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松鼠雲無心
-
2 # 本宮為您讀健康
老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足以看出茶和我們的生活多麼密切。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喝茶歷史,喝茶有用、喝茶有道、喝茶有趣,我們的身體需要茶,我們的生活也需要茶,我們的精神也需要……喝茶不但可以提神茶葉中富含多種的有益物質,比如茶多酚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幫助軟化血管,對心腦血管很有益,但是關於經常喝茶也有另外的說法——長期喝茶對身體健康不好?這是真的嗎?
其實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也有著其雙面性,用一句話總結“物無美惡,過則必災”,喝茶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是過量肯定會存在另一面的問題。
比如:民間流傳“飲茶易傷骨”的說法,主要是根據茶葉中含有咖啡鹼這種生物活性物,可以明顯增加尿鈣及糞鈣的排出,而鈣的流失將直接誘發骨質疏鬆,甚至增加骨折的風險。但是這個觀點來源於國外專家,對長期飲用咖啡的人群研究,因為咖啡裡面含有大量的咖啡鹼,而長期大劑量的咖啡鹼攝入,會直接對骨密度產生負面作用。這裡有兩個關鍵詞是長期、大劑量,也就是過量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還有一個說法,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人經常喝濃茶,鞣酸與鐵結合會形成一種不可溶性的物質,阻礙對鐵的吸收,長期喝濃茶就會引發缺鐵性貧血,這裡有個關鍵詞——濃茶。
例如:孕婦不能喝茶,其實茶葉中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這些微量元素對孕婦是極為重要的,有利於胎兒的發育和產婦的分娩,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每天喝半杯茶,可以使婦女受孕的機會增加1倍。茶葉中的類黃酮能抑制胎兒染色體的畸變,孕婦完全可以喝茶,不過應該以清淡適量為宜,合理飲茶是有利於生育的。
由此可見,適量才是關鍵!關於喝茶還有幾個誤區需要注意:
不要一把茶葉泡一天,很多朋友,早晨到公司一把茶葉放到茶杯中,一喝就是一天,長時間浸泡在溫度較高的水中,會使茶葉中的維生素,茶多酚黃酮等,營養成分氧化降解,保健功效會大大下降。
不要喝濃茶,如果大量喝濃茶,會稀釋胃液、降低胃液的濃度、影響食物的消化,從而產生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還可刺激胃粘膜發生炎症,甚至誘發十二指腸潰瘍。
回覆列表
1、 茶中有一些“有益健康”的成分,不過茶商們說的那些“健康功效”主要是演繹
茶水中的主要成分有咖啡因、茶多酚、茶氨酸、茶皂素等等。茶水中的咖啡因是苦味和“興奮性”的來源,跟咖啡是一樣的。基於目前的科學研究,一般共識是成年人每天攝入咖啡因不超過400毫克,對健康的益處是主要的。茶水中的咖啡因含量比咖啡低,一都般人喝茶都難以超過每天400毫克的量。
茶多酚是茶中特有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種形態。綠茶中以兒茶素為主,對它的健康功效研究比較多。在烏龍茶和紅茶等其他茶類中,兒茶素轉化成了其他形態,比如茶黃素、茶紅素等等。這些轉化產物也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
茶氨酸、茶皂素等等,在細胞和動物實驗中也顯示了一些“生物活性”。
不過,這些“有益成分”對健康到底有多大影響,基本上還是基於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的結果“推測演繹”而來的,很少有直接的人體證據。此外也有許多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顯示“喝茶的人更健康”,不過因為喝茶的人往往在其他方面也更注重健康,所以其實並不算“可靠的證據”。
至於有茶商們喜歡說的茶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水、維生素、微量元素、益生菌”,純屬扯淡。茶中的這些成分要對健康有影響,先需要喝到水中毒而死。
2、 關於茶中的“抗營養因子”和農殘
茶中有草酸等“抗氧化因子”,理論上能夠影響人體對鈣和鐵等礦物質的吸收。不過,這些“抗營養成分”在各種食物中也都存在,對於健康有多大影響還是取決於攝入量有多大。對於鈣和鐵而言,重要的還是增加飲食中的含量,而不是因為某些飲食“有可能影響吸收”就拒絕那些飲食。
農殘是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的食品安全因素。茶葉中也時不時曝出“農殘超標”的報道。對這個問題:1、考慮到茶葉的消耗量和農殘標準,茶葉農殘超標對總攝入量的影響要遠遠小於蔬菜和糧食;2、農殘超標的情況的確存在,不過總體而言農殘合格的茶還是大多數。
綜合茶中的“有益成分”和“抗營養因子以及農殘”對健康的可能影響,喝茶對於健康的可能益處要遠遠大於“可能的風險”。
3、 長期喝茶對健康更重要的影響是飲食習慣
人每天都需要喝1.5升以上的水。喝純水當然很好,但是純水的平淡無味會影響許多人喝水。茶作為一種有風味的飲料,可以讓喝水變得更輕鬆愉快。
跟其他的飲料相比,茶几乎沒有熱量和糖,還多少有一些“健康成分”,這才是長期喝茶有利健康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