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家界大陳的瘋言蜂語
-
2 # 贛南蜂情說三農
新收的蜜蜂只要蜜蜂開造脾的話就可放心了,像我們一般是當天就可以正常出勤了。
我們這收到蜜蜂時會從其它蜂箱中抽調一張子脾給它,蜜蜂是戀子性昆蟲,所以只要有子脾在話是不是跑了,可以放心大膽讓他自由出入了 。
要注意的是:
1.如果外面沒有足夠的蜜粉源的話,在晚上時進行飼餵且要適量,用來刺激工蜂造脾、讓工蜂飼餵蜂王促使蜂王產卵。
2.蜜蜂一定要放在比較安靜的地方,不要過多的開箱打擾他們。
-
3 # 蜂部落養殖方式
第一:收捕的老巢
第二:收捕的分蜂群
第三:老巢沒有分蜂群容易安家
對於分蜂群來說,分蜂群結團的目的是找到適合居住的地點,如果我們發現了分蜂群,也給分蜂群準備了適合的地點,這相當於是一個順水推舟的行為,蜜蜂自然是非常願意安靜下來的,而從蜜蜂生物學的角度來說,分蜂群的蜜蜂具有迫切的築巢願望,如果我們在收捕後幾天進行獎勵飼餵和放入子脾,這種蜂群可以說第二天我們就可以明顯的看到已經造脾,說明蜜蜂已經穩定下來,可以拆除防逃片,進行正常的飼養。
第四:處女王的分蜂群不宜長時間上防逃片
-
4 # 閩南蜂哥
野外收回的蜜蜂,需要經過養蜂人精心的處理,才能恢復正常的生活。如果養蜂人在處理上,沒能做到位,那蜂群就很難安心的住下來,那也就談不上多少天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其實野外收回來的蜜蜂,只要做到以下幾點,那不出幾日,便可恢復正常的生活。
一.調入卵蟲脾,讓蜜蜂上巢脾在蜂群收回來以後,就要進行過箱工作。過箱後,當晚必須趕蜂上脾,讓蜜蜂有歸屬感,同時獎勵餵養少量的蜂蜜水或者糖水,來刺激蜂王產卵,卵蟲脾是蜜蜂最在乎的東西,只有讓蜜蜂上脾保護子脾,蜂群才能快速恢復正常。
二.少打擾,讓蜂王安心蜜蜂收回來以後,所需要處理的步驟,都在當晚處理好,第二天就不要再去打擾蜂群,只能透過箱外觀察蜜蜂的出勤情況。晚上可以開箱獎勵餵養蜂群,但是不能動蜜蜂,放入蜂蜜水或者糖水後,及時蓋上蜂箱蓋,讓蜜蜂多休息。經過兩三天的調整,蜂王基本上已經產卵,這就成功了九層,只要在保持一兩天就可以安心的拆除隔王片。
箱外觀察蜜蜂的表現,能夠識別蜂群的穩定情況,只要蜜蜂有進有出,巢門口有扇風的守衛蜂,甚至有蜜蜂採進花粉,都是蜂群初步穩定的表現,只要養蜂人再保持現狀兩天,就可以放心的去掉隔王片,讓蜂群過上正常的生活了。
-
5 # 山娃養蜂
感謝提問:新收的中蜂幾天後才能正常放養?需要注意什麼?
中蜂無論是人工養殖的,還是野生的,每年有兩次自然分蜂的週期,一群蜜蜂會根據自身的群勢,在一個分蜂週期裡,會分出一群或者多群蜜蜂,在分蜂期,經常會遇到分蜂群,蜜蜂甚至還會飛上門來。
說起養蜂,尤其在農村,沒有多少人專門學習過養蜂,可以說是誤打誤撞進入養蜂業的,多數人都是從收捕分蜂群開啟養蜂之路,飼養的蜂群從沒花錢買過,都是從野外收捕而來,或者是靠收捕回來的蜂群發展出來的,邊養邊摸索,一點一滴的積累出一套自創的養蜂經驗,收捕的分蜂群該怎麼養呢?
如何收捕分蜂群收捕分蜂群最關鍵的是要收捕到蜂王,在收蜂的過程中有經驗的人可以先找出蜂王,把蜂王囚禁起來,放入收蜂籠,蜜蜂自然會進去,所謂的抓賊先抓王,收蜂也是同樣的道理,對於新手來說,找出蜂王似乎不太現實,還是把整群蜜蜂收回去為好,千萬別傷及到蜂王,下手要輕,一點點的把蜜蜂往收蜂籠裡驅趕,或者戴上防護手套一把一把地把蜜蜂抓入收蜂籠裡,輕抓輕放,邊操作邊觀察,發現蜜蜂逐漸往收蜂籠裡飛,說明蜂王已經進入收蜂籠,收蜂也算是成功了。
收捕的分蜂期群該怎麼養收捕的分蜂群,需要儘快找一個可以讓蜜蜂長期居住的環境,無論是專用的蜂箱還是自制的木箱,都要經過消毒處理,再把蜜蜂過箱進去,分蜂期是不帶有任何蜂糧的,雖然餓不死蜜蜂,但容易引起蜜蜂的情緒不穩定,會造成分蜂群出逃的可能,所以需要人工飼餵,讓蜜蜂有所依戀,如果家裡還有別的蜂群,大可以從其他蜂群搬出幾塊有蜜有子的蜂脾,綁入新收的分蜂群裡,讓蜜蜂快速適應新環境。
新收的中蜂幾天後才能正常放養?需要注意什麼新收的中蜂群,並不需要囚禁蜂群幾天或者過於特別對待,囚禁蜂群反而會起副作用,也不需要特別對待,收回來過好箱就直接養了,儘可能減少對新蜂群的打擾,最多也是加一塊防逃片,因為新蜂群出逃的機率較大,但要解決出逃的問題,還是從蜂群本身入手,尤其是給蜜蜂居住的新環境,除了巢門以外,不能再有透光點,箱內不能帶有其他異味,蜂箱放置之處,要遮陽避雨,再者就是蜜蜂的口糧,透過人工飼餵能夠加快蜜蜂築巢,蜂王便能快速產卵,有了貯蜜與卵蟲,才是蜜蜂安穩居住的前提。
新收的中蜂群,需要注意的是蜂王,分蜂群分別會有兩種蜂王的存在,一種是產卵王,另一種是處女王,這與分出的是第幾群有關,蜜蜂分出的第一群蜜蜂,基本上都是老蜂王,蜜蜂築巢後蜂王可直接產卵,再之後分出的蜂群,蜂王十有八九是處女王,在處女出還未來得及交尾,就已經被分化出去,對於這種分蜂群,需要觀察蜜蜂築巢後的情況,如果超過20天蜂王還未出現產卵,說明處女王交尾失敗,需要及時介入產卵王,讓蜂群快速回歸正常。
總結:對於新收的中蜂,幾天後才能放養?從收捕回來後,就需要及時過箱,根本就沒有囚養,又何來的放養,關鍵還是過箱後的照管,前期還是人工補喂為好,不僅能維穩蜜蜂情緒,還能加快蜜蜂築巢,讓蜂王有地方產卵,讓蜜蜂有地方儲存蜜粉資源,這是蜂群長期居住必備的條件。
-
6 # 亢歲平
新收的中蜂幾天後才能放養
不論怎樣收捕的蜂群帶回後,待巢箱安放位置確定並安置好後,在過箱的同時,就應立即開啟巢門轉入正常飼餵。
如果收捕的是已經築有巢脾的蜂群,且將巢脾綁縛後連同蜜蜂一併帶回的中蜂1.收捕方法
將準備好的巢箱放在離原巢穴較近的地方,以不影響割脾操作為準。操作時,應先從邊脾開始,逐一用噴煙器驅離蜜蜂的同時,迅速割取並按原脾方向綁縛在準備好的梁框上,順序放入巢箱內。待割取到第一個子脾綁縛安放好後,或者在所有巢脾割取綁縛放入巢箱後,就可用戴有橡膠手套的手直接托起蜂團,輕輕抖入巢脾上方。此時,絕大多數蜜蜂會很快上脾覓食和護子。操作過程中,不蓋箱蓋,用覆布只遮蓋巢脾,其餘空間裸露。待絕大多數蜂團被抖入後,就可提脾尋找蜂王。如果找到蜂王且大部分結團蜜蜂被移入巢箱,就可蒙上覆布,再蓋上箱蓋即可。因蜂王已被收進巢箱,仍未進巢蜜蜂受蜂王資訊素及巢門口大量蜜蜂臭腺招引,會逐漸進入巢箱。對少數仍在老巢結團或飛翔的蜜蜂用噴煙器或其它驅避劑反覆驅趕,傍晚前所有蜜蜂都會進入巢內,然後封閉巢門帶回。
2.應注意的問題
①收捕帶回安置到預定位置後,應立開啟巢門。
②收捕時防止損傷蜂王,儘量減少子脾及蜜蜂損傷。
④必須保持新老巢位在2km以上,否則應臨時轉場安放25天左右後再轉入新址,防止距離太近產生大量回蜂而造成損失。
如果收捕的是已經築有巢脾的蜂群,且收捕時只帶回了蜜蜂而沒有巢脾的蜂群1.收捕方法
如果收捕的蜜蜂巢穴無法開啟或不能開啟,先用噴煙器從巢門向巢內少量噴煙,觀察煙霧流出的方位,將出煙最早、最多的巢穴高處留下,用紗網或網孔較大的袋子套住,再用泥巴將周邊煙孔封死。用噴煙器從巢門連噴煙霧的同時,連續敲擊蜂巢,待蜜蜂全部驅趕到紗網內後,再紮緊袋口帶回。
2.應注意的問題
①驅趕目的達到即可,防止噴煙太多燻死蜜蜂。
②也可用連續敲擊、震動或石碳酸、風油精、汽柴油等驅趕收捕。
④有自備子脾、蜜脾最好。若無或僅為蜂桶或巢箱,則應提前在巢內放置1:1的糖漿水1公斤左右加以補飼,以備蜂群造脾所需,並在巢門口加裝隔王片,待傍晚時分將蜜蜂抖入巢內。5天內不宜開箱檢視,待蜜蜂造脾後,開始正常出入或有花粉帶入時,再開箱檢查並連續獎飼,蜂王產卵後再拆除隔王片。
如果收捕的是剛剛出逃的分蜂群或飛逃群1.收捕方法
如果收捕的是剛剛出逃的分蜂群或飛逃群,在自己有蜂群的情況下,迅速從自己蜂群中先抽出蜜蜂較少的邊蜜脾或幼蟲脾1張,脾子多少應以群勢大小為標準,放置到分出群或飛逃群傍邊。若蜂團較高,可用粘有蜜糖的收蜂籠貼緊蜂團上部收捕。若蜂團能夠直接觸及,先用噴壺打溼蜂團,防止收捕時蜂群乘機飛逃。再直接用子脾或蜜脾貼緊蜂團並輕微刮擦,因蜜蜂非常戀子貪食,待爬滿蜜蜂后,再直接放入巢箱,同樣不蓋箱蓋,用覆布只遮蓋巢脾。待絕大多數蜜蜂被收捕後,再逐脾檢查尋找蜂王,若蜂王已被收入巢箱,可以蓋住箱蓋,也可以不蓋箱蓋。其它蜜蜂受蜂王資訊素及蜜蜂臭腺引導,剩餘的蜜蜂會追隨資訊引導,自動散團進入巢箱。若為節約時間,也可用噴煙、搖晃、震動等方式驅散蜂團,促其儘快歸巢。
2.應注意的問題
①若收捕時能夠觸及蜂團,最好用噴壺先將整個蜂團打溼,防止蜂群乘機飛逃。
②收捕時儘量減少刮碰和震動。
④若收捕地點與安置點較近,待所有蜜蜂進巢後,可直接將巢箱搬到預定位置正常飼養。
⑤因巢內有幼蟲脾和蜂蜜,蜂群一般不會逃跑。在無法確認蜂王是產卵王和處女王的情況下,切記不要加裝隔王片,防止處女王無法出巢交尾而造成損失。
⑥若收捕地點與安置點較遠,為保證子脾安全,就不可能帶上子脾。只能用蜂籠、蜜脾或噴有蜜糖水的空脾收捕。待所有蜜蜂進巢後,將巢門封閉嚴實,帶回安置到預定位置後,再及時開啟巢門轉入正常飼餵。
-
7 # 蜜香世家
新收的中蜂即時就可以放養,無論是分蜂群,逃群,或野外巢窩收捕回來的蜂群,都應迅速放養。但放養時應須注意的事項。
一、當收捕的是分蜂群時,可在原群或其它強群調一、二脾(按蜂量可增調或加巢礎框)有蜜、粉、仔脾到空蜂箱裡,擺放好在放養位置,蜂箱巢口關小隻能同時進出一、二隻蜜蜂即可,然後將蜂迅速抖落,蓋好箱蓋,從箱口觀察,蜜蜂沒有狂燥往外跑,就是蜜蜂以接受這個家了。
二、收捕的逃群蜂:有條件的可以調一、二脾仔脾進一個空蜂箱,擺放到選好的位置,關小箱口不讓蜜蜂進出,但要保證空氣流通。然後將蜜蜂迅速抖落箱中,蓋上箱蓋。當蜜蜂安靜後,約十五分鐘左右,可將箱口開啟到可以同時進出一、二隻蜜蜂即可。在二、三天後在箱外查蜂時,可按情況增開箱口,以便蜜蜂進出活動。如果沒有仔脾調入,可用一個空箱子,在箱蓋噴上蜂蜜,擺放到放養的位置,將蜂抖落,蓋上箱蓋,箱口裝上防逃片,二十天左右可開箱割脾上框養殖,有封蓋仔脾時,即可摘除防逃片。
三、當收捕的是野生蜂窩群時:選擇無傷損的仔脾上框,上框時要細心,固定要整齊。如果仔脾少的,可以從其它蜂群調一仔脾。然後擺選好放養位置,將蜂抖入蜂箱,蓋好蓋子,從箱口觀察,如沒有大量蜜蜂擁出,就不用擔心蜂群飛逃了,可在傍晚五點鐘後開箱檢查蜜蜂是否上脾,如沒上脾可用手輕輕誘蜂上脾。其實收捕野生蜂窩群時,最好將仔脾調入其它蜂群,從其它蜂群抽調一、二脾有蜜、粉、仔脾給收捕回來的蜂群,這樣操作放養的蜂群,絕對不會產生逃跑,除非有其它令蜜蜂不適外。(比喻蜜箱有異味等)。
無論收捕那類蜜蜂,都可以立時進行放養。但放養時是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術的。如果是新手,應儘量在傍晚五點鐘左右操作放養,這時,蜜蜂一般都不會飛逃。如有可能,應儘量調入仔脾放養,利用好蜜蜂的戀子情結放養,大可成功。
回覆列表
新收的中蜂幾天後才能正常放養?需要注意什麼?
新收的中蜂,我這裡理解為兩種,一種是自然分蜂的蜂群,一種是野外誘蜂桶裡的蜂群。
先說自然分蜂的蜂群。
自然分蜂的蜂群,一般兩種處理方法。第一種就是,直接過箱在傳統的木桶裡面,或者是空箱裡,然後安置在適合蜜蜂居住的地方,木桶或者是空箱裡面,適當的擦一點蜂蜜,放置安定過後,就不再打擾。
第二種方法,就是我們有現成的子脾,在木桶或者是活框箱裡,綁放子脾或者是調入子脾,直接過箱完成後,放到適合的位置上,即可,同樣是少打擾。
兩種方法操作,最好是在傍晚或者是夜晚中進行,更利於蜂群安靜。
野外誘來的蜂群,也是有子脾或者是無子脾的兩種蜂群,就可以參考上面兩種方法來實際操作。
一般情況下,有子脾的蜂群,第二天上午,只要是外界有流蜜,就會正常的幹活運作起來。
無子脾的蜂群,會在第二天或者是第三天,正常開始採集工作起來。
這裡不得不要提一個的是防逃片的使用,如果無子脾的蜂群,我們能辨認出是開產王,可以使用,以防萬一,等到正常開產,便可以拿下來。
如果不能判斷是不是處王群,儘量不用。
養蜂趣事分享,蜂學常識探討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