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南品古
-
2 # 狐說小弟
縱橫家皆戰國時風雲人物。習鬼谷縱橫術者甚多,著名者十餘人如(張儀、公孫衍、蘇秦、甘茂、司馬錯、樂毅、范雎、蔡澤、鄒忌、毛遂、麗食其、蒯通)等,事皆詳於《戰國策》。
而縱橫術主要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戰國七雄確立的初期,各國雖都紛紛稱王,但立國尚未穩固,大都忙於鞏固內政,而無力外戰,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爭規模還不太大。這一階段的特點是以眾弱聯合以攻伐一強的合縱運動為主。代表人物是惠施、公孫衍。
惠施(惠子)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並建議齊、魏互尊為王。
公孫衍【犀首】(官名)合縱抗秦縱橫家,和張儀同時,先於秦國為官後來仕於魏國,是張儀的連橫策略的主要對手。第二階段:經歷一個較長的時期,大國之間的兼併戰爭日愈激烈,國際政治形勢變化迅速而頻繁,縱橫家的作用更加重要,影響也更為巨大。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形成了東西方各以齊秦為核心的兩大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合縱連橫的盟主在齊秦的之間變換,雙方都企圖透過合縱連橫運動有效地遏制對方的兼併戰爭,阻止對方的過分強大。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合縱連橫運動適應著各國之間政治、軍事、外交及經濟形勢迅速而複雜的變化,而達到了高潮。
這個高潮在整個縱橫家發展歷史中,是第一個高潮,其標誌一是產生了眾多的縱橫家代表人物,最為著名的有蘇秦、張儀、陳軫、樓緩、郭隗、虞卿、甘茂等人;
蘇秦:合縱術,聯合(韓、魏、齊、楚、燕、趙)六國,共同對抗秦國。
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
陳軫:縱橫家。許多成語從他而來,比如畫蛇添足、卞莊刺虎等。
樓緩:主張與秦、楚聯合,支援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後於公元前306年入秦。
郭隗:燕昭王為報齊滅燕之仇,並復興燕國,拜訪郭隗,求計問策。郭隗以古人千金買骨為例,使昭王廣納社會賢才,建築“黃金臺” ,昭王並尊郭隗為師。
虞卿:善於戰略謀劃,在長平之戰前主張聯合楚魏迫秦求和;堅持主張以趙為主聯合齊魏抵抗秦國。著有《虞氏徵傳》、《虞氏春秋》15篇。
甘茂:先仕秦國聯魏國攻南韓後來跑到了齊國死於魏國。(孫子是大名頂頂的甘羅)
二是縱橫家的行為模式基本形成,而其思想與文化的內容也發展成熟,終於確立起獨具特色的縱橫家思想及學術流派。
第三階段:戰國時期以統一中國為目的的兼併戰爭已經接近尾聲,秦國由於成功地實行了縱橫家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為特點的新的連橫政策,經過長期的政治和外交攻勢,發展成為最大的強國。
秦國的統一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縱橫家長期努力的結果。這個階段縱橫家發展的特點是以秦國縱橫家的連橫運動為主。這一階段縱橫家的代表人物是范雎、蔡澤。
漢代劉向在校刊整理《戰國策》時也高度評價了縱橫家的作用與影響,他說:“是以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蘇代、蘇厲之屬,生縱橫長短之說,左右傾倒。蘇秦為縱,張儀為橫。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劉向《戰國策書錄》)。
范雎:提出遠交近攻,強幹弱枝,瓦解合縱之術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蔡澤:獻計秦昭襄王離間魏安釐王與信陵君的關係、滅東周,封綱成君。居留秦國十多年,秦始皇時,曾出使燕國,號為綱成君。
其實以上這些縱橫家在我看來都不如另外一個人,在《史記》中,司馬遷花了近兩千字來敘述他的這一光輝事蹟,深有感慨地說:
“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直接改變春秋戰國歷史程序的縱橫家:端木賜(子貢)。
以一人之力削弱了齊國使田常的小九九落空,保全了魯國,滅亡了吳國,強盛了晉國,扶起了越國。這樣的事蹟即使是蘇秦張儀之輩也都遠不如他,直接改變春秋後期走勢,堪稱春秋第一攪屎棍!!!
這是專門介紹關於子貢縱橫術的一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820276892281602567/
-
3 # Sunny0221
覺新——委屈求全,懦弱順從。覺民、——溫和,謙遜,平時不像覺新那麼軟弱,也不像不像覺慧那樣激進。覺慧——高家最具有批判和反抗意識的一個人,是當時社會的進步青年。梅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在鬱悶,痛苦.和悲傷之中漸漸消瘦,憔悴,最後含冤而死。琴——新時代的女性,是黑暗社會家庭的一束希望火花,勇敢,蔑視舊的封建禮教,爭取自由。但鳴鳳——覺慧愛的人 ,痛心疾首而又無力反抗,高老太爺——專制和冷酷的代表,同時也有慈祥的一面。
-
4 # 杜家人
關於縱橫家,是《諸子百家》最具代表性的十家之一,他排列為第七。所謂的;
縱橫家;就是春秋戰國時期,以縱橫捭闔之策遊說諸候,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下設的國防部,外交部,主菅戰略和外交的官員們。那麼縱橫家的;
理論是什麼?縱橫家的理論即為“縱橫”,縱為縱向,橫為橫向。即攻擊又攔截。也就是說;合眾弱以攻一強,此為縱。事一強以攻諸弱,此為橫。
前者主要以連為主,他強調的是;如何能用外交手段,聯合團結,所以以陽謀多陰謀少。
後者主要以破為主,闡述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給予分化瓦解,所以陰謀多而陽謀少。
縱橫家認為,這一戰略思想,是行辯術成大事的基礎。若不能精通此術?必定遊說而不成。
所以對縱橫謀士們,要求要識大局,善揣摩,通變辭,機會變,全智勇,長謀略,能決斷。這就是縱橫家的戰略思想。
縱橫家有那些代表人物?縱橫家的始祖是鬼谷子,鬼谷子增授予蘇秦,張議,孫臏,龐涓四大弟子,他們均為戰國時期的風雲的人物。
至於各有什麼特點?蘇秦;曾有“頭懸樑,錐刺骨”的佳話,投秦後,本想幹一番事業,統一六國,卻被秦王據之。後來憑藉自己好口才,促成了六國同盟抗秦,封蘇秦為“從約長”。佩六國相印。秦王得知後,及為震驚,再沒敢越“函谷關”一步。由此看來,蘇秦有組織能力。
張儀;在蘇秦掛六國印之後,張儀卻西去投秦,瓦解蘇秦的六國合縱,張議用學到的連橫戰術,成為了後來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基本戰略。不難著出張議是個落井下石的陰謀家。
孫臏;孫臏乃孫武后代,是中國戰國初期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因受同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在齊使者的幫助下,投奔了齊國,被齊王任命為軍師,後取得了桂陵和馬陵之戰的勝利,成就了齊國的霸業。孫臏為正義家。
龐涓;龐涓投奔了魏國,被魏王任命為大將軍,大權在握。後來因為他嫉妒孫臏的才能,害怕孫臏將他取而代之。設計陷害孫臏,將孫臏施以“臏刑”,不得已孫臏裝瘋,才逃出齊國。在田忌的幫助下,帶領齊國軍,在桂陵和馬陵之戰兩敗龐涓,但是龐涓也未倖免一死。他堪稱是個陰險家。
結束語縱橫家的代表人物,即蘇秦,張儀,孫臏,龐涓。他們特點各有千秋。都是爭權奪利。只不過孫臏是軍事家,在軍事上,勝他們一籌。最次的是龐涓,嫉妒害人又害己。
-
5 # 李柒夜
蒼生塗塗,天下繚燎,諸子百家,唯我縱橫。——《秦時明月》
縱橫家,是謀聖鬼谷子創立的學術流派,在戰國時期以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為主的一派。
縱橫家就是指縱橫捭闔,所謂縱、橫,先秦典籍《韓非子》說:“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他們可稱為中國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奔走於各國之間,四處遊說,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能說會道,能把對方說服,認同了自己的觀點。縱橫家崇尚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的技巧,他們注重揣摩遊說物件心理,運用縱橫捭闔的手段,或拉攏或分化,事無定主,說無定辭,一切從現實的政治要求出發。
鬼谷子的縱橫家思想可以概括為21個字:“引鉤鉗之辭,飛而鉗之。鉤鉗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也就是所講話要像鉤鉗一樣,能瞬間使人上鉤,然後再像鉗子一樣夾住對方的話柄,投其所好。
縱橫家主要活躍於戰國至秦漢之際,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了適應了兼併鬥爭需要,提出“合縱”或“連橫”的策略。他們在已有的國力基礎上,利用聯合、排斥、危逼、利誘或輔之以兵之法不戰而勝,或以較少的損失獲得最大的收益。他們的智謀、思想、手段、策略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所創造的智慧令人歎為觀止。他們以布衣之身庭說諸侯,以三寸之舌退百萬雄師,以縱橫之術解不測之危。縱橫之士智慧雙全,雖不免欺詐,但也不乏仁義之輩。
據說縱橫家祖師是鬼谷子,縱橫家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蘇秦,張儀的合縱連橫。同時期縱橫家的代表人物還有甘茂、司馬錯、陳軫、范雎、蔡澤、樂毅、鄒忌、毛遂、齊明、周最、召滑、樓緩、郭隗、虞卿、蘇代、蘇厲等很多人。到了秦朝,獨尊法家,縱橫家失去了舞臺。可是秦末大亂,這一派再度繁榮,這時期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酈食其、陸賈、朱建、隨何、張耳等,他們這些人靠嘴皮子就可以使人亡國亡家,比如楚漢之際的侯公,劉邦封他“平國君”,即“此天下辯士,所居傾國者,故號平國君焉”。漢武帝時期最有名的縱橫家是主父偃,史稱他少習“長短縱橫之術”。
鬼谷子
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建立鬼谷門派,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鬼谷子身懷曠世絕學,智慧卓絕,精通百家學問,是縱橫家的鼻祖。
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縱橫弟子。
著作有《鬼谷子》,歷來被人們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是亂世之治學,治世之哲學,又是謀略學鉅著,成功學寶典,融合了鬼谷子卓絕智慧和縱橫韜略。
縱橫家代表人物關於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一人之言,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勝過百萬雄師!
縱橫謀士知大局,善揣摩,通辯辭,會機變,全智勇,長謀略,能決斷。
蘇秦和張儀,太史公司馬遷就曾在其《史記》中鄭重寫道:“此二人真乃傾危之士也!”
一笑則而天下興,一怒使諸侯懼。《孟子·滕文公下》
縱橫家之厲害,由此可見一斑!
1.張儀
早年入於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出山之後,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六國入秦。張儀兩為秦相,以“橫”破“縱”,遊走於六國之間,促使各國親善秦國,受封為武信君。
張儀在商鞅變法的基礎上,“外連衡而鬥諸侯”,與秦國的耕戰政策相配合,運用雄辯的口才,詭譎的謀略,縱橫捭闔,遊說諸侯,建樹了諸多功績,在秦國的政治、外交和軍事上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在風雲多變的險惡環境中,主要憑藉外交手段,採用連橫策略,“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國的國威大張,在諸侯國中產生了巨大的威懾作用。
2.蘇秦
是戰國時期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
早年投入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學成遊歷多年,遊說列國,倡導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蘇秦遊說六國,分析利害,以利導之,促使六國達成合縱聯盟,團結一致,蘇秦被任命為從約長(合縱聯盟的聯盟長),並且擔任了六國的國相,同時佩戴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
3.公孫衍
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張諸國合縱抗秦,是張儀的連橫策略的主要對手。
公孫衍是魏華人,出仕於秦國,雕陰之戰大敗魏軍,秦惠王起用張儀為相,公孫衍離開秦國,投奔魏國,又去燕國、趙國、齊國,倡導合縱,任4國相邦。
後來齊、燕、趙、韓、魏聽說張儀和武王有矛盾,都紛紛背叛了連橫政策,又恢復了合縱聯盟,由公孫衍擔任縱約長,並且擔任這5個國家的相邦。
公孫衍是合縱的創始人,公孫衍極具戰略眼光,他不僅注重聯合東方各國,甚至把秦國西方的小國義渠,也拉進了合縱伐秦同盟。正是因為他,東方各國對強秦才有了幾次有較大影響的進攻,歷史才變得更加波瀾壯觀。當時就有人曾說他和張儀“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聲勢都足以傾動天下。
4.陳軫
戰國時期齊華人,縱橫家、謀士。許多成語從他而來,比如畫蛇添足、卞莊刺虎等。
陳軫、張儀、公孫衍最初都在秦惠文王手下,張儀為相後,公孫衍投奔魏國,陳軫投奔楚國。
陳軫憑藉口舌之利,用畫蛇添足的小故事,為齊國不傷一兵一卒,屏退楚國強兵。
用卞莊刺虎的故事,勸秦王后發制人,最終秦國打敗韓、魏。
甚至張儀要陷害他,都被他巧妙地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化解。
5.范雎
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縱橫家,秦國宰相,出仕於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與范雎上承秦孝公、商鞅變法圖強之志,下開秦始皇、李斯統一帝業。他是秦國曆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
范雎向秦昭王提出“遠交近攻”之策,同時范雎也是秦國曆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的人,這是范雎對秦國的傑出貢獻,為秦逐個兼併六國最後統一中國奠定了戰略基礎,而且對後世影響也相當深遠。
在范雎靈活多變的外交政策下,再配以強大的軍事打擊,攻人攻心攻地並重,採用拉攏敵國權貴,為我所用,長平之戰時使用的反間計就是典型的例子。
6.司馬錯
司馬錯是秦國名將,早年學習縱橫家,所以他擁有著縱橫家的頭腦,能夠在朝堂上舌戰張儀,張儀主張先攻韓,司馬錯力排張儀之議,主張“得蜀即得楚”,他認為伐韓將導致諸侯合縱對秦,伐蜀則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實軍備,又可佔據有利地勢順水而下攻楚,最終伐蜀為秦王採納。司馬錯伐蜀是秦統一中國之前的一個重大的軍事舉措,在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商鞅變法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社會、經濟、政治基礎,司馬錯伐蜀則為秦統一中國打下戰略基礎。
7.毛遂
年輕時遊趙國,身為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居平原君處三年未得展露鋒芒。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自薦出使楚國,促成楚、趙合縱,聲威大振,並獲得了“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
8.樓緩
戰國時期趙華人,戰國中後期著名縱橫家,善為長短句。前後侍奉趙武靈王和秦昭襄王主張與秦、楚聯合,支援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後入秦,秦與趙、宋聯合,謀對抗齊、魏、韓三國,由他出任秦丞相。
9.酈食其
以三寸之舌遊說列國,為劉邦建立滅秦抗楚“統一戰線”做了重大貢獻;出面勸降秦國守將,輔佐劉邦攻破武關,率先攻破咸陽,滅亡秦朝。楚漢相爭時期,奉命出使齊國,勸齊王田廣以七十餘城歸順。
10.蒯通
蒯通辯才無雙,善於陳說利害,曾為韓信謀士,先後獻滅齊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計,三分天下不為韓信所採納,韓信臨死的時候嘆息著說: “我真後悔不聽蒯通的話,以至於死在女人的手中!”
回覆列表
縱橫家是戰國時以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為主的一派,中國傳統上有“三教九流”之說,《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縱橫家出現於戰國至秦漢之際,多為策辯之士,可稱為中國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們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當時割據分爭,王權不能穩固統一,需要在國力富足的基礎上利用聯合、排斥、危逼、利誘或輔之以兵之法不戰而勝,或以較少的損失獲得最大的收益。
代表人物:縱橫家的鼻祖是鬼谷子。其他代表人物有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甘茂、司馬錯、樂毅、范雎、蔡澤、鄒忌、毛遂、酈食其、蒯通等。
鬼谷子:本名王詡,戰國時期衛華人。其長於持身養性和縱橫術、精通兵法、武術、奇門八卦,著有《鬼谷子》兵書十四篇傳世。民間稱其為王禪老祖,中國春秋戰國史上一代顯赫人物,是“諸子百家”之一,縱橫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 經常進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鬼谷,所以稱鬼谷子先生。
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謂“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他通天徹地,精演數家學問,人不能及。一曰神學: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準;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軍,鬼神莫測;三曰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四曰出世學,修身養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
蘇秦
蘇秦字季子,東周洛邑(今河南洛陽東)人氏,年幼之時,曾與張儀在穎川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拜鬼谷先生為師。學業成就之後,曾先後去東周(當時周王朝已經淪落為“國”並分裂成東西二週)和秦國請求出仕欲施展抱負,不想卻均未被錄用。蘇秦得到如此待遇卻未“心灰意冷”,反而回到故里,更加勤奮的學習。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頭懸樑、錐刺骨(因此事留下了“懸樑刺股”的佳話),刻苦攻讀有關兵法、醫學、經濟和法令等方面的書籍。對當時各國的具體形勢作了充分的研究。當時,列國之中,齊、楚、燕、韓、趙、魏、秦最為強盛,而七國之中又首推秦國最強。於是,蘇秦經過反覆思考,初步形成了一個促成六國結盟以共同對抗秦國的戰略思想,即“合縱”。
最終,蘇秦憑藉自己三寸不爛之舌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六國同盟。六國國君於趙國洹水(今河南境內)之上,歃血為盟,合縱抗秦。封蘇秦為“從約長”,佩六國相印。並派人將六國盟約之事向秦國通報。自此之後,秦國竟有十五年之久不敢越函谷關“雷池”一步。
張儀
蘇秦的同窗好友,據傳說,是戰國時期魏國貴族之後。與蘇秦一同拜於鬼谷子先生門下。蘇秦創合縱之法,遊說六國合縱抗秦之後,張儀則施以連橫之術,遊說六國親秦,拆散合縱。與張儀一同演繹戰國末期,群雄“混亂”的場面。
在蘇秦掛六國相印之後,張儀西去投秦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頗有政績。公元前328年,張儀正式出任秦相,並開始實行“連橫”的戰略。他與秦王商定,由自己先去魏國任相,設法使魏國首先背離合縱之約,與秦國結好。
在他軟硬兼施、打拉結合的策略下,魏王終於背棄合縱之約,轉與秦國結盟。張儀回到秦國之後,又主動向秦王要求出使楚國,以拆散齊、楚聯盟。當時楚國強大,有“合縱則楚王,連橫則秦帝”一說,最終,楚國與齊國斷交,楚國還失去了六百里土地,楚王也被秦國俘虜。憑藉張儀的縱橫術,齊楚兩國也相繼背離了“合縱”與秦國結盟。
之後張儀又接連出使其餘幾國,使他們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他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
張儀瓦解了蘇秦生前所創的六國合縱。在他死後,雖然六國有背離連橫恢復合縱的情況,但由於消耗太大,各國都有私心,目光短淺,加之各國諸侯新老交替,合縱再也沒有持久過。可以說,張儀的連橫之術成為了後來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基本戰略。
孫臏
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孫臏原名不詳,因受過臏刑故名孫臏。孫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陽穀縣阿城鎮、菏澤市鄄城縣北一帶),是孫武的後代。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最出名典故:圍魏救趙,田忌賽馬
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奪取了漆及富丘兩地,此舉招致了魏國的干涉,魏國派兵包圍趙國首都邯鄲。
次年,趙國派使者向齊、楚兩國求救。齊威王採納段幹朋的建議,兵分兩路,一路齊軍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
孫臏卻認為魏國長期攻打趙國,主力消耗於外,老弱疲憊於內,國內防務空虛,應當採用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的戰術,直搗魏國首都大梁迫使魏國撤軍,魏國一撤軍,趙國自然得救。田忌採納孫臏的計謀,孫臏帶領主力部隊在桂陵(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設伏,一舉擒獲龐涓。
田忌賽馬
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馬,設重金作為賭注。孫臏發現比賽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建議田忌加大賭注,並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田忌於是與齊威王和諸公子設千金作為賭注,比試賽馬。孫臏讓田忌用下等馬替換上等馬,與齊威王的上等馬比賽,首場大敗;隨後孫臏又讓田忌用上等馬替換中等馬、中等馬替換下等馬,分別與齊威王的中等馬及下等馬比賽,結果田忌兩勝一負,最終贏得齊威王的千金賭注。
田忌賽馬揭示了軍事上一條重要規律:著眼全域性,捨棄區域性,出奇制勝。孫臏在“田忌賽馬”故事中所採用的方法,被視為“策對論”的最早運用。
田忌將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他請教兵法並讓他擔任自己的兵法教師。
龐涓
孫臏和龐涓是同學,兩人均拜化外仙人鬼谷子先生為師,一同學習兵法。同學期間,兩人情誼甚厚,並結拜為兄弟,孫臏年稍長,為兄,龐涓為弟。
一年,當聽到魏國國君魏惠王以優厚待遇招求天下賢才時,龐涓耐不住深山學藝的艱苦與寂寞,決定下山,謀求富貴。
龐涓到了魏國,見到魏王。魏王便任命他為上將軍、執掌魏國兵權。龐涓上任不久,便侵入魏國周圍的諸侯小國,當時,他每戰必勝,每攻必克。於是宋、魯、衛、鄭的國君紛紛去到魏國朝賀,表示歸屬。不僅如此,他還打敗了當時已非常強大的齊國軍隊!
後來,龐涓因為嫉妒孫臏的才能,害怕孫臏將來凌駕自己之上,涉及除掉孫臏,又為了騙取孫臏的“兵法”,將孫臏施以“臏刑”,最終孫臏裝瘋才得以逃到齊國。在田忌的幫助和推薦下帶領齊國軍隊,在桂陵之祝戰和馬陵之戰兩敗龐涓,龐涓也死在了馬陵之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