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您獲得了一個新使用者名稱

    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老式的大屁股顯示器的顯示原理如下:

    已知,電能生磁,也能透過燈泡發光,人眼最高分辨動畫的極限是24幀。低於24幀是慢動作動畫片。高於24幀則是連續的電影。

    那麼,想要實現顯示畫面就很簡單了,只需要讓光在熒幕上繪製圖片的速度超過24張每秒即可。

    具體的操作過程是:

    1,做一箇中空的玻璃管道,這個玻璃管道是一頭大一頭小的造型,大的那頭的底面上塗抹一些熒光粉,讓光線打到熒光粉上能停留片刻。小的那頭則做一個燈泡放到裡面,這個燈泡產生光線或者切線。

    2,在小的那頭的外面包一層線圈,給線圈不斷地通電,以產生磁場,透過這個磁場控制燈泡射出來的光線的方向。

    3,透過電路板的配合,把影片訊號解析成一行一行的資料,用磁場控制光線以超高的速度擊在熒幕反面的熒光粉上,由於人眼有視覺殘留,只要速度夠快,確保在1秒內能繪製24張圖片,那麼在人眼裡他就是一段動態的影像。

    最後,為了保證光線環境的良好控制,還會在通道壁上塗抹一些吸收光線的材料,避免雜光胡亂反射。

    這就是映象管電視的基本工作原理。。。

  • 2 # 格物之光

    現在沒有顯示卡進不了桌面?題主說反了吧?!

    很早以前的老式電腦才是沒裝顯示卡驅動的話連繫統都進不了,後來主機板集成了gpu,沒裝顯示卡驅動系統會自動呼叫主機板gpu,雖然色彩和解析度非常辣眼睛,不過至少可以進系統了。再後來連interCPU裡都整合GPU了,現在是即使沒裝顯示卡也可以正常進系統,只不過沒辦法玩高階遊戲而已,日常辦公完全沒問題。

    回到題主的問題,GPU產生前如何顯示影象?答案是,GPU產生前無法顯示任何影象!

    GPU產生前,大家用的電腦系統是沒有影象的DOS系統,是靠輸入複雜的各種命令來實現現在大家點點滑鼠就能實現的簡單功能的。世界上第一款圖形顯示卡是Voodoo(俗稱“巫毒顯示卡”),世界上第一個商用圖形作業系統是微軟的windows95(windows 1.0不算真正意義的圖形作業系統,依然以命令為主)

    當然GPU誕生前仍然有圖形設計,但是是靠敲入程式碼來實現在顯示器上畫點來組成圖形,因此效率十分低下

  • 3 # 人生比如遊戲

    gpu圖形普及前可以說沒有任何圖形能力。

    由晶片整合字型檔,字型檔由程式碼換算過來投射到螢幕上,螢幕是按畫素算的。

    圖形桌面辦公之前,都是dos系統,純色背景和英文顯示,程式碼顯示。計算的是每個畫素點的顏色的黑白開關來達到圖形顯示。

    只要程式碼能力強悍,編輯一部電影路人甲乙丙丁都是世界級明星都行。0和1玩好了,可以修改任何資料,除非這個資料人眼在螢幕裡看不到。就像支付寶的數字看的到就能改的了,前提是0和1玩得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ota2天梯2000名和200名的差距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