪除鰲拜京中黨羽。康熙帝以江南等地未完全平復為由,先將鰲拜的親信派往各地,離開京城。又以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的衛戍權。最後便是我們熟知的將鰲拜召進宮,以練習布庫的孩童將其擒拿。這裡有一個細節需要說明:康熙帝在布庫擒拿鰲拜之前,並未公佈鰲拜罪狀,也未與鰲拜進行對話。而是在擒拿之後,交給王公大臣才羅列了30大罪狀。並不是電視劇中的直接宣佈罪狀,再擒拿。

    康熙帝選用年輕布庫玩伴的三大理由

    第一、宮中大內侍衛都在鰲拜的監視之下。1667年鰲拜殺死蘇克薩哈之後,已經獨攬朝政,無論是宮中還是天下大事,都在鰲拜的掌控之中。如果貿然使用大內侍衛佈置計劃,捉拿鰲拜,或許計劃還未實施,就已經被鰲拜知道。

    第二、迷惑鰲拜,降低鰲拜警惕。練習布庫的小孩是由康熙親自挑選,值得信任,並且只是為了練習布庫玩耍。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迷惑鰲拜,讓鰲拜以為康熙並無大志。宮中無大內侍衛的調動,讓身為大清第一勇士的鰲拜能夠放心入宮,不做防備。

    第三、為自己留下一條退路。大內侍衛為官方力量,而布庫屬於遊戲性質。未擒拿鰲拜之前,康熙並未表露對鰲拜的不滿,如果布庫孩童擒拿鰲拜失敗,大可以孩童貪玩,想看看他們實力等緣由暫時解除危機。而動用大內侍衛,且不說會不會被鰲拜事先知道,大內侍衛的忠心程度也是一個極大的未知數,而且一旦動用,就表示兩者撕破臉皮,再無迴旋餘地。

    這就是康熙帝動用年輕布庫,不動用大內侍衛的主要原因。

  • 19 # 弓車舟

    首先是為了試探一下對方,看看對方的反應。如果上大內高手,等於直接把底牌亮給了鰲拜。倘若一不小心正好輸了,不僅有損皇家顏面,更危險的是暴露了皇家安保的薄弱環節,置康熙於潛在的危險中。無形之中更會助長鰲拜的傲氣,讓康熙難以御下。

    其次,讓一群孩子上場,等於釋放的煙霧彈,容易讓鰲拜放下戒備心,讓康熙在鰲拜眼裡始終扮演弱勢的一方。

    最後,無論哪一方輸贏,都避免了尷尬,好歹有個臺階下,畢竟還沒到真正撕破臉的時候,給了君臣最大的體面。

  • 20 # 嗔痴歷史觀

    能行不平凡之事的人,一般也都不會是平凡之人,康熙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從8歲開始登基成為皇帝,一直到68歲去世,總共在位61年時間,成為了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你以為是運氣讓康熙成為千古一帝的麼?實際上是靠康熙自己的實力。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康熙年少時生擒鰲拜一事,就可以看出康熙的聰明之處,為何康熙當時會選擇一群摔跤少年去生擒鰲拜,而不是大內高手呢?這個做法十分意味深長,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鰲拜的權傾朝野

    鰲拜出生名門,乃鑲黃旗人,自幼便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勇敢,所以在皇太極時期,鰲拜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並且得到皇太極賜予的“巴圖魯”稱號和人們公認的“滿洲第一勇士”稱號,足以見得鰲拜是十分勇猛的,戰鬥力絕對不差。

    不過要說鰲拜真正的厲害之處,其實並不是他取得的這些戰功,而是表現在鰲拜對皇太極一脈的忠誠,在皇室當中,大臣的忠心無疑是最重要的優良品質,剛好鰲拜在這一點佔據優勢。

    當初皇太極去世的時候,其大兒子豪格與十四弟多爾袞陷入激烈的皇位之爭中,當時鰲拜就以軍隊武力威脅多爾袞,才讓多爾袞最終妥協,選擇6歲的福臨成為皇帝,多爾袞做攝政王。

    同樣也就是這個舉動,導致後來多爾袞掌握權力之後,對鰲拜進行過三次迫害,要不是順治皇帝的保護,鰲拜早就在多爾袞時期就一命嗚呼了。終於熬到多爾袞去世,鰲拜也算鬆了一口氣,順治更是看重鰲拜的忠心,在自己握住實權之後,就第一時間重用鰲拜。

    順治後來得了天花,再加上董鄂妃的去世,讓順治悲傷欲絕,無心處理朝政,所以在順治後期,鰲拜更加得到順治皇帝的重用,甚至代替順治皇帝處理朝政,一時間風光無限。在順治去世之前,把皇位傳給年僅8歲的康熙,並且任命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和鰲拜四人為康熙的輔政大臣。

    在四位輔政大臣中,遏必隆一直以來對權力的慾望比較小,只是負責處理好自己內部的事情,索尼是四人當中資歷最老的,所以在索尼在世的時候,大家還是比較聽索尼的意見,鰲拜一樣不敢輕易違反。

    隨著索尼的去世,鰲拜就徹底變了一個人,幾乎權傾朝野,蘇克薩哈試圖勸誡已經親政的康熙解除自己的輔政大臣之位,言外之意就是廢除輔政大臣,自己收回實權。這個舉動很快遭到鰲拜的反對,鰲拜想方設法將蘇克薩哈陷害致死,康熙內心五味雜陳。

    這個時候的康熙,是一個可憐的年輕皇帝,面對強大的鰲拜,康熙內心有一萬個想要殺掉他的想法,但是自己又實在無能為力,為了能夠解決掉鰲拜,康熙必須想一個十全十美的辦法方可,於是康熙就想出了生擒鰲拜的辦法。

    生擒鰲拜的過程

    生擒鰲拜這個過程,絕對不是三天兩天就可以的,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康熙準備了很久,其中第一個階段就是康熙為了麻痺鰲拜,從而找了一群宮中重要官員的兒子陪自己練摔跤,一群人每天沉浸在摔跤中,讓鰲拜誤以為康熙年少貪玩,不思進取。

    這個階段是比較漫長的,康熙一直堅持了很長時間,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裡,康熙的這群小夥伴練就了更加厲害且成熟的摔跤技術,眼看一切就要時機成熟,康熙打算採取最後一步生擒鰲拜。

    這天,康熙提前準備好一個有一隻腳有問題的板凳,並且安排宮女準備好一杯滾燙的茶水,然後就叫太監召鰲拜進宮見自己,鰲拜去到摔跤室,看到康熙和一群小夥伴玩得不亦樂乎,鰲拜絲毫沒有懷疑康熙會生擒自己。

    鰲拜坐在座椅上,不一會兒宮女就端來一杯熱茶,結果鰲拜在接茶水的時候因為太燙沒有端穩,鰲拜身體向前傾,打算去端好茶水,結果凳子的一隻腳是壞的,鰲拜失去平衡摔倒在地,這時康熙連忙叫旁邊的小夥伴去扶鰲拜一把。

    這些提前已經安排好的小夥伴迅速上前,三下五除二把鰲拜按倒在地,迅速綁起來,鰲拜根本來不及反應,自己就被綁起來了,要是鰲拜反應過來,也許事情就麻煩了,“滿洲第一勇士”的稱呼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為何康熙要安排一群孩子生擒鰲拜呢?

    安排孩子生擒鰲拜是一個意味深長且十分明智的決定,不得不說康熙是一個少有的英名皇帝,能夠在自己還沒有成年的時候,就想出這樣十全十美的辦法。至於怎麼十全十美呢?我繼續跟你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為何不選擇大內高手?要知道當時的康熙,雖然是皇帝,但是實權並不在自己的手上,而是在鰲拜的手上,有時候康熙做事鰲拜看不順眼,都會直接罵康熙,康熙還不敢吭聲,面對這樣的處境,康熙要是去找大內高手,明顯就是把自己的計劃公開告訴鰲拜。

    朝廷之中,鰲拜的人實在太多了,康熙沒有信得過的人,與其信任那些大內高手,不如信任一群孩子,至少還要安全很多。要是找大內高手,可能一切計劃還沒有開始,康熙就被鰲拜收拾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康熙找的這些孩子絕對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而是一些重要官員家的紈絝子弟,這些孩子和康熙在一起練習摔跤,其中意味就比較多了,一方面是原本這些孩子就遊手好閒,與康熙在一起玩耍,大家會誤以為康熙也是一個貪玩的皇帝,從而麻痺鰲拜。

    另一方面是這些孩子出生名門,要是生擒鰲拜不成功,也會有很多官員出來求情或者阻止鰲拜對康熙怎麼樣,畢竟自己的孩子也在其中,怎麼逃得了干係呢?

    第三個康熙選擇孩子生擒鰲拜的原因就是雙保險,康熙早就想清楚了,要是到時候生擒鰲拜沒有成功,就可以說是孩子們想要與“滿洲第一勇士”切磋一下,從而也就巧妙避免了危險,鰲拜也不好和一群孩子較真。

    要是生擒鰲拜成功了,自然就不用說了,接下來鰲拜面對的,將是悲慘的命運,也沒有誰敢公然再來營救鰲拜,康熙就順利實現了集權的目的。

    結語

    單純從一個生擒鰲拜,我們就足以看出康熙的英明果斷,正是因為康熙自身的這些優點與實力結合,才能在皇位上穩坐61年,並且取得那麼多成績,成為了古代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千古一帝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文化被盜用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