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癜風醫生歐秀雲

    人的本能,是指人類與生俱來的、不需教導和訓練的、天賦的、在人類進化路上所留下的一些行為和能力。這裡的人,指的是自然人;本能,是人人都具有的。例如,人體的膝跳反射。人類具有社會屬性,人們生存發展都免不了受到本能行為的支配,人類天生具有性、英雄、競爭、控制、貪婪、從眾、攻擊、懶惰、欺騙、模仿等本能。

    據相關研究顯示,人類仍是受本能驅使的動物,我們的日常行為99%以上其實仍受到本能的支配……如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就知道吃奶,人天生的知道躲避種種傷害、女性擇偶會優先選擇有地位和實力的男性等等。

    關於本能,上世紀初心理學家麥獨孤曾在他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一書中,率先提出一套以遺傳本能和相應的情緒以及後天所形成的情操為基礎的人類社會行為學說。他認為本能是一切社會行為的基礎。人類的每種本能都有相應的情緒伴隨,例如,逃走本能對應恐懼情緒;好奇本能對應驚訝情緒等等。

    在加拿大,有一位母親帶著三個孩子騎馬去森林裡宿營,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只有六歲。他們剛進入森林時還是非常興奮的,因為優美的環境讓他們感覺異常的開心。

    可正當他們在“享受”大自然的時候,一頭身體強壯的美洲獅正在慢慢地靠近他們。當母親第一眼看到美洲獅時以為是一隻森林狼就沒有太在意,可是那隻美洲獅卻飛奔著朝她最小的兒子撲去。美洲獅用自己的頭把她的小兒子從馬上撞了下來,就在美洲獅要咬住她兒子的頭的時候,那位母親大叫了一聲便向美洲獅衝去。她用超乎尋常的力量把那隻獅子摔倒在地。然後讓其他兩個孩子把最小的孩子帶離了森林。她留下來繼續與獅子“戰鬥”。

    等到孩子們帶著父親去救母親時,他們看到母親雖然身負重傷,但仍在“硬撐著”。直到當她發現救她的人以後才失去戰鬥力……從這位母親與獅子“戰鬥”開始,到孩子們帶著父親趕來,她居然堅持了兩個多小時!這幾乎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是當一位母親保護孩子的本能被激發之後,所煥發出的能量的確是很難想象的。

    此外,麥獨孤還列舉出人類的12種本能,如:覓食、母愛、逃避、好奇、合群、爭鬥、性驅力、創造、服從、獲取、支配、排斥等。他認為這些本能以及它們的組合構成了所有人類行為。

  • 2 # 情緒與健康

    “本能”是什麼?如何理解這個詞的意義?

    本能,是天賦的,與生俱有的、不需要學的,願本固有的動作,對於個體和種族生存有重要意義。

    如果從心理學和哲學角度來理解的話。“本能”既生存意志和慾望,愛慾——性慾,賴以生存的根本(本能)。

    世界和生命裡最富有悲劇性格的是愛。

    愛是幻想的產物,也是醒悟的根源。愛是悲劇的慰解;它是對抗死亡的唯一藥劑,因為它是死亡的兄弟。

    不管什麼時候,一提到愛,我們腦海裡浮現的往往是性愛的概念——男女之間的愛,這種愛的最後目的在於種族的綿延。

    生存意志的核心———性慾

    性的關係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極重要的任務。它是人類一切行為或舉動之不可見的中心點,戴著各色各樣的面罩,到處出現。

    當人們盡一切手段想要限制它,隱藏它、或者認為它是人生的副產物,甚至當做毫不足取的邪道時,它便冷冷地嘲笑他們的徒勞無功。

    因為性慾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一切慾望的焦點,同時兩性交合也是人類“慾望中的慾望”,並且,惟有藉此才得以與其他現象結合使人類綿延永續。

  • 3 # 伊犁街訪

    “本能”以及用作同義語的“先天行為”都沒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明確的定義。由於本能概念的含混性,也因為科學哲學的變化,某些科學家拒絕直接使用這一概念,而另一些科學家則堅持認為本能具有明顯的作用。實際上,對本能概念的理解受到了哲學、心理學、生態學等不同科學研究觀點和方法的影響。並且,隨著科學的發展,對於本能的理解或多或少有一些變化。

      早在1859年,C•達爾文便提出了一個表現本能主要特徵的普遍適用的描述:“我們需要經驗去完成一個行為。然而,當這一行為可以被一個動物完成,尤其是被沒有任何經驗的非常幼小的動物所完成,並且,當該行為為很多個體以同一方式完成,同時它們並不清楚做出這一行為的意圖是什麼,那麼,我們通常稱這類行為為本能。”達爾文對本能的看法是與他的進化論思想相一致的,他的描述為本能概念奠定了一個基調。後人對本能的各種理解幾首都是在此基調上產生的。

      通常認為,本能性行為與習得性行為是相對立的。習得性行為是逐漸地或突然地出現的,在一個種系的個體間,習得的行為是高度可變的,依賴於多種多樣的線索。而本能的行為則是先天具有的,並且是固定的、難以變更的。B•F•斯金納承認有機體具有本能的殘餘。他認為,這種本能殘餘伴隨著諸如交配、防衛、照顧後代這類行為,最終,為類行為成為發生效能力的一部分。但是,這些本能殘餘的伴隨是難以進行研究的,因為行為的選擇和形成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況且,在個體的眾多經驗中去孤立地探尋某一特定行為的前提,並不能提示行為的完整性和多樣性。D•萊爾曼(1953)則對“本能”和“先天性”這些概念是否有意義提出懷疑。他認為,沒有一種行為完全不受學習的影響,即使在子宮裡或蛋殼裡的胚胎,也會發生學習。然而,K•洛倫茨對上述見解進行了反駁,他指出,即使如萊爾曼所說,學習在子宮或蛋殼裡就能夠發生,人們仍然無法解釋這些問題:“為什麼有些鳥類出殼後便能吸食,而另一些如譽形目鳥只會張著嘴,鴨子會戲水,鴿子會把嘴塞入雙親的嘴角。雖然所有這些鳥類在胚胎期都是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隨著心跳而頭部上下移動的。”

      這樣的爭論並非出於偶然,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和生態學家是從各自不同的背景盧步,進行了不同的實驗研究,發現了不同的東西。最初,在達爾文觀點的影響下,心理學界一些研究者試圖尋找人類特徵種系圖,以確定在不同種系水平之間行為的類似點或類似程度。因此,很多動物的明顯的心理特徵被記錄下來。這種軼事式的記錄方法提供了一些對複雜的動物行為的精確描述,但也有很多弱點。隨著數量化手段的發展,以及英、美心理學家,尤其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對實驗法的強調,軼事記錄的手段被摒棄,而強調採用T型迷津、斯金納箱、辨別學習、條件作用等手段,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精確地記錄動物的反應。伴之以對研究策略的“科學性”、“精確性”的追求,產生了這樣一個基本假設:行為主要是習得的,如果不是所有種系,至少在絕大多數種系中,行為由相同的普遍原則所確定。只有基於這樣一個假設,才有可能有效地摒棄在非嚴格控制的環境中觀察動物,並且可以把對白鼠、鴿子的實驗研究結果作為能夠推廣的模式。

      另一方面,生態學家們假設,不少行為是遺傳確定的,這些行為不僅是物種特有的,而且在種系發生上可能是關鍵性的因素。因為他們相信,正是這種大量的、固定的規則化行為促進了種系的各自繁衍,並且阻礙著種系之間的雜交,從而使種系的發展得以嚴格維持。事實上,這些行為正如解剖特徵一樣,在區分不同的種系或關係密切的亞種系時非常有用。雖說越是強調物種個體對其所處的獨立生態小環境的適應,物種間特徵的關聯的不確定性也就越大,但一直被普遍認可的、甚至反覆說明的觀點仍然是:人類的侵犯行為、作愛行為、母性行為等,在低等動物的活動中就有先例,因此就意味著,這些行為是本能性的。事實上,對於本能的理解始終延襲著達爾文的觀點。

      “本能”這一術語除了具有普遍性和遺傳性的含義外,還有著另一層重要的意思,那就是動機作用。“本能”一詞的拉丁語詞根是instinctus,即in (向著或關於)+stinguere(驅策)。策動心理學派的創始人、19世紀末20世紀初本能理論的領袖人物W•麥獨孤在批判社會科學家和哲學家對本能一詞的濫用時指出,當時的專業心理學家的本能觀主要有兩種:第一種認為,當人的智力和推理能力漸趨發展時,人的本能就隨之衰退了。麥獨孤評論道,在持這種觀點的人眼裡,似乎文明人的本能就像盲腸一樣,成為麻煩的遺蹟,如有可能,最好切除之。第二種本能觀認為,當智力隨高等動物的進化而發展時,並沒有導致本能的退化。W•詹姆斯就曾主張人的本能至少同任何動物的本能一樣多,並且是決定人的行為和心理過程的要素。麥獨孤贊同的是第二種本能觀。他在1908年給本能下的定義是:“本能是一種遺傳的或內賦的心身定勢,它決定其載體知覺,注意某組確定的物件,體驗這種物件知覺所產生的特殊的情緒興奮,並且以一種特定的態勢對其作出行動,或者至少是體驗到作出行動的衝動。”在麥獨孤所編制的本能量表中,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能包括:相爭、驅逐、好鬥、刀奇、求偶、求食、貪得、噴嚏和笑等。他認為,人的行為是由一種內在的“驅動”所決定的,這種驅力是基於機體的神秘的本能。由於先天的本能,人才能感知環境,產生適當行為,以達到某種目的。社會生活則是每一個人厭惡、好鬥、合群和其他本能的自然產物。中國心理學家高覺敷指麥獨孤的本能概念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側重本能的目的性,使它有別於機械性的反射;第二是強調本能的先天傾向性,認為這個傾向性有強大的推動力,使反射成為本能傾向的工具。

      在本能理論領域裡,S•弗洛伊德同樣佔居一席之地。他關於本能的基本觀點是與麥獨孤一致的,即強調人類行為的重要推動力是本能驅力。但在本能學說的具體內容上與麥獨孤有所不同,弗洛伊德並不企求對本能作出界定,只是提出了一些範疇。弗洛伊德在其早其理論裡,把本能分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兩種,並以其臨床心理學經驗對性本能進行了研究。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歷,使他想到人的個性中的某種侵略本能或自我毀滅本能。1920年,弗洛伊德對他以前的本能理論進行了修正,提出了雙本能理論,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指向生命的生長和增進,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同屬於生的本能。死的本能指向毀滅。弗洛伊德認為,本能能量是在有機體內部發生的,但是,它能聯結於外在的物件。生的本能是如此,死的本能也是如此。不過,死的本能不是表現為一種求死的慾望,而是表現為破壞的慾望。當它向外表現的時候,成為破球、損害、征服的動力。當外界有所破壞的時候,它沒有必要來毀傷自我。但是,當向外侵犯受到挫折時,往往退回到自我內部,成為一種自殺的傾向。它的範圍很廣泛,不限於殺人和自殺,也包括自我譴責、自我懲罰、對手之間的嫉妒和對權威的反抗。弗洛伊德的雙本能理論很少贏得人們的共鳴。不用說像斯金納這樣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對此表示異議,就連被稱之為當今精神分析權威人士的R•法恩也認為:“死亡本能的理論是如此荒唐,以致它要不是來自弗洛伊德,早已湮沒無聞了”。

  • 4 # 生活來點心理學

    動物行為學的創始人之一,可以說是這一行的長者,康拉德·勞倫茲( Konrad Lorenz )的一些觀點。

    1、沒有“捕食行為”,“生殖行為”,只有一系列行為促成了“捕食”或者“生殖”的效果。“捕食行為”和“燃素”一樣,是貌似科學,但實際什麼都沒有解釋的萬金油。

    2、本能行為是進化得來的,可以達成特定效果的,有利於動物的繁殖和生存的。就像器官一樣。看到一個行為,可以猜測它的用途,就像眼睛用來看,腿用來走一樣。你從動作之中能看到物種與基因的演化史,就像從腿中看到魚鰭的演化史一樣。

    3、本能像是個大議會,或者多個船長的船,動物隨時被許多種本能的行為支配著,有時一種行為會壓住其他行為,讓動物能夠做事。其實我覺得最合適的比喻是一臺裝了360瀏覽器的電腦,各種瑣碎的軟體隨時會出來執行。

    4、行為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長期壓抑一種行為,會使它的條件閾值降低,變得更容易發生。比如沒有獵物可抓的貓會撲抓鐳射點。

    5、從一些本來是實用的行為裡,會演變出向其他動物傳遞資訊的方法,失去其原本功能,這個過程稱為儀式化。在傳遞資訊的過程中,動物會用顏色、聲音等強化感官刺激,或者反覆重複動作,稱為訊號。例如鬥魚和麗魚色彩鮮明的鰭,就像戰場上的旗幟一樣。

    6、所以很多動物的社交動作看起來都像是另有所求。狗表達停戰和謙卑的儀式化動作是舔嘴,這是從小狗乞食的行為演化來的,母冠鴨對抗附近領地裡的同類時,會扭歪脖子,頭和身體成一個銳角,這來自於它“又想對著自己的丈夫又想對著敵人(所以把腦袋偏過來)”的動作(後一條的準確性存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有小孩,還有房貸裝修貸,創業還有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