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暖陽鴿說教

    一、首先,要固本強基,抓好學科基礎知識的實力。

    教師教學過程中,要紮實抓好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強化基礎題型的訓練,牢固掌握雙基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形成強烈的內驅動力。比如:在小學數學教學四則運算的概念方面,數學概念是組成數學的細胞,也是數學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學生數學四則運算概念的形成和發展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衡量學生數學能力發展的重要標誌。低年級可以透過實物操作、具體事例和現場實景重演的分析,初步瞭解四則運算的含義。中年級可以透過對比教學,使學生理解四則運算的概念實現從認識到抽象概括的思維過程。如:小學減法知識的理解:

    1、寫:在加法算式中標註“加數+加數=和”;

    2、劃:在減法算式中進行對應數值的劃線,引導學生根據一個加法算式可以寫出兩個相應的減法算式;

    3、想:由此抽象歸納出“和 — 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的關係式;

    5、用:再根據減法的意義判斷能否用減法解決問題。

    這樣,透過“觀察——概括——應用”的學習形式,使學生不僅進一步掌握減法的意義的內涵,還可以瞭解減法的外延,促進學生解釋思維的靈活性。

    二、其次,要整理概括,提高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在已有的基礎知識上,使用歸類、演繹和類比推理等多種的思維方法,逐步學會有理有據地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的能力。比如:學生在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簡便運算)的教學,就是學生在理解掌握運算意義上,發現諸多的算式中的規律,並總結規律的過程,從而有效提高運算速度與正確率。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學環節:

    1、列舉:透過解答教材中的例題,得出兩組不同算式,但得數相同的算式:

    (1)(5+3)X4=5X4+3X4

    (2)(12+8)X5=12X5+8X5;

    2、觀察:發現比較等式的共同之處,它們相同的地方是等號左邊的算式都是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等號右邊都是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等號兩邊數值相等。

    3、歸納:把發現的共同規律總結出來,形成運算定律(乘法分配律),即是“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

    4、正用:就是應用乘法分配律來指導計算的思考過程。如:26X3的計算推導過程。

    (1)拆數:把26看作20和6相加,即是26=20+6;

    (3)相加:就是把兩個積相加。即是20X3+6x3;

    (4)不變:也就是結果不變或得數相等。即是26X3=20X3+6x3;

    (5)計算:按照運算順序計算出結果。即是26X3=(20+6)X3=20X3+6x3=60+18=18;

    (6)驗證:也就是要再用其他算式進行簡便運算的驗證。如:102X28=(100+2)X28=100X28+2X28=2856,學生可以隨便互寫,寫出式子即可,不用算出得數;

    5、抽象:把所總結的規律用字母代替,這樣便於記憶。即是:(a+b)Xc=aXc+bXc;

    (1)分拆:要分別理解8X36和8X64的意義;

    (2)觀察:發現乘式的特點,其中一個因數相同;

    (3)通變:算式是求36個8和64個8的積相加,也就是求(36+64)個8的和;

    (4)改寫:根據乘法分配律可以把原式改寫成8X36+8X64=8X(36+64)=8X100=800。

    (5)推理:依據多種運算的情況,可以指導(a+b)Xc和aXc+bXc的結果總是相等的。

    三、再次,要操作應用,發展學生良好思維的品質。

    學生在運用所學知識過程中,往往容易被思維定勢所左右,被相似度高的情形所迷惑,造成知識性的干擾,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操作應用,發展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正確率。

    1、辨析正誤:

    學生學習了乘法分配律後,又容易跟乘法結合律互相干擾。如:(25X9)X4,一些學生就容易將原式寫成=25X4+9X4 ;又如:75X4X25X4往往又容易把原式寫作=(75+25)X4=100X4了。這就要理清定律,進行有針對性的辨析練習,提高學生辨別正誤的思維能力。

    2、靈活巧用:

    當學生學習運算定律、性質、積商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性質以後,學生的計算思路拓寬了,方法多了,會對同一道題目產生多種的解法。比如:25X14,學生會作出多種的解答方法。(1)25X14=25X2X7;(2)25X14=25X(10+4);(3)25X14=(20+5)X14;(4)25X14=25X(20-6);(5)25X14=(30-5)X14等。這樣就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現象,這些方法都是對的,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從諸多的解法中,比較,篩選出最簡便、最合理的方法,促進學生思維的縱深層次發展。

    3、變式活用:

    學生往往順向思維解決問題不會出錯,但逆向思維的問題卻頻頻出問題。比如逆向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1)75X4+25X4; (2)36X12—6X12 ;(3)28X49+28 ;(4)35X21-35 ;(5)26X18+52; (6)48X22-96 ;

    透過以上的練習,讓學生逐步掌握解題思路,形成自己的解題技巧:

    第一、辨別:判斷該題適用什麼簡便運算定律。

    第二、分析:分析題中的特點適用運算定律,需要如何“變通”。就如乘法分配律中的“和”與“差”的適用性。

    第三、“變形”:判定題中可以適用運算定律,但為滿足條件,怎樣將原有的數字進行“變形”,從而“創造”出符合運算定律的算式來。如:26X18+52中的“52”看成“26X2”,那麼26X18+52=26X18+26X2,這時就可以運用乘法分配律的逆用了。

    這樣,透過不斷地將四則運算的教學與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結合起來,有效改變學生計算方法的呆板性。

    四、最後,要多變訓練,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技能。

    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解題思路,往往體現為學習成績一般,達不到優秀,其原因就在於發散性思維不夠,缺乏創造性思維的能力。這時,教師可以透過“一題多解”、“一題多答”、“一題多變”、“一題多編”、“一題多驗”等各種變練,既達到鞏固基礎知識 “溫故知新”的作用,又促進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協調發展,收到“觸類旁通”的功效。

    總之,改變一個人的解題思維習慣,就得在具有夯實的知識基礎上,構建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再應用發散思維的技能,靈活多向新穎地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達到改變解題思維習慣的目的,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業成績,成為“出類拔萃”的學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租用遊戲伺服器有哪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