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
2 # 兒科醫生王玲
你好!每個人由於成長環境的不同,遺傳因素及父母教育的不同,而影響著一個人的發育,也影響著孩子開口的遲早。
如果孩子一歲多還沒有開口,對於父母應注意區別:孩子是否有說話的能力,或者只是說話的能力還沒有顯露,或者是否有其他原因導致孩子不說話。
如果孩子過了一歲還不能理解父母的話,應該去醫院,如做—個語言發育評估檢查,是否有聽力障礙。如果聽力正常,只是開口晚,那父母完全不用擔心,只要平時多與他交談,看到什麼就教孩子說什麼,即使他不說,父母也要說,不能嚇唬嘲笑孩子,否則孩子會變得不肯說話,嚴重的可因緊張而口吃。
溫馨提示:要注意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不可盲目的等待孩子自然說話。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與孩子用語言交流,有耐心傾聽孩子說話和鼓勵孩子用語言描述所見所聞和感受,還可以利用書本幫他學語言,書本是幫助孩子學語言的重要工具,附有圖片的書是最好的工具,利用圖片給孩子講故事和讓讓孩子編故事,故事能給予孩子歡樂使他感到值得跟著學,慢慢孩子的語言就豐富了。
孩子發育落後不學說話怎麼辦?
您好家長,寶寶學說話需要經歷一個由聽到說的過程。通常情況下,孩子在1歲半以前便能夠聽懂父母說的話,但是自己會說的話卻不多,說話的積極性也不高。主要是因為此階段寶寶的發音器官尚未成熟,大腦還不能支配唇、舌、喉發出所需要的語音。所以,孩子只能領會,自己卻說不出來。
隨著寶寶的生長髮育,大約從1歲半開始,寶寶說話積極性會越來越高,詞彙量也迅速增加,這個階段開始正式進入語言能力發展階段。
1歲至1歲半的寶寶已處在從語言理解和模仿階段轉為語言表達階段的過程,瞭解這一時期寶寶的語言特點,才會使親子之間的交流變得更順暢、更清楚。
當到達1歲~1.5歲時,寶寶已經開始喜歡和周圍的親人說話,並且懂得用極少的字表達。但是,由於他能聽懂的詞語還比較少,所以在表達上還處於不斷進步階段,有時候想要表達卻說不出想要說的話來,就會出現很著急、生氣的狀態。
當孩子1歲半~2歲時開始進入由“被動”轉向“主動”的言語活躍期,他們用語言表達需求的願望更為強烈了。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加強對他語言能力的訓練,可以更快幫助孩子準確地使用一些常用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