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影主角

    《甄嬛傳》是少有劇情嚴密,不走現代瑪麗蘇上位史的後宮權謀劇。自從果郡王私自藏起的甄嬛小像再宴會上被發現後,皇帝對二人關係就起了疑心,而後又聽說六阿哥與世子相似,在加上經過夏刈調查,果郡王去往邊疆每每在家書上的問熹貴妃安,都讓皇帝對二人的懷疑之心達到了頂峰。所以,最終皇上給予的考驗就是,一杯毒酒,二選一的存活,將如何選擇由他們自己。那麼究竟為何皇上一定要甄嬛去殺果郡王呢,為何不能夠選擇別人呢?

    其一帝王之心莫測。皇上本身就不是善良之人,或者說能夠成為皇帝人,沒有一個不是在兄弟廝殺中走過來的。當準格爾大汗以甄嬛作為談判依據擺上檯面上,果郡王的行為實在可疑,一個郡王如此關心自己的皇嫂,其對甄嬛的覬覦之心徹底被皇上發現,這時皇上已經可以斷定果郡王對甄嬛有著不一樣的情誼。

    毒酒一事必須由甄嬛親自出手,這是為了測試甄嬛是否對果郡王有情。假若當時喝下酒的是甄嬛,最終果郡王絕對難逃一死,一個後宮妃子為了他人甘願付出自己的性命,只會昭示一個道理,二人有染,那麼六阿哥的身份則值得思量。所以以帝王多疑之心,此計謀可謂是一石二鳥,無論最終結果如何,皇上都是最後的贏家。

    其二擔心果郡王對皇位覬覦之心。劇情一開始,為我們展現的果郡王形象,是風流多情,無實權的閒王模樣,可實際上的果郡王武藝謀略樣樣精通,為安定皇上之心,必須也只能是一個無用之人的形象。假若沒有甄嬛的出現,以果郡王如此行事,至少能夠保得一世富貴,但可惜遇到了不應該遇到的人,最終為此付出死亡的代價。先帝在位之時,比起現任皇帝,更加喜歡果郡王,騎射武藝更是由先帝親手教導,這在當年必是佳話,可對於現任皇上來說,他則是皇位不穩定的因素,可能是一個窺探覬覦者。

    果郡王駐守邊關,好訊息屢屢傳來,再加上宮中對果郡王和甄嬛實際關係揣測的流言氾濫,皇上對果郡王的殺心已經無法抑制了。藉著這個機會,由甄嬛親手除掉果郡王,是最好的選擇,一方面解決了一個自己一直以來的心頭大患,而另一方面借這個機會讓自己喜愛的女人證明自己的心。皇上這一計謀,算得上完美,可再完美的計謀也敵不過人的心,果郡王的死,徹底讓舊日的甄嬛一去不復返,走上了對他的復仇之路。

    其三給予甄嬛一個教訓。甄嬛自甘露寺回宮,就再也不是往日那個不報復,不傷人的模樣,她一步步讓自己的仇人走向死亡,甚至在後宮早已擁有屬於自己的權勢。皇上對甄嬛喜歡嗎?是喜歡的。否則以皇上寧錯殺不放過的個性,在甄嬛被懷疑與果郡王有染之時,他絕對不會給予甄嬛活命的機會。

    對於甄嬛與果郡王私情一事,皇上可謂是仁至義盡。一代帝王,發現了諸多可疑之處,選擇的不是處死,而是給予她一個活命的機會。對於皇上來說,只要那杯毒酒,甄嬛餵給了果郡王,那麼他便不會再計較那些的懷疑,過去就過去了,希望甄嬛能夠以這件事為教訓,守本分,好好做一個受寵的妃子。皇上和甄嬛的那份愛,到最終只有一個人在苦苦的堅守,而另外一個人早將其當作舊日雲煙,消散於當年。

  • 2 # 姒莞萱

    “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也許從一開始,便都是錯的”!皇上死後,甄嬛說的這句話可以算是很好的表達了她,皇上和果郡王三者之間錯位的愛情關係了! 甄嬛最後為什麼非要致皇上於死地無非這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皇上懷疑雙生子的身份,甄嬛為保全孩子還其他的親人;二來是為那些被皇上逼死的至親,好友,摯愛復仇的! 甄嬛對皇上恨的不僅因為他薄情寡義,殘害手足,更是害死了她一輩子的愛人允禮。皇上的殘忍不是簡單的解決了他一直忌憚的兄弟,於甄嬛而言最殘忍的當屬他逼著甄嬛親手去解決果郡王——這個拿生命護了甄嬛一輩子,甄嬛又辜負了一輩子的男人! 作為天子的皇上,想要除去一個人的手段千千萬萬種,直接找個理由下旨賜死,或者讓他自己選擇自殺,再或者命血滴子暗殺等都可以啊……這裡為什麼非要逼著甄嬛親自去給下毒殺害果郡王呢?

    在劇中這樣的手法不僅用在甄嬛和果郡王身上,還用在了太后和隆科多身上了。這裡我們將兩者對比起來給大家分析看看!大家還記得隆科多和果郡王死的劇情吧!兩人都是深夜裡,被關在一個隱蔽人少的地方,太后和甄嬛都是深夜帶著毒酒去看望各自看望各自心裡的愛人,最後都親手用毒酒毒死了心裡的愛人。劇情是不是驚人的相似呢?

    唯一不同的是太后選擇自保,在隆科多不情願的情況下被毒死,而甄嬛是想選擇自己死保全果郡王的,結果果郡王體諒她,為了保全她和雙生子甘願主動犧牲自己了。只能說愛自己多,還是愛對方多,這裡一目瞭然了! 皇上一向狡猾奸詐,他會想到這種手法,自然是用心不純的!

    幹著兔死狗烹的事還要保全自己的名聲

    隆科多是皇上的舅舅,果郡王是皇上的親兄弟,這兩人都為皇上登基,穩定政權立下汗馬功勞的人。要說從前九王奪嫡的兄弟留不得,居功自傲有謀逆之心的年羹堯留不得,那麼殺這兩位謹小慎微的是不是會讓天下人詬病這個皇上殘忍薄情呢?又何以仁孝立天下呢?儘管皇上想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他也不會自己動手,而是借他人之手——還是自己的母親和愛妃,讓她們來為自己料理以保全他的好名聲!

    給甄嬛一個自證清白的機會

    果郡王私自出兵救甄嬛,還在每封家書裡不忘問熹貴妃安,只能證明果郡王傾慕甄嬛,覬覦皇嫂之心,皇上一直是沒有實錘證明甄嬛對允禮的情意,證明他們兩人兩情相悅做了什麼苟且之事。因而皇上逼甄嬛這麼做也是給甄嬛一個自證清白的機會。

    誅心之術,讓當事人痛苦悔恨一輩子

    讓甄嬛和太后親自去動手,無論是讓對方死,還是選擇她們自己死,對於留下來的那個人而言都是痛苦的,是要受一輩子內心煎熬的。這就是典型的誅心啊,要不為什麼說皇上狠毒薄情寡義呢? 果然太后作為大清的太后,皇上的生母無法做什麼只能忍受,最終煎受不住內心的煎熬逝去。只是皇上忘了甄嬛和他沒有血緣關係,也不會為一個副後之位而屈服,她是一定要報這仇恨的!

  • 3 # 思悟影視

    .

    《甄嬛傳》中,從甄嬛被廢到達甘露寺後,甄嬛和果郡王的感情就開始發展起來了。

    到後來,甄嬛懷了果郡王的孩子後,設計重回了皇宮。

    在和皇上的相處中,甄嬛也將此事隱藏得很好。

    但始終紙是包不住火的,在準噶爾部的人來到後,甄嬛和果郡王兩人的私情終究是被皇上知曉了!

    .

    照理說,皇上是必會將兩人都殺死,但皇上並沒這麼做,而是讓甄嬛親手毒死果郡王。

    究竟為何如此?

    .

    首先,皇上或許對待甄嬛還是有情,又或許是由於甄嬛所生的公主、阿哥的緣故,最後選擇給甄嬛一個機會。

    在劇中,我們得知,皇上知曉了甄嬛和果郡王的私情後,

    念及和甄嬛的情分,皇上還是決定給甄嬛一個機會:讓甄嬛親手殺死果郡王。

    在甄嬛動手的外面,皇上安排了夏刈,如果甄嬛沒下手,那兩人都得死!

    .

    其次,這或許是皇上對甄嬛的另類懲罰:讓其親手殺死所愛之人。

    的確,這也確實是讓甄嬛很是痛苦!

    .

    .

  • 4 # 寧靜致遠話娛樂

    《甄嬛傳》中,皇帝透過旁敲側推,再派出夏刈查到果郡王給玉隱的家書,看到信上封封都有問“熹貴妃安”幾個字,果郡王對皇嫂有私情昭然若揭,皇上決定剷除情敵加政敵果郡王,那麼《甄嬛傳》裡的皇帝有很多方法可以除掉果郡王,為何一定要甄嬛去下毒呢?

    皇帝要殺一個臣子直接一道聖旨就能人頭落地,不必大費周章就能完成,可雍正皇帝做事滴水不漏,讓前朝後宮皆要無話可說,肯定要顧大局,然而最重要的還是要試探甄嬛是否對果郡王也有私情,兩人之間是否有苟且之事。皇帝一定要甄嬛下毒毒殺果郡王的原因:一是試探甄嬛的真心,以便做下一步打算。二是誅心之術,讓甄嬛生不如死。三是借甄嬛之手除去隱患,不留口實。四是讓甄嬛明白,背叛皇上便是死路一條。具體原因且聽我拆解分析:

    一、試探甄嬛的真心,以便做下一步打算。

    皇上做事一箭雙鵰,既處死了情敵兼政敵,又試探出甄嬛到底有沒有對果郡王用情。

    從果郡王私藏小像到果郡王為甄嬛和親之事去追趕摩格,自領去苦寒的邊關吹了整整三年的西北風,都讓皇上懷疑果郡王覬覦皇嫂甄嬛,現又白紙黑字寫著問安的內容,這已實打實的事。

    本來皇上就擔心果郡王文韜武略才能勝過自己,將有可能奪他的江山社稷,所以他問道:“你可以為她在邊關吹三年的風,將來是不是也有可能為了她奪取朕的皇位!”

    皇上下決心除了果郡王,而此前甄嬛一直表現得和果郡王毫無瓜田李下之嫌,皇上派甄嬛去下毒,就是為了試探甄嬛心中是否有果郡王,如果有就會捨不得毒殺他,便能證明她的私情,那麼皇上便可做下一步打算,再次滴血認親,誅殺背叛自己之人。

    如果甄嬛沒有二心,是個貞潔的嬪妃,那麼就重賞她。

    二、誅心之術,讓甄嬛生不如死。

    皇上做事還留了後手,如果甄嬛為保全自己,狠心殺了有私情的果郡王,那麼甄嬛這一輩子都不得安寧。

    誅人誅心,皇帝用此一招,讓甄嬛親手毒殺所愛之人,那麼她便會日日惡夢,心神不寧,生不如死,皇上也能看出她的情義來。

    如果沒有任何私情,那麼更證明他與甄嬛的情意牢不可破。

    三、借甄嬛之手除去隱患,不留口實。

    皇上讓甄嬛除去果郡王,是免去別人說自己殺害兄弟,不顧手足之情的暴君形象,給人留下一個好君王的形象。

    不讓後宮留下口實,也不讓果郡王府及其他王爺有質疑之聲。

    反正惡人是甄嬛做了,他卻不必背惡名,不受指責。

    四、讓甄嬛明白,背叛皇上便是死路一條。

    皇上這樣做,也是讓甄嬛明白,背叛自己的下場,就如果郡王一樣,最終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在宮中行走,唯一可依仗的就只有他,唯一能用情的也只有他,對任何男人有私情,都將受到嚴懲,哪怕死罪可饒,活罪難逃!

    皇上一句“熹貴妃辦事,從沒有讓朕失望過”迫使甄嬛毒殺心愛之人,“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願望成了泡影!

    從此宮中多了一個狠下心來的甄嬛,那個只求自保的甄嬛一去不復返了!宮中生活活生生的把一個善良的女性逼成了攻於心計的自己都不喜歡的樣子。

    說到底,皇上是甄嬛的師傅,甄嬛的轉變黑化是拜皇上所賜!

  • 5 # 唯有香如故

    第一次看《甄嬛傳》,看到雍正逼迫甄嬛親自下毒去了結她和果郡王的私情的時候,心裡不免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雍正明明有很多方法殺死果郡王,為何偏偏要讓甄嬛去下毒?

    後來在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我才明白:果郡王必死無疑,並且只能死於甄嬛之手。

    為什麼這麼說,且聽我細細表明。

    一、皇帝恨毒了果郡王。

    這時,在皇帝的心裡,還傾向於相信是果郡王勾引甄嬛,他潛意識裡不願接受甄嬛背叛他的事實,甚至連這個可能都不願意接受,因此,他把怒火完全發洩到了果郡王身上,果郡王必須死。這一點跟現在的某些男人找了小三,原配第一反應就是滅小三,是小三勾引了家裡的男人的舉動比較類似。

    果郡王必死的理由有兩個:一是覬覦皇嫂,二是功高震主。這兩點表明果郡王已經不可控了,為了消除隱患,雍正只能滅了他。

    二、離間果郡王和甄嬛的感情

    雍正這一計,意在破壞果郡王和甄嬛的感情。在他心裡,肯定是這樣想的:你老十七不是說愛她無怨無悔嗎?不是為了她甘願長居邊塞?不是為了她可以破壞和親。不惜坐實你們的私情嗎?那我倒要看看你們到底有多相愛。

    他用一杯毒酒去離間果郡王和甄嬛的感情,反正今天,你們只能活一個,就看你們怎麼選?他本以為這兩個人會自相殘殺,但他怎麼也想不到果郡王居然為了護她周全,不惜犧牲自己。

    雍正還沾沾自喜甄嬛處置了果郡王。殊不知自己的悲劇就在這一刻埋下了種子。

    三、為了保留皇家的顏面。

    嫂子和小叔傳出私情,這事,就算出在尋常百姓家,也是一件面上無光的事,在皇家就更甚了。所以,只處死果郡王,饒甄嬛一命,是為了最大程度的保全皇家的顏面。

    兩個人一同被殺,這個事情就會被鬧得人盡皆知,全天下都知道皇帝帶了綠帽子,這樣讓皇帝的臉往哪裡擱?

    處死果郡王,這個事情還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四、因為不死心,他還愛著甄嬛。

    甄嬛回宮後,他們的相處模式都調換了個,在皇帝心裡,覺得當年逐她出宮,心中萬分愧疚,自覺對她不起,所以對她處處忍耐和包容,希望可以彌補當年對她造成的傷害。

    在這個時候,甄嬛無心無情,反而理智超脫,看問題不被感情左右。而皇帝卻在這時徹底的愛上了甄嬛,因為失而復得,因為失去甄嬛太痛徹心扉了,他捨不得處死她,並且孩子還小,不能沒有母親。因為此她放了甄嬛一馬。

    但是這個放,是有條件的:她的心裡沒有果郡王,只有他。

    五.給她一個自證清白的機會。

    不得不說,雍正真的愛慘了甄嬛,縱使那麼多證據都指向這二人的私情板上釘釘。但是皇帝還是不肯信,他希望甄嬛能夠自證清白,向他解釋說明這一切,一杯毒酒表明和果郡王劃分清界限。

    所以他逼珀甄嬛去小黑屋,親手了結果郡王的性命,他沒想到,甄嬛動過自我犧牲保全果郡王的念頭。即便自私如甄嬛,也甘願為愛犧牲性命。

    結論:果郡王必死無疑,並且只能死於甄嬛之手。

    甄嬛這一趟不得不走,她膝下尚有六阿哥和靈犀公主尚待撫養,孩子的身世不能曝光。為了保全孩子的身世和性命,她必須證明自己的清白。這也是她唯一的活路。

    不管甄嬛是否情願,如雍正所願,果郡王死在了甄嬛的懷裡。即使甄嬛願意為愛犧牲,也保不住果郡王的性命。雍正早已備了第二套方案,只待果郡王出了房門,就一箭射殺。

    果郡王也算死得其所,他用他的死洗刷了甄嬛的“清白”。

    雍正一定想不到,他和甄嬛最後的一點情份也被這杯毒酒稀釋得蕩然無存。從此,甄嬛“死”了,她活著只為了向雍正復仇!

    當雍正臨死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後悔自己的這一決定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非洲豬瘟對豬的危害較大,帶病毒的豬肉對人有危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