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早餐說

    這個太廣泛啦,最好來幾張圖片好辨認,導致辣椒葉子發黃的原因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病理性原因是感染病毒病、葉黴病、白粉蝨等病害,生理性原因則是缺水、缺維生素、缺氮等水肥。

    辣椒葉子發黃什麼原因

      1.病毒病。在高溫乾旱的情況下,特別是前一段時間,病毒病發生特別嚴重,具體症狀是在頂部的葉片上出現明脈輕微褪綠,或者出現濃、淡綠相間的斑駁,重症的除了褪綠斑駁外,還會引起病葉明顯的變黃,出現落葉現象,尤其是在高溫乾旱情況下發生尤重。

      2.葉黴病。通常是在下部葉片開始,逐步往上部葉片發展,特別是在果實的膨大期發生比較嚴重。發病初呈淺黃色不規則褪綠斑,葉背病部初生白色黴層,不久變為灰褐色至黑褐色絨狀黴,肉眼可以看到,這也是葉黴病和生理性缺素、凍害的根本性區別,隨著病情的發展,葉片由下向上逐漸變成花斑,嚴重時變黃乾枯,使植株長勢衰弱,果實變小、畸形,影響產量。

      3.白粉蝨。為害由於今年乾旱少雨,白粉蝨特別猖狂,而現在的情況是大棚大多數都沒有上棚膜,給防治帶來一定的難度,加上蟲源基數大、種植茬口多,白粉蝨可以連續發生,使得白粉蝨比以往更難防治。在一些大棚中,可以發現葉片的背面有著很多的白粉蝨蟲卵,它們靠吸食葉片的汁液維持生命,會導致葉片變黃。

      4.乾旱引起的下部葉片發黃。在剛剛定植上以後,大多數菜農為了蹲苗,採取控水控肥的措施,由於高溫乾旱,根系吸收水分不足,造成黃葉現象,也可能是在剛定植後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根系沒有恢復好,植株缺水造成的。

      5.生理性缺素缺氮,有可能導致植株瘦小、葉片小而薄、發黃的現象,後期脫落。缺鉀:花期表現明顯,植株生長緩慢,葉緣發黃,逐漸乾枯,葉片易脫落,植株易失水造成枯萎,果小而易落。缺鈣:植株矮小,頂葉黃化而下部葉保持綠色,生長點枯死或停止生長,易產生臍腐果。

    辣椒葉子發黃怎麼辦

      1.病毒病防治措施:在防治病毒病時一定要先防治住白粉蝨和蚜蟲為害,因為白粉蝨和蚜蟲會傳播病毒病,造成防治上的困難,可以選擇蝨蚧寧和綠菜Bora進行防治。而對於病毒病可以使用病毒A加三十烷醇進行防治。

      2.葉黴病防治措施:在發病後可以使用達科寧700-800倍、腈菌唑2000倍、甲基託布津800倍混合噴施。並要注意在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燬,合理輪作,最好是和非茄科類植物輪作,可減少葉黴病發生機率。

      3.白粉蝨防治措施:可使用少量敵敵畏和阿維菌素混合噴霧,也可以選用撲蝨靈進行防治。

      4.乾旱引起的下部葉片發黃防治措施:進行澆水,一定要掌握適時適量。最好不要在晴天的中午澆水,以免造成根系的損傷,可以考慮衝施一些肥料,補充植株的養分,也可以噴施葉肥,如速綠、仙U素等,也可以噴施豐收一號。

      5.生理性缺素缺氮防治措施:

      缺氮:可以追施少部分的尿素,或者複合肥,不要太多,以免造成植株徒長。

      缺鉀:追肥時每畝次棚室施硫酸鉀3千克或氯化鉀3-4千克,應急時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或1%草木灰浸出液。

      缺鈣:葉面噴施0.5~0.8%%氯化鈣水溶液,每隔3~4天一次,連續噴3~5次。

  • 2 # 山村文化影視自媒體

    常見的辣椒炭疽病主要有3種:

    一、黑點炭疽病:主要為害果實,也可為害葉片。葉片被害時,初為水漬狀褪綠斑點,漸成圓形病斑,中央灰白,長有輪紋狀排列的黑色小粒點,邊緣褐色。果實被害時,病斑長圓形或不規則形,凹陷,呈褐色水漬狀,有不規則形隆起,呈輪紋狀排列的黑色小粒點,溼度大時,邊緣出現軟腐狀,乾燥時病斑幹縮呈膜狀,易破裂。莖和果梗染病,出現不規則短條形凹陷的褐色病斑,乾燥時表皮易破裂。

    二、黑色炭疽病:主要為害果實,初期在果實上產生水浸狀淺褐色至褐色,圓形至橢圓形斑點,後擴大橢圓形枝不規則形凹陷斑,上生黑色小粒點呈同心輪紋狀排列,後期患病斑常穿孔。

    三、紅色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發病初期在果實上產生淺褐色至黃褐色水浸狀小斑點,後擴充套件成圓形至橢圓形凹陷斑,病斑生橙色至橙紅色小粒點呈不明顯輪紋狀排列。

    發病規律:

    一、氣候因素。高溫高溼有利於此病發生。如平均氣溫26~28℃,相對溼度大於95%時,病原侵入後3天就可以發病。

    二、栽培因素。地勢低窪、土質黏重、排水不良、種植過密通透性差、施肥不足或氮肥過多、管理粗放引起表面傷口,或因葉斑病落葉多,果實受烈日暴曬等情況,都易於誘發此病害。果實受日灼的炭疽病嚴重。

    三、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或以菌絲潛伏在種子內越冬。也可以菌絲體、分生孢子,特別是分生孢子盤在病株殘體上遺留在土壤中越冬。孢子萌發後,其芽管多由傷口侵入,而紅色炭疽病原還可以從寄主表皮直接侵入。成為第2年的初侵染來源。

    四、傳播特點。發病後病斑上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透過雨水、昆蟲等媒介物的傳播進行再次侵染。

    農業防治:

    發病嚴重的地塊實行與瓜、豆類蔬菜輪作2—3年。定植前深翻土地,多施優質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避免栽植過密,採用高畦栽培、地膜覆蓋,促進辣椒根系生長。未蓋地膜的,生長前期要多中耕,少澆水,以提高地溫,增強植株抗性。夏季高溫乾旱,適宜傍晚澆水,降低地溫。雨季及時排水,防止地面積水,以保護根系。適時採收,發現病果及時摘除。

    參考防治藥劑:

    60% 甲硫·異菌脲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40-60克/畝 噴霧

    70% 咪鮮·丙森鋅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90-120克/畝 噴霧

    25% 咪鮮·多菌靈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75-100克/畝 噴霧

    40% 腈菌唑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4000-4800倍液 噴霧

    46% 氫氧化銅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稀釋1500-2000倍 噴霧

  • 3 # 李巧巧

    您好,從圖片觀察是薊馬為害(見下圖)。薊馬以成蟲和若蟲銼吸心葉、嫩芽、花和幼果的汁液。被害植株心葉不舒展,生長點萎縮,葉片形成白色斑塊,嫩葉扭曲,花器脫落。幼果受害後表現畸形,表皮鏽褐色,嚴重時引起果,同時影響植株生長,降低產量和品質。薊馬在辣椒植株上主要集中為害中上部葉片和花器。由於薊馬個體微小、生活隱蔽、繁殖快、變異大、抗藥性強,防治不易。其生活史中老熟幼蟲化蛹和羽化都是在土壤中進行,西花薊馬雌蟲產卵量大,多產於辣椒中上部葉片內,藥劑防治後地下的蛹不斷羽化上株為害,同時葉片中卵孵化成若蟲為害,加大了西花薊馬化學防治的困難。

    防治建議:建議用乙基多殺菌素或者吡蟲啉或者聯苯菊酯或者烯啶蟲胺或者呋蟲胺或者畝旺特或者氟啶蟲氨腈等藥防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機肥腐熟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