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穎婷財經說

    能正確的問出問題,就相當於問題已經解決了一半。你問了一個特別棒的問題!

    我舉個例子:

    假設有一對雙胞胎,在2010年一起大學畢業,一個加入阿里,一個進入報社。9年之後,去阿里的那位已經是年薪百萬,而且滿街都是挖他的獵頭。去報社的那位,他曾經寄託理想的整個產業都沉淪了,一切都需要重來。

    並不是說雙胞胎的素質或者能力有多大差異,也不是說他們分別跟隨的領導的能力或者個人操守有問題。核心問題是這兩個單位所附著的經濟體,一個在快速崛起,一個在快速崩潰。一個是不利於成長的機會視窗,一個是能加速成長的機會視窗,僅此而已。

    對於像你我這樣普通出身的平凡人,要想獲得最大限度的成長,光靠勤懇努力是顯然不夠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每一個當下的點,都不會產生過多的收益,你的腦力和體力勞動創造的收益都是極其有限的。你再提高效率,一天也只有24小時可以使用。

    如果要加速成長,就需要有更大的視野,踩中週期的趨勢給自己賦能:比如10年前買房了,或者持有騰訊股票10年,什麼都不用幹,10萬變1000萬。在這個基礎上,如果你又是個努力的人,你能擁有更多的資源和能力專注於自己想要成長的方向,獲得成長加速度。

    那麼要讓自己成長為一個超級個體,完全蛻變上一個臺階需要怎樣做呢?就要藉助趨勢的崛起。就像馬雲20年前押寶在一個還未開始的網際網路新賽道;就像李佳琪抓住了小影片風口直播賣貨的時代紅利。這就是規模思維和指數思維帶給自己的成長機會。

    在大的機會判斷面前,唯有提升思維框架,刻意訓練自己的認知和眼光,才能在新開一扇機會視窗的時候快準狠的跑過去,飛速成長,彎道超車你身邊的同齡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肚子上贅肉比較多應該如何健身減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