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湖南醫聊
-
2 # 醫聯媒體
現在癌症能不能根治,先來搞清楚“根治”這個概念。醫學上說的癌症治癒,指的是經過手術等方式治療之後,癌細胞停止發展,病情穩定在5年以上沒有復發的話,就可以說癌症是被治癒了。
若是想要達到體內的癌細胞被完全清除這樣的結果,目前醫學上的水平是無法達到的。癌症畢竟不像感冒那樣,吃了藥,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治癒了。癌症雖然無法完全根治,但是可預防。
若是我們自身帶有基因缺陷,這是天生,我們無能為力,但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做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接觸過多的致癌物質,然後定期體檢,留意身體的異常情況,及時到專業的醫生診治。
目前為止,癌症被根治,顯然是不可能的。到了未來,徹底消滅癌症也不現實。我們希望是越來越多的藥物被開發出來,希望終有一天,癌症能像糖尿病那樣,透過吃藥就可以將腫塊控制在安全的範圍之內,實現帶瘤生存的目的。也不用談癌色變,現在的醫療科技手段很發達的了。
試著想一下,多年前,有糖尿病的人也是活不長呢,現在不照樣可以吃藥活得像個正常人一樣。所以攻克癌症,我們同樣有信心,有朝一日,癌症不再可怕。相信不遠的將來,帶瘤生存也是成為可能的。
指導專家:李家平,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之名醫-優秀風範”獲得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介入科,長期從事腫瘤與血管微創介入治療。
-
3 # 忠解癌狀態
惡性腫瘤有很多種,其性質型別各異、累及的組織和器官不同、病期不同、對各種治療的反應也不同,因此大部分患者需要進行綜合治療。所謂綜合治療就是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腫瘤的病理型別、侵犯範圍等情況,綜合採用手術、化療、放療、免疫治療、中醫中藥治療、介入治療、微波治療等手段,以期較大幅度地提高治癒率,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1.手術治療
理論上,若是以手術完全移除腫瘤細胞,癌症是可以被治癒的。對早期或較早期實體腫瘤來說,手術切除仍然是首選的治療方法。根據手術的目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1)根治性手術 由於惡性腫瘤生長快,表面沒有包膜,它和周圍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區域性浸潤明顯,並可透過淋巴管轉移。因此,手術要把腫瘤及其周圍一定範圍的正常組織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結徹底切除。這種手術適合於腫瘤範圍較侷限、沒有遠處轉移、體質好的患者。根據切除範圍不同分為瘤切除術、廣泛切除術、根治術和擴大根治術。
(2)姑息性手術 腫瘤範圍較廣,已有轉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術的晚期患者,為減輕痛苦,維持營養和延長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腫瘤或作些減輕症狀的手術,如造瘻術、消化道短路等手術。晚期腫瘤可以做腫瘤的大部切除,降低瘤負荷,為以後的放、化療或其他治療奠定基礎。如晚期卵巢癌可姑息性切除大部分卵巢腫瘤,化療後進行二次手術,切除殘留病灶,可明顯延長患者生存期。
(3)診斷性手術 透過不同的手術方式獲得腫瘤病理學檢查的標本,如穿刺取材或術中切取小塊組織等。對深部的內臟腫物,需要開胸、開腹或開顱檢查,術中病理檢查證實後,則立即進行治療性手術。
(4)預防性手術 用於癌前病變,防止其發生惡變或發展成進展期癌,如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患者,可以透過預防性結腸切除而獲益,因這類患者若不切除結腸,40歲以後約有一半可發展成結腸癌,70歲以後幾乎100%發展成結腸癌。子宮頸嚴重異性增生時可行子宮頸錐切術,預防宮頸癌的發生。BRCA1和BRCA2有突變的遺傳性乳腺癌家族成員,可行雙側乳腺預防性切除。
(5)轉移灶的手術 對於單個的肺、肝、骨等轉移灶,行切除治療,仍可爭取5年生存率。如原發性肺癌僅有骨的單個轉移病灶,而原發肺癌又可徹底切除者,可同時或先後行原發灶加轉移灶的切除手術。
2.化學治療
是用可以殺死癌細胞的藥物治療癌症。由於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最大的不同處在於快速的細胞分裂及生長,所以抗癌藥物的作用原理通常是藉由干擾細胞分裂的機制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譬如抑制DNA複製或是阻止染色體分離。多數的化療藥物都沒有專一性,所以會同時殺死進行細胞分裂的正常組織細胞,因而常傷害需要進行分裂以維持正常功能的健康組織,例如腸黏膜細胞。不過這些組織通常在化療後也能自行修復。因為有些藥品合併使用可獲得更好的效果,化學療法常常同時使用兩種或以上的藥物,稱做“綜合化學療法”,大多數病患的化療都是使用這樣的方式進行。
3.放射線治療
也稱放療、輻射療法,是使用輻射線殺死癌細胞,縮小腫瘤。放射治療可經由體外放射治療或體內接近放射治療。由於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都較正常細胞快,藉由輻射線破壞細胞的遺傳物質,可阻止細胞生長或分裂,進而控制癌細胞的生長。不過放射治療的效果僅能侷限在接受照射的區域內。放射治療的目標則是要儘可能的破壞所有癌細胞,同時儘量減少對鄰近健康組織的影響。雖然輻射線照射對癌細胞和正常細胞都會造成損傷,但大多數正常細胞可從放射治療的傷害中恢復。
4.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從90年代後期開始在治療某些型別癌症上得到明顯的效果,與化療一樣可以有效治療癌症,但是副作用與化療相較之下減少許多。在目前也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這項治療的原理是使用具有特異性對抗癌細胞的不正常或失調蛋白質的小分子,例如,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劑,治療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敏感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療效顯著,但耐藥基因的出現是目前阻礙進一步提高療效的主要障礙。
5.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是利用人體內的免疫機制來對抗腫瘤細胞。已經有許多對抗癌症的免疫療法在研究中。目前較有進展的就是癌症疫苗療法和單克隆抗體療法,而免疫細胞療法則是最近這幾年最新發展的治療技術。
6.中醫中藥治療
配合手術、放化療可以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促進患者恢復,增強對放化療的耐受力。
7.基因治療
透過外源基因匯入人體以糾正基因缺陷的方法,目前,惡性腫瘤基因治療的概念已從糾正基因缺陷擴大到將外源基因匯入人體,最終達到直接或間接抑制或殺傷腫瘤細胞。
8.內分泌治療
某些腫瘤的發生和生長,是與體內激素有密切關係的,因此可以透過改變內分泌狀況來進行治療。如性激素可以用於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宮內膜癌的姑息治療。
9.高溫治療
近10餘年來發展的微波熱療技術、超聲聚焦及射頻技術等,是利用區域性高溫使癌細胞受熱壞死,較少傷及正常組織,簡便、安全。
10.鐳射治療
利用鐳射的能力密度高、平行性好、定位準確等優點,經適度聚焦後對病灶做無血切除術。
11.冷凍治療
冷凍時細胞內外形成冰晶,造成癌細胞損傷。可用於體表腫瘤或內臟腫瘤。
-
4 # 怪才48
病者,陰陽失調所至,上潤下溫才是人體的根本需求。五行能夠平衡,病者才可康復。用藥離不開活血化瘀,清上溫下,通便排毒佐以增補鈣質,如此,敗血症可除,死血去則新血可生,腫毒排則免疫力提高,則各病可愈。
-
5 # 滬漂燕子姐
有的!
甲狀腺癌是善良的癌,一般手術治療後都沒什麼大礙,基本不影響患者的生命
另外像乳癌,鼻癌,腸癌,治癒率也挺高!
我大姨73歲,乳癌中晚期,手術治療後現康復已近十,身體特別棒,一年到頭紅光滿面,什麼時候都笑呵呵的,心態非常好!(不管怎樣心態還是很重要的!)
希望中國醫學家們早日攻克癌症難題,為千萬癌症患者帶來福音。以後治療癌症就像感冒那樣簡單!大家不要再談癌色變!
-
6 # 谷博士談癌症免疫
年輕人得癌症,說明免疫力過早衰老或者缺陷,再加上西醫手術放化療不重視免疫,所以單純西醫治療活五年很難!
靶向藥免疫療法,生物治療免疫療法,細胞因子免疫療法,能量元素平衡免疫療法,還有中藥提高免疫力,
-
7 # 深藍醫生
癌症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疾病 ,不同的癌症,或者是同一癌種的不同分期,預後也都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講,不管是哪種癌症,如果能夠在早期發現,大部分都可以透過以手術治癒,部分癌種,即使分期較晚,也仍有治癒的希望。以最常見的乳腺癌為例,早期患者透過手術,或聯合術後的綜合治療,治癒率可以達到90%以上,部分統計數字,可以達到95%以上。即使是分期較晚,出現了淋巴結轉移,透過手術以及術後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等,大部分也可以治癒,但是分期越晚,復發的機率也就越高。
晚期患者,絕大部分就失去了治癒的希望,治療的目的主要以控制病情,延長生存期為目的,在以前單純化療年代,不管是哪種癌症,生存期基本上都在一年左右,超過5年的非常罕見,但是隨著腫瘤醫學的發展,尤其是近些年精準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問世,晚期患者的生存時間得到了大大延長,尤其是以乳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為代表的癌種,生存期超過5年的患者已經不在少數,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甚至超過了10年,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總之,晚期患者雖然還不能談治癒,但隨著治療方法和手段的增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時間已經遠遠是今非昔比了。
-
8 # 美中嘉和-小和
首先,前提條件是早發現、早治療。其次,看癌症的病種。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91%以上,早期宮頸癌10年生存率可達94%,早期乳腺癌治癒率達95%以上,大腸癌息肉頂部癌變摘除治癒率96%以上,有的“小肝癌”患者手術後20餘年仍健在。昨天我看到一個患者,86年查出癌症,過了三十年還好好的。前後一共患過三種,分別是惡性胸腺瘤、右肺鱗癌、前列腺癌。他一共做過手術,用過化療、放療,按他自己的話說“每次放療完,腫塊就下去變小”。
所以現代有一種提法是,癌症是一種慢性病,徹底消滅癌細胞可能有點難,但帶瘤生存是完全可能的。
另外,求生欲對於癌症的治療效果也是很重要的,算得上是一種安慰劑效應。很多癌症患者心態Sunny,積極治療可以達到長期生存的目的,但也有患者一聽說是癌症就覺得已經被判了死刑沒治了,這就得調整心態了,畢竟也見過不是病死,而是嚇死的。
癌症是慢性病,切勿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
9 # 復康養生小課堂
首先說一個大家不願意聽的訊息,癌症不可能治癒,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癌症的治癒也僅僅是臨床治癒,而且僅僅是對於早期的癌症。
換句話說,並非癌症不能治癒,而是後期的癌症沒法治癒。這樣聽起來是不是順心多了?不過意思是一樣的。但是也不要放棄,因為癌症並沒有那麼可怕。
早期的腫瘤可以透過積極的治療達到治癒,早期腫塊比較小的時候,有60%透過手術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
對於中晚期的患者,透過姑息性治療,即採用姑息性手術或化療配合中醫治療,能夠減少患者的痛苦,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也可以維持生命的正常活動。
終末期的患者雖然不能達到治癒,但是透過積極的身體調理,可減輕痛苦,可以像正常人一樣進行生活作息。
因此並不要談癌色變,要把它作為一種慢性病,癌症採用中醫治療是可以實現帶瘤生存的,對於癌症,在整個發現過程和治療過程中,用一種正常的心態或者相對平和的一種心態來對待,提倡腫瘤與身體的共存。只要對身體影響不大,生活質量沒有受到明顯影響,生存時期也沒有明顯影響,就可以達到身體的平衡,這就完全可以接受。
癌細胞最恐怖的不是腫瘤長多大,而是它會轉移到其他的佈置和器官,原發部位的腫瘤病灶還很小的時分,腫瘤細胞就有可能進入到血液旋轉,跟著血流轉移到身材的其他部位,而一旦呈現了轉移,就意味著癌細胞已在人體分散開來,很難肅清。
癌細胞變異後,作為一個活體,這些惡性細胞具有必然的內分泌功用,使得它們在吸取人體滋補的同時,也對人體的免疫零碎形成毀壞,或間接對立人體的免疫殺傷零碎,從而使患者免疫力低下,構成早期的惡病質形態。
所以說癌症雖然不能治癒,但是我們一定要控制,一定要積極治療,因為這樣才能減輕痛苦,有些人甚至可以向正常人一樣生活。對於晚期患者,可以採用中醫的治療方式,無毒無毒作用,中醫的三位一體療法能讓患者的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和諧共存,實現帶瘤生存。
回覆列表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說清楚,什麼是癌症?
癌症應該是泛指所有惡性腫瘤。從醫學專業角度來說,惡性腫瘤又分為實體腫瘤(比如肺癌)和非實體腫瘤(例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幾乎所有實體腫瘤只要發現的足夠早期,經過手術或者放化療的治療後理論上是可以治癒的。比如鼻咽癌,作為中國南方地區的一種高發的惡性腫瘤,如果在病程的早期時經過規範的三維適形調強放療及同步的化療,能達到85%-90%的5年無病生存率,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治癒。
再比如說發病率最高的肺癌,如果是1期的患者,經過根治性手術或者精確立體定向放療也能夠達到接近80%的治癒率。
在非實體腫瘤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也有很多疾病透過化療放療及骨髓移植等治療,治癒率很高。比如霍奇金淋巴瘤,治癒率能達到70%,早期更能達到90%。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大部分可以透過骨髓移植等方式治療,少數可以透過藥物,例如M3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它是非常特殊的一類急性白血病。
但是目前很多惡性腫瘤發現時已經不是早期了,而是進展期或者晚期,雖然行手術R0切除,但是腫瘤細胞已經轉移(影像學可見或不可見)。那是不是這些患者,就完全沒辦法治療了呢?當然不是,現代醫學每一天都在進步,很多過去無法治療的疾病,現在都有了更新更好的治療方法。
比如最常見的肺癌,遺傳醫學科學家們發現,很多肺癌患者的癌細胞上,能找到某種驅動基因,並針對這些驅動基因,開發了基因靶向治療藥物,將適用於靶向治療的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由過去的10個月左右,提高到了30個月以上,這是近十來年腫瘤學在肺癌的治療上取得的極大的突破,而且隨著更多的驅動基因被發現,以及更多的靶向藥物被研製,這樣的進步和突破還在不斷的向前。
那麼癌症又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大致分為內因和外因。
內因:抑癌基因失活(如p53等)、癌基因活化(K-ras等)、免疫監視系統未能及時清除異常細胞(主要是細胞免疫)等等。
外因: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如環境中的致癌因素(黃麴黴素致肝癌、有毒重金屬攝入等)、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喝溫度過高的水增加食管癌發病率)。外因大多可控,但是內因實在太複雜,因此腫瘤發生也是目前腫瘤研究的熱點之一。
那我們作為普通人怎麼樣才能預防癌症呢?
最近的研究表明,惡性腫瘤的發生,有近三分之二的因素歸因於機率,也就是運氣。還有三分之一歸因於我們的基因和內外的環境。我們的基因在生下來就決定好了,現在也有一些腫瘤的易感基因被發現,不遠的將來,透過基因檢測就能大致提醒我們罹患某種癌症的風險大小,並指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規避某些不良因素。
而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接觸過多的致癌因素,然後就是定期體檢,發現問題後找專業的正規醫院的醫生,在權威指南(如NCCN等)的框架內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制定具體且合理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