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平時看太極拳教學影片,多個太極拳冠軍和習練高手都說過類似的話。
4
回覆列表
  • 1 # 天山太極道

    其實太極練習有幾個階段,剛剛開始練或練習內息調理是沒有發力的。主要是練鬆柔為主,讓身體的肌肉放鬆下來,這個階段就想建房子的地基一樣,非常重要。 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和肌肉放鬆不下來是沒有辦法練成太極拳的,因為後續的階段練法,甚至打法都建立在放鬆的基礎上。

    再下來階段是要剛練的,把全身的力氣逼到拳頭上,這個階段可以說很累,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下去。

    到了第三階段才練發力,發力練習不是想某某大師一樣站在原地拍胸發力的,是配合步法發力,站在原地發力稱為定步發力,大多是表演用的。而活步發力就難多了,當你移動步法時,松就斷了,力也就發不出來了。

    這個階段還是看得懂他再練發力,但是到了最後階段的時候,也就是用來打架的階段,站在旁邊的人看不到他發力的,因為出手速度太快,他發力也是在1/3或1/4秒內最慢也要1/2秒就完成了,所以一般肉眼看不到的。

    所以,可能也是你所問這句話的由來吧。

  • 2 # 太極老兄

    《太極拳運動》

    太極拳運動,是一個整體運動,如同機械曲軸、聯杆一動無有不動。這種運動,把我們的意念經過兩手透過兩肩和脊椎骨帶動兩髖關節,將自身的力量傳導至兩腳,並作用於地面。同時,力再從兩腳透過兩髖關節和腰椎及兩肩傳導至兩手,使之形成一個整體的力量,並作用於對方。即:力發於腳跟,主宰於腰,形於手。這就是所說的“內勁”。

    這一連串的整體的運動,都是意念和力量透過大腦神經的正確協調完成的。只有內剛了才能做到外柔,對外可柔可剛,否則是外強中乾。

    例如:吊車,起吊重物前,必將自帶的四個柱子(腳)伸出固定,只有將自身穩固了,才能旋轉自如,上下輕鬆吊重物。太極拳運動亦如此……

    以上這一段話,也許對於太極拳的愛好者有一定的啟迪。

  • 3 # SG偉

    太極拳的“發力”,其實應該是練出“能否發力”的“能力”,而不是“練發力”本身!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大家可以試想:練拳的人是不是說發力,都能發力呢?我想,這是不言而喻的。只要是練太極拳的人,說發力,不過是動作迅速剛猛的地一振,或拳或臂或腿或腳,都是假設其運動方向有敵人的情況下的猛的一擊。經常練“發力”,說到家不過是讓“發力”的動作更熟練一些,力量相對更大一些罷了。

    比如街頭的打架,沒有經過太極拳發力訓練的人跟經過太極拳發力訓練的人,到底差別在什麼地方呢?社會上那麼多練發力的太極拳愛好者中,有哪位是用“發力”的招式打敗對手的呢?我們幾乎沒有聽說過。打起來,其實都是網友說的“王八拳”。

    首先,練拳與實戰是不一樣的狀況,練拳的狀態不可能是有個人圍著你轉,或者在你發力的方向等著你。也不可能等著讓你擺出“發力”的姿勢,再讓你發出力來而不動。這肯定是不可能的。擺出發力姿勢和發力的過程,已經足夠對手逃之夭夭或者改變角度進行反擊了。另外,太極拳的拳架其實不是直接練打人的,太極拳的拳架練得是每招每式狀態下,身體各個部位或者組織器官的協調程度,以及各種狀態下“發力”能力的大小。太極拳練的每招每式都是準備打擊前的“放鬆”,招招式式都是“放鬆”,身體各個部位都是“放鬆”,360°的“放鬆”。正是“放鬆”才能讓身體始終氣血通暢,能量敷布全身,能量也才能用出來。所以,太極拳練的是準備“打人”的能力,而不是“打人”動作的本身。這就像造飛機大炮一樣,飛機大炮不是直接打人的物體,但是他們是“原子彈”和“炮彈”的載體,有了它們,原子彈和炮彈才能被髮射到預定目標。

    說到底,太極拳練的是人體的“大炮”,而不是“炮彈”本身。太極拳練好,應該是把我們練一成個隨時有能力發射“炮彈”的“大炮”。我們每個人先天有“炮彈”,打人其實人人都會打,只是打人的程度不同而已。要打得更穩準狠一點,就是提高力量和速度本身,這個不需要練太極拳,練負重訓練,練各種搏擊都能做得到。從另一方面來說,社會上各種搏擊專案,其實都是直接練的“炮彈”。寫到這裡,我想到了另外一種武器-坦克,既能有效防護自己,又能深入敵陣,隨時發射“炮彈”和“子彈”的“坦克”。太極拳是讓人練成一輛帶有雷達的“坦克”而不是“炮彈”本身。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對“能發力”和“發力”本身有所開悟了吧。這一字之差,其實包涵著太極拳的深刻定義。“發力”是一個動作,而“能發力”是一種狀態,是能否“發出力”和能發出多大力以及發出的力有多準確的“先決條件”。所以,太極拳練的是能否“發出力”能否發出更高質量的力,而不是“發力”本身。太極拳練好了,完全可以嫁接各種搏擊的“打擊力”,而且能更好更準確地發揮這些“炮彈”的威力,這其實就是太極拳剛柔相濟的最好解釋!

  • 4 # 張文徵

    太極拳練架時不需要發力,鬆鬆的,自由自在的練,這樣氣血才更通暢。發人時,一發即收,發勁短促,全身放鬆專注一點,這樣發出來的力才明顯更有威力。

  • 5 # 中華武巔峰

    太極拳不是不發力,主要是知道力的根源出自何處,不發拙力,發的整勁之力,六合之勁。達到一出即巨力,就象拉車上坡一樣,不用勁怎能上坡,要是單單手臂之力沒有腰腿的之力那能上坡路麼。

  • 6 # 使用者薈萃

    為了懷念師父作個簡單介紹,我師父楊林修,是四川軍閥楊森的國術教官兼保鏢,他是楊式太極拳以及內家功法的嫡傳弟子,當年楊森潰逃臺灣,師父留在大陸,解放初期被羈押二十多年後無罪釋放,後煥發青春餘熱,擔任重慶璧山區武協主席,享年96歲,無疾而終。

    我練習太極拳近四十年,楊式太極拳的特點是大架舒展,練習是要求用意不用力,擯棄一切拙力,日久練習出一種新生纏絲抖勁,也就是推手用的粘連寸勁。實事求是的講,我年少時體弱多病,自從練習太極拳以來,時常熬夜學習,但身體非常健康,一年四季感冒都少有。總之,任何事物持之以恆,都會收到事半功輩的效果,而太極拳是以一種全身放鬆意念導引的養身體育運動是非常有益於健康長壽的,至於被神吹妖魔化也是不對的。

  • 7 # 沈理然體育技術與經濟

    練習太極拳有兩個相對基本的技術風格:其一是太極拳拳術練習,會注重發力的搏擊技術;其二是太極拳自身的平衡性機能練習,發力的平衡性是重點。二者之間沒有優劣之分。總之,練習太極拳拳術和練習太極拳,可以區別認知與實踐。

    前者是探究拳術搏擊功夫,後者是自我生命機能太極化的發現過程。

    《生命太極的發現》沈理然

  • 8 # 太極生活105531007

    ‘’太極拳不要發力太明顯,又要有明顯發力‘’。這句話看似矛盾,實則是統一的。因為太極拳本身就是符合矛盾統一法則。這也是太極拳的魅力所在。

    這句話實則講的是一個太極拳的“勁‘’問題。應該從勁的角度來解答。俗話說‘’千招易學,一勁難求’’,難就難在這個‘’勁‘’字上。很多人因此而半途而廢,或者與真正的太極拳無緣。

    王宗嶽《太極拳論》有這麼一段話:由著熟而懂勁,由董勁而階級神明。這段話告訴我們從學拳到懂勁交手的前進方法和提高的層次。我們首先要認清什麼是‘著’,太極拳的‘’著‘’概括的講是太極十三式的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八個手法,前進後退的步法,左顧右盼的眼法和中定的身法。他雖然分屬於手,步,眼,身,又是互相關聯的。我們知道一篇文章是由字詞句組成。想要寫好一篇文章,先要弄清字,詞,句的含義。練習太極拳也是一樣。在練習過程中要知道拳中每一動,每一式是什麼著法,是什麼用法。還要知道為什麼要這麼用,這樣用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搞懂以後再練習推手,透過推手來檢驗所學動作是否正確。在這個過程當中,缺一不可的還要有一個明師指點。這樣才有可能透過明師的講解,試驗來領會太極的勁,從而邁過懂勁的這一關。

  • 9 # KaiKongHong

    練太極拳要有力量,但又要唔明顯,這就是太極拳核心!要做到不難,也不易,在於,自己體悟,但用意不用力,力隨腿發,重鬆沉,注意虛實,不求多,隨曲就伸,總而言知,不著意而有意,自然中順自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公總是給他父母和他弟弟還帳和借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