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純營養師
-
2 # 老爸的修行
兒子已經9歲了,從小最擔心孩子發燒的問題了。慢慢的從手忙腳亂,到掌握了孩子常見病的處理方法,這條路走得不容易,分享一點個人的經驗。
要明白髮燒不是病,而是疾病的一種過程反應!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入侵的保護性機制。發燒時體溫升高,很多病源微生物就變得不那麼活躍,而免疫系統反應性則顯著增強,白細胞增加,吞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殺菌活性增強。
所以,第一個要糾正的誤區就是,發燒時盲目的退燒。
發燒的原因才是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而適當的發燒本身有助於孩子的免疫系統工作。
如果不判斷病症,直接退燒,往往適得其反,只是讓孩子一時舒服罷了。
首先,要判斷髮燒的原因與嚴重程度如果突然高燒,往往是病毒感染。如果流鼻涕低燒(溫度不超過38.5度),往往是一般性感冒,檢視喉嚨是否有細菌感染。如果吃油膩不易消化過飽,口臭,低燒38度以下。有可能是積食所致。不管什麼情況,要注意區別孩子的精神狀況。比如急診發燒,雖然溫度高,孩子的精神很好。對於自己不能確定原因的高燒症狀,孩子精神不振,痛苦不堪的情形,請馬上就醫。如果能確定為普通疾病問題,可借鑑下述方法。按摩:給孩子搓搓手腳和後背,可以有效促進血液迴圈,有助熱量的散發。
物理降溫:溫水澡或者溫水擦拭四肢。不可以用酒精,我兒子5歲左右曾經因為老人擦拭酒精降溫,導致體溫過低。而且酒精可以由面板吸收,可引起中毒。
不要捂,這是誤區。需要穿著適量正常的透氣的衣物。可輔助退熱貼,用於額頭和後頸。
服用退燒藥:兒童退燒基本就是美林和布洛芬。兩種藥可以交替使用,注意嚴格按照說明劑量。溫度不超過38.5度,可不使用退燒藥。
藥品的選擇:常會用到的便是消炎和抗病毒藥物,這部分需要有一定的醫學常識。我自己是看了相關的專業書,建議大部分父母尊醫囑。我個人的經驗,如果細菌性感染,我沒有給孩子使用過頭孢,自己選擇了阿莫西林和阿奇黴素。至於病毒性的感冒,基本沒有特效藥,用心護理,補充維生素,適量飲水。
最後,再次強調如果孩子高燒,萎靡不振,自己又無法確定原因,請立即帶孩子去醫院!
養大個娃不容易,非逼著父母醫學、教育、心理樣樣精通!
-
3 # 扁鵲兄弟的小信徒
孩子一發熱,家長就心焦。往往容易由於過分緊張,好心辦了壞事!經常就會聽說一些退燒的辦法,比如捂汗、比如冰敷,還有酒精擦身,喂中藥,喂抗生素甚至還有喂香灰的,當然都是不對的。一、很多人認為中醫性溫,治本,給孩子用安全放心。其實不然,中藥成分複雜,如果孩子小,肝腎發育並不完全,很容易損傷他們的肝腎功能。藥物應用得當可以治病,但是藥物應用不得當,其中某些成分甚至有可能致命!所以,給孩子使用中藥一定要謹慎!最好不要給嬰幼兒使用。二、其實,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抗生素不能濫用。但還是有一部分人覺得簡單、快捷、有效。並且常常是用2天,感覺症狀好轉就不用了。其實,這樣更容易造成細菌的變異,再使用同種抗生素的時候就達不到治療的效果了!越到後來,越需要用更厲害的抗生素,直到耐藥,無藥可用!所以,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要謹遵醫囑。
三、兒童有兒童藥。成人藥,成人的劑量都不適合孩子。所以,不能給孩子喂成人的感冒藥,一定要喂兒童藥,還要按照孩子的年齡身高體重來使用劑量!四、對於孩子發熱,首先應該弄清楚發熱的原因,才能有相應的治療方案。不能盲目依靠自己的經驗。但是,輔助的物理降溫是對的,可以很好地預防高熱驚厥等不良後果的發生。五、堅決不能使用酒精擦身,酒精可以透過面板進入孩子身體,傷害孩子稚嫩的神經系統。捂汗不僅達不到降溫的目的,還會導致溫度升高,孩子體液流失,出現脫水的症狀。正確的做法應該還孩子洗溫水浴,多喝溫熱的白開水,可以貼退燒貼,讓孩子好好休息,恢復體力,家長要時刻監測體溫。如果體溫超過38.5℃,甚至更高,就要及時就醫。關於這個問題就說這些。我是疾控醫生、營養師,主要分享疾病預防和營養健康相關知識,感興趣的可以看我釋出的文章,有問題的也可以留言諮詢或者私信。
-
4 # 懸壺小兒科
我以前曾經答過類似的問題,不妨再重新解釋一下。
我們要說到退燒,首先得明白髮燒怎麼引起的。一般我們說的發燒,絕大多數都是指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燒,那得了解一下從人體感染病原體開始到人體體溫上升整個過程。
病毒或細菌從不同渠道入侵人體後,在體內感染正常組織細胞大量繁殖引起炎症,人體免疫系統也不是吃素的,釋放大量炎症介質,其結果是:血管通透性增加(這樣白細胞才能快速到達感染灶),炎症介質如前列腺素E2跑到大腦的下丘腦體溫中樞向領導報告,體溫中樞調高體溫調定點(跟我們用空調遙控器調高設定溫度一樣),領導一調高體溫調定點,體溫馬上噌噌噌往上飈。同時前列腺E2也是致痛介質,也同時引起疼痛。
上面就是細菌病毒感染人體後引起發燒的簡要機制過程。退燒方法有三種:
第一種物理降溫,比如溫水擦浴或洗溫水澡,包括多喝水,水可以帶走大量熱量,可以短暫、暫時退燒,儘管效果有限、短效,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第二種退燒藥。比如布洛芬,原理是把跑到中樞向領導報告的炎症介質前列腺素E2幹掉。沒錯,就像發生礦難封口不讓上級知道一樣,這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式的退燒方法。
第三種抗生素、免疫系統。原理是把發燒的始作俑者病毒或細菌幹掉,抗生素可以把細菌幹掉,病毒得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對付。把點火的細菌病毒搞定,發燒這把火也就滅了。
上述三種方法正確運用都可以退燒,沒有說誰科學誰不科學的偏頗。退燒藥雖然治標不治本,但是可以為抗生素、免疫系統發揮作用爭取時間,因為病毒細菌的徹底殺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一個必須等待的過程。在病毒細菌還沒被控制前,如果體溫過高可能引起驚厥,患者感覺疼痛、吃不好睡不好,這時使用退燒藥也是科學的,這是一種緩兵之計。
回覆列表
一個還未滿月的男寶寶生病了,家人用銀手鐲煮水、珍珠粉泡水喝、酒精擦身,折騰了一夜,寶寶哭鬧不止,全身起了很多紅疹。次日,家人才急了,輾轉2個小時,將其送到醫院,但寶寶已停止了呼吸。
在上幼兒園之前,寶寶平均一年感冒8-10次。看起來是這麼頻繁,那媽媽們該如何應對寶寶感冒、咳嗽呢?
發燒幾個事實1、溫度和嚴重程度不成正比
2、發燒只是表象,找出引起發燒的原因才是關鍵
3、發燒(<41℃)一般燒不壞腦子,對大腦有影響的是可能感染了乙腦病毒、流腦等,而感染了這些細菌或者病毒即使溫度不是非常高也可能會損壞腦子
4、不推薦物理降溫(包括退燒貼、溫水擦浴等)
5、38.5℃不是吃藥的標準溫度,可根據寶寶的情況再做決定。也就是說,高於38.5℃可以考慮吃退燒藥,但不是必須的。
6、血常規並不精確,不是判斷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的標準。
7、腹瀉時,有條件的話儘量做大便化驗(用潔淨的容器取出一些密封,儘量在2小時之內化驗)
8、發燒大多數是自愈性的,發燒的過程就像是打怪升級,讓寶寶更好地應對自然環境,媽媽們不要太著急了
9、發燒常用藥: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抗生素和打點滴請慎重,具體的使用方法遵醫囑
用藥感冒是可以自愈的,無論是否用藥,一般一週左右會痊癒。OTC止咳藥和感冒藥會給寶寶帶來嚴重的副作用,使用這些藥的風險要高於緩解症狀帶來的好處。FDA建議,4歲以下的兒童禁止使用止咳藥和感冒藥。
關於解熱鎮痛藥——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使用,可以緩解寶寶一定的症狀,在使用時建議遵醫囑。這裡提醒兩點,不建議兩種藥物交替使用,不建議選擇複方成分的藥物。
護理流鼻涕:如果寶寶的鼻子像水龍頭一樣,說明是在清除病毒。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對普通的感冒沒有作用。然而,如果流鼻涕是由鼻腔過敏(花粉熱)引起的,那這類藥物是有用的。
鼻塞:首先強調一點,不要妄想借助藥物來清理鼻腔。其次,你可能需要準備吸鼻器、生理鹽水滴鼻劑(在藥店可以買到)、棉籤等。
1、用生理鹽水噴入或滴入鼻腔,讓幹在鼻腔的分泌物鬆動,然後再將分泌物從鼻腔中吸出。如果沒有生理鹽水,可以用溫水代替。
2、每個鼻孔滴2-3滴,一個一個做,然後吸出來;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溫水或洗鼻液洗鼻,重複清理鼻腔直到水乾淨了。
3、當寶寶不能用鼻子呼吸時,要注意清理鼻腔。對於吃奶的嬰兒,在餵奶前使用滴鼻液。
4、黏附在鼻腔不好清理的分泌物,可用溼棉籤處理。
咳嗽:咳嗽可以幫助清除肺部的分泌物,一般情況不用特殊處理。使用止咳藥不僅可能有副作用,還可能會導致分泌物滯留在氣道里,增加堵塞的風險。化痰藥不會清除痰液,它的主要作用是稀釋分泌物,便於排出體外。
3個月以下:看醫生;
3個月-1歲的寶寶:給溫熱的潔淨液體(例如溫水、蘋果汁、雞湯)。每天4次,每次5-15m;
1歲以上:服用2-5ml蜂蜜,可以稀釋分泌物(如果沒有蜂蜜,也可以用玉米糖漿代替)。最近的研究證明蜂蜜和止咳藥相比,在減少夜間咳嗽頻率和嚴重程度上,可能更有效。一歲以下的寶寶禁食,免疫系統還不健全,可能會導致肉毒梭菌中毒。
飲食1、提供一些VC豐富且質地柔軟的水果。VC雖然沒有網傳能夠治療感冒的神奇效果,不過其抗氧化的能力毋庸置疑。水果不僅能提供給寶寶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含有較多的水分。秋冬季節感冒頻繁,這個季節VC含量豐富且應季的水果有獼猴桃、柑橘類、草莓等。
2、安排飲食要適度。生病期間寶寶的胃口會變差,家長儘量提供寶寶喜歡的食物並儘量少食多餐,這樣有利於消化並容易滿足能量需求。
3、避免油炸油膩的食物,多提供一些好消化的澱粉類食物,例如米飯、麵條等。如果寶寶反胃、有些噁心,可以試試香蕉、蘋果泥、麵包片等。如果你想給蔬菜吃,要確保做成比較好餵食的狀態。
4、多喝些溫暖的液體,比如溫水、雞湯等,不過雞湯類的要注意少放鹽。
疫苗針對流感的預防,建議6個月以上的寶寶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寶寶感冒咳嗽,還需要注意三點:
1、讓寶寶得到充分的休息;
2、讓孩子喝大量液體。充足的水分可以稀釋分泌物,讓咳嗽和擤鼻涕更容易一些;
3、提高空氣溼度。可以使用加溼器,溼潤的空氣可以阻止鼻腔分泌物變幹,有助於潤滑氣道(但使用時要注意按照說明書定期清理,以免滋生細菌、黴菌等)。另外,不要使用加熱的功能,即暖霧。冷霧可以使鼻腔收縮、呼吸更順暢。但是暖霧容易造成鼻腔腫脹,呼吸更加困難。加熱還可能增加燒傷或燙傷的風險。
不過,如果寶寶咳嗽或鼻塞,但並不影響玩、睡覺,食慾正常、精神狀態好,也不一定非得干預。但如果咳嗽比較嚴重,超過2周都沒有好轉,建議去醫院看病查詢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