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斜陽浪遊記

    關於劉備「夷陵之戰」的失敗,我們可以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分析。

    政治:「師出無名」與孫權的反制

    首先看政治,劉備的問題在於此戰的政治宣傳方向走歪了。

    劉備在章武元年四月稱帝后,立即開始了伐吳的準備,七月正式出兵。出兵的理由是為被孫權襲殺的關羽復仇。

    首先,這個時候無論是北伐曹魏還是東征孫吳,都不是最好的時機。伐魏當在曹操死或曹丕篡漢之時,或許能得到中原傾心漢室的人士的支援、而且當時孫權也在觀望,既不敢跟曹丕決裂也不想就此歸附曹魏,如果劉備北伐,或許能重新恢復孫劉聯盟。而東征的最佳時機應在關羽敗亡時,此時孫權背信棄義倒向曹操,且在荊州尚未紮下根來,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從軍事上,都比章武元年的這次出兵更有優勢。

    再往前劉備編造獻帝已死,然後稱帝的行為,實際上在中原也失去了一定的號召力。在最該征伐的時候沒有出兵,等到稱帝后開始動武,無論如何道義上是有減分的。

    而在蜀漢內部,許多群臣也都勸劉備不要東征,但劉備不為所動,勸諫的秦宓更是被下獄。這種一意孤行對內部的團結以及出戰計程車氣也有一定影響。

    但最根本的,還是沒有利用好政治宣傳的武器。建安二十四年,孫權背棄聯盟,投降曹操,襲擊荊州,在道義上其實是落於下風的,畢竟雙方的共同目標本是討伐漢賊。從這一點看,孫權向曹魏一方稱藩、勸進,也可被當作漢賊。劉備東征最好的政治宣傳應該是「討賊」而不是「復仇」。

    但劉備沒有這麼做、而當劉備屯兵白帝時,孫權讓諸葛瑾發來一封求和信,信中提到「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其實此信的目的並不是真求和,而是直指劉備的師出無名:那邊獻帝被篡位,你劉備卻只顧為關羽報仇,本應光復漢室,卻來爭奪這小小的荊州,對得起漢室和天下人嗎?

    孫權看到劉備在政治定位上的弱點,巧妙地避開了自己的「背信棄義」,反倒指責起劉備只圖一時意氣而不顧大局,這讓孫吳一方反倒佔據了道義上的優勢。再加上孫權在佔據荊州之後也好好經營了一番,收服了民心。劉備的出兵也就此蒙上一道陰影。

    軍事:水軍劣勢導致的崩盤

    軍事上的整個癥結可歸結於蜀漢的水軍不利。當時東吳總指揮陸遜就跟孫權說:

    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

    劉備最早攻取秭歸後,戰略如下:

    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溪蠻夷,鹹相率響應。

    也就是說蜀漢的水軍停留在了夷陵,而陸軍繼續前進,並沒有像後來西晉滅吳那樣水陸並進,順流而下。這讓陸遜鬆了一口氣,也是日後陸遜得以發動反擊的根源。

    而劉備之所以不敢讓水軍一同前進,還是懼怕吳軍在水戰上的優勢。當時陸遜堅守江東的夷陵(此處長江拐彎,江水由北往南流),拒不出戰。蜀軍無法攻佔夷陵,只得讓水軍停留在上游,免得被夾攻。而主力陸軍從西岸往東推進,直到夷道被孫桓阻截。

    結果從章武二年年初一直到年中,蜀軍主力未拔一城,只能在長江南岸結營。而這一段的江面又是吳軍掌控,這就造成了戰略上的被動。待到盛夏,蜀軍疲敝,陸遜利用水軍優勢發起反攻,蜀漢大軍一擊即潰。

    當時陸遜反攻的時間點選得也很好,經過觀察,他看到了戰機:

    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幹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這說明他捕捉到了劉備士氣的轉折點。此時劉備見正面戰場沒有進展,試圖從側面,靠武陵蠻夷取得突破,也就是從南邊迂迴進攻,這時正面難免放鬆警惕,陸遜正是在此刻一舉出擊,擊退蜀軍。

    我們可以看到,在軍事上,蜀軍還是受限於水軍的劣勢,無法在一開始展開強攻,導致之後受阻。其實根本上還是起兵倉促,沒有認真準備。這和劉備看不上孫吳導致輕敵也有一定關係,要不然不至於在陸遜沒有援助的情況下,連夷道也攻不下來。要知道西晉滅吳可是在四川建了不少樓船,同時花了大功夫訓練了水軍,才敢和吳軍一戰。

    因此哪怕劉備採取水陸並進,也未必能打過陸遜的軍隊。因此劉備在章武元年執意要東征孫吳實在不是一個好的決策,而最後失敗的時候仍在感嘆「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可見劉備一來輕敵,二來到最後還是沒有搞清自己失敗的真正原因。

  • 2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彝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對東吳發動的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3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強勁。東吳國君孫權立即以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軍的攻勢,更在222年八月彝陵一帶打敗蜀軍。

    一直以來,許多人對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都不認同,在這裡,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劉備對吳發動戰爭是必須的,因為:

    1、荊州這個戰略要地的丟失,將嚴重影響蜀漢政權以後的發展

    2、關羽的死,如果不報仇的話,將嚴重影響素以忠義著稱的劉備的形象和威信

    3、建安五年,東吳版的“隆中對”中魯肅就提出先三分天下,然後吞併劉表,再與曹魏南北對峙,最後一統天下。

    二、如果對吳的戰爭是必須的,那為什麼是221年這個時間?

    1、221年曹丕剛纂漢自立,北方防線有馬超,魏延,無後顧之憂。

    2、軍事上,蜀漢的勢力是比較強盛的時候。

    3、續周瑜魯肅呂蒙相續去世之後,表面上東吳已經沒有大將之才。

    4、對吳的戰爭是早遲的事,何不趁丟荊州,死關羽的藉口來發動,更可顯示出是正義之師。

    5、挾自己稱帝的氣勢。

    三、對於劉備對東吳的戰爭,其實並不是意氣用事為關羽報仇和全力攻打東吳,只是為了尊嚴和威信的戰爭:

    1、如果劉備只是意氣用事為關羽報仇,就不會在關羽死後接近兩年的時間才出兵攻打東吳。

    2、如果劉備真想全力攻打東吳,不可能諸葛亮,趙雲,馬超,魏延等一個都不帶在身邊。諸葛亮和趙雲是不支援劉備發動的戰爭,但是劉備對諸葛亮和趙雲還是信任的,這與意見不合不能混為一談,諸葛亮要鎮守成都(呂布在徐州的時候就吃過這樣的虧),趙雲督辦糧草(官渡之戰袁紹就是糧草被燒而失敗)。馬超和魏延可以抽調一個回來,當時東吳大勝之後也是及時回防粉碎了曹丕的偷襲。這麼多重要將領都不帶領,而帶一些名不經轉的將領去攻打一個勢力和自己差不多的勢力是說明劉備是無知還是自大?這和爭奪漢中的豪華陣容是形成鮮明對比,難道東吳還不如漢中?

    3、如果要全力攻打東吳,奪回荊州,劉備應該會訓練一支和東吳相抗衡的水軍。也不會在夷陵的時候,水軍放棄水路上岸和陸軍合二為一,為以後陸遜從水路上岸切斷劉備的長蛇陣,造成大敗的結局。

    4、221年七月,剛發動戰爭時的氣勢是多麼的強勁,銳不可擋。蜀漢大軍攻下秭歸後,就駐紮在那裡,再接下來的四五個月,就沒有戰爭。直到222年的二月,劉備才率部離開秭歸,到猇亭建立大本營,難道是劉備不知道一鼓作氣,乘勝追擊的道理。而在對峙中,陸遜採用了堅守不戰之策,劉備也且戰且停,擺起長蛇陣,修身養息,完全沒最初的氣勢。到了六月,陸遜才用火攻打敗劉備。

    由此可見,劉備發動的對吳戰爭,只是做做表面文章,不然豈會不帶一個重要將領?豈會不乘勝追擊?豈會只打巫,秭歸這些無軍事,經濟價值的地方。猜想劉備當時的想法可能是:

    1、表面要為關羽報仇;

    2、為丟荊州挽回一些顏面;

    3、順便教訓一下孫權;

    4、劉備不想那麼早的被困在益州,而被曹魏和東吳“邊緣化”;

    5、能攻佔多少就多少(劉備攻佔後的地方可是秋毫不犯)。

    諸葛亮和趙雲沒有劉備政治家的眼光,所以反對對吳的戰爭。但是劉備也沒料想到的是:

    1、孫權會為一些無軍事,經濟價值的地方和自己大動干戈;

    2、低估了陸遜;

    3、可能想到輸,可沒想到敗的那麼慘。

    可以大膽猜想,要是沒有陸遜的火燒連營,說不定劉備在夷陵渡過夏天,就會班師回朝,這次對吳之戰就會這樣劃上句號。可是天算不如人算,劉備沒想到自己會敗的那麼慘,在白帝城一病不起,最後死也無顏回成都。

  • 3 # 威哥看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有個前提:歷史人物不是白痴。尤其是帶兵的統帥,他們並不像遊戲裡說的那樣,30點智力就是不會看錶的傻子,100點智力就是要風來風,要雨得雨的大神。

    能夠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遠強於你我。一些常識性的東西,連你我都知道,他們豈能不知道? 再看夷陵之戰的制勝點。劉備輸在哪?真的是“火攻”嗎?未必是。

    為什麼? 1.火攻不能造成實質性傷害。 2.劉備必然會防火攻。酷暑時節,深入敵境,自己還連營700裡,別說是經歷過赤壁的劉備,就是普通將領也會防一手火攻。(李典默默地點了個贊)

    那麼火攻的意義是什麼? 1.增加混亂度,癱瘓指揮敵人指揮系統。火的最大作用在這裡。 2.分割站場,逼敵應戰。被點著的兵營是沒法發揮作用的,不能依託以固守。想不被燒死只能出來硬著頭皮剛。

    那麼夷陵之戰陸遜是怎麼贏的? 1.分割包圍,滅其前軍。這是勝負手。 2.四面合圍,殲滅劉備中軍主力。這是蓋棺定論之戰。起決定作用的是雙方士氣。這場戰鬥發生在馬鞍山。 所以夷陵對戰,陸遜之所以能夠打贏劉備,是因為滅了對手前軍,讓對手陷入混亂,士氣大跌,從而一鼓作氣打贏正面決戰的。而劉備也不愧天下梟雄,前隊滅了以後,臨危不亂,帶著主力進駐馬鞍山,陳兵自繞,據險固守,主動置之死地而後生,妄圖一舉扳回劣勢。但決戰時士氣低落,部隊數量上又遠少於東吳,最終隨勢而敗,只能含恨撤退。

    (馬鞍山之戰劉備方一共戰死一萬餘人,最後劉備“僅以身免”。整個三國曆史中,一萬人完全“戰死”於一場區域性戰鬥的有幾次?只有夷陵這一次。可見戰況慘烈,劉備反抗之激烈) 綜上,戰役的關鍵點是:劉備的前軍是怎麼敗的? 我們先看看前軍的領軍:馮習,張南,沙摩柯。重點是馮習。 如果沒有夷陵之戰,我們可能連馮習是誰都不知道。劉備舉國伐吳,自領中軍,那麼最重要的前鋒位置應該給誰呢?如果關羽活著,肯定是關羽來帶。關羽死了,輪到張飛來帶。不巧張飛也死了,那就魏延,趙雲來帶。可惜當時魏延要防守漢中,趙雲得不到信任,兩人都沒法參戰。所以前軍統帥就交給了籍籍無名的馮習。馮習是南郡人,從籍貫上看,可能是劉備在荊州時收的手下,那麼劉備安排一個荊州人來做前軍統帥,用意是什麼?

    我們現在當然不知道劉備的想法了,答主猜測可能因為馮習是本土選手,熟悉地形,作戰更便利一些。我們知道劉備看人,一向眼光毒辣,他最終任用馮習做前軍統帥,想必已經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了。而最開始攻秭歸的戰鬥,也證明了馮習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不光只是個嚮導而已。但馮習畢竟不是宿將,沒有過人的統帥力,一旦軍隊陷入劣勢,其資歷,經驗均不足以力挽狂瀾,穩定軍心。而對於這場特定的戰鬥來說,這恰恰是最致命的。

    那麼,陸遜又是怎麼做的呢?他的戰略是:首尾夾擊,讓前軍陷入混亂。再以火攻增加混亂,最後全力攻擊,殲滅對手。陸遜在開始作戰之前,已經向孫權明確指出的敵人的破綻:敵營已固,但是位置固定,所以陸遜確定,只要能做到首尾夾擊,讓敵人亂起來,這把火肯定就點得起來,敵人只要在營寨裡,就一個都跑不掉。

    這時候,這場戰鬥的勝負變成了:吳軍要如何實現前後夾擊? 說到這裡,就要批評一下劉備了。前軍被夾擊確實是劉備的鍋。他捨棄了水路,只用步兵結營,把夷陵附近的江面讓給了東吳。這是致命的疏忽。東吳可以利用長江很輕鬆地繞到蜀軍背後進行夾擊。打仗最忌諱腹背受敵,歷史上還沒有腹背受敵最後能打贏的戰例,劉備不能,關羽不能,馮習張南就更不能了。所以朱然帶領5000人突然出現在蜀軍前軍背後時,一下子就把蜀軍打了個對穿。這時陸遜指揮東吳主力部隊正面猛攻陷入混亂的蜀軍,逐營放火,連穿蜀軍40餘營,一舉殲滅前軍全隊。正如他事先預料的那樣,馮習,張南,沙摩柯一個都沒跑掉,全部死在亂軍之中。

    至此,夷陵之戰的結局已經註定了,縱使劉備還想力挽狂瀾,但是在兵敗如山倒的頹勢面前,神仙也無能為力了。事後假設一下,如果把馮習張南換成關羽張飛,蜀軍會敗嗎?恐怕還是會。但是兩人經驗豐富,統率力強,不會讓混亂持續得如此徹底。(例如襄樊之戰中,關羽的左軍讓徐晃屠了個乾淨,兩個領軍全部戰死,但關羽依然全身而退,控制著基本盤。可見統率力的差距)在劉備中軍的接應下,幾個統帥的腦袋也有機會保住。

    最終的結果是前軍可能還是會傷亡慘重(畢竟營就在那,跑不掉,火會一直燒,耐久會一直掉,人會一直死),但軍勢還在,不會對整個夷陵戰場有決定性影響。以後若發揮好,還有機會改寫歷史。 綜上,整個夷陵之戰中,火攻產生的實際作用有限。後人把火燒連營700裡當成一種決定性戰術是錯誤的。夷陵之敗,實源於劉備,敗因是未能水陸並進,控制江面,給了東吳迂迴包抄的機會,最後被精兵爆菊,定點突破,從而一潰千里。

  • 4 # 靖遠0204

    劉備的一生堪稱傳奇,從軍旅生涯上來說,三國之中無人能及。他早年剛出道就參加了征討黃巾的戰役,投奔袁紹後參加了官渡之戰,中年時與孫權聯合參加了赤壁之戰,獨自領軍與曹操展開了漢中之戰,晚年又親自領兵與東吳進行了夷陵之戰,三國之中參加過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三大戰役的主角只此一人。但在這場關乎國運的夷陵之戰中他卻慘敗而歸,抱憾白帝城,為什麼呢?

    我覺得是對自己的軍旅生涯過於自信。劉備縱橫天下四十年,曾經與自己同時代爭天下的群雄早已灰飛煙滅,如今魏吳兩方是小字輩的曹丕和孫權當政,試問天下誰敵手?而孫權膽敢背棄盟約,攻殺荊州關羽,這不是挑釁嗎?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然從戰略上劉備也犯下了錯誤。劉備東征,孫權求和不成後立馬向曹丕稱臣,為什麼呢?避免兩線作戰,試想如果曹魏和蜀漢同時進攻孫權的話,東吳必將亡國。但劉備東征卻面對的是兩方的壓力,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還要在江北還要留置黃權軍團等防備曹魏偷襲,從國力上來說,自己本來就處於劣勢,而強盛的兩方還結成盟友,可以說這仗還沒打,勝算就少了三分。

    還有一點就是將領的水平有限。我們知道,漢中之戰,劉備五虎將除了鎮守荊州的關羽外悉數出陣,加上魏延、劉封等一流戰將,最終略壓曹操一籌。但夷陵之戰時,蜀漢派出文官集團還行,但武將都是二流年輕將領,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戰將的統兵打仗能力對戰鬥結果有直接的影響。

    夷陵之戰失敗後,蜀漢直至亡國都未能再踏上荊州故土。

  • 5 # 歷史大學堂

    劉備一生很是坎坷,前半生四處漂泊,連老婆孩子都保護不了。好容易得了半個荊州,沒兩年又得了益州,此後又從曹操那裡虎口奪食,拿下了漢中,看起來要成就王者的榮耀。

    結果還沒高興太久,關羽便敗走麥城,損失一員大將不說,地盤還丟了一半,爭奪天下的目標難度一下從困難變成噩夢級別,劉備的心情可想而知。

    於是,夷陵之戰爆發了。

    作為主攻的一方,劉備當然認為自己贏面很大,然而結果卻是他輸得褲衩都快沒了,幾萬大軍全軍覆沒,自己只帶著少數近衛勉強逃身,要不是孫權擔心魏國會趁機來攻,說不定劉備就把命直接交代了。

    為什麼輸得這麼慘?劉備表示自己也想知道,最後他歸結為天命弄人——“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哉?”這話聽著耳熟,不由得讓人想起四百多年前垓下之圍時項羽的那句吶喊:“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老天爺當然不想背這個鍋。

    圖1 劉備(161年-223年)

    對於劉備的失敗,很多人歸之於他的軍事額度不夠,這不是今天才有的看法。

    決戰之前,當了解到劉備竟然前後連營七百多里時,曹丕立刻開啟嘲諷模式:劉備這是對軍事一竅不通啊,分兵七百多里還指望能贏嗎?我看不多久孫權的捷報就會傳上來嘍。

    果然,七天之後,孫權就將大勝的喜訊傳了過來。

    的確,劉備雖然號稱戎馬一生,但縱觀他多年的軍旅生涯,總體而言是勝少敗多。作為夷陵之戰時孫吳方面的主將,陸遜就曾明言:“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

    所以,劉備之敗,原因就在於他不太會打仗,但是又偏偏遇到一個軍事奇才陸遜,故而理所應當地失敗了?

    恐怕不能這麼說。原因很簡單,劉備一生的確勝少敗多,但他的對手是曹操這樣的一世梟雄啊,我們只能說他並非萬里挑一的軍事高手,而不能過分貶低他的軍事才能。

    圖2 夷陵之戰

    至於夷陵之戰時的種種“弱智”行為,如曹丕提到的連營問題,老實講,連曹丕這樣只會紙上談兵的人都知道七百里連營是兵家大忌,經歷多年戎馬的劉備會連這種常識都不知嗎?

    然而儘管知道,但並不代表就可以避免。自從關羽大意失荊州後,由於事先沒有防備,導致巫以下的沿江戰略要地全部失守。而孫吳方面又採取避而不戰,層層後撤的防禦戰術。這樣一來,劉備要想取得戰果,只能步步深入,可因為沿岸的戰略要地與臨江諸郡都被孫權方面掌控,他不得不沿江布兵,連營向前,七百里連營的局面就這樣形成了。

    圖3 三國荊州版圖

    另一個常被人批評為不知兵的軍事行為就是舍船就步,讓水軍全部上岸作戰。

    原本蜀軍在上游,作戰時乘船順流而下是有利條件。戰爭一開始,陸遜最擔心的便是劉備水陸並進的戰鬥方案。可惜,劉備最終放棄了這一打法,以至於讓人一股腦地端了。

    但劉備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因為他不知道水陸齊發的好處。劉備原本的水軍來自於荊州,頗為精良,掌握在關羽手中,但關羽敗死,這支水軍便不復存在。而這次出征,準備的時間並不充分,大部分軍隊都是步兵,陸戰的訓練恐怕都沒多麼熟練,更別提水軍的訓練了,水戰能力自然是不行的。故而,劉備只能放棄水路。

    由此看來,夷陵之所以慘敗,並非劉備不懂軍事,而真的是客觀條件所限,換言之,劉備的那句“豈非天哉”的吶喊是一語中的了?

    當然不是。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明顯看到,單單從軍事角度來看,劉備並不具備必勝的優勢,反而是劣勢頻頻。也就是說,夷陵之戰,原本就不應該打,至少不應該現在打。

    圖4 三國版圖

    實際上,當劉備提出對吳作戰的想法後,蜀國內部反對的聲音很多,所謂“群臣多諫”,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趙雲。結果劉備一意孤行,反而將勸阻的從事祭酒秦宓抓進了監獄,又將趙雲遠派到了江州當了個督軍。

    這樣一整,誰還敢反對?

    然而,為什麼劉備變得如此固執,那個愛民如子、從諫如流的“劉皇叔”去哪兒了?有人說是因為關羽被殺導致的報仇心切,容不得別人反對,這顯然並非真正原因。

    一方面,發兵時距離關羽之死已經一年多了,再大的火也該一瀉千里了。另一方面,我們看到,劉備稱帝后一直沒有給關羽封號,直到劉禪即位後才給了壯繆侯的追封。而何謂繆?“武功不成曰繆”,壯繆的諡號指的是關羽雖然勇猛卻沒啥建樹,這並不是一個好詞。由此不難看出,劉備父子對於關羽的失荊州其實一直耿耿於懷。所以,咋會拼了命地給他報仇呢?

    圖5 曹操(155年-220年)

    那麼,真正原因何在呢?

    很多人總結赤壁之戰用兵如神的曹操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驕傲兩個字。在曹操看來,自己縱橫戰場幾十載,前後大敗黃巾軍、呂布、袁術、袁紹、馬超等人,試問天下英雄誰是對手?故而根本沒有將孫劉聯盟放在心裡,結果馬失前蹄。

    夷陵之戰前的劉備妥妥地複製了曹操當年的心態。劉備一生最忌憚甚至恐懼的便是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偷襲佔領徐州,結果聽說曹操親自來戰,嚇得直接撒腿就跑,導致關羽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俘虜了。

    可隨著赤壁之戰後接連的勝利,劉備慢慢浮躁了。當定軍山斬殺夏侯淵後,曹操來攻,而此時的劉備卻毫無顧忌,放言“曹操雖來,無能為也”,一時間連曹操也不放在眼裡了。而隨著曹操的去世,這種“天下英雄,捨我其誰”的心態只會越發增加。

    圖6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

    另一方面,劉備對於孫權其實一向不太重視。典型的就是,在他佔領益州後,對於孫權方面索要荊州的迴應很是敷衍,竟然說等我平定涼州後就把荊州給吳國,這難道不是把孫吳當猴耍嗎?

    孫權隨即出兵,而劉備也沒想著如何緩解這一局面,明知道益州人心還未穩定,卻也是一個字:幹。他讓關羽帶三萬人馬到益陽,自己則率五萬大軍到公安,擺出大戰的姿態。如果不是這時曹操橫插一槓西征漢中,那麼孫劉之間的大戰或許早就開始了。

    驕兵必敗,劉備再次給我們上了這一課。

    文:江河散人

    參考文獻:《三國志》

  • 6 # 孤寡老人講歷史

    劉備輸掉“夷陵之戰”是很正常的事情,曹操當年鼎盛時期在赤壁大戰中都還輸給江東政權,何況僅有兩川之地的劉備?

    從《三國演義》中看,劉備是犯了驕兵之症,並且犯了兵家大忌,但從實際上來看,“夷陵之戰”僅僅是東吳對蜀漢的前哨站,東吳並沒有傾巢而出,即使輸掉也不會傷筋動骨,雙方的交戰區域並不是在東吳的核心區域。當然結果是劉備被傷筋動骨,甚至一命嗚呼。

    劉備東征孫權是打著為關羽、張飛報仇,但實際上那僅僅只是個藉口,劉備稱帝時年紀已經相當大了,他的主要目的估計是趁著自己還能領軍出征,先幹掉孫權,消除掉北伐的後顧之憂。諸葛亮隆中對時告誡劉備從荊州和漢中兩路北伐,但隱患就在於孫權是否會在後方搗亂,所以諸葛亮建議東和孫權。

    但劉備估計是想一勞永逸,能幹掉對手幹嘛還要用外交的方式妥協?正好有關羽被殺的藉口以及蜀漢當時基本的實力還在,所以劉備堅持伐吳,並且沒有帶上主張和東吳和平的文臣武將。

    “夷陵之戰”時,劉備和諸葛亮的主要戰略目的還是一致的,那就是北伐統一全國,無非是劉備想用武力消除隱患,諸葛亮想用外交消除隱患,不能說誰對誰錯,誰勝利了誰正確,劉備敗了,因此諸葛亮是對的。

  • 7 # 善良之子86

    表面看是安營紮寨錯了,選在樹林裡。

    但實質是這場仗從一開始就不是準備充分的仗,前期孫權一直不願意跟劉備徹底撕破臉,畢竟唇齒相依的關係,所以基本可以預見,東吳前期的節節敗退實際上是孫權有意的。

    說避其鋒芒可以,說息事寧人也行。

    其實大決戰之前,孫權提出的條件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孫權有些後悔,說起來也確實不該鬥氣,為了座荊州城跟劉備糾纏了這麼多年。

    我估計當時孫權只是想出手教訓一下關羽,畢竟關羽拒婚說得太難聽。簡單說,當年如果沒有東吳的照顧,劉備是打不進西川的。

    但孫權沒有料到,呂蒙居然把關羽殺了……這也解釋了孫權最後願意把荊州還回來的用意,但劉備軍理解錯了,孫權遞過來的橄欖枝可能被理解為懦弱了。

    那無法了,孫權只能認真對待了。結果本來就是倉促發動進攻的劉備果然大敗了。我估計當時劉備一直就不冷靜,不過也難怪,畢竟二弟三弟全死了,換誰也冷靜不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蘋果水噴臉面板能吸收嗎?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