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米粉絲

    木材與木材:0.30~0.70

    皮革與金屬:0.30~0.60

    鋁與鋁 :1.10~1.70

    滑動摩擦因數只比靜摩擦因數略小,故也可大於1。由於摩擦的本質有各種理論:凹凸碰撞說,粘附說,電磁力說......,各種產生摩擦的原因應該是兼而有之,不會是單一的原因。研究發現,很粗糙的二表面間摩擦力將會很大,這可能是碰撞為主要原因,將表面打磨平整,摩擦力就會減小,但打磨得相當平整光潔(所謂"超光潔")的二表面間的摩擦力卻又會大大增加,這可能就是二表面的表層原子相當接近,致使原子之間的電磁力發生了作用。不過,這些是工程力學中研究的內容,在中學範圍內涉及的摩擦因數都是小於1的。

  • 2 # 薛定諤的captain

    各種版本的中學物理課本,給出的兩種材料間的動摩擦因數都是小於1,一般的參考書所舉的例子也是小於1,有的學生就據此認為材料間的動摩擦因數總小於1.其實,兩種材料間的動摩擦因數也有大於1的.下文 摘自《教材完全解讀》(有刪改)

      摩擦力的本質,人們至今對它還沒有弄得很清楚,多數學者認為摩擦力是兩物體接觸面上的分子間的內聚引力起的.事實上,在表面間比較凸起的地方才互相接觸,而大多數的地方是不接觸的,實際接觸的微觀面積遠小於視宏觀面積.摩擦阻力與實際接觸面積成正比(不是與視宏觀面積成正比).在一般情況下,實際接觸面積又與表面上的正壓力成正比,所以,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這正是中學物理課本中的摩擦力公式f=μN。物理學中把比例因子μ定義為兩種材料間的動摩擦因數。

      為什麼不同材料間的摩擦因數又不同呢?不同材料間接觸面上分子間的內聚引力不同,它將影響到物體間摩擦力.故不同材料間的摩擦因數也就不同。

      有些材料間摩擦力與正壓力間的比值μ小於1.即動摩擦因數小於1,有些材料間的摩擦力與正壓力間的比值μ大於1,即動摩擦因數大於1,實驗測得橡皮與金屬間的動摩擦因數1<μ<4,銦與銦間的動摩擦因數1.5<μ<2.0.將金屬放在1.33×10~1.3×10-3~1.3×10-4Pa的真空中.加熱到一定的溫度並保持一段時間.然後除去表面汙物,冷卻後測定動摩擦因數可達5~6.

  • 3 # 薛定諤的喵星人

     摩擦力產生在兩個接觸表面之間.我們用肉眼看到的光滑固體表面,當用放大鏡觀察時,就會發現其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好像佈滿了高峰山谷一般.當兩個物體相互接觸時,摩擦是接觸表面原子之間的附著力引起的.摩擦係數μ等於摩擦力f與法向正壓力N的比值,即μ=f/N.

    可以看到,摩擦力f決定於接觸表面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以及存在著這樣相互作用力的原子的數量,而與正壓力N並無很直接的關聯.

    因此從理論上講,摩擦力有大於正壓力的可能性,摩擦係數μ有大於1的可能性.

    但是從實踐上講,自然界中不同物質之間的滑動摩擦係數μ很少有大於1的場合.其原因在於 滑動會影響相互接觸原子的數量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曾有人測算過 F1賽車止動時,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係數,該係數值達到了2.83.這曾被引用為滑動摩擦係數大於1的一個罕見例項.但是大家知道,車輪胎的表面形狀,即使肉眼看上去 也是凹凸不平的,因此使車靜止下來的力量不僅是隻有摩擦力,還有凹凸形狀所引起的純阻力.標準嚴格意義的滑動摩擦應該是指 肉眼看上去近乎光滑的接觸表面內的原子之間相互作用.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那樣2種材料,其間的 滑動摩擦係數 大於1.但是需要強調,儘管沒有滑動摩擦係數大於1的好的例項,然而從理論上講,滑動摩擦係數是可以大於1的.在中學教材中,所以物理題目都不是脫離實際的,所以滑動摩擦係數都是小於1的.

    雖然沒有 滑動摩擦係數大於1的好的例項,但是靜摩擦係數大於1的例子卻比比皆是.例如我們經常能看到 一個物體靜止在傾角大於45度的斜面上 的例子.很容易計算出,這種場合的 靜摩擦係數 是大於1的.另外美國C ·基特爾等著的《伯克利物理學教程》第一卷《力學》上有一表格記載有:銅與銅靜摩擦係數是1.6,橡皮與固體靜摩擦係數是1.0 4.0 .以上均可表明摩擦係數可以等於或大於1.

  • 洛克王國萌王天賦怎麼加?
  • 助聽器外觀影響效果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