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常見的購房款
-
2 # 風溪河
對自己孩子要求嚴格,把孩子當學生管理。也習慣對學生要求嚴格,把學生當子女管理。我和班主任的女兒中學是同學,所以感覺頗深。
-
3 # 新空間新視野
教師家庭的孩子,也與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樣,
會在培訓機構上培優班,興趣班,如學圍棋、
練書法這些傳統技能。父母是家長也是教師,
對他們孩子更嚴格。
他們很容易作為比較的物件 ,一但犯了錯也會
被老師批評,還會說你還是老師的孩子,更應
該嚴要求,他們的學習也是同學的比照物件,
所以教師的孩子也沒什麼不同,只是更要注意
各方面的表現。
.
-
4 # 新風化語
01.教師是一種職業,教師的孩子也是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也都會遇到,面對孩子,我們就是父母,與別的從業人員沒有什麼不同。
教師也是一種職業,教師的孩子也是孩子,教師在學校面對學生時是教書育人,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就是普通的父母,和其他家長沒有什麼不同。
02.因為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會教育學生未必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好老師未必是好家長,這一點,可能和大家想像中不同。作為老師,天職就是傳道授業解惑,面對別人的孩子侃侃而談,引經據典,耐心細緻,但是面對自己的孩子時未必能盡如人意。
因為此時的角色不是老師,而是家長,彼此之間脾氣秉性太熟悉了,反倒不利於教育和孩子的成長。老師間經常有句話: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老師未必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03.老師的孩子成長成什麼樣,往往還是和老師個人的性格和家庭氛圍有關係,不單單是老師這個職業。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我單位近幾年老師孩子的成長情況,大慨可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1.自由散漫,優越感較強型。
我們單位老師的孩子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出色的,但是孩子們畢竟是不同的個體,總有特殊的情況存在。
小魏就是一個比較另類的孩子。母親是我們單位的藝術老師,父親自己有畫室,家庭條件優越,經常遲到早退,違反各種校紀校規,父母拿他也沒辦法,後來退學去學習語言,準備出國,因為疫情,後續情況不得而知。
2.追求卓越,學霸型。
我們學校老師的孩子絕大多數發展都不錯,學習成績都比較好。高考時大多數都進入重點大學學習。
現在更有一個高中物理老師的孩子,我們都開玩笑說那孩子是學神,常年保持年級第一,幾乎科科滿分。
3.自律,不搞特權型。
很多家長會以為,老師的孩子,在學校擁有更多的特權,各科老師可能會更多地關照到老師的孩子,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
比如我的孩子,自從他進入初中,就和我在一個大院,兒子就和我約法三章:沒事不許去初中樓;不要讓老師關照他;不要找老師打聽他的學習情況。
所以,他上初中時,我除了開家長會,幾乎沒有踏入過初中樓。
04.如果老師不能正確處理自己職業和家長角色的關係,反倒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老師當的年頭多了,見多了別人家優秀的孩子,難免把自己家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對比。反倒影響自己家的親子關係。
我曾經親眼見證了一個我們學校非常有名的老師,他自己是南開畢業的,但是兒子成績不好,我去聽他課時,他就讓自己的兒子在後面罰站。
多年以後,兒子開了一家電腦公司,事業成功,這位老師對自己當年的行為非常自責。
05.老師職業的特殊性,可能為孩子成長提供更好的平臺。因為我和學生關係融洽,很多學生畢業多年以後,都依然有聯絡,因為兒子一直是我帶著的,所以他和這些哥哥姐姐很熟悉,很多都是他的朋友。無形中給他在職業生涯中多了幫助和指導。
有一次,兒子寫了個程式碼,他很想知道自己的過程還能不能再最佳化,於是網上聯絡了我美國普渡大學計算機畢業,現在在谷歌工作的學生,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
兒子考大學報志願時,我想了解各個學校的真實情況,只需要聯絡我那些各個學校畢業的和在讀的學生就可以了,這些都是教師這個職業帶給兒子成長的便利吧。
作為老師的孩子,有苦也有樂。不可能只享受教師職業帶來的便利,不承受作為教師子女帶來的苦惱和不便。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生活對待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不管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如何,唯有過好當下,做好自己,方不負來這人間走一遭!
回覆列表
教師一般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感覺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怎樣教育別人?甚至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身上揣摩如何教育自己的學生。真的會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來教育,我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