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諸葛亮和姜維所處局勢不同,這個問題如果只分析蜀漢和曹魏,看不出什麼情況來。蜀漢的“以攻為守論”歷來只是一個觀點,但這個觀點沒有關於兩國的軍事、經濟增長的全面資料作為支援,很說完全下定論。在正常的邏輯下,主動出兵異地作戰對國力的消耗更大於防禦作戰,如果諸葛亮是為讓曹魏沒法穩定發展,那麼不就是兩敗俱傷嗎?而曹魏的屯田制分為軍屯和民屯田,這種制度讓軍民分的清楚,就是說打仗不怎麼影響生產,打敗仗才影響國力,可是誰打敗仗不影響國力呢?

    簡單的來講,諸葛亮時期每次北伐必與孫權有所聯動,雖然行動並不一定一致,但有前後呼應的效果。像這種國家跟國家之間的戰爭,不像早期諸侯混戰一樣一場戰役就能決定關鍵,打的就是國力,不估量孫吳的作用,蜀漢絕對沒有獲勝的可能性。

    當時的曹魏在北方還有科比能和公孫淵兩個大患,沒法絕對集中兵力,蜀漢單單在隴西、關中地區作戰,兵力不至於有明顯劣勢,有時甚至多於魏軍。其實也就是《孫子兵法》中的"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共其一也。"

    以一州搏九州這種說法真是為了給蜀漢製造悲情色彩,不明白的人總用蜀漢一國之力來跟曹魏作對比,完全忽略外交戰略的意義。反弄得諸葛亮不像個智者,倒像個熱血白痴。

    曹魏雖然有都督制,不過主力還是中央軍,凡是大戰役還是需要由中央支配戰略方針,同時間多線作戰會容易陷入指揮系統混亂。司馬師同時被諸葛恪、姜維夾擊,他就採取昔年周亞夫的策略,對諸葛恪二十多萬大軍採取守勢,對姜維採取攻勢,採取守勢的一邊就暫時不需要太多變化,等待姜維退兵,魏軍就全面計劃對諸葛恪進行反擊。倘若當時沒能迅速解決姜維,讓魏軍長期兩線作戰,諸葛恪會增大取勝的可能性。諸葛亮活著的話一定會被姜維和諸葛恪氣死。這套路其實就是早年劉備和孫權玩出來的,曹操一直在漢中與合肥來回跑,感覺他就是這麼跑來跑去累死的。

    蔣琬、費禕執政時期並非下策,第一是諸葛亮、魏延死後要重新調整,並且常年北伐的國力需要恢復,漢中沒有經濟區,所以部隊要退回蜀中,費禕為了增強人力甚至破壞制度頻繁大赦。第二,司馬懿滅了燕國,王雄派人刺殺了科比能,原來防備他們的部隊得以往南方調動,燕國和高句驪還給曹魏填充了五十萬人口之多。曹魏如果因此增加五萬兵力,對蜀漢都會造成巨大壓力。所以費禕採取守勢是明智之舉,此一時彼一時。第三,興勢之戰以守為攻,大破十數萬魏軍,致使魏軍不得讓一部將士解甲歸田,穩定關中經濟,這個成果是諸葛亮、姜維都沒製造過。而諸葛亮殺死魏將張郃,抜走亮拔西縣千餘家百姓,很難講諸葛亮戰績不如姜維。

    姜維時期也並非說局勢真的很差,曹魏幾次內戰都是很好的機會,蜀漢是三國內部最為穩定一國,只可惜盟友孫吳也一直在政變,那個時期的曹魏和孫吳大多沒把精力放在外敵。反過來說,曹魏如果把精力放在外敵,蜀漢是自公孫淵、軻比能被滅後第一個討伐物件,若非曹爽和司馬懿內鬥,曹魏也會加速伐蜀的步伐,曹叡死的不是時候。

    姜維的軍事目光比諸葛亮差的太遠,他的北伐並沒有把國力、外交、局勢全都綜合估量進去。諸葛亮的北伐都是在算清楚後進行,一伐之後蜀軍大敗,諸葛亮就對全軍進行休整,往後三年並沒有大的軍事行動,就只有一次自衛反擊司馬懿、曹真。這跟姜維常年待著隴西,一逮著機會就幹上一仗不是一個路子。姜維的做法幾乎形同遊軍,諸葛亮以漢中為基地,雖然進攻時離得較遠,卻也說明必須制定好戰略才能夠進攻,符合諸葛亮謹慎的做法,他的戰前準備做的足,是《孫子》所說的廟算,所以《三國演義》的電視劇裡司馬懿才老是對諸葛亮說喵啊喵啊!

  • 2 # 優己

    姜維北伐與諸葛亮北伐的性質都是一樣的!目的不在攻城略地,而在於定點清除曹魏不斷推進的前沿軍事基地。

    諸葛亮只是看似在北伐,實際上主動權全部在曹魏手裡。蜀漢缺糧,缺後勤,這使得他不可能真正去北伐。我們看諸葛亮北伐六次,最短一個月,最長三個月,糧草就吃完了。而蜀漢糧倉在成都,轉運到漢中前線得需要很多人力,負責押送糧草的民工役夫也得趕緊回家種田耕地,否則來年時候整個國家都得缺糧了。

    曹魏不存在這個問題!曹魏在關中有糧倉,這個糧倉可以供養二十萬部隊常年累月的打仗而不受影響。曹魏在司馬懿當都督的時候,司馬懿就在著手滅蜀的事。但是滅蜀有個問題那就是曹魏關中距離蜀漢漢中有一段五百里的無人區。這使得曹魏想要攻蜀必須在前線先建立城堡,糧倉以及安排屯田部隊。所以,司馬懿便定下了蠶食策略,在這五百里無人區裡設立前沿軍事基地,縮短這五百里的攻擊距離。

    諸葛亮一眼就看出司馬懿的意圖了。所以他就在這個時候開始北伐,北伐的目的不是佔領魏城,而是定點清除曹魏前沿的城堡軍事基地以及糧倉,避免被曹魏軍隊接近。

  • 3 # 君山話史

    費禕遇刺,姜維大權獨攬後,蜀國幾乎年年用兵,屢興戰事。對姜維來說,這是責任心的體現,是繼承丞相諸葛亮收復中原的遺志。應該說,姜維的勇氣與決心是值得讚揚的。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事後對這些戰爭進行復盤,發現對敵人的打擊甚微,對自己的損害甚大。

    由於窮兵黷武,國內對姜維的不滿情緒也與日俱增,“蜀人由是怨維”。以前諸葛亮五次北伐,久戰無功,然而國內沒什麼怨言;同樣是北伐失利,為何姜維會背上罵名呢?這其中的原因,在於情況不同。

    諸葛亮時代,魏國政權新立,不少人視之為“偽政權”,認為是曹丕篡奪漢室江山,實為漢賊。那麼誰才是漢室衣缽傳人呢、當然是盤踞在西南的蜀漢政權。諸葛亮打的招牌是光復漢室、還於舊都,是充滿正義感的討賊戰爭。

    到了姜維時代,時間又過於二十餘年,三國並立,這二十年來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他們對國家的看法是不同於父輩。統一的大漢王朝已是遙不可及的回憶,三國存在時間已久,且誰也打不過誰,國家一分為三大家也心安理得,大家不再追求高不可攀的政治理想,而是追求實實在在的幸福,什麼正統不正統,沒有人愛理會。

    戰爭是花錢還要死人的事,軍費最終都要扣在百姓頭上,士兵也多來自百姓之家,打了勝仗好歹能激發愛國情懷,要是打敗了,理所當然民怨沸騰。從公元253年姜維掌權以來,連年發動戰爭,勝少負多,不僅民間反對,在朝廷、軍隊中反對的呼聲也很高。

    時任蜀國中散大夫的譙周寫了一篇《仇國論》,分析當今世界局勢,“我與彼皆傳國易世矣”,就是說蜀、魏都開國幾十年,開國皇帝都死了,傳給後人。從這點看,姜維北伐與諸葛亮北伐就有一個根本的區別所在,經過幾十年經營,“君臣久固,民習所專;深根者難拔,據固者難遷”。什麼意思呢?魏剛取締漢室,大家罵曹氏為逆賊,幾十年過去了,誰還記得大漢帝國,誰還記得漢獻帝?諸葛亮“光復漢室”的口號,在姜維這個年代已經失去號召力了。

    當初諸葛亮北伐,魏國對關西之地掌控力尚不是十分牢固,故而漢軍一來,總能得到一些關西勢力的響應。到了姜維時代,魏國對關西的統治已經牢固很多了,這使得漢軍要有大的突破,更是困難重重。

    不過,如果只說姜維窮兵黷武有失片面,因為自他掌權後,魏國屢陷危機,給蜀國太多機會,不打不行。試想想,諸葛恪二十萬伐魏,蜀國能袖手旁觀嗎?毋丘儉、文欽叛亂、司馬師暴死,蜀國能不利用此機會嗎?諸葛誕之變,壽春之戰吸引二十六萬魏軍主力,姜維能視而不見嗎?

    應該說,這些戰爭,多數是有充分理由的。問題是,機會那麼好,姜維卻沒能把握住機會。除了洮西之戰取得大勝之外,其餘戰鬥皆乏善可陳,甚至在魏軍主力完全投入壽春之戰、關西空虛之時,姜維也無功而返。制約蜀軍戰鬥力的因素很多,比如作戰距離遠,糧草運輸困難,大型攻擊武器不易運輸,攻堅戰能力低下等等,同時魏國方面的郭淮、陳泰、鄧艾等皆一時之良將,加之以逸擊勞,姜維勢必要吃虧。

    除了時局異於諸葛亮時代之外,姜維的威信與諸葛亮也不可同日而語。他本是魏國降將,對蜀漢許多人來說,這傢伙並非根正苗紅。多年來頻頻用兵,卻沒有開疆拓土之豐功偉績,有的只是勞民傷財,民怨沸騰就可以想象了。

    時任右車騎將軍的廖化私下裡說:“窮兵黷武一定會把自己燒死的,這就是姜維的寫照。智謀不如敵人,兵力也不如敵人,卻沒完沒了地用兵,國家何以自存呢?”倘若是諸葛亮在世,絕對沒有人敢在私底下這樣議論他的。包括張翼、廖化等高階將領都反對姜維的軍事冒險行動,更不用說一般計程車兵、民眾了。

  • 4 # 閒人說史

    諸葛亮北伐,雖屢進不怠,間或息養,不致傾國勞民,姜維只伐不息,大招民怨。時有閹宦掣肘,專權不一,內無良臣籌劃,外無名將輔修,遂獲敗績。

  • 5 # 蘇沉船

    姜維北伐和諸葛亮北伐最大的差別在於局勢和戰略。

    諸葛亮北伐之時,曹魏北方還有幾乎要統一鮮卑的軻比能和燕國的公孫淵,為了防備北方隱患,曹魏必須在幽州、幷州佈置兵力,相對的在蜀漢、孫吳前線的兵力會少許多。可是在諸葛亮死後,鮮卑軻比能被幽州刺史王雄刺殺,即將統一的鮮卑再度分裂。司馬懿又率軍遠征公孫淵,不僅屠破遼東,收編了好幾萬燕軍,還把遼東數十萬人口南遷。

    這樣曹魏不僅不必在北方佈置大量兵力,還能夠把燕國的國力化為己有。公孫氏巔峰時期稱兵十萬,實際兵力約有七八萬之多,相當於半個蜀漢的國力。因為東漢末年大量人口到遼東避難,造就了遼東飛躍發展,並且威服北方少數民族,是東北的霸主,遼東公孫氏已不能視作一個軍閥政權看待,而是個名副其實的國家。伐燕以後的曹魏,在蜀漢前線,至少能增兵三四萬之多,對蜀漢而言是十分沉重的壓力。

    在就是蜀漢自諸葛亮死後,內部局勢一度不安,不久蔣琬也病逝,費禕為了穩定局勢,著重於內部發展,休養生息,才保住內部穩定。但費禕又意外被刺身亡,諸葛亮欽定的接班人死完,自此劉禪缺乏委託國政的人材,開始了自己的主政,蜀漢國力從此下滑,最後鬧到蜀中百姓面有菜色的地步。

    姜維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伐,面臨的是比諸葛亮時期更強的曹魏,同時也是諸葛亮時期更弱的蜀漢,這就是局勢的缺陷。

    在戰略方面,諸葛亮歷次北伐都想要割據隴西,但主力都從漢中出兵,戰線較為長遠,可也較為穩妥。姜維直接把前線推進到隴西境內,在前線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設立圍守,卻過於跟敵人針鋒相對,曹魏看待姜維直接把防線設立到自己國界以內,怎麼可能不著重加派兵力防守?

    像諸葛亮一樣主力還在漢中,那麼諸葛亮有可能出祁山,也可能出斜谷、駱谷、子午谷。總之,魏軍的主力一直都放在關中,不敢輕易奔向隴西,因為不知道諸葛亮會往哪打。姜維把自己的戰略意圖暴露的太明顯,誰都知道他想打隴西,因為他是天水人,最熟悉那邊地形。

    最後姜維兩次敗於鄧艾,都是因為意圖過於明顯,鄧艾能由充分時間防備,段谷之戰鄧艾以少勝多,大破姜維,讓姜維遭到蜀中百姓怨恨,很大程度上都是姜維戰略失誤。

    姜維持續北伐,鬧到最後,莫說是譙周這股蜀中勢力,就連老戰友張翼、廖化都反對,諸葛瞻、董厥又密謀罷免姜維兵權,姜維的北伐到後期讓這麼多人不滿,是已經陷入了盲目用兵的地步。跟諸葛亮北伐時,把戰略、國力、形勢算計的更為詳實遠遠不同,諸葛亮怎麼北伐都沒有鬧到蜀中百姓不滿的地步。

    姜維把戰略重心放在隴西不僅讓魏國有了防備,還讓漢中佈防過於薄弱,以致鍾會伐蜀時,漢中守軍沒能進行頑強的抵抗就讓敵人進入平地,且攻破陽平關,直逼劍閣,姜維還得負上蜀漢戰敗的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城市打拼和小城市的安逸,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