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古代日本的國家權力,曾經長期掌握在幕府手中。如果是在古代中國,掌握實權的人在時機成熟時,就會取代失勢的君主,自立為帝。但日本的情況不一樣,天皇號稱是天照大神的後裔,在日本社會中享有獨特的地位,所以幕府並不能貿然取而代之。那幕府怎麼才能合法地掌握權力呢?

    幕府做的事情仍然是抬高天皇位置,具體辦法是“尊王攘夷”。但如果你對日本近代史比較熟悉就會知道,維新派推翻幕府統治,高舉的旗號也是“尊王攘夷”。

    很多人會把“尊王攘夷”理所應當地看作維新派對付幕府將軍的大殺器。因為,“尊王”的口號說明,幕府將軍竊取了天皇的統治權,那是非法的。而高喊“攘夷”的口號,也說明幕府將軍無能,不能盡職盡責掃清外來威脅。你看,“尊王攘夷”這口號擺明了是在瓦解幕府統治的合法性。既然這樣的話,當初幕府將軍是如何透過“尊王攘夷”來維持統治呢?

    這還得說到中國的影響。“尊王攘夷”出自《春秋公羊傳》,意思是“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後來傳入日本,並實現本土化。來看看幕府將軍是怎麼完成這套論證的。

    先看“尊王”。這一點其實比較好理解,天皇是神的後裔,作為日本的最高權威無可爭議,但天皇過於尊貴,世俗的瑣事不應該煩勞天皇分神。所以,幕府將軍從天皇手上接過了“大政委任權”,行使駕馭各地諸侯和武士的權力,其他階層則順從幕府統治、安守本分。總體上形成天皇代表神明,幕府行使權力的局面。以前,幕府將軍雖然也可以憑藉武力,佔有天皇的權力,壓制地方的勢力,但有了“尊王”的論證,透過拔高天皇的神性,讓自己的世俗權力更加穩固。

    與“尊王”思想相輔相成的就是“攘夷”思想。在江戶時代,大致相當於明清時期,日本人認為除中國王朝以外,北韓、琉球都是低日本一等的“藩國”。而日本列島北方的蝦夷族,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等這些來到東亞地區的西歐國家更是未開化的“蠻夷”。日本神國以天皇為首,有神明加護,絕不能與藩國、蠻夷等同,更不接受被壓迫和威脅。所以,以天皇為尊的日本必須要抵抗蠻夷,保衛國家的神聖性。誰來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呢?

    當然就是掌握強大軍事力量的幕府將軍。從17世紀開始,日本做了一件事,就是模仿古代中國修史。在古代中國,每當新的王朝建立,都要為前朝修史,透過給前朝蓋棺定論,來強調新王朝的正統性。所以,日本也想透過修史,來確立尊卑主從,穩定社會秩序。經過一個世紀,皇皇鉅著《大日本史》得以問世。

    編纂《大日本史》的一些學者認為,日本之所以能走出戰亂,享受數百年的太平盛世,全都歸功於天皇與將軍之間的君臣關係順應了“天命”,社會才井然有序。他們堅信,普天之下,只有神國日本才能做出這種“創舉”。

    在18世紀,從上層社會的幕府、朝廷,到深受儒家影響的中上級武士階層都認為,只要幕府帶頭“尊王”和“攘夷”,那幕府統治的正當性就不會受到質疑。換句話說,最初的“尊王攘夷”思想與幕府統治是互為因果的。這相當於給幕府統治進行了一場精緻的合法性論證。幕府高舉“尊王”大旗,透過拔高天皇的神性,使各地諸侯和平民繼續擁護幕府體制。

    不過,“尊王攘夷”的口號其實是幕府將軍身邊的一顆隱形炸彈。畢竟“尊王攘夷”的基礎是“尊王”,整套理論的核心論述是“因為尊王,所以長治”。到了幕府統治末期,隨著社會矛盾加劇,再加上幕府一連串的外交失利、內政失誤,“尊王攘夷”反而變成刺向幕府的尖刀,葬送了1000年的武士統治歷史。

  • 2 # 眸子8552

    天皇只是日本人民的一種精神寄託。

    幕府手中握有實權,如武士、金錢等等。天皇只是個牌位,根本無力與之抗爭,只好聽之任之。如此,天皇只掛在那裡,什麼也不能管,什麼也管不著。只能做天皇,一代接一代的做下去。

    這種情況,有點象古代北韓。王說了也不算,而是由兩班把持朝政。所以,北韓王朝更疊效慢。王只要做王就好了,任何事都不用他管,王位坐得也長。歷史也不象中國歷史那麼起伏迭宕,豐富多彩。

  • 3 # 指尖看日本

    這一切的緣由都得從第一個幕府鎌倉幕府的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源賴朝說起,源賴朝是清和源氏河內流出身的源義朝的嫡子。源義朝在平治之亂中戰敗身死,源賴朝原本也會被斬首,但是因為他侍奉當時的天皇后白河天皇的準母上西門院的關係,得以在平清盛處免死,於是被流放到關東。

    關東在早年是蠻荒之地,當地的武士豪族們與朝野的離心力很強,也正是因此,在源賴朝被流放前幾百年,曾發生過平將門自稱新皇叛亂的故事。在平清盛晚年,諸國源氏起兵反抗平家,甲斐武田氏在富士川合戰大勝平家軍隊以後,源賴朝原本也想趁機率軍前往京都攻打平家,但是最終卻只能同關東勢力妥協,留在關東建立起幕府的雛形,鎌倉幕府的行政機構基本在幕府正式建立起來以前就都成立了。

    源賴朝與關東武士不同,他的出身使得他更親近朝廷,也正是因此,源賴朝在消滅平家的過程中,不斷與朝廷親近,獲取大義名分,最後在消滅平家以後,源賴朝選擇從朝廷處受封徵夷大將軍,開設幕府。值得一提的是,鎌倉幕府架空朝廷的大權並非一朝一夕的結果,而是一個過程,先是源義經起兵討伐源賴朝,卻無人響應,導致源賴朝脅迫朝廷賜予自己在各地任命守護地頭的權力。源氏幕府將軍三代絕嗣,幕府將軍後繼無人,後鳥羽上皇想從鎌倉幕府手中收回地頭任命權力,卻最終釀成了承久之亂,幕府執權北條氏從藤原氏迎接藤原賴經出任幕府將軍,隨後率領幕府的軍隊擊敗了上皇的軍隊,將上皇流放,擁立新天皇,沒收貴族、皇族的莊園,朝廷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日漸式微的。

    等到鎌倉幕府滅亡,倒幕功臣足利尊氏背叛後醍醐天皇,擁立了光明天皇,使得日本進入南北朝時代。北朝的光明天皇一系的持明院統皇族本被後醍醐天皇廢除了繼承權,但是在足利尊氏的武力支援下得以承繼大統,於是足利尊氏建立的室町幕府在朝廷中的作用就變得比之前的鎌倉幕府要大許多了。後來南北朝結束,日本由北朝統一,幕府多次插手皇位繼承,朝廷的威勢開始下降,到了江戶時代以後,更是形同虛設。

  • 4 # 鄧海春

    人類是憑藉什麼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的?是實力,唯有實力,才能抵抗得住自然的威脅,才能應對得了對手的攻擊。而身處亂世,武力不僅是最好的盔甲,更是最合適的匕首,能夠制敵於死地。

    在日本,原本天皇才是國家的實際主人。但我們都清楚,一個國家,掌握軍權的才是真正的拍板者。所以在平安時代晚期,隨著武士階級實力的壯大,天皇大權逐漸旁落。至第一次源平戰爭平家勝利後,天皇和傳統公卿的權力,已被平家架空的所剩無幾。

    而這時候,都還沒有出現幕府。

    這時候的天皇和公卿,因為手中缺乏與之抗衡的兵力,為了自保,要麼是在京都做縮頭烏龜,要麼是暗地裡和武家溝通,悄悄站隊。

    日本最初的幕府,是由在第二次源平戰爭中獲勝的河內源氏後代源賴朝建立的。源賴朝建立幕府之初,源平戰爭還未結束。當時建立幕府,是因為源氏集團吸收了眾多不同的勢力,內部出現了利益糾葛和很多需要統一處理的日常事務,需要有專門機構來管理。也就是說,幕府最初,只是一個管轄源氏集團內部的機構。

    後來源氏奪得天下,出於穩固統治、管理天下的需要,源賴朝把幕府職權擴大,使幕府發展為管理全國的權力機構。這時候幾乎無一兵一卒的天皇,更是無法與武家抗衡。天皇不僅要眼睜睜地看著武家奪權,還要應武家要求把首領封為徵夷大將軍,給他更正當的名號。

    也就是說,源氏集團手握大軍,在武力上壓制了天皇,奪走了天皇的大權。而幕府屬於源氏集團,行使著這群武士手中擁有的大權。最終我們看到的結果就是幕府的權力比天皇還大。

  • 5 # 歷史的拐點

    其實,就像任何一個亞洲國家一樣。天皇作為一國之君,總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沒有誰的權力比天皇大。

    幕府將軍原本是不存在的,或者說這個職位並不是常設的。

    按照現代流行的說法就是,天皇是國家元首,而且是沒有實際權力的元首。幕府將軍則是國家政府首腦,掌控實際的國家政權。

    一、形成原因

    天皇的權力也是逐漸喪失的。日本講究個人血統。所以,天皇萬世一系。他的大臣也全部都是藤原家的成員。可惜萬世一系的天皇卻生育能力不佳,所以出現了許多位年幼繼位的天皇。此時,就會出現藤原家的大臣作為“攝政”控制國家政權。等到天皇成年,藤原家的“攝政”便會轉任“關白”,繼續輔佐天皇。可是人的慾望總是無限的,藤原家掌握權力,終於還是有人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天皇與藤原家開始不休止的內鬥。

    中央政府不斷進行內鬥,地方控制力減弱。於是一批崇尚武力的傢伙逐漸取代中央的大大佬們,控制了地方的土地與人口。這便是武家的誕生。並逐漸完成地方包圍中央反其道奪取了全國政權。

    後來,地方最大的兩個武家“源家”與“平家”,開展了“源平合戰”。源賴朝擊敗平家後,為了合理掌控全國權力,為了獲得各地武家的擁護。於是逼迫天皇封其為“徵夷大將軍”,建立幕府。

    二、幕府權力的根本

    日本有所謂的皇族、華族和士族之分。皇族很好理解就是天皇一家,華族就是藤原家這些朝廷大臣,士族則是地方武家的代表。

    天皇一族與藤原一家算是原本天皇朝廷權力核心。幕府將軍,則是武家的代表或者可以說是最強的武家。武家其實就是地方的地主。土地被武家徹底瓜分後,天皇便喪失了養育自己的能力。此時的天皇就如同春秋時期的周天子。

    幕府將軍名義由天皇分封。但是,其的權力則仰仗自己的實力。也就是自己在地方上實際控制土地的多少。土地的多少決定了其財富的多少,決定了他可以養育多少計程車兵為其征戰,決定了能夠分封多少的下級武士為其服務。所以,土地就是實力。失去土地的幕府將軍大多也會失去其的權力。

    所以權力來自於實力,實力便代表權力。

    結語

    所以,歷史上天皇失去權力全是自己內鬥的結果。失去了土地,便失去了實力,失去了實力,便失去了權力。失去土地的天皇權力小於擁有土地的幕府將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沒為明武宗找嗣子讓其絕嗣,而以兄終弟及找了腹黑的世宗繼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