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佳同學
-
2 # 廈九九
在習慣養成方面,這幾年踐行的還不錯。舉幾個栗子,堅持跑步近3年,至少每週四、週末固定跑兩次,每次5-8公里;堅持讀書2半年,每週至少精讀2本;堅持寫作近2年。我們常說習慣的養成靠堅持,這話沒錯,但堅持也是有方法的。
為什麼你只有三分鐘熱度?人類具有“抵抗新變化、維持現狀的傾向”。從遠古時代到近代,環境變化時,為了生存, 生物會將生理狀態維持在某一固定狀態(即“體內平衡”)。所以在進化過程中我們的基因也保留了這一記憶——保持在固定的狀態會感覺比較舒適,變化則會被視為是一種威脅。“維持現狀”的傾向讓大腦一旦認定某種行為跟往常一樣,就會拼命地維持這種行為。所以一旦大腦認為某項好習慣“跟往常一樣”,堅持起來就簡單了。
習慣究竟是什麼呢?其實習慣就是在腦中設定的程式。如刷牙般輕鬆,這就是習慣。你所有行動幾乎全部,或至少有95%,是由你本人的習慣決定的。這也是為什麼說那些成功的人都有著較好的習慣。
對於大腦而言,沒有所謂好習慣或壞習慣的分別。無論好習慣或壞習慣,身體都會記住這項行動。但被動地被習慣支配,還是巧妙地主動運用習慣?這是我們可以自由選擇的。
要堅持下去,你得先搞清楚這兩點1.用假設的方式確實感受一下習慣所帶來的效果。
從更高的維度去看這項習慣會為你的未來帶來什麼益處。唯有弄清楚這個,你才能有來自心底的動力。假設每天堅持閱讀30分鐘,持續3年後,效果會怎樣?每天閱讀30分鐘,一個月則是900分鐘,等於每個月花15個小時閱讀。假設讀完一本書需要3小時,一個月就能看5本書,三年就是180本。如果你持續鑽研某個專業領域,就能夠成為該領域的專業人士。
2.以長期的眼光去培養習慣。
有可以馬上看到效果的習慣,也有三年到十年才看得出效果的習慣。擁有長遠的眼光,弄清楚自己五年、十年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達成什麼目標,工作上想獲得什麼樣的成就,長期目標夠明確,就知道要培養哪些短期和中長期的習慣。這點可以從下文習慣清單“年度計劃”裡得到啟發。
堅持行動,7個秘訣讓你順利過關以行為習慣的養成為例,一個月期限。其他習慣類別及所需時間請見文末tips.
階段一
反抗期【第1天~第7天】:很想放棄 42%的人失敗
對策:撐下去
1.以嬰兒學步開始
簡單說就是從小地方開始,減少行動壓力,不要一開始就大規模地進行改變。把焦點放在自己能做的事上,能邁出第一步的人、有辦法把第一步化為行動的人,就是具有行動力的人。但無論你把行動的門檻降到多低,請一定要注意每天都累積一小步,才能持續引發動力。
設定“嬰兒學步”兩種可行的方法:一是細分“時間”,如5分鐘整理,15分鐘閱讀等;二是細分“步驟”,如讀一頁書,寫一行日記等。
重點是設定容易執行的門檻;拋開不足感,在反抗期時,無論多麼小的目標,對於培養習慣都有相當大的意義;一定要每天持續執行。
2.簡單記錄
當設定符合自己的“嬰兒學步”計劃之後,接下來就是“簡單記錄”。做簡單記錄能幫我們客觀地分析並瞭解問題,減少行動的不確定性,量化並將行動視覺化還能提高動力。
如何做好簡單記錄,需要思考要記錄哪些專案?用什麼方式和符號;再思考要記錄在哪裡?紙張還是電子檔?
重點是不要過於繁瑣,與目的無關的專案不要記錄。牢記“做麻煩的事=走向失敗”的觀念。另外一定要每天記錄。
階段二
不穩定期【第8天~第21天】容易被影響 40%的人失敗
對策:建立習慣機制
3.行為模式化
把你想培養的習慣化為固定的模式(時間、做法、地點),並認真執行。以培養節奏感,一旦建立固定的行動節奏,身體就能適應“不做不行”的狀態。
模式化的三要素:時間(決定星期幾、幾點開始)、內容(決定數量和方法,如每天話30分鐘聽VOA英語)、地點(決定在家中、上班圖中或辦公室)。
務必遵守幾個重點:一是儘量找出不被侵犯的“聖地”,利用不容易被公司或私事影響的時間,二是考慮一舉兩得的做法,比如把行動安排在上班途中或午休時間,就不需要另行安排時間了。三是每天持續行動。
4.設定例外規則
計劃再周全,要想一個月都遵守,是極為困難的。尤其上班族會有臨時加班、聚會等突發事件導致行動被中斷。可能會產生自我厭惡感或無力感,繼而提不起勁堅持下去。“例外規則”就是對諸如此類不規律發生的事件預先制定應對規則的彈性應對機制。
對此,你需要考慮例外狀況(身體、氣候、預定事項),考慮應對方法(以“嬰兒學步”的方式行動、替換,如第二天加倍完成目標或某一天預留更多時間補上,設定特別的日子,光明正大地中斷一次行動也是一種方法)。
重點是設定例外規則時,你要假設可能發生的例外情況,例外規則可以一邊嘗試一邊變更,因為往往實際行動時才會發現意料之外的事情不斷髮生。
5.設定持續開關
設定持續開關務必重視:一是瞭解自己擅長的事,才能設定對自己有效的開關;二是不同的習慣採用不同的開關,效果會更好。
階段三
倦怠期【第22天~第30天】:感到厭煩 18%的人失敗
對策:加上變化
6.加上變化
倦怠期是身體已經逐漸習慣新行動的時期,乍一看好像行動已經成為習慣,但如果在這是疏忽大意,最後也很有可能會失敗。倦怠期需要“變化”,因為倦怠源自一成不變。新增變化可以嶄新的心情重新出發,產生動力。就像我之前堅持跑步,每天跑同一條路線有時候也厭煩了,就才經常改變路線,或同一條路線反正跑。
新增變化除了改變內容、環境,還可以適當變換你的“持續開關”。重點是以“一舉兩得”的角度思考,透過一個習慣得到兩倍收穫,比如從只聽英文變為“一邊聽英文一邊整理”、“一邊聽書一邊跑步”。另外,還要準備多種選擇,變化越豐富越好。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以變化為目的輕易改變已經形成的行為模式或例外規則。
7.計劃下一項習慣
如果在培養一個習慣的過程進行到八成時擬定下一項習慣計劃,不僅會提高現階段的動力,也能夠以新的心情投入新的行動。在倦怠期最後階段計劃下一項習慣也是為了建議習慣的連貫性。
計劃培養下一項習慣有兩種方法,一是把目標倒過來計算,參照自己“習慣的年度計劃”清單;二是使用新的工作清單擬定計劃。
重點在於排列優先順序,慎選對你自己而言最有效的習慣;而是就算已經你好計劃也不要執行,回到抵抗期的原則,一次只培養一個習慣,太貪心將會導致失敗。
TIPS:
1.堅持多久之後能夠“習慣化”?
關於養成一項習慣所需的時間有各種說法,二十一天、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由於所需時間的長短要依照想培養的習慣的種類而定,因為習慣不同,抵抗程度不同,所需要的努力也不同。作者將習慣分為三類,即三種不同程度的習慣。
行為習慣即每天規律的行為,如讀書、寫日記、整理、記錄家庭收支等,大約需要一個月。身體習慣如減肥、運動、早起等與身體節奏相關的習慣,大約需要三個月。思考習慣如了邏輯思考能力、創意能力、正面思考等與思考能力相關的習慣,因為與性格有關,對於變化產生產生的抵抗也最強烈,大約需要六個月。
2.建立習慣清單“年度計劃”
行為習慣堅持一個月就會固定下來,所以一年能夠培養十二個習慣。身體習慣堅持三個月可以養成,那麼一年也能培養四個習慣。
所以,開始按年計劃你的習慣清單吧,這麼堅持一年,你會非常有成就感。長此以往,你與別人的差距也就一點半點了。
3.抵抗期預防失敗的“習慣培養三原則”
原則一:鎖定一項習慣,不要同時培養多項習慣,否則會很辛苦,很難堅持。先挑戰一項習慣,等成功養成這項習慣後,再繼續挑戰下一項習慣吧。
原則二:堅持有效的行動,行動規則越簡單越好。複雜的事情容易失敗,簡單的事情容易堅持,這是真理。
原則三:不要太在意結果。過度在意結果,會導致行動節奏被打亂。
-
3 # 小劉35
輕鬆地養成一個好習慣?談何容易?習慣是慢慢養成的,在人幼小的時候最容易養成,一旦養成之後,要想改變過來卻還不很容易,比如說:大聲講話,擾及他人的寧靜,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在別人讀書工作的時候,我們是否有過喧譁的行為?我們要隨時隨地為別人著想,只有上帝和野獸才喜歡孤獨,人類是群居的高等動物,維持公共的秩序,顧慮他人的利益,不可放縱自己,在公共場所人多的地方,要知道依次排隊,不可爭先恐後的去亂擠,願此拙文,對您有所裨益,您我共勉!
-
4 # 手機使用者96053763351
我先說我是如何做到早起的。目前本人已經在早上4:30自然醒來,而且雷打不動,到點就起床。早起對於我就是一個好習慣,當然最開始我是沒有辦法做到的,畢竟以前起來都是早上6:30了,提前兩個小時對於我是有一定的難度。
我為什麼要那麼早起來呢,是因為我最近參加心理學網路學校的學習,因為孩子小,又要上班,幾乎抽不出什麼時間學習,後來想只能利用早起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畢竟是交了學費的,不能荒廢吧。
於是調好鬧鐘,第一天早上4:30被鬧醒時,那個困啊,眼皮打架啊,真的是招架不住,但是趕緊披上衣服,跑到書桌那裡開始了學習。然後就這樣,咬著牙連續10天后,竟然可以輕易的起床看書了。如今,我不僅完成自己的閱讀計劃,而且還完成自己定下的書寫計劃。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源於這個習慣背後有一個美好無私的夢想,因為有夢想才有動力,這個習慣背後的動力要有可持續性,不是堅持一天兩天,或一年兩年,而是堅持一輩子。有了動力,這個好習慣的養成就變得輕而易舉了。
我目前擁有的良好習慣:早起;每天閱讀1小時;聽網路課程2小時;寫人生感悟一篇;每天一定淡妝出門;每日護膚;陪孩子搭積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做好各種角色切換,平衡生活與工作。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是要有良好的習慣來支撐,良好的習慣養成來源於自己想要一份美好的生活,你要的東西很重要,那麼你的好習慣養成就變得非常的輕鬆。
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就選擇了什麼樣的習慣。願大家都能輕鬆養成好習慣,輕鬆駕馭人生。
-
5 # 青青藤教育
先給好習慣的養成創造一個環境。
然後把好習慣細分一下,
比如像養成看書的習慣,
可以先從每天看10頁,然後堅持一週,習慣後,增加5業-10頁,
循序漸進。
-
6 # 心之助盧悅
養成新習慣 的8個簡單小步驟:
你是否一直為設定目標而又無法達成,而疲憊不堪?
破解招數是,把你要達成的目標分解成小的漸進的步驟。換句話說,當你圍繞你的目標,形成了新的習慣,你就可以把成功化解為一系列的日常行動。
1. 集中火力只搞定一個新習慣記住,重要的一點是,一次只攻克一個新習慣。
這樣,你的意志力儲備可以集中在完成一個習慣的養成,並加大成功的勝算。
2. 最短30天的承諾養成一個新習慣的時間,因人而異,也因習慣的不同而不同。你會發現一些習慣較易養成,另一些需要多付出些努力。
3. 將新的習慣錨在某個舊習慣上比如說“在我從單位出來到達我的車之後,我要換上鍛鍊的衣服,散步10分鐘。”
4. 每次邁進的步子要小設立一個不太可能失敗的承諾。比起一下子達到某一特定的里程碑的做法,更重要可行的是,每天持之以恆地小步邁進,而不錯過一天。當你的承諾目標比較小時,你也更容易啟動。
5. 對將遇到的困難要預設計劃對將遇到的困難要有心理準備,迎接它們的到來。這樣,真遇到困難時你才不會傻眼。運用“如果-就”的計劃模式,預防困境。
6. 為你的習慣設立責任感追蹤自己的努力成效,並將自己的新習慣公之於眾。當有他人監督的情況下,你更易於兌現承諾。
7. 獎勵重要的進步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集中建立一個獎勵機制,慶祝自己完成目標。如何獎勵由你自己來決定,但是在過程中標註和慶祝重大時刻是很重要的。
8. 建立一個新的身份更好的方式是,決定將新習慣簡單視為你自己的一部分,並把每一次的“小勝利”用作證明內在你是誰的方式。
-
7 # 愚人小智
人應該支配習慣,而決不能讓習慣支配人,一個人不能去掉他的壞習慣,那簡直一文不值。
—— 奧斯特洛夫斯基
好的習慣伴隨終生,而一個好習慣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毫不誇張的說是受益終生的。好習慣一旦形成,就會根植於內心,極具穩定性。
基於此,百日計劃發起人“愚人張延智”號召大家參加主題為“堅持一百天,養成好習慣,練就新技能,順便成為斜槓青年”活動。
接著,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好習慣的乾貨。
1.制定明確的目標。有目標才知道該怎麼做、該做什麼。
2.一次只培養一個習慣。先集中培養一個好習慣,一次企圖培養多個習慣,會分散精力,容易中途放棄。
3.告訴你的親人朋友。告訴你的親人朋友是個非常好的方法,這能起到監督你的作用,還能給你壓力。
5.定期回顧。要定期對堅持帶來的改變做回顧,這樣你才能看到堅持得到的收穫,也可以小小的獎勵一下自己。
6.知錯改錯,切莫將錯就錯。如果自己不小心空缺了幾天習慣培養,千萬要知錯就改,犯小錯誤比放棄整個計劃好得多。不要自責,你可以把錯偶爾偷懶當作獎勵自己。
一個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它需要你長期、反覆的堅持才能根植於內心。研究表明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而百日計劃足以讓你養成一個好習慣並根植於內心。而且養成了一個好習慣,以後好習慣的養成將越來越容易,也就是說,我們已經開始養成“養成好習慣”的習慣,也就是說,一旦養成“養成好習慣”的習慣,就會形成連環效應。
-
8 # 蘭藥師講考試
1. 習慣:做起來容易,不做反而難的一種行為。習慣不能馬上建立或去除,他們是在長期不斷重複中被塑造出來的。習慣形成的第一個訊號是牴觸情緒減弱。建立習慣的兩個關鍵:重複及回報。
2. 微習慣:運用少量意志力,強迫自己每天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每天做一個俯臥撐。
3. 自我損耗:也叫意志力損耗,自控力損耗。影響的五個因素:努力程度,感受難度,消極情緒,主觀疲勞,血糖水平。
4. 正常的習慣的建立,會遇到強大的阻力,很難堅持下來。例如,如果我們定下《每天到健身房鍛鍊一個小時》這麼一個目標。在努力程度上,我會感覺自己的身體太差,根本沒有辦法堅持一個小時的鍛鍊。在感知難度上,我覺得還要去辦卡,買專業的衣服,如果工作太忙,也抽不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鍛鍊。在消極情緒方面,我覺得至少要鍛鍊2到3個月才有效果吧。在主觀疲勞方面,剛剛開始鍛鍊五分鐘,還有45分鐘,感覺是度日如年呀。
5. 如果我們定下《每天做一個俯臥撐》這個小目標,我們還是很容易完成的,然後,透過每天的重複養成鍛鍊的習慣。一旦形成鍛鍊的習慣以後,我們再去追求更強、更高的目標。頻繁重複的小任務,也是鍛鍊意志力的理想方法。
6. 我們可以用手機app,記錄追蹤,養成習慣的過程。IOS推薦用《小日常》
-
9 # 左手青藍
是一個特別不善理財的人,對身邊的朋友或同事有記賬習慣的,特別的羨慕,把收入支出記下來,每個月定期存入一小部分工資,說起來都是這些,都是些很小的事情,但我卻沒有堅持下來,別人理財已經成為一個好習慣的時候,開始懊惱自己,我怎麼就沒有把這個習慣給堅持下來了?看了<<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這本書之後對習慣的養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習慣 當身體學會某種行動,不用思考,或努力,就可以輕鬆作出反應慣性的行為。有的人習慣早起,有的人可能習慣晚起,有的習慣睡前閱讀,有的可能習慣睡前玩手機,人人都渴望自己養成一種好習慣,但是經常會被"三分鐘熱度“所打敗.
為什麼又會有三分鐘熱度呢?
對人對於人類而言,保持在固定的狀態,會感覺比較舒適,要是變化則會被視為一種危險。固定的狀態包括。人的體溫,性格,環境,行為,這種平衡狀態,這本書裡稱之為習慣引力,習慣引力,有兩種功能;
抗新變化 我要增加一種新的習慣,身體就會開始產生反抗,我們俗稱的"三分鐘熱度"就是在自己決定要做這個事情了,當正在做的時候,身體就開始反抗了,身體不要這種變化。
維持現狀 大腦認定某種行為跟以前一樣,就會拼命地維持這種行為。
如何培養一個好習慣?
培養習慣的三個階段:
階段一(第一天至第七天)這個時候的想法是很想放棄堅持習慣的方法:
設定一個小的目標,比如要養成睡前閱讀的習慣,給自己定一個時間,睡前的半個小時,看書5頁,把這個計劃細分化,範圍不要過大,如果只說每天要看書,這個計劃就比睡前半個小時看書5頁要大,還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記錄,把它當工作日誌上的代辦事項來完成。
這樣的一個小習慣是完成起來是沒有壓力的,也不需要任何動力或者意志力就可以堅持完成的。
這階段的重點;
設定比較容易執行的門檻(看一本通俗易懂的書,不要選一本不感興趣的)
拋開不足感(不要想著每天看5頁書,沒有任何的效果)
一定要每天堅持執行(間斷了,身體裡一直處在抗新期)
定的內容一定不要過於繁瑣(不然很容易放棄)
保持每天的記錄(這樣可以看到自己每一天的進步,記錄的越多,自己看了也會有一種成就感)
階段二(第8天-21天)不穩定期容易被影響方法是:把自己想培養的習慣,化為固定的模式,確定準確的時間,現在幾點開始,
定數量與方法,看五頁。把行為定為你每天定時,定點,定量要做的事。
這一階段的重點是:要找出不被打擾的時間,這裡所說的不被打擾指的是,外界的因素中斷你的行為,同時也包括自身被外物所誘惑,考慮一舉兩得的做法,每天持續行動。
階段三(第22天-30天)倦怠期 厭感到煩方法是:新增變化,改變內容環境,"倦怠期"會出現的症狀:
感覺厭煩提不起勁,感受不到培養習慣的意義,因一成不變而產生空虛感,這種倦怠期,在工作上也是同樣的道理,我自己就特別的明顯,在一個地方呆的時間長了,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對工作沒有熱情,積極性了,成了所謂的"老油條",不想上班的心情成了身體裡的常見聲音了。<<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這本書中的方案是新增變化,計劃培養下一個習慣, 習慣一次性不要定太多,一項一項的完成。
用一些小技巧來提高堅持一種好習慣的動力與意志力:獎勵,被稱讚,遊戲,理想模式,儀式,去除障礙,損益計算,結交朋友,對外宣佈,處罰遊戲,設定目標,強制力。
一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工作更加的積極,而一但把習慣養成了,身體會每天重複行為,根本不需動力與意志力,可見好習慣也更容易使我們有意外的收穫。
-
10 # 踏著朝陽
1.習慣是什麼? 字典裡說:習慣是人們長期養成的生活方式。這也是我們慣常理解的習慣。可是習慣是怎麼養成的?
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用老鼠做了一個實驗:他在一個玻璃迷宮裡的同一個位置放入一塊巧克力,同時把一個大腦中植入晶片的老鼠放了進去。透過晶片觀察老鼠找巧克力時大腦的反應。一開始老鼠用全力的在找巧克力,不斷的聞味道,不斷的碰壁,此時他的大腦大部分進入工作狀態。在放了近百塊巧克力之後,科學家發現,老鼠的大腦不如一開始那樣活躍了。只有部分割槽域在保持工作。當老鼠的速度越來越快,幾乎毫不費力的就找到巧克力的時候,他的大腦幾乎美沒有活動。這個過程反應了習慣的形成過程——大腦將一系列行為變成自動的慣常行為的過程,也給我們揭示了習慣的神經邏輯迴路。科學家們將這一邏輯迴路總結為——暗示、慣常行為、獎賞。 當老鼠吃到美味的巧克力的時候(獎賞),大腦就會記住這次走的正確的路線(慣常行為)。下次聞到巧克力的味道(暗示),老鼠只需要回憶那次正確的路線就可以了。當他吃到了一萬零一次之後,我相信他不用腦袋也知道該怎麼走了。偷笑 我們知道了習慣的神經邏輯迴路之後,再來建立新習慣就不會那麼難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2.如何養成一個新習慣
在我們已經擁有的習慣中,慣常行為是我們容易關注的,而暗示與獎賞通常使我們忽略的部分。在我們建立一項新習慣的時候,通常的關注點是行為,比如:每天堅持跑步,每天喝8杯水。可是這對於我們的身心來說,開始肯定是個痛苦的過程。如果這個過程沒有絲毫的快樂,身體與大腦就會開始牴觸這個過程。 所以最開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明確獎賞。每天八杯水,會讓我面板水潤,變成女神,成功吸引男神的注意,這還不算獎賞嗎? 按照習慣的邏輯迴路,我們需要的是單次行為的獎賞。比如喝完八杯水,在已完計劃表裡打個√。即使是這種完成任務的小小滿足感,也會哄騙你的大腦,讓他喜歡這樣的一個新行為。直到這個行為被無數次重複,變成你的習慣。
其次,設定一個暗示——也就是習慣啟動的點。在一堆資料夾中,一定是脊背上設標籤的首先被找到。繁忙的生活中,加入一個新的習慣可不是簡單的是。有多少夢想就僅僅是想想而已?所以我們需要設定一個啟動鍵,比如每早鬧鐘響,喝水。比如上班第一件事喝水。可以依據時間設定鬧鐘來提示,也可以建立在你的行為習慣上。不過一開始,最好這種暗示是可以聽見的,看見的。而不是放在腦子裡的。 我們都不想讓夢想僅是想想而已,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只要有時間一切都有可能。讓一切從擁有好習慣開始。
-
11 # 升值君
市面上有很多習慣速成的書,也有不少“打卡”社群,聽到最多的就是“21天養成XXX”,養成一個習慣到底需要多少天?
調查研究發現,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不能用具體的天數來衡量的,不同的習慣養成的時間也不一樣。
心理學家對“養成一個習慣,到底需要多少天”進行了一項研究,觀察了96名志願者養成一個習慣所需要的時間。
這些習慣包括:午餐後吃水果、每天堅持跑步 15 分鐘等等。結果顯示,這些志願者養成一個習慣平均需要 66 天。但是,不同習慣的養成時間也不一樣,從 18 天到 254 天不等。比如:每天早上喝杯水的習慣養成的最快,但是每天堅持做 50 個仰臥起坐就很難。
研究人員還發現,即使我們中途偷懶了一兩天,對於習慣的養成也沒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同樣的習慣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
因此,養成一個習慣的平均天數,對我們來說沒什麼參考價值。
習慣的養成,依賴於四個部分:觸機(cue)、慣性行為(routine)、獎勵(reward)和信念(belief)。
1、觸機:即觸發習慣的原因。
習慣的觸機有很多,可能是時間、地點或場景。
觸機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決定習慣好壞的,是它引發的慣性行為。
2、慣性行為:之所以叫慣性,是因為它是無意識的。
比如一開啟電腦就先上網看看娛樂新聞;比如睡前一定要刷一下微博。
在建立新習慣的過程中,我們的自制力,就用於修正那些引起拖延的舊行為,將其替換為新的慣性。
在更正壞習慣時,你需要格外留意引發它的觸機,同時關注自己的行為,不斷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
這一步是最消耗時間和精力的過程,可能要與舊習慣反覆拉鋸。
3、獎勵:這是習慣養成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它往往被人們忽略。
為什麼壞習慣容易養成且難以改變?
因為它們的獎勵往往即時而明顯:打遊戲、刷網頁、吃零食這些哪個不是這樣?
好習慣難以形成,也恰恰因為短期的獎勵不夠明顯。
健身、練書法這些行為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有些人天生能從過程中獲得精神激勵,但很多人不行,那我們需要人為的賦予自己獎勵:比如記錄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時不時發個微博鼓勵下自己、達成一些小目標時吃頓好的慶祝下等等。
此外,強化你的“信念”有助於你獲得精神上的正反饋。
4、信念: 這是支撐你建立習慣的內在動力。
你想要學會彈吉他,是為了能在各種晚會上一顯身手;你想要規律飲食、早睡早起,是為了身體健康;你想要健身減肥,可能是想俘獲心上人的芳心。
信念能讓你你在養成好的習慣時獲得精神上的正向反饋,同時,你的信念越強烈,就越能忍受改變過程中的痛苦與反覆。
-
12 # 健身讓你健康
如何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說到習慣養成,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一個說法“只要堅持做某件事一個月(或者是二十一天,每個人說得都不太一樣)就能將這件事養成習慣”。
我只想說,這樣的說法真是太不負責了。只要舉兩個例子:①下定決心減肥的人那麼多,能堅持每天運動,堅持一兩個月的不少吧?你們的身邊都肯定有這樣的人,堅持幾個月後又停下然後迅速反彈的人也不少吧?②每個人都試過堅持上班,但是怎麼那麼多人辭職,堅持幾個月,幾年的工作不是已經變成習慣了嗎?
要養成一個習慣,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堅持”。什麼是堅持?難道不是覺得自己隨時會放棄的時候,才會堅持嗎?堅持的前提就是辛苦,一件事只要會讓你覺得辛苦,那它就不可能成為你的習慣。
要養成一個習慣,唯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逐漸適應,先從自己能接受的程度開始。我經常說的,減肥要將運動和飲食控制變成自己的習慣,才能真正成功。一開始就去跑步十公里,一天只吃一餐,這樣的行為有可能變成你的減肥習慣嗎?不可能的。
養成良好習慣,首先要做的是從零到一,有了一之後,才能有十百千萬。還是以減肥為例子,從沒運動的你,飯後去運動場散步;每天都肥宅快樂水加薯片的你,今天只買小罐快樂水和小包薯片。這樣的小事你肯定能做到的。
做到了,成功了,擁有這個成就感才能讓你明天繼續做同樣的事,慢慢散步變成跑步,跑步越跑越遠,越跑越快,零食不再吃了,主食也吃少了。等某一天,你在路邊藥店門口看到一個體重秤,稱一下才發現體重輕了二十斤,回家做飯時想起以前的飯量是現在的兩倍,早上睡醒去運動場跑步的過程是那麼自然,那才是真正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回覆列表
首先拆解一下問題
問題是“如何儘快地養成一個好習慣”,那我就分兩個部分來說,一個是如何養成好習慣;另一個是怎麼儘快養成習慣。
一、先來說說如何養成好習慣。
習慣的建立首先,我們看一下習慣的定義。習慣,是指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從本質來說,它的核心要素是時間。你能夠堅持一個行為越久,你慢慢就會養成習慣。
我們再從大腦的原理來分析一下習慣是如何養成的。
大腦的結構很複雜,我們簡單地分為兩個部分,前額皮層和基底神經節。
前額皮層是一個“思考者”,它會思考長遠利益,負責做一些決策。同時它還會監督一些自發行為,也就是基底神經節所執行的那些行為,發現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它就會介入。
基底神經節是一個“執行者”,它喜歡做效率高的事情,不喜歡“動腦子”。它透過識別行為模式,不用經過思考,會直接自動重複一個行為。
建立習慣的過程就分為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由前額皮層來完成,首先讓它不抗拒你的這個新行為。那如何讓它不抗拒?你給它點好處,它自然就不抗拒了,也就是所謂的獎勵機制。當你透過大量的重複讓它接受這件事情以後,就由基底神經節接手,它會自動去執行,不會耗費你太多精力。
所以,長時間的重複一個行為,直到你的身體可以自發的行動了,你就是養成了一個習慣。這裡面,長時間和重複就是重要的兩大要素了。
四大障礙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在建立習慣的過程中會遇到四大障礙。
1.牴觸情緒。尤其在最開始的時候,你的牴觸情緒會比較大,一想到每天跑步、每天讀書、每天寫作等等就會不想動。
2.外在誘惑。本來要去跑步的,可是這個電視劇怎麼這麼好看,再加上之前說的牴觸情緒的加持,於是就一直看了下去。
3.意志力損耗。人的意志力不是無限的,用多了總有損耗。在意志力損耗比較大的情況下,是很難去堅持習慣養成的。
4.動力不足。動力是不可靠的,它會受情緒或者身體狀況影響。當你病了、被老闆罵、和家人吵架、壓力大,這時候你還能激發你的動力嗎?你可能就只想休息一下。
如果能解決這個四大障礙,習慣自然而然就能養成了。
微習慣解決四大障礙微習慣策略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這個策略來自《微習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斯蒂芬·蓋斯曾經也是個廢柴,但是他用微習慣成功地實現了人生逆襲。
微習慣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把你想養成的習慣壓縮到非常小。比如,你想養成讀書的習慣,那你的微習慣就可以定為每天只讀10分鐘書。
那微習慣是如何解決上述四大障礙的呢?
1.牴觸情緒。一般出現牴觸情緒的原因是因為你把目標設得太高了,你想起來就特別牴觸,甚至有點害怕去完成。
比如有一段時間,我對身體健康這件事特別焦慮,於是就開始鍛鍊身體。又是仰臥起坐,又是跑步,又是平板支撐。對於一個常年不鍛鍊的人來說,可能是一下運動量過大,每次鍛鍊完就十分想吐,再想起鍛鍊就害怕得瑟瑟發抖。
但是如果你用微習慣,給自己設定一個小小的目標,比如一天讀兩頁書,這還有什麼好牴觸的呢?你可能會說一天讀兩頁書能有什麼用呀?很有用,這個問題我們後面再講。
2.外在誘惑。本來想學習,但總想著玩,有那麼多誘惑,這怎麼辦?微習慣特別小,不會超過10分鐘,你10分鐘以後再去玩不是一樣嗎?
3.意志力損耗。
微習慣太簡單了,它並不會損耗你太多的意志力。相反,它還能幫助你恢復意志力。
一項關於自我損耗的研究發現了“認為意志力有限”和“意志力變得有限”之間的關聯:在涉及自我損耗的活動中,那些認為自己擁有無限意志力的人似乎堅持得更久。因為微習慣只會消耗很微量的意志力,這就會讓你的大腦產生一種“意志力是無限的”的錯覺,而這種錯覺會讓你堅持得更久。
4.動力不足。
動力在習慣養成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可惜的是,隨時激發動力是非常難的。
微習慣透過兩個方式來激發動力。一個是引入獎勵機制,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給大腦一點好處。在有持續反饋的情況下,讓你能夠激發動力。另外一個是,因為微習慣很小,容易持續做下去,當你看到自己堅持了這麼長時間,你會很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也會激發你的動力。
微習慣的步驟掃除了養成習慣道路上的所有障礙,那麼就來看看微習慣的幾個步驟吧。
1.制定微習慣計劃。比如,你想養成健身的習慣,你就可以把計劃定為每天做2個俯臥撐。
2.明確習慣依據,也就是你開始行動的“開關”。培養習慣的常見依據有兩種,時間和行為方式。按照時間依據,比如每天早上7點閱讀10分鐘。按照行為依據,比如吃完飯以後閱讀10分鐘。
但是我的建議是不要給自己設定具體的依據,把晚上睡覺作為截止時間就可以。
3.建立獎勵機制。
獎勵也可以分等級。比如,每天完成了目標,給自己買點好吃的。連續一個星期完成目標,給自己買一份小禮物。連續一個月完成目標,給自己買份大禮物。把那些你想買買買的東西先記下來,一點點透過完成微習慣去獲得,這樣會讓你更有成就感。
4.記錄追蹤完成情況。
可以買那種掛在牆上的大日曆,也可以用上手機app來記錄。最重要的是,當你看到你一天天堅持下來的成果時,你會有很強的成就感。而且,你也特別不想打破這個持續的過程,所以會繼續堅持下去。
需要注意的幾點1.可不可以同時培養多個習慣?
你完全可以同時培養多個習慣,畢竟人的大腦是個多執行緒的作業系統。但我自己的經驗是最好不要超過4個。
如果你為自己計劃了10個微習慣,加起來需要的時間也不會超過半個小時。但是這可能會讓你產生一種牴觸心理,“10”這個數字會使大腦感知到的難度增大,你就很難堅持下去。
2. 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
當你總能超額完成的時候,你可能就會無意識地給自己挖一個陷阱:你的目標會暗中膨脹。如果你連續7天每天閱讀了1個小時,大腦可能就會按照每天閱讀1小時要求你,你就很容易又產生牴觸心理。
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你每天的目標並沒有改變,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任何時候感到牴觸了,一定要把目標再縮小,並時刻提醒自己這件事很輕鬆,因為最重要的是先讓自己行動起來。
3.微習慣的量這麼小,能有什麼用呢?
微習慣有一個隱藏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超額完成。
當你開始了以後,內心的牴觸就會減輕,很容易就會超額完成。比如,我的微習慣是每天閱讀2頁書,讀完2頁以後,常常會繼續讀下去,不知不覺就會讀1個小時。
但如果你從來都沒有超額完成過,那是不是毫無收穫呢?並不是。如果你每天堅持閱讀10分鐘,按照平均每分鐘閱讀300字算,你一年可以閱讀109萬字。除此之外,開始我們也說了,習慣的養成在於長時間和重複,即使沒有超額完成,你也會養成一個好習慣,而題主的目的就是養成一個好習慣。
符合SMART原則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目標管理的SMART原則,其實微習慣也符合這個原則。
要養成習慣,就要給自己制定一個好目標。什麼是好目標?好目標要儘量符合SMART原則。
Specific:目標必須是具體的。
Measurable: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
Attainable: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
Relevant:目標必須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Time-bound: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
比如每天讀2頁書,非常具體,也很好衡量,完全可以做到,跟養成閱讀的習慣的大目標緊密相關,截止期限就是晚上睡覺前。完全符合SMART原則。
二、再來說說怎麼儘快養成一個習慣。
我的答案就是,用微習慣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了。
我們已經知道了,習慣是由時間堆積起來的,沒有時間這個因素,習慣不可能養成。那我為什麼還說微習慣是養成習慣的最快方法呢?因為用其他方式,失敗的可能性比較大。一旦中間間斷,一切又是重新開始。你的習慣養成就一直是開始、中斷、再開始、再中斷……你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而微習慣讓你很容易一直堅持下去,變相為你節省了很多時間。
綜上,儘快地養成一個好習慣的方法就是微習慣策略了。如果想對微習慣有更多瞭解,可以看我的這篇文章:
https://www.toutiao.com/i681557731070443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