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折騰的寶媽
-
2 # 21題最難
助人為樂一定要教育的,但也要把社會上的醜惡現象展示給孩子,教育孩子注意安全。
助人為樂的教育,會讓你的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容易交到朋友,也能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品格,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首先,你可以教孩子在家幫助家長做家務,在學校幫助老師完成教學或者相關管理工作,幫助同學勞動或者完成作業等等,這對孩子的能力也是一種鍛鍊。
但,走到學校外,就要教孩子注意安全了,比如你給孩子找到一些相關的影片看看。舉幾個例子,比如碰瓷的老人,孩子在校外扶跌倒的老人被訛上了,這對孩子是很大的打擊,社會真實發生過的,這時你可以教育孩子碰見倒地的老人,第一時間找警察來幫忙。還有一種拐賣兒童的現象,就是叫小孩來幫忙,引到偏僻地方拐賣走的。同樣,碰見路上陌生人求助的,提出帶路或者其他要離開自己熟悉位置的,同樣直接拒絕,找警察來幫他。
這樣教孩子孩子會明白,需要助人為樂,但碰到特殊情況可以換個方式幫助別人。這樣孩子也不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欺騙傷害。
-
3 # 自強大學
助人為樂是中華傳統美德,作為家長應該從小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一種助人為樂的意識和精神。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應該從小教育孩子有責任感。那具體應該怎麼做呢?首先父母應該身體力行。做孩子的榜樣。同時應該呼籲身邊的人,也一起行動起來,幫助更多的人一起建立快樂和自由。如果喜歡我的觀點,就關注我。
-
4 # 吾家兒陽陽初成長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傳承下來高尚品質,是良好的道德風尚。
但是最近幾年,發生了很多幫組別人反被冤枉是肇事者,這讓很多家長在問,我們該不該教孩子助人為樂?
我覺得我們不該糾結於教不教孩子助人為樂,而是怎樣教孩子助人為樂!教孩子幫助別人的方法。畢竟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階段,幫助他人都是人格中最寶貴的精神,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教孩子孩子子保護自己不幫助別人,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會是一個冷漠的社會,這樣我們的孩子也不會辛福快樂,更不利於孩子人格品質的形成。
1、怎樣教孩子助人為樂
家長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所以我們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當我們出去玩,在公共場所時,應該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孩子看在眼裡,就會記在心裡!
2、教孩子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講究方法
幫助別人之前,首先要確認別人需要幫助;一定要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權益不被侵害;要量力要量力而行,進行有效的幫助,不可忘我。例如,我們看見路上有老年人倒了,我們可以先叫旁邊的大人,或者撥或120。如果我們被冤枉了,要保持助人的初衷,用良好的溝通表明自己的好意,用證人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
3、為什麼要學會助人為樂
學會幫助別人,也就學會了愛,懂得了真善美,社會需要愛,生活需要真善美。我們始終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好心的,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助人為樂的行為,一定要毫不猶豫的堅持。只有我們願意幫助別人,別人才能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我們。
所以我們必須教育我們的孩子樂於助人,但要教會他們方法,不要盲目的去幫助別人。
-
5 # 一如既往前行1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必須教育和培養孩子助人為樂的品質,為孩子走好人生之路打好基礎。那麼,怎樣培養孩子助人為樂的品質呢?
1.家長做好表率,濃厚家庭良好氛圍。家庭生活中,透過講故事、做遊戲等形式,培養孩子養成尊敬老人,禮讓小朋友的習慣。
2.集體生活中培養互助有愛的品質。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做到禮讓他人,當別人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能夠主動提供幫助。
3.對於孩子表現出來的助人為樂的願望,家長應給予鼓勵和支援,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長的激勵,從而,在心靈深處埋下助人為樂的種子。
-
6 # 父母學點心理學
父母需要教會孩子善良,但別讓善良限制了孩子的警覺心。讓孩子對人世有個正確的認識,並有保護自己的意識和能力,是父母的職責。
一,孩子的助人為樂可以理解為是小夥伴之間的互幫互助。但也無需越界,基本在玩耍和學習範疇內既可。
二,教育孩子良善的同時,父母一定要敢於把真實的世界根據孩子能理解的程度展示給孩子看。過於粉飾成為夢幻童話世界的,會讓孩子的心靈停留在更小的狀態,不利於孩子心智的成長。
三,請孩子牢記,大人不會也不應該向小孩子求助。這樣的大人往往別有用心,如果有其他小朋友一定要去幫忙,孩子也不要自己去幹預,而要趕緊想其他大人求助。
想救溺水者,先看自己善泳否。我想,這一點對大人小孩都是適用的。
-
7 # 等待對的他
在這個殘酷的現實生活中發生了很多助人為樂最後換來的是汙衊最後有人也因為汙衊沒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而看淡了這個世界的險惡選擇了含恨自殺死了所以不能盲目的去幫人,幫人不求回報但不能因發自善良而陷入別有用心的壞人陷阱裡,所以要家長要教育孩子提高警惕心和自覺性不是每個人都是好人,有些是披著羊皮的狼。
-
8 # 夢dream而已
身為一個母親,我不鼓勵孩子助人為樂。
我認為,應該讓孩子懂得助人為樂的光榮和偉大,尊重能夠助人為樂的人,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但不鼓勵助人為樂。也就是說,讓孩子在有辨別能力、救助能力、自保能力之後,再行助人為樂。
正如題主所說,兒童不具備判斷能力,也不具備救助他人的能力。且不說碰瓷兒、勒索一類的事態常有發生,單說自我保護。
助人為樂,一種是對方真的急需幫助,另一種就是借求助之名實施罪惡。而且,向一個孩子求助,多數情況是後者。借攙扶之機訛詐勒索孩子,借問路之機將孩子騙至偏僻之地,等等等等。試問,一個成年人,如果真的需要幫助,誰會求助於一個孩子?即便真是前者,一個孩子能提供的幫助畢竟有限,不如請求孩子幫忙求助於其他人。所以,讓孩子本人實施救助的“助人為樂”,還是遠離為妙。
當然,公交車上讓座之類的小事,還是鼓勵做一做的。
我會教育我的孩子擁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但在時機成熟之前,不允許他憑藉自身能力救助他人——可以幫助別人向其他人求助或者幫助其報警,但不親自實施救助。
助人為樂並不是一開始不做以後就不會做,只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在孩子擁有足夠的能力時,自己就會主動幫助別人,也就不需要鼓勵了。
孩子,還是保護好自己,社會再和諧,總有陰暗之處。
-
9 # 昊昊媽媽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設身處地的想想當你遇到困難時,孤立無助是什麼感受,而當有人及時向你伸出了援助的手,你又有什麼感受?每一個人都是社會性的人,他不可能獨立生存,都需要有幫助的時侯,而助人為樂也成為一種必須的道德品質。
無可否認,助人為樂遭遇了信任為機。人們對此產生了質疑,為免麻煩,寧願丟棄了這種道德品質。我們可以教孩子善良,教孩子有同情心,但我們不敢讓孩子付出行動。因為孩子沒有險惡的判斷力,孩子還無法保證自己的安全,如果遭遇被騙了怎麼辦?誰要能為之負責任呢?
擔心無處不在,生活也充滿了陷阱。但是孩子首先是透過觀察體驗來學習。如果你僅僅告訴孩子你要善良,你要同情弱者,而不讓他去體驗,他能學會善良,能學會怎麼去幫助人嗎?我想是不能的,因為他不具備這種能力。那我們要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給孩子樹立榜樣。學習雷鋒、魯迅等名人助人為樂的事蹟。明白助人為樂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助人為樂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幫助人,而不是為名為利。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讓孩子體會助人為樂的氛圍。
其次,教孩子辨別真偽。孩子是很聰明的,在不斷的鍛鍊學習中,他很快會形成自己的分辨能力。提前是你要給他體驗鍛鍊的機會。可以先從小事做起,從簡單的助人為樂開始。比如讓座,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等。
最後,教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遭遇到問題時該怎麼保護自己,助人為樂不是腦門一熱就衝上去,而應該是有技巧有原則有能力的幫助,自己沒有能力可以尋找別人來幫助,可以幫、120等。
我想助人為樂的信任危機不是靠社會個人能夠解除的,國家也應該出臺法律保護助人為樂行為,助人為樂才能進入良性迴圈中。
-
10 # 大話精神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漸漸變得“有心沒膽”。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人們的善良來做一些壞事,很多人販子都會誘導孩子幫自己做一件事,然後乘機抓走孩子,更有勝者躺在馬路上“碰瓷”,要求幫忙的人對ta進行賠償。現在贈人玫瑰,留有的沒有餘香而是惡臭。
可是“小悅悅”事件又深深抨擊著人們的心靈,難道不管不問冷漠對待真的好嗎?作為父母,我的建議是,要教育孩子助人為樂。畢竟孩子很大時間都在和父母或者同學交往,助人為樂是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質。可是,我們作為父母也要教育孩子,不能一味的去助人為樂。要記住,一個陌生的成年人向ta求助的時候要果斷拒絕,因為孩子畢竟只是一個孩子,當成年人遇到困難,正常反應是找成年人來求助,而不是找一個孩子來求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盡力而為,不要為了別人而勉強自己。
-
11 # 侯媽家庭教育
助人為樂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會感受到快樂,樂於助人的人都有善良的性格,總是為別人著想,也將得到別人的幫助,孩子如果沒有善良的本性,天資再高,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一、父母做好榜樣
父母如果是一個助人為樂的人,性格會感染到孩子,孩子在父母身上學習,才會在幼兒園集體生活中幫助別人,養成善良的秉性。
二、教會孩子照顧別人的感受
3歲的孩子就能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也開始嘗試著去安慰別人,父母要鼓勵孩子,教會孩子安慰他人,還要教會孩子說出一些安慰的話語。
回覆列表
我覺得應該鼓勵孩子助人為樂。
這種型別的孩子性格溫和友善、隨和,能主動幫助別人。面對同齡或是小朋友時,他們不爭不搶,總是自我犧牲。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得到自我的精神滿足。
愛幫助別人的孩子很注重朋友。總是積極認真地經營著自己的友誼,他們能夠設身處地地為朋友出主意,想辦法。他們能夠得到身邊朋友的好評。他們知道如何能夠讓別人高興,能迅速發現自己身上吸引他人的地方,針對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表現。他們對父母孝順體貼,對誰的請求都有求必應。
這種型別的孩子大多開朗外向,他們喜歡在眾人面前做一些滑稽的表演等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並以此來博得大家的好感。
但是,這種型別的孩子對於別人的需求特別敏感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別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同伴等。他們渴望得到的就是別人的愛,在他們眼裡“想要獲得愛,就必須要有所付出”。
這型別的孩子對別人的批評十分敏感,內心很容易受到傷害。他們以幫助他人為己任,但是他們也需要別人用良好的評價來回報自己。如果對方沒有像他期待的那樣感激和重視,他會感到很失落。
面對這種孩子,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人格中存在的枷鎖。你要告訴他,不管他做什麼,或是有什麼缺點,你還是一樣愛他。告訴孩子愛別人也要愛自己,。知道幫助別人和干涉別人的區別,有時熱心過度,可能會好心辦壞事。所以父母一定要告訴他哪些行為是真正的助人的行為,哪些是干涉別人的行為。
樂於助人的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下長大,他具備健康的心理,他們會成為善解人意,謙虛謹慎的人,也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可以全心全意幫助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