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狗的輕武

    因為M1919A6是二戰時用來應急的“通用機槍”

    先這麼說,M1919A6它爹是M1919A4,而M1919A4又是M1917去掉水套,改進三腳架之後的輕量化版本,但它實際上還是個需要三腳架的重機槍(或者說是中型機槍)

    然後問題來了,美軍到二戰時期有正兒八經方便單兵攜帶的機槍不?BAR算麼?不算,因為BAR是自動步槍,它雖然可以全自動,但20發的下置彈匣(不方便副射手換彈)、容易過熱且還不能快換的槍管讓他幹不了機槍那種需要長時間壓制的活。

    而M1919A4連個三腳架有二十多公斤,單兵沒法快速攜行。尤其是美軍當年看到德華人的MG通機之後饞的不行,所以就給M1919A4加上兩腳架(但也能接駁三腳架),槍托,提把,並給槍管減重,最終瘦身到14.7公斤(不含彈),讓單兵勉強可以攜行

    但它依舊比MG42這種11.6公斤的通機重的多,而且方頭方腦的機匣攜行起來也很不友好,畢竟它只是用一戰時的老機槍改的。減重後的槍管熱容很差,非常容易過熱(畢竟M1917原本設計為水冷),因此射速也只能控制在400-500發/分,火力壓制效果堪憂...

    所以說,M1919A6只能算是個應急產物,並不適應二戰乃至後期的作戰場景,爛是應該的。

  • 2 # 倫敦上空的噴火

    因為它高不成低不就,完全就是二戰時候美軍沒有正經的班組輕機槍而趕鴨子上架的產物。

    二戰爆發的時候美軍實質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班組輕機槍,勃朗寧自動步槍(BAR)實質上是一支供單兵使用的重管自動步槍,雖然也能起到一定的壓制射擊作用,但是因為僅有20發的彈容量和不可更換的槍管導致其持續射擊能力嚴重不足,並不能有效完成班組輕機槍的任務。

    在二戰前的三十年代美軍其實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了,但是一直沒有拿出實際解決辦法。但到美軍參戰並以上德軍的MG34/42系列通用機槍後,BAR就實在不能再湊合下去了。

    但這是戰爭時期 沒時間重新來設計一款全新的輕機槍,美國陸軍也是典型的“頭疼治頭 腳疼治腳 ”,BAR不是持續射擊能力不足嗎,那我們就找個持續射擊能力足的,剛換裝的氣冷重機槍勃朗寧M1919看上去不錯啊,彈鏈供彈 又可以換槍管。我們給他減減重,換個輕型槍管,加個木槍托 雙腳架 提把 不就是跟德華人的MG-34/42一樣了嗎,還能裝在三腳架上當重機槍,豈不美哉。但是甘蔗哪有兩頭甜,透過把一款重機槍粗暴的減肥來變成一挺“輕機槍”就造成其持續射擊能力大大降低,發熱非常嚴重,而且M1919A6的底子還是重機槍,減重之後的重量仍然高達15kg(不含三腳架),而不含三腳架的MG-34/42僅重11-12kg。持續射擊能力沒能保證,重量還這麼重,那頭都不討好,當然被人詬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荒野亂鬥貝亞值得培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