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子書屋
-
2 # 橘玄雅
指甲套,又名“護指”,是一種佩戴在手指上的女性飾物。清代貴族無論男女,多有蓄甲的習慣,其中以女性為甚。使用指甲套,既有保護指甲的效果,又可以作為裝飾品。
一般認為,蓄甲代表著脫離生產,有彰顯自己身份不需勞作的效果。所以清代貴族無論男女,多有蓄甲的習慣。
順便一提,指甲套在清宮裡,大概是清中葉才出現的,孝莊文皇后應該是沒用過指甲套的。我們可以看看孝莊文皇后的畫像。
並沒有使用指甲套。
具體來講,指甲套的質地一般是金屬或者玳瑁,極個別的有玉質的。金屬類有金、銀、銅以及銀鍍金等,或實地,或鏤空,玳瑁質地則多為實地。無論是金屬還是玳瑁質地,除個別為素地外,大多是鑲嵌有珠寶或點翠裝飾。指甲套的口徑、長度,也根據需要有所不同。實物中見到過的最長的指甲套,可以達到15cm或更長,而最短的指甲套,則有僅3cm的。
需要注意的是,指甲套一般兩件為一套,戴在四指和五指上。這是因為從情理上講,如果想要手指保持基本的持物能力,至少要保持前三指的空閒。從晚清的照片來統計,幾乎所有使用指甲套的記錄,均是戴在左手或右手的無名指和小指上的,目前尚未見到有例外。
有些清宮戲,恨不得女性五個手指頭上都戴上指甲套,那是不對的。
另外,指甲套並非典制內所要求的裝飾,所以沒有誰能戴,誰不能戴的說法,也沒有什麼“等級”的說法,相當自由。
-
3 # 古今通史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護甲套的歷史由來已久,不單清代有,明代甚至推至漢代(有古物出土)也有。再早有史料記載的就是《韓非子》:戰國時南韓國君韓昭侯周圍的侍臣,即全都蓄著長甲,指甲一旦超過一定長度,就極容易斷、裂,所以用套筒保護。發展到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逐漸向精、美、貴的趨勢發展,使女性的護指套形成一種文化。
清宮皇后、嬪妃們的指甲套質地有金、銀、玉、玳瑁、銅、琺琅等多種材料,利用鏤空、鏨花、鑲嵌等裝飾手法,紋樣大小由基部到指尖順勢而收,自然流暢,背面多為鏤雕,極少封塞,這樣可使空氣流通,夏季飾戴不致憋悶。
護甲套說是一種保護指甲的器具不錯,當然也有題主所說的作為飾品的裝飾作用,可以讓滿族盛裝與手的搭配更為和諧。在髮髻本就非常高的情況下,再穿上底子非常厚的鞋子,寬肥的馬蹄袖下是光禿禿的手指,是很不搭配的,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不合審美要求。
-
4 # 談地論天
是護指套”又稱“護甲套”護甲套早在明朝的時候就已出現過。這一點被很多人忽視。只是到了清朝。後宮娘娘們用的就非常普遍了。樣式也繁密了許多。滿族女子喜歡留長指甲,女性手指的纖細柔長,除與生俱來的天賦條件外,還可以藉助裝飾的手段,那就是將指甲蓄長。蓄甲之風,源遠流長。據《韓非子》一書記載:戰國時南韓國君韓昭侯周圍的侍臣,即全都蓄著長甲。
-
5 # 雜談記
放眼現在,有些土豪在炫他們的豪車和美女,同樣在古代那些皇家貴族們的虛榮心也很旺盛,她們赤裸裸的向世人炫耀起了她們的“手爪子”。
其實那些長指甲飾品的學名叫“護甲套”或“護指套”,它們主要是為了保護皇家貴族們留的長長的指甲的作用。明朝時這些長長的“護甲套”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這種“護甲套”在清朝時期已在皇家貴族中更為流行罷了。
清宮內的皇后、嬪妃非常喜歡戴“護甲套”,她們會留著長長的指甲,據說留一寸的指甲會經過一年時間增長,而在這期間指甲如果被折斷就太得不償失了,所以為了保護脆弱的指甲,古人便發明了“護甲套”。
清宮皇后、嬪妃們的指甲套質地有金、銀、玉、玳瑁、銅、琺琅等多種材料,利用鏤空、鏨花、鑲嵌等裝飾手法。這些指甲套不光保護了脆弱的指甲,更可突出她們高貴的身份,以彰顯皇家貴族和平民百姓們的不同之處。
下圖慈禧在打小皇帝的屁股時,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她指甲上的“護指套”。
-
6 # 密探零零發
還是古人會玩,老祖門早就有美甲技術了,清朝皇后指甲飾品,堪稱中國最早的美甲技術,學名就要美甲套,主要是古代妹子們用來保護自己的指甲的。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代後宮的這些妃子們以留長指甲為美,而且爭相鬥豔,但由於指甲越長就越容易折斷,於是乎指甲套應運而生,成為後宮這些妹子們專用美甲技術,而且必須是皇帝的女人才能戴,這是特權的標誌,並且不同品級的妃子佩戴的指甲套的材質也不一樣,有一定的等級要求。
總之,這些指甲套成為清朝後宮妃嬪後愛美的飾品,堪稱中國最早的美甲技術了。
-
7 # 歷來現實
現代人也有很多留長指甲的,目的是為了摳鼻子挖耳朵方便(這是我能想出的最合理的答案)。
我們看清宮劇中,甭管是慈禧太后,還是別的什麼皇后嬪妃,也都喜歡留著長長的手指甲,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宮廷慣例。
其實留長指甲,並非清宮專利,明代就有人這樣做了,下圖是流亡日本的朱舜水畫像,可以看出,他也留著長長的指甲。
古人什麼人留長指甲?起先是風流名士,後來延伸到宮廷貴族群體,主要目的還是彰顯自己不用下地勞作的高貴品質,摳鼻子挖耳朵倒是這個習慣的額外價值了。
清朝宮廷貴婦手上不光留長指甲,還要以鳳仙花或指甲花染指甲,所配戴的長指甲飾品,作用是為了保護好不容易留起的長指甲,以免因各種操作誤傷,兼保護指甲上面的美麗圖案,名字就叫做“護指”。
“護指”的主要材質是鑲珠嵌玉的豪華金屬或者景泰藍、玳瑁等。
-
8 # 魚兒讀書會擺尾
這種飾品說白了就是一種“護指”,又名“金驅”,通常用金銀、玳瑁等各種紋飾製作而成,在清代風靡一時。這種護指是古人蓄甲之風的產物。
中國古代蓄甲是因為古人認為指甲是父母所賜不能隨意毀傷,《孝經》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另一方面,對女人來說,修長的指甲能凸顯出纖纖玉手,更有美感,古人以“四寸玉簪”來譬喻手指纖長如玉簪花的花瓣,因此古代女子也經常在指甲上作修飾。《陳書·皇后列傳》記載高祖宣皇后章要兒就有漂亮的指甲:
少聰慧,美容儀,手爪長五寸,色並紅白,每有期功之服,則一爪先折。《紅樓夢》中也記載了晴雯臨終之前,將指甲交給寶玉:
又說:“可惜這兩個指甲,好容易長了二寸長,這一病好了,又損好些。”晴雯拭淚,就伸手取了剪刀,將左手上兩根蔥管一般的指甲齊根鉸下,又伸手向被內將貼身穿著的一件舊紅綾襖脫下,並指甲都與寶玉。道:“這個你收了,以後就如見我一般。”而在男人而言,留著長長的指甲,則表示地位超然,因為只有不幹活的人呢,才有機會留長指甲。勞動階層縱使想留指甲不敢毀傷,但是在日常勞作當中必然會因為幹活而損傷指甲,沒有機會蓄甲。留著長指甲就是上流階層的具體體現。
但是蓄甲並不容易,指甲生長極慢,蓄一寸長的指甲大約需要半年,稍不注意,就會損傷劈裂折斷等等,因此如何保護指甲就是一成了需要考慮的問題,護指也就應運而生了。護指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但是發展成為廣泛流傳的時髦裝飾,則到了明清時期。
《香畹樓憶語》中陳裴之追悼其愛妾紫姬:
姬髮長委地,光可鑑人。指爪皆長數寸,最自珍惜。每有操作,必以金驅護之。彌留之際,鄭媼為理遺發,令勿輕棄,更倩閏湘盡剪長爪,並藏翠桃香盒中。閏湘曰:「留以遺公子耶?」含淚點首者再。文中的“金驅”就是護指。
從一些清朝女子畫像或晚清老照片中,均可看到護指的影蹤。除了大拇指外,其餘四指均可戴指套,最少的只戴無名指和小指。工藝上以金銀寶石等材料精雕細琢,造型長、彎,更能增加手指的纖細感和修長感。
清宮的護指主要由宮廷廣儲司和造辦處的撒花作、累絲作、玉作、牙作、鑲嵌作、琺琅作等處承做。質地有金、銀、玉、玳瑁、銅、琺琅、玻璃等多種材料,製作工藝上採用了鏨刻、錘揲、焊接、鐫、鏤、累絲、鑲嵌等手法,再加上金鑲珠寶玉石和極其複雜的掐金絲、點翠等工藝,護指極盡華美之力。
至晚晴,護指愈加奢靡。慈禧就有一對10釐米長翡翠護指,由一整塊質地精良的材料,外部做好後,內部再鏤空,四壁薄厚一致,近似於透明的玻璃管,比製作鏤空雕刻一件精美的玉器要費工甚多。
因為護指成為權力的象徵,所以內外命婦紛紛效仿,甚至連宮中稍有地位的太監也喜歡在小指上套個護指以自矜身份。清亡後,民國時期這種飾品才漸漸銷聲匿跡。
-
9 # 澹奕
因為清宮劇的盛行,大家都會發現清朝後妃的手上都會佩戴指甲套,這種配飾當時被稱作“護甲”。當時上至皇后、皇太后,下至低階的答應、常在幾乎都會佩戴。
清朝後妃佩戴護甲,一來是作為裝飾品,為了美觀並且保護指甲;二來護甲材質不同,也是作為宮廷身份高低的區分。
雖然護甲多出現於清朝,其實明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不過並不多見。“護甲”顧名思義就是為了保護指甲。宮廷之中的后妃養尊處優,並不需要辛勤勞作,從事各種體力勞動,所以從先秦時代就流行的“蓄甲之風”在上層貴族中一直盛行。
不過,指甲畢竟非常脆弱,非常容易折斷,所以當時的人們為了保護住長長的指甲,發明了護甲。護甲多使用黃金、琺琅、白銀、翠玉、瑪瑙等製成,表面鑲嵌珠翠,下方鏤空。不僅美觀而且通風。
滿清時期,宮廷女性都穿著旗裝,旗裝與傳統輕柔飄逸的寬大漢服不同,整體呈方塊狀。加上滿洲人梳旗頭,腳上穿著花盆底,整個人就顯得修長。正因如此,如果配上粗短的手指就會顯得相當不美觀,佩戴護甲也是為了整體協調。
除此之外,因為材質的不同,後來這種普通的裝飾品後來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區分身份地位的飾品。越高階的妃嬪,所佩戴的護甲越修長,材質越金貴,工藝也越複雜。清宮皇后佩戴的護甲品種眾多,正式場合多為黃金製成。
不過,這也不過是種裝飾品,也幸虧是在古代,不然成天佩戴著這樣的護甲,生活中的確有很多的不便。
-
10 # 子屠龍
清朝的宮廷劇裡,我們經常會看到嬪妃們留著長長的手指甲,上面還固定著保護套。這個保護套叫“護指”,是專門用來保護指甲的貴婦裝備,平常女子幹活哪裡會有什麼長指甲。
長指甲很容易折斷,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一不小心就立馬斷。但是,這指甲對宮廷裡的嬪妃來說很重要,是顯示高貴身份的名器,也是養尊處優的外在表現。
護指早有之,明代就有很多出土文物,文獻記載更是遠推到先秦。就如同封建專制的完善,小小的護指也在不斷地演繹變化,進入清朝就朝著精、美、貴發展,出現金、銀、玉、玳瑁、銅、琺琅、玻璃等多種材質。
清朝的嬪妃,一般只在大拇指、無名指、小拇指上留長指甲,留其他手指的人絕對屬於奇葩型別。
為養護好指甲,嬪妃們沒有少下功夫,她們有專門的宮女來做美甲服務。當時的太醫們,為迎合嬪妃們的需求,專門研製軟化指甲的藥水,讓嬪妃們定時浸泡。甚至,嬪妃們還享受“進口甲油”,讓自己的長指甲更漂亮點。
以慈禧太后為例,她每晚睡前要用熱水泡軟指甲,宮女用專用工具校正、用小刷子清理乾淨、再塗上甲油保護。1900年慈禧西逃時,狠心剪短多年心血的長指甲,一時間傷心落淚。
清朝的護指,造型多數是錐桶狀,套至手指中上部,明顯的下寬上尖,弧線長度從幾釐米到十幾釐米。嬪妃們的護指,儘管是成對製作,但她們一般不會成堆佩戴,這是一種講究。
還有一種講究值得一提,嬪妃會按照不同季節戴上不同的護指,某些清宮劇的千年不變護指有些藝術誇張。一般而言,春秋兩季會使用金制或者銀製的護指,夏季會使用涼爽的玉製的護指,冬天會使用裡面套棉的護指。
嬪妃們留長指甲就必須要戴護指,但要不要留指甲完全看個人愛好,並不是所有的嬪妃都留著長指甲,像康熙的祖母孝莊文皇后就沒有。
宮裡的女人,很大程度上妝容是為取悅皇帝,然而並非所有的皇帝都喜歡長指甲的嬪妃。遇到討厭指套的皇帝,你說嬪妃們要不要剪掉指甲?
-
11 # 歷史寶藏
我們經常會說:武裝到爪子和牙齒,來形容裝備很齊全。
其實爪和牙本來就是一種來自動物本能的武器,要不你看女生打架,不是抓就是咬呢。
人類的指甲,已經退化了作為武器的功能,更多是作為手指的一種保護,切菜時候不小心刀碰到手指甲的時候,就會發現指甲這個硬物是多麼有用。清代的嬪妃們,會留著長長的指甲,熟悉清宮劇的都不會陌生。這個長指甲一般都是和精美的指甲套聯絡在一起的,指甲套是一種保護指甲的小工具,當然了,用各種金屬和寶石材料,也可以做的十分精美,屬於很好的裝飾品。
留著長指甲,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為什麼這麼說呢?道理很簡單,長指甲不利於日常生活。留著長指甲,洗臉,洗衣服,做個手工活,會很不方便。因此能留著長指甲的,基本都是不幹活的。
自己不幹活,就需要一些下人幫自己幹活,確實如此,深宮裡的妃嬪們,都是有宮女伺候的,連梳頭髮這樣的事情,自己都是不做的。所以這也是身份的象徵了。
此外,留著長指甲,需要去打理,這就要花費時間,所以說留著長指甲的人,都是閒人,閒的沒事了,才會去擺弄這些東西。天氣炎熱需要用水滋潤指甲,天寒地凍還需要塗上油脂,以防乾裂斷掉。
此外,指甲套這個裝飾品,也是有不同的等級規範的,不同的材質、花紋和寶石珍珠等裝飾,代表著不同的級別。
從一個指甲套,就能看出嬪妃在宮裡的受寵程度。
慈禧太后的長指甲
回覆列表
簡介
“護指套”又稱“護甲套”。大家熟識護指套大都處於清朝後宮電視劇裡。其實護甲套早在明朝的時候就已出現過。這一點被很多人忽視。只是到了清朝。後宮娘娘們用的就非常普遍了。樣式也繁密了許多。滿族女子喜歡留長指甲,女性手指的纖細柔長,除與生俱來的天賦條件外,還可以藉助裝飾的手段,那就是將指甲蓄長。蓄甲之風,源遠流長。據《韓非子》一書記載:戰國時南韓國君韓昭侯周圍的侍臣,即全都蓄著長甲。
作用清宮戲裡妃嬪戴的長指套是護甲用的,叫護指套。
清宮的皇后、嬪妃,極喜歡蓄指甲。
一般來說,蓄一根一寸長左右的指甲,通常需要半年以上,而且稍不留神,就會劈裂折斷,為了保護這種細長的指甲,特在手指上加罩一個套筒,以起到保護的作用。
這就是人們俗稱為護指的器物。
除大拇指需要靈活不受限制外,其餘各指都可以戴這種護指,既可以對稱成套地戴,也可以單手或單指戴飾。
清宮皇后、嬪妃們的指甲套質地有金、銀、玉、玳瑁、銅、琺琅等多種材料,利用鏤空、鏨花、鑲嵌等裝飾手法,紋樣大小由基部到指尖順勢而收,自然流暢,背面基本上是鏤空的,很少封死,這樣可使空氣流通,夏季飾戴不致憋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