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貝加保爾A

    有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為了體現“以德治國”,體恤國民的理念,定了這樣一條規矩:你出國探親、訪友、旅遊、留學等等吧,只要你到國外,發現有魯華人在別的國家當奴隸,你可以把他買回來,然後,領著你買回來的人,到政府去說明情況,那麼,你買回這個奴隸所有的花費由政府核銷!

    一次,孔子的大弟子顏回去齊國講學,發現了一個奴隸,於是顏回就用自已的講課費把他買了回來,顏回是孔子的大弟子,大家都聽說過吧,史書上說他是“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直白點說,就是視金錢如糞土,好貧樂施。所以,回國後並沒有去政府核銷買回奴隸的費用。

    這個訊息傳開以後,大家都誇顏回品德高尚,誇孔子教徒有方!魯國政府也發出了向顏回學習的號召!

    孔子聽到這個訊息後,很生氣,狠狠地罵了顏回,認為顏回是貪小利而忘大義!

    為什麼呢?

    因為,你顏回品德高尚,出國買回奴隸不要政府掏錢,可別人出國遇到類似的情況咋辦?買回來不去核銷費用,會損失一大筆錢;去核銷費用吧,品德一下就被顏回比過去了。因此,人們會在出國救不救奴隸的問題上產生了猶豫,有的甚至就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看到了裝作沒看到,一走了之。

    而我們的聖人孔子,在別人的一片讚美聲中,敏銳地看到了“顏回救奴”這件事情的利弊,看到了問題的本質。

    古人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很多問題和事情,所站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認識和看法也就不一樣。因此,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深刻分析認識同一個問題,才能得出客觀的、準確的結論,不能人云亦云,想當然,拍腦門,最後,很容易誤人誤己。

  • 2 # 呵呵說吧

    一己之見僅供參考。

    題主的關鍵詞有:角度、深度和廣度,看問題、解決問題。

    首先,得“有”問題。從問題的反映來看,首先是“認識”這個“問題”。之所以問題上面要打個雙引號,是對這個問題是否確定為“問題”,還未知。認識這個問題,需要理解,一般來說,站在對方的角度,聆聽、確認、理解,由此,才能感受到面對的是什麼樣的阻力,這需要理解,理解的角度,有身臨其境的一致感覺。

    其次,是“識別”問題。這需要“按類分析”,從問題反應出來的深度去挖掘,建立邏輯聯絡。邏輯中的“因果”、“充分”、“必要”條件的列寫,是需要有“知識”的依據。由此,可能的判斷會有:不是問題只是一個過程,不是問題條件不成熟(有被忽略的領域),是個問題必須解決等等。

    最後,是“解決”問題。缺乏邏輯的補充邏輯,問題“立項”則列寫出解決的途徑。作為“知識”,以點帶面,推而廣之,作為“應用”確定其“作用”的範圍。

    角度、深度和廣度,是客觀對待問題的一種方式,是可以成為“知識”的一種方式。知識的積累以及傳播,是“人”具備的基本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曹操生擒呂布,為何不為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