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娛先鋒眼
-
2 # 職謀縱橫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臣們所以在嘉慶上臺後上奏殺死和珅,主要還是為了自身利益。
1.乾隆皇帝寵幸和珅
乾隆非常欣賞和器重和珅,和珅是個很聰明的人,很能夠獲得乾隆的喜歡。
在乾隆執政時期,下面的大臣也知道和紳是一個貪官汙吏,但是礙於乾隆的寵幸,下面的大臣很多不敢揭發和珅的醜行,
一方面是怕惹得乾隆生氣,怪罪於自身,
另一方面,怕和珅知道後打擊報復,因為當時和申位居高位,和珅掌握著很多人的生殺大權和前程,
第三,和紳當朝好多年,身邊糾結了很多的黨羽,這些黨羽都充當著打手,他們一方面排除異己,另一方面背靠和珅謀取自身利益。
2.嘉慶皇帝想殺和珅
嘉慶皇帝在做皇子時,就和和珅關係不是很好,嘉慶殺和珅主要為了權利的安全與穩定,包括以下幾點;
(1)嘉慶不是和珅所推薦和輔佐的儲君,他倆不是一條戰線的人,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殺和珅立自己的班底在所難免,這是為了權利的安全與穩定。
(2)和珅的確貪汙太多的錢了,嘉慶上臺時國庫空虛,需要殺和珅充實國庫,正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兜裡有錢,心中不慌,財政充裕,各項法令制度和軍隊建設才好上通下達。這也是為了權利的安全與穩定。
(3)新君初力,何以立威,殺人是最好的方式,殺雞儆猴,嘉慶把他老爹的大紅人都殺了,這震懾力足以威震朝堂和天下。這同樣是為了權利的安全與穩定。
下面的大臣都是聰明人,牆頭草,揣摩上意,見風使舵,上奏和珅各種罪行,只是順水推舟罷了,既滿足皇上的意願,也得到自身原因的實惠和利益,和樂而不為呢。
-
3 # 竹影臨風
大家都知道,和紳和紀曉嵐兩個活寶是乾隆跟前的紅人。這就是帝王高深莫測的馭人手斷了。做為萬事萬物的決策者,往往講究的是善惡的平衡。精明一世的乾隆難道能不知道和紳是大貪大奸之人?要使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以至乾隆駕崩後留一遺詔要和紳自殘。可見他生前對和紳惡行並非一無所知。大臣不能揭發和紳是乾隆太過放縱和紳所制。民間有"和紳跌倒,嘉慶吃飽”之說。
-
4 # 古今通史
確切的說不是和珅倒不倒臺,而是看乾隆是否還主政,因為是否揭發、彈劾和珅要看皇帝的眼色,比如乾隆,他當然不想把撈錢的耙子廢掉,和珅自然也就沒事。
曹錫寶,曾任軍機章京,這種大秘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乾隆欣賞他辦事穩重,有些才幹,特別施恩授陝西道監察御史,否則不知道曹錫寶補缺的冷板凳要坐到什麼時候,而他因感恩於乾隆,恪盡職守,想借整治和珅家奴劉全,曲線彈劾和珅。
御史這類言官,可以風聞奏事,他們不是粘杆處、刑部衙門,沒有取證能力,所以只要有所耳聞,照實具奏就是了,彈劾以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一般不會受到懲處,但是這次就例外了。
曹錫寶揭發舉報家奴劉全仗著和珅的權勢地位,服飾、交通工具、房產,各個方面都逾制,不合規矩,和珅雖然沒有結黨,但是巴結他的人很多,這件事被曹錫寶的同鄉-侍郎吳省欽套出了口風,在其上報之前,快馬加鞭給還在熱河陪皇帝的和珅一份密報,和珅又馬上知會劉全,所有房屋、車馬、服飾全部銷燬,來了個死無對證。
等到乾隆問及此事的時候,和珅很委屈,他說我平時管教下人極嚴吶,不過也可能是下人們日久難免懈怠生事,所以要求乾隆一旦發現立刻嚴懲。
王大臣問話後,乾隆讓步軍統領派軍官陪著曹錫寶到劉全處一起查驗,可惜罪證蹤跡全無,曹錫寶只能自認冒昧、唐突。結果就是革職留任。
什麼叫風聞奏事,就是言官的免責條款,這說明兩個問題:
1、免責無效,乾隆不高興,後果很嚴重。
2、既然已經有所“風聞”,肯定具備一定傳播面,逾制的情況也絕不可能僅僅曹錫寶一人知道。
為什麼朝臣不觸黴頭、集體吃瓜呢?因為這些人看得清楚,乾隆帝本人也知道和珅貪汙,就喜歡慣著他,所以誰也動不了和珅,找到劉全罪證又如何,不過是處理一個奴才,這種奴才有的是,你曹錫寶有膽子直接彈劾和珅麼?不敢吧。
敢?那就和曹錫寶一個下場,前車之鑑,朝臣當然都不彈劾了。
仁宗親政,誅和珅,並籍全家,乃追思錫寶直言,諭曰:“故御史曹錫寶,嘗劾和珅奴劉全倚勢營私,家貲豐厚。彼時和珅聲勢薰灼,舉朝無一人敢於糾劾,而錫寶獨能抗辭執奏,不愧諍臣。今和珅治罪後,並籍全家,貲產至二十餘萬。是錫寶所劾不虛,宜加優獎,以旌直言。錫寶贈副都御史,其子江視贈官予蔭。”
誰能給曹錫寶撐腰呢,如上,只有皇帝,不管是哪一任,皇帝認可才行,皇帝如果不認可,曹錫寶即便死掉,和珅都不會少根毛。
不彈劾和珅,彈劾和珅的議罪銀製度行不行?不行。回答就是這麼幹脆。
和珅向乾隆帝提議,官員犯罪按照犯罪嚴重程度,讓官員上繳銀兩免罪,乾隆當然很開心,節流是沒戲了,靠開源應付一應專案支出總是極好的。
尹壯圖,禮部侍郎,副部級,他沒彈劾和珅,只是說議罪銀製度弊病太多,其實就是變相說乾隆吃相太難看,別管是不是和珅的主意,皇帝畢竟是同意的,這屬於三次打臉。
①藏汙納垢,豢養奸臣。
②嘲笑皇帝無能,“商民培養皆蹙額興嘆”,可見民不聊生。
尹壯圖兩次上奏,吏制敗壞主要是想說明兩點:
一、議罪銀製度不可取。
①該死不死,該罰不罰,官員們覺得“能花錢解決的事兒就不是大事”,致使大清律缺失威懾力和基本的約束力。
②議罪銀誰出錢?官員不是印鈔機,百分百都是搜刮老百姓的錢,往往是罪行越大,議罪銀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黴,這話說的頗具喜感是吧?反正官員們是不會出一毛錢的。懲治是沒有的,百姓是倒黴的,這就是最終結果。
二、吏制敗壞,督撫們尸位素餐,撈錢卻個個是把好手。大員們不但搜刮百姓,連府庫的銀子、糧食、物資都要貪汙,這和直接搶劫國庫沒什麼區別。
和珅知道這事是怎麼處理的呢?
和珅還能不知道自己的錢是從哪兒來的麼?得知尹壯圖的“牢騷”,和相很生氣,這事涉及全國督撫太敏感,所以和珅不陰尹壯圖,他變著花樣慫恿乾隆直接插手。
和大人同時幹了三件事:
一、提建議給乾隆帝,尹壯圖暗查私訪不行,擾亂地方行政,不能由著他性子查,每到一地必須先行知會。(那還怎麼查)
二、安排慶成架空尹壯圖,必要的時候直接下令約束尹壯圖的行動。
三、一路快馬,沿途便宜行事儘快通知,總之是不能讓尹壯圖查處半點紕漏。
舉個例子:
明保,和珅的舅舅,得知尹壯圖要來,在和珅的安排下,把“央企”銅廠、錫場的銀子全部調往大同給舅舅充數,尹壯圖還能查出什麼來呢。
一路走來,尹壯圖再傻也看出來了,只能認栽,自認所報不實,請皇帝處罰。
重要的一點,和珅很會揣摩乾隆心思:
乾隆知道和珅貪汙,不知道督撫貪汙麼?當然知道;
乾隆不知道事先告知督撫,會讓督撫造假矇混過關麼?當然知道;
乾隆知道以尹壯圖為從,慶成為主,會掣肘探查問責麼?當然也知道。
皇帝都不想管,你插手是要倒黴的。
如何倒黴呢?
尹壯圖尚未回京,乾隆一道又一道的旨意就下達給尹壯圖,多次斥責尹壯圖貪圖諫言美名,意圖極其卑鄙,胡說八道扯謊奏報。
尹壯圖:回京領罪。
乾隆:不行!繼續給我查,一個省沒有虧空,我看你還是不服氣!去山東、去正定、去保定繼續給我查!
你尹壯圖不是說你見過沿途的商賈、百姓提起各地督撫全都蹙眉嘆氣麼?這次查訪有沒有這回事?
尹壯圖已經徹底“服氣”了:沒有,絕對沒有人蹙眉嘆氣,甚至商賈、百姓根本沒有任何不滿情緒,安居樂業,繁榮的不得了,大街小巷摩肩接踵,老百姓買了酒,拎著魚肉,無論老頭還是小孩都非常高興的樣子。
尹壯圖再次請罪,回京後,刑部問責,擬斬首,乾隆從寬發落,赦免,尹壯圖辭職回家,這點事他還是懂的,再不走就真要死了。
以上兩個例子,可是都沒直接彈劾和珅,下場所有官員都看到了,試問,誰還傻了吧唧的去彈劾和珅呢,純粹是和自己的小命過不去。大臣都知道和珅貪汙,為什麼要待其將要倒臺時再將所有罪名一起揭發?
一群人老成精的官員,乾隆一死當然能看清風向,王念孫一啟奏彈劾,嘉慶帝支援,大臣們自然象瘋了一樣落井下石嘍,誰沒給和珅送過禮,誰沒受過和珅盤剝,甚至逢年過節連帶賀壽,官員們得主動把錢和禮物送到府上,賄賂和珅可沒小數。
和珅一旦倒臺,嘉慶帝高興,這是官員們討好新主子的伎倆,而且和珅一倒臺,從京官到各地督撫每年能少掏一大份孝敬,那份錢可以揣到自己口袋裡的。
嘉慶繼位:
一是出於政治上的不成熟,誤以為和珅結黨;
(和珅死後顒琰也曾問過直隸布政使吳熊光:大臣們都說和珅心存異志,有這回事麼?得到的答覆是:凡是心懷不軌的人肯定要收買人心收羅黨羽,和珅呢,滿漢大臣幾乎沒有任何依附他的人,就算心存不軌誰能聽他的。)
和珅貪到沒朋友,既貪又獨,福康安想報銷,他身上都能被和珅攥出血來,您想吧。
官員大多被逼無奈,官員們不傻,和珅被清算是早晚的事,走太遠會倒黴,走太近會受牽連,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兒。
二是痛恨和珅擅作威福沒把自己放在眼裡,否則明明知道自己終將繼位,為何還要死整自己的老師朱珪,順便還把自己整治了;
......
總結來說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慣著,百無禁忌。嘉慶帝不愛慣著,嫌和珅礙事,加上和珅自己作的也夠狠,所以就被殺了,至於那些罪名,都旁枝末節,有沒有罪還不是皇帝一句話的事兒。
-
5 # 小房談史
關於和珅所犯的罪狀,想必乾隆不會不知道,
但是為什麼沒有在當朝將其伏法。要等到嘉慶帝在乾隆死後十五天內賜死並頒佈其二十大之罪?原因有以下幾點:
(1)和珅是一個相當有學問有才華的人,在乾隆時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年少時就讀於“鹹安宮官學”是滿族人中不可多得的一位學子。之所以不可多得是因為年少的和珅在上學時不光學習了他們本族的知識還刻苦鑽研了漢族文化,在當時滿人統治漢人的清朝能夠充分了解漢族得文化知識顯得尤為重要。並且他還自學懂得滿漢蒙藏四種語言。
少年時代的苦學是他日後飛黃騰達不可缺少的基石。雖然世襲“三等輕車都尉”但不甘心的和珅在三年後來到皇家儀仗隊任職。再一次偶然的機會因為說了一句論語得到乾隆得召見,後者因為和珅的博學很是喜愛當即升和珅為貼身侍衛。後因表現出色先後擔任了幾十個重要的官職。
乾隆七十大壽時,西藏喇嘛派人送來一封書信用藏語書寫。當時朝廷百官沒有一人識的。只有和珅一人明白。信中大意是:在乾隆七十大壽之際,西藏的六世班禪將帶領百名喇嘛前來為乾隆誦經祝壽。乾隆聽罷甚是歡喜,當即名和珅用滿漢藏三種語言擬旨回覆。
當時祝壽地點在承德,沒有適合班禪喇嘛住的地方,便要有人主持修築一所符合西藏的風情習俗的住所,朝中依舊沒有人能夠勝任,還是和珅接下這個擔子。並完美的修築了住所,這大大的為皇家臉面增添了光彩!
在乾隆朝和珅做過的類似的事數不勝數,大大的討的乾隆的喜愛恩寵。
(2)和珅瞭解乾隆。
和珅瞭解乾隆的程度甚至於超過了後來的嘉慶皇帝。對於乾隆的心思揣摩做到無微不到。對於乾隆想要的和珅總能第一時間想到。
當時和珅任內務府總理大臣,上任後兩年內透過其發明的議罪銀製度是內務府的小金庫盆滿缽滿。這為乾隆滿足個人私慾愛好提供了很好的經濟支援。 乾隆的第五第六次南巡均沒有動用國家政府的一分錢,都是和珅的運作,讓乾隆滿足了想要看看自己所統治的天下的願望。
這裡舉個例子:1 當時乾隆晚年已經開始糊塗了。有一天突然下旨單獨召見和珅,和珅來到殿前發現還有嘉慶皇帝陪在乾隆身邊。
和珅跪在殿下,就看見乾隆嘴裡在小聲嘀咕什麼,只能看見嘴唇在動,完全聽不到,就連在一旁的嘉慶皇帝都一頭霧水。嘀咕有一會忽然就聽和珅大聲喊出兩個人的名字“茅子元、韓山童” 後乾隆便讓其退下。這事讓嘉慶徹底昏了頭。
事後嘉慶皇帝問起和珅當日發生的事情,和珅講到當日太上皇嘴裡嘀咕的是白蓮教得事情,我回答得是白蓮教得兩個頭目。
由此可見和珅對於乾隆的瞭解已經到了出神入化得地步。能過讀懂乾隆的唇語。想必和珅伺候乾隆的日子裡乾隆有多麼離不開這個近臣。
(3)和珅權大勢強。
和珅為官幾十年,涉及到諸多職位。掌管科舉制度,而且由於他任吏部尚書投靠他的大小官員不計其數。所以可以說他當時黨羽遍佈。那些彈劾他的奏摺還沒到皇帝那裡就被他截下來。而且他還對於彈劾他的那些大臣們採取能收拾的必須收拾,不能收拾的在皇帝面前盡力恭維,以此來塑造一個寬宏大量得自己。大學士阿桂就是例子。
綜上幾點,個人覺得對於大臣們都知道和珅貪汙為什麼在他倒臺後才揭發罪名就可以有所瞭解。不是不揭發是揭發不動。倒臺前和珅有一個整個清朝最大的靠山,乾隆皇帝,試問誰能扳倒?這也就是為什麼和珅會死在乾隆駕崩後的第十五天!
-
6 # 歷史神秘人
和珅的貪婪乾隆是知道的,可乾隆就是假裝不知道,依然寵信和珅,其他官員自然要巴結這個皇帝的紅人,無非就是為了拿好處,大家一起貪嘛!後來是嘉慶上臺,趁著乾隆死後的十幾天裡,迅速抄了和珅的家,和珅一倒,大家紛紛揭發和珅的罪名,無非就是牆倒眾人推,撇清同和珅的關係,保留官職。
乾隆是愛財的,他老是讓官員向他進貢財物,越名貴越好,所謂上行下效,皇帝都主動貪財,大家也就紛紛成為貪官了,乾隆末期,朝廷已經烏煙瘴氣了,幾乎所有的官員都貪汙,拼命撈銀子,而貪官們的老大就是和珅,和珅貪的最多,所謂一丘之貉,大家都是貪官,怎麼會互相揭發對方貪汙呢,查了他,你也逃不掉,大家一起完蛋。不是沒有官員上書彈劾和珅貪汙,可這沒有什麼用處。和珅權傾朝野,哪個官員真的上書彈劾和珅貪汙,和珅也會把奏摺給截住了,皇帝是看不到的。就算有官員當著乾隆的面狀告和珅貪汙,也沒有什麼卵用,因為乾隆離不開和珅,需要和珅幫他賺錢,乾隆也會包庇和珅,最後什麼事也沒發生過!而狀告和珅貪汙的官員,和珅肯定會事後報復,會殺掉上書狀告和珅的人,人都怕死,很多官員都不敢得罪權勢滔天的和珅,得罪和珅沒有什麼好下場。就連看和珅不順眼的紀曉嵐,劉墉,阿桂等人也是沒有直接當著乾隆的面揭發和珅的貪汙事實,因為他們知道,乾隆是不會處理和珅的,乾隆也是知道和珅是鉅貪,以貪汙的罪名把和珅給殺了,和珅是第一鉅貪,那乾隆不就落到個昏君的罵名嗎,這對死要面子的乾隆來說,絕不能擔當昏君的汙名,所以很多官員可不敢觸乾隆的黴頭,乾隆包庇定了和珅,何必自討苦吃呢!
所以紀曉嵐,劉墉等人就寄望嘉慶這個皇帝剷除和珅,對和珅貪汙不滿的官員就聚集在嘉慶皇帝身邊,出謀劃策,收集和珅貪汙的罪證。嘉慶一直想幹掉和珅,只是有乾隆的保護,所以只能韜光養晦,靜待時機的到來。結果時機真的來了,乾隆死後,嘉慶讓和珅守靈,軟禁和珅。然後召集朝廷上的官員,恐嚇他們,說和珅是死定了,但嘉慶表示只追究和珅一人罪行,其他和和珅同流合汙的官員則必須揭發和珅的種種罪行,不願意說的等同和和珅的罪名,那可是要殺頭的。結果所有的官員為了明哲保身,紛紛拿出和珅貪汙的證據來,這就方便多了,有了證據在手,殺和珅就顯得光明正大,為民除害,和珅最終還是被賜死,其他貪官保住了富貴!
官場如戰場,沒有人情可言,落井下石,牆倒眾人推,那是很正常的事,和珅以貪來結交同僚,以金錢來維持的關係是非常脆弱的,和珅自己貪,跟隨他的官員也貪,一旦有事了,馬上拋棄和珅,唯恐避之不及,和珅到死都沒有一個官員出來求情,可見和珅是多麼的失敗啊!生前所有人對和珅溜鬚拍馬,百般奉承,結果和珅倒臺了,大家都踹一腳,可見世態炎涼啊,和珅也不值得同情!
回覆列表
如果說起歷史上的貪官和珅因肯定是有濃重的一筆,相信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話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和珅的貪汙能力有多強了。那麼在很多人都知道他貪汙的情況下,乾隆皇帝在位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敢揭發他呢?從當時的環境看來,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其一,作為一個皇帝來說,都是希望看到自己管理的朝廷是安定的,需要正邪兩派的互相鬥爭,只有這樣,乾隆的皇位才能坐穩,才沒有人惦記他的王位!和珅雖然有貪慾,但沒有取而代之的危險,這一點乾隆是熟知的。既然如此,乾隆自然敢於大膽使用。而且在當時和珅已經達到了它的權力巔峰,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下跟他一派的人秩序就無用,多說肯定不會揭發他兒,跟他布宜派的人想要揭發他,也畏懼於他的權勢,不敢揭發。
其二,和珅有能力,精通回藏滿蒙維吾爾漢族的語言,而且很有辦事能力,許多大事經過和珅的辦理,往往井井有條。有了和珅的巧妙安排,省卻了乾隆皇帝的多少麻煩。
其三,乾隆皇帝需要錢,他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這方方面面的錢最後都需要和珅來打點。乾隆皇帝揣著明白裝糊塗,但他知道你和珅是個理財能手,但你聚斂再多的錢物,也只是藏在你自己的家裡。不論是我,還是我的孩子只要想動你,都會讓你把錢從你的家裡移到國庫,因為你是個守財奴,你捨不得花。
乾隆前四次下江南,和珅年紀還小,沒有趕上;至少第五、第六兩次,和珅居然能夠想盡一切辦法,不動用內帑,發動江淮富戶出錢接駕,讓乾隆皇帝舒舒服服地盡興而回。要知道,皇帝出遊,那可是一支上千人的消費大軍,不是簡單輕易就能打發的!這個超水平的發揮,一下子讓乾隆很受用,於是一直把他提拔為自己的肱骨之臣。
從以上的幾點就可以看出和珅非常的懂得如何做官以及如何做奴才的道理,她雖然她但是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助於乾隆當時所掌握的權力鞏固的。他的能力是乾隆所非常欣賞和必需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其他的大臣也是能看出一部分都端倪的,所以說大家都會守住自己的口,等到乾隆開口的時候大家再一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