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斷水流大律師

    據記載,林默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畔一個美麗的小漁村--賢良港。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閩林始祖林祿,在晉永嘉元年(307)以黃門侍郎琅琊王司馬睿渡江鎮建業(今南京市)。媽祖的高祖林圉,五代時仕閩。曾祖林保吉,仕後周,顯德元年(954)任統軍兵馬使,鑑於天下紛亂,棄官歸隱。祖父名孚,官福建總管。媽祖的父親名林願(一說名惟愨),宋初官都巡檢,母親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媽祖為家中之小女。 媽祖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生前,父母已有五女,切盼再生一男,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然終胎又是一女嬰,父母大失所望。在她即要降生之傍晚,鄰里鄉親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映得島嶼上之岩石紅光四射,父母察覺此嬰必非等閒之女,遂關懷備至,疼愛有加。因其出生至彌月間均不啼哭,故取名林默。 林默幼時聰明穎悟,勝於姐妹,八歲入塾師讀書,勤學強記且過目成誦。她年小志弘,不滿封建婚姻,立志不嫁。自小鑽研醫道,妙手回春,教人防疫消災。她性情和順、熱情,排難解紛,行善濟世,均樂事為。傳說林默二十八歲時,一次在海上搭救遇險船隻不幸被桅杆擊中頭部,落水身亡,後人緣以“人行善事,死後為神”,視她昇天為神,專門到海上搶險助人去了。此後媽祖經常顯靈,鄉親亦時常見她于山巖水洞之旁,或盤坐彩雲霧靄之間,或朱衣飛翔海上,常示夢顯聖,救人急難,嗣後,鄉里之人便在湄峰建起祠廟,虔誠敬奉,後人前來朝覲祭祀者絡繹不絕。 媽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濟險拯溺,護國庇民,福佑群生,航海人敬之若神。死後,她仍以行善濟世為已任,救逢兇遇難於眾,人們最終將媽祖奉為名副其實的“海上女神”。

  • 2 # 大洋網

    “九牧林家”之後 出生與眾不同

    天后姓林名默,又稱林默娘。

    還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段子:北方地區一些腦筋活絡的市場營銷人員,初次見到福建、廣東口音的生意人,有時主動稱呼“林先生”“黃先生”。對方詫異,他便哈哈一笑:你們那裡,不是姓林,就是姓陳、姓黃啦!

    段子自然是段子,畢竟源自生活。作為中國第十六大姓,“林”是個典型的東南姓氏。光是福建、廣東、中國臺灣,林姓佔全國漢族林姓人口的60%。兩晉之交林、陳、黃、鄭、詹、邱、何、胡“衣冠八姓入閩”,奠定了今天林姓分佈的大格局。

    江山代有才人。時間進入了唐代,處於東南一隅的福建地區經濟文化開始振興。以林蘊、林藻等人為代表的閩中士子透過科舉考試率先走出福建,邁出了福建文教振興的第一步。此時,林姓也發展為泉州的第一大姓。天寶年間曾任檢校太子詹事的林披,有九個兒子都當上了刺史,時人稱為“九牧林家”。自唐至今他們的後裔繁衍眾多,廣泛分佈於閩、臺各地。

    林默娘就是“九牧林家”的後裔,是一位由人上升為神的傳奇人物。她是北宋建隆至雍熙年間(960~987年)人,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島。據林氏族譜記載,媽祖是林披第六子林蘊七世孫女。傳說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照耀得島嶼上的岩石發紅。因此,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閒之女,特別疼愛。

    林默娘自小在海邊長大,精熟水性,有著高超的游泳和駕舟技能。她靠著一身本領,不懼風浪,在惡劣的天氣中經常腰懸桅燈,單舟出海,在大風大浪中營救遇險的漁船或商船。遇到無法出海的惡劣天氣,她就會站在屋頂或登上湄洲頂峰,高舉火把或燈籠,為迷航的船隻引領方向。宋雍熙四年(987年),林默娘因出海救人,不幸葬身大海,年僅28歲。此後,林默娘被沿海人民尊為海上女神,立廟祭祀。至今,林氏宗親仍稱媽祖為“姑婆”“姑婆祖”“天后聖姑”“天上聖母姑婆”等。

    關於林默娘的事蹟和傳說,在宋、元各代的古籍及小說中都有很多記載。從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後36次冊封,爵位由“夫人”“妃”至“天妃”,立廟京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封“天后”並列入國家祀典,進行春秋祭祀。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現在有4000多座媽祖廟,媽祖信眾2億多人。

    媽祖救船

  • 3 # TouT專業抽獎戶

    相傳媽祖的真名為林默, 林默娘,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媽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祖父林孚,官居福建總管。父林願(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檢。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過五個女兒,十分盼望再生一個兒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可是這一胎又是一個女嬰,父母大失所望。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岩石都發紅了。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閒之女,也就特別疼愛。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稱她為林默娘,默娘。林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後,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願。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人們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洞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少礁石,在這海域裡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預測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與世長辭之日。這一天,湄洲島上群眾紛紛傳說,他們看見湄峰山上有朵彩雲冉冉升起,又恍惚聽見空中有一陣陣悅耳的音樂……。 從此以後,航海的人又傳說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媽祖一生在大海中賓士,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 歷代對媽祖的賜封根據史料,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 媽祖逝世時鄉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於同年在湄洲島上建廟祀之,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

  • 4 # JoyChin

    媽祖是中國西南沿海救苦救難的第一女海神。她是五代閩王都巡檢史林願的小女兒,名叫林默。林默自幼好道,後來傳說又得到觀世菩薩的超度,就成為了海上女神,庇佑出海航行的人們,又因為的巨大善心,被人們尊為“天妃”。

  • 5 # 吳歌說事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一種海神信仰,這一信仰來自民間傳說。首先是傳說,然後是傳說的歷史化和神化,最後形成區域性的普遍的媽祖信仰。

    媽祖,作為一個被神化的女性,其神格的核心是濟世博愛普度眾生,從而美名流芳百世,讓後人敬仰。

    傳說中的媽祖原型,出生於如今的福建莆田湄洲,本名叫做林默。她的父母因為一直行善積德,有一天她母親夢見了觀音菩薩,觀音對她母親說:“念在你們一直都在做善事,如今就賜你一丸,只要你吃下就能得到恩賜。”吃了神丸之後的母親,馬上就懷了孕。臨盆的時候,天上有一道紅光直照射進屋內,頓時整間房間都光彩奪目,還散發非常迷人的香味。媽祖降生了。因為出生時天有異象,所以這女孩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受家人寵愛。她滿月時,居然還不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啼哭,所以取名林默。

    傳說林默有著天生的預知力,可以預知天文氣象的能力,她會在預知海上天氣變化之後,告訴漁夫們今天適不適合出海。當有人在海上遇見風浪之險時,林默舍憑藉自己的好水性承擔起了海上救援的工作,只要有人在海上遇難,林默就一定會趕去相救。在傳說中還有一次,天黑的時候有海上的船想要進港,可是那時海浪不僅非常洶湧還看不見了航向,林默聞詢大義的將自己的屋子燒掉了,讓這火光引領船隻歸航。

    可惜,媽祖在28歲時去世了。人們不願相信,紛紛傳說她成神了,繼續用神力保佑海邊的和海上的人們。

    有關媽祖傳說較多出現於宋代,散見於宋代以來的歷代朝廷文書,史籍、方誌和文人筆記中,比較零碎、簡略。明代萬曆三十年(1602),一本《天妃娘媽傳》問世,成為第一本媽祖傳說的專輯。明末一位佚名者編纂了《天妃顯聖錄》書稿。至清康熙二十年(1682)印行流傳。乾隆年間林清標以《天妃顯聖錄》為藍本,編輯了《敕封天后志》,記載了媽祖49個傳說,主要是有關拯救海難,降伏妖怪,祛病救人,除水患、祈雨等方面造福人民的故事和傳說。

    被神化和傳說的媽祖是善良、勇敢的化身,作為一種信仰,成為民族凝聚力的一種形式。傳說的媽祖事蹟和精神傳承流傳,至今影響著華夏後裔。

  • 6 # 飄飄先生呀

    林默娘 (960—987) 尊稱媽祖,真名林默。福建莆田縣湄洲島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父諱願,字惟懿,官都巡檢,慈祥樂善,鄉里稱為善人。母王氏,生有一男六女,默娘最小。其生時紅光繞室,異香氤氳。因生彌月不聞啼聲,故日默娘。幼聰穎過人,讀書過目成誦。年十六,能通曉變化,妙用玄機。驅邪治病、濟世活人,能呼風喚雨。常於大海狂瀾,救護難船。又應縣令之請,登壇祈雨,獲降甘霖。屢顯神異,以濟世人,人以為神。 宋雍熙四年(987),默娘年二十八歲,猶以未嫁之身,扶危救世。是年夏初,父兄同出航海,突遇風浪覆舟,林默娘赴海救兄生還,而父遇難。於大海遍尋父屍,三日負屍而歸。時人感其孝道,稱為孝女。同年九月九日,端坐山頭而化。里人感其恩德,將其肉身立廟祀之,至今蒲田湄州祖廟尚存其肉身神像無損。羽化後常顯威靈,香火不絕。又迭於海上顯聖救難,為各地航海人士奉為聖神,尊稱為媽祖。歷代皇帝均有封贈。南宋高宗敕封“靈惠昭應夫人”。元世祖封為“護國明著天妃”、明成祖晉封“弘仁普濟天后”、清康熙加封為“天上聖母”、乾隆時旨敕列入祀典。今各地皆有天后宮之祠廟。為世人所崇拜。媽祖生平有許多傳說,據《天后志》記載的有十五則,據《天妃顯聖錄》記載的有十六則。它們分別是: A:萊嶼長青: 湄洲島旁邊有一個小嶼,傳說有一天,媽祖到小島上游玩時將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蹟般成長,花開滿地。隨後,每年無需耕種,自然生長。當地人視仙花采之。以後,人們就把這個地方稱為“菜子嶼”。 B:禱雨濟民: 相傳媽祖二十一歲的時候,莆田地方出現大旱,全縣百姓都說非媽祖不能救此災害。於是,縣尹親往向媽祖求救,媽祖祈雨,並說壬子日申刻就會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無雲,絲毫沒有要下雨的徵兆,申刻一到,突然烏雲滾滾,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復往日生機。 C:掛席泛槎: 相傳媽祖在世時,有一天,海上起風浪,媽祖要渡海,岸邊船隻是有,但是船上沒有船槳,也沒有船篷,加上風急浪大,船手不敢開船,媽祖對船手說:你只管起船。隨即叫人將草蓆掛在桅杆上用作船帆。船開上海面,乘風破浪,飛馳而去。 D:化草救商: 相傳媽祖在世時,湄洲嶼西邊有個出入湄洲的要衝叫門夾(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風襲擊觸礁,海水湧進船艙,即將沉沒,村民見狂巨浪,不敢前去營救。在這緊急時刻,媽祖信手在腳下找了幾根小草,扔進大海,小草變成一排大杉劃到並附在即將沉沒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沒,船中人免難。 E:降伏二神: 相傳在媽祖二十三歲時,湄洲西北方向有二神,一為順風耳,一為千里眼。二神經常出沒貽害百姓。百姓祈求媽祖懲治二神。為了降服二神,媽祖與村女們一起上山勞動,這樣,一直過十多天,二神終於出現了,當二神將近時,媽祖大聲呵斥,二神見媽祖神威,化作一道火光而去,媽祖拂動手中絲帕,頓時狂風大作,那二神弄不清所以,持斧疾視,媽祖用激將法激二神丟下鐵斧,丟下鐵斧之後二神再也收不起鐵斧,於是認輸謝罪而去。兩年後,二神海上再次作祟 ,十分厲害,媽祖用神咒呼風飛石使二神無處躲避,二神服輸,願為媽祖效力,於是媽祖收二神為將。 F:解除水患: 相傳媽祖二十六歲時,那年上半年,陰雨連綿,福建與浙江兩省倍受水災之害。當時當地官員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無改觀。當地請求媽祖解害,媽祖道:災害是人積惡所致,既然皇上有意為民解害,我更是應當祈天赦佑。於是焚香禱告,突然天開始起大風,並見雲端有虯龍飛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還獲得了好收成,人們感激媽祖,省官於是向朝廷為媽祖請功並準得到褒獎。 G:救父尋兄: 相傳媽祖十六歲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駕船渡海北上之際,海上掀起狂風惡浪,船隻遭損,情況危急。這時媽祖在家織布,忽然閉上眼睛,使勁全力扶住織機,母親見狀,忙叫醒她,媽祖醒來時失手將梭掉在了地上,見梭掉在了地上,媽祖哭道:父親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來報,情況屬實。兄掉到海里後,媽祖陪著母親駕船前去大海里尋找,突然發現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濤洶湧的海面,眾人十分擔心,而媽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來迎接她,這時海水變清,其兄屍體浮了上來,於是將屍體運回去。此後每當媽祖誕辰之日,夜裡魚群環列湄嶼之前,黎明才散去,而這一天也成為當地漁民的休船之日。 H:懇請治病: 相傳媽祖在世時,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縣尹全家也染上了疾病,有人告知縣尹媽祖有解難之法力。於是,縣尹親自拜請媽祖,媽祖念他平時為官不壞,加上他是外來官,告訴他用菖莆九節煎水飲服,並將咒符貼在門口。縣尹回去後遵囑施行,不日疾病痊癒。 I:收伏二怪: 相傳媽祖在世時,湄洲有嘉應和嘉佑二怪,經常出沒害民。有一天,一位船客遭怪物作怪,船將沉沒。媽祖見之即化作一貨船,前去救難。嘉佑見貨船前來,立即來追貨船。媽祖口唸神咒,將其制服。嘉佑當即叩首服罪,媽祖將其收入水闕仙班。為制服嘉應,媽祖施計,于山路獨行,嘉應以為只是民間美女,便起歹心前來觸犯,媽祖一揮塵拂,嘉應見之不妙逃去。時隔一年,嘉應又出來為害百姓,媽祖說:“這個怪物不歸正道,必然擾害人間。”於是叫村民帶符焚香齋戒,自己則乘小舟,到海上出其不意,降服嘉應。媽祖也將嘉應收為水闕仙班一員。 J:窺井得符: 相傳媽祖十六歲的時候,有一次,與一群女伴出去遊玩,當她對著井水照妝時,一位後面跟著一班神仙的神人捧著一雙銅符,擁井而上,把銅符授給她,一起玩得女伴們都嚇跑了,而媽祖則接受銅符,並不懷疑。媽祖接受銅符後,靈通變化,符咒避邪,法力日見神通,以至她常能神遊,騰雲渡海,救急救難,人們稱她是“神姑”,“龍女”。 K:媽祖誕降: 媽祖父親林惟愨(諱願),母親王氏,二人多行善積德。惟愨年四十多歲時,已生有一男五女。但擔憂一子難保傳宗接代,所以經常焚香禱告,想再生一個兒子。惟愨夫婦的虔誠感動了南海觀音,一天晚上,觀音託夢給王氏並對王氏說:“你家行善積德,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不久王氏便懷孕了。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分娩時,西北處一道貌岸然紅光射入屋中,並伴有隆鳴之聲,媽祖降生了。因媽祖是女孩,父母非常失望,但媽祖生得奇異,因此十分疼愛。媽祖從出生到滿月,一聲不哭,所以,其父母給她取名林默。相傳媽祖誕生在湄洲島。 L:湄嶼飛昇: 宋太宗雍熙四年,媽祖時年二十八歲,重陽節的前一天,對家人說:“我心好清淨,不願居於凡塵世界。明天是重陽佳節,想去爬山登高。預先和你們告別。”家人都以為她要登高遠眺,不知將要成仙。第二天早上,媽祖焚香誦經之後,告別諸姐,一人直上湄峰最高處,這時,湄峰頂上濃雲重重,媽祖化作一道白光衝入天空,乘風而去。此後媽祖經常顯靈顯聖,護國佑民,救人危難,當地百姓感激她,在湄峰建起祠廟,虔誠供奉。據傳祖廟後的摩崖“昇天古蹟”處就是媽祖飛天的地。 M:驅除怪風: 相傳媽祖在世時,湄洲對面吉蓼城西面,有一座跨海石橋,是當地百姓南來北往的要道。有一天,忽然怪風颳起,刮斷了全部橋樁,一時交通斷絕,人們無法過往。百姓以為是風神所為,於是祈求媽祖解難。媽祖到石橋處察看,見遠處天空一道黑氣,知道是有怪所為,於是施展靈術將怪驅逐遠去,從此石橋通暢無害。 N:收伏晏公: 相傳媽祖在世時,海上有一怪物叫晏公,時常在海上興風作浪,弄翻船隻。有一天,媽祖駕船駛到東部大海,怪物又開始興風作浪,媽祖乘坐的船隻搖晃的非常厲害。媽祖即令拋錨,見前方波濤中一舟上有一金冠繡袖、掀髯突睛之神在作怪。媽祖不動聲色,掀起狂風巨浪與之抗擊,晏公害怕媽祖的神威,叩拜盪舟離去。但怪物一時為法力所制有所不服,於是變成一條神龍,繼續興風作浪,媽祖說到:“此妖不除,風波不息”,在中游拋錨,制服神龍。媽祖命令晏公統領水闕仙班(共有十八位),護衛海上船民,後來晏公成為媽祖部下總管。 O:收高裡鬼: 相傳媽祖在世時,有一個叫高裡的地方出了一個妖怪,當地百姓受其害,染上百病,當地百姓前去求媽祖醫治,媽祖給求治者一符咒,叮囑百姓回去後,將符咒貼於病人床頭上。妖怪知符咒法力巨大,於是變成一隻鳥逃去,媽祖追出,見鳥藏在樹上,鳥嘴還噴出一團黑氣,媽祖口中唸到:“此怪物不能留此,為患鄉里”,追擊並將鳥抓獲。原來是一隻鷦鷯,媽祖用符水噴灑小鳥,小鳥落地變成一撮枯發,媽祖取火燒之,枯發現出小鬼原相。小鬼忙叩請媽祖收留,媽祖於是將它收在臺下服役。 P:鐵馬渡江: 相傳有一天,媽祖要渡海,可是沒有船隻,這時候,媽祖見旁邊屋簷前懸有鐵馬,於是靈機一動,取之揮鞭,鐵馬奔海對面風馳而去,待人上了對岸,忽然之間,鐵馬無影無蹤,旁邊的人無不驚歎“龍女”的神通廣大

  • 7 # 六甲番人

    廣東潮汕地區向來有“拜老爺”習俗,“老爺”是指守護地方的伯爺公、媽祖、土地公、灶神等下界諸神,其中媽祖被尊為海神。

    不單潮汕地區,整個中國東南沿海到東南亞都流行信仰媽祖,信仰人數超過三億人,民間至今流傳著不少媽祖顯聖神話,媽祖信俗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中國歷史上,國家祭典有三大神明,分別是人文始祖黃帝,先師至聖孔子和天后媽祖,媽祖的原型是宋代福建莆田人,原名林默,因為指引海事、拯救漁民、濟困扶危而成神,自宋代以後又受到各朝皇帝三十六次褒封,為何媽祖會由二十八歲就早逝的平民女子晉升為天后女神?

  • 8 # 乘風破浪CYK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等等,是歷、現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媽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莆田湄洲島,因救助海難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民間信仰。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民間在出海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媽祖是集無私、善良、親切、慈愛、英勇等傳統美德於一體的精神象徵和女性代表

    林默娘的“裡中巫”身份,是媽祖信仰的原始形態。媽祖信仰產生在特殊的生態環境之下,與海洋漁業生產及其海事活動密切相關。漁民因海難生者不可計數,所以希望有海上守護神庇佑安全。媽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適應了人們的希求。她的能言人間禍福,濟困扶危、治病消災順應了人們的願望,所以在她死後立廟祭祀。此後,她的一個個神蹟才接踵而至,並將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所以民間對巫術的信仰是媽祖文化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礎。

  • 9 # 內測官尋找bug中

    媽祖這個電視大家都應該看過吧,非常的好看,裡面講的媽祖也是非常的偉大。現在來說一下媽祖的傳說和故事。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等等是歷現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民間在出海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

    媽祖這個人和藹可親,而且對待漁民也是非常的友善 ,而且對待敵人也是非常的英勇。媽祖原來叫林默,媽祖父親林惟愨,母親王氏,人多行善積德。一天晚上,王氏夢見觀音大士賜丸,於是便懷了孕。媽祖降生時,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入室中,光輝奪目,香氣飄蕩,久久不散。天空隆隆作響,好似春雷轟鳴,地變紫色。她出生至滿月,一聲不哭,因此,父親給她取名“默”。

    看媽祖的眼神炯炯眼神,而且手中拿著法器,胸前佩戴的是一個獅子頭的形狀。媽祖。守護著海上的漁業,維持了漁民的生活,非常的偉大。

  • 10 # 一頭麋鹿AnElk

    媽祖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奉為“海神”,備受漁民們的頂禮膜拜。媽祖的傳說是一個怎麼樣的傳說呢?為什麼令人云雲的尊崇敬仰呢?民間關於媽祖的傳說又是怎樣?下面為你講述媽祖的傳說。

    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是北宋福建莆田湄洲嶼的一位通俗女子,姓林名默娘。她死後,鄉人感其生前為民治病,海上救人的恩義,就在湄洲嶼立廟祠之。 雖僅“落落數椽”,但“祈禱無虛日”。廟後崖刻有“昇天奇蹟”四字,號為“通賢神女”。這就是著名中外的湄洲媽祖祖廟。 2、媽祖的傳說 (1)窺井得天書 林默年輕時常到海邊玩,有時資助回來的漁船搬運工具,有時資助出海的船工挑貨送水。時間久了,各人熟悉她,都叫她林默娘。 有一次,幾隻漁船剛出海,突然刮來一陳大風,把那幾只船一下子翻沉海底口厥後,有幾塊寫有“循洲”記號的船舵,漂流到島邊。許多受難眷屬看到了,知道是親人出了事故,各人哭得天昏地暗。林默呢,看到這情景,心裡十分惆悵,悄悄對天立誓:願意犧牲一切,制伏風浪,為漁、船民護航!然而,這事情到底該從什麼地方做起,她一時想不出措施。今後以後,她就天天來到海邊,視察風雲轉變。一天兩天,一月兩月,渡過了不少時間。 這一天,大風大雨。林默一個人呆呆地站在海邊,看看犬,看看海。這時,普陀山的觀音菩薩屈指一算,知道林默有事,就叫來善財,告訴他怎樣去資助林默。善財領了法旨,直向莆田調洲島飛去。 善財到了調洲島,搖身一變,化作一個老道長,走到林默身邊說:“你是什麼人,為什麼單個人站在這裡?”林默回覆:“我在寓目天時轉變,以後好替海上漁民護航。” “好個菩薩心腸。實在,這也不難,只要你有刻意,總會做到的。” “請道長指點。” “好吧,你若是真有刻意,天天對井默誦《觀音經》,七七四十九日以後,你自然會明自。”善財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今後,林默就按道長的指點,對井默誦起《觀音經》。不管晴天落雨,專心念經,絕不氣餒。那善財為了暗助林默,也不時來看顧。有時為了試探師妹是否專心,他化作一個少年,走近林默身旁戲弄。林默頭不抬起,眼不斜視;有時他又變作猛獸蛇蠍嚇她。林默仍然坐著不動,一心默誦《觀音經》。坐了七七四十九日,到那最後一天,家中五個姐姐以為小妹得了呆痴病,都來探望她。只見小妹雙手合十,閉日靜坐。各人以為希奇,齊齊叫了聲“阿妹!” 林默聽了說:“來了!”話音剛停,井中一道金光一閃,一股濃煙從井下地衝上來。內處姐姐“哇”地叫了一聲,同時昏迷在地。這時,林默張開雙目,只見井口趴著一隻烏龜,背上馱著一部“金書”。林默立刻拿過一翻,內裡沒有一個字。正當她懷疑的時間,善財又化作道長,站在她的眼前,說:“善哉!善哉!這是無字天書。因你一心好善,感動了天廷,以是送你天書。以後若是遇到什麼疑難,只要焚香打坐,口唸《觀音經》,許時你一看便知。”林默聽了,記在心裡,手捧天書,上前向道長施禮說:“多謝道長指點。”突然,一陣風事後,道長不見了。 再說林默的五個姐姐,也在這時醒了,但並不知道眼前發生的事情。各人上前看了小妹妹手中的書,說:“這內裡並無一個字,要它做什麼了”林默聽了,笑了笑說:“我自有用處。你們不必管它。走,去膺吧!” 以後,每逢危難的時間。林默就去翻看天書,解決了大鉅細小不知幾多事情。

    媽祖降妖

    相傳在謂洲四周一個小島上,出沒著兩個妖,一個叫嘉應一個叫嘉佑。他們有時在荒山丘陵上,攝人心魄,迷人靈魂;有時在海浪中,把船掀翻,踐踏糟踏生靈。

    有一天,一艘載滿遊客的風帆從四周海上經由。應、佑二怪見了,牢牢尾隨,計劃興風作浪,掀翻客船。當客船駛到海水深處,二怪立刻祭起妖法,馬上海面狂風大作,巨浪滔天。遊客們嚇得紛紛跪在船板上,對天高呼:“神姑保佑!” 突然,一道白光閃過,緊接著“霹靂隆”的雷聲在人們頭頂上炸響。霎時間,風停了,浪靜了,船穩了,人們轉驚為喜。這時,人們看到,在客船的前方,一隻小漁船在浪花中漂游著,船頭上站立一位漂亮的小娘仔。應、佑二怪見到這漂亮的小娘仔,口水都流了出來。他們改變了掀翻客船的主意,掉臂一切地向著女子乘坐的漁船追去。 可是,應、佑二怪怎麼追也追不上漁船。二怪追得快,漁船跑得也快;二怪追得慢,漁船也駛得慢,氣得二怪“哇哇”直叫。這樣追趕了一段後,漁船忽地調轉偏向,朝著右邊的海岸駛去。二怪見了,心裡悄悄興奮,由於右邊的海岸上是一片荒山。 他們想,海上追不著,到了荒山上,只要前追後截,不怕抓不得手口二怪正要上前,只見那小娘仔抬起手掌,對著二怪的臉上輕輕一拍,二怪只以為臉上被什麼工具重重地擊了一下,兩眼直冒金星,兩條腿也不聽使喚了,“璞通”一聲跪在地上。 他們想不到自己竟然敗在小娘仔手裡,很不平氣,相互使了一個眼色,“嘎’,地一聲,要從地上躍起。誰知剛剛一躍,就被小娘仔點了麻穴,再一次摔倒在地。這時,二怪才真正認輸:“神姑饒命!神姑饒命!”那小娘仔連看都不看一眼,只“哼”了一聲,轉身就走,登上漁船,向大海駛去。 應、佑二怪慌忙從地上爬起,跑到岸邊,跳上一隻小船,朝著女子乘坐的漁船趕去。他們一面拼命划著,一面高聲叫:“神姑-—等一等!”那小娘仔放慢了船速,等二怪來到船前.笑著說:“你們這樣緊追不捨,是不是還想拼命呀?”二怪跪在船上,雙手合十說:“不敢,不敢。小的自知作惡多端,難過神姑心存慈悲,饒了小的性命。我們願痛改前非,在神姑手下效勞,萬死不辭!"

  • 11 # 阿樹的魚

    瀏銳

    媽祖是中國西南沿海救苦救難的第一女海神。她是五代閩王都巡檢史林願的小女兒,名叫林默。林默自幼好道,後來傳說又得到觀世菩薩的超度,就成為了海上女神,庇佑出海航行的人們,又因為的巨大善心,被人們尊為“天妃”。

  • 12 # 風光藝境

    媽祖為中國民間信仰諸神之一,掌管海上航運的女神,被世人尊為靈女、龍女、神女、天妃、天后,民間習慣上尊稱為“媽祖”,是世界聞名的中國“海神”。

    媽祖姓林名默(960~987),北宋初年人,祖籍福建興化府莆田湄洲嶼。父親林願在五代十國時任閩國都巡檢(地方治安官);母親王氏,生一子六女,媽祖為其最小的女兒。

    媽祖父母皆信佛,夢觀音菩薩賜仙藥而生之。相傳,媽祖誕生於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夏曆三月二十三日。女嬰自出世至滿月,不聞哭聲,父母因此取名為“默”。

    林默自幼便聰穎不凡,週歲時見諸神像,就用“手作欲拜狀”。5歲時便能誦讀《觀音經》。8歲時從師讀書,過目成誦。10歲時即信佛焚香唸經,早晚不懈。11歲時“能婆娑按節樂神”。

    13歲時,林默師從道士玄通修習法術。玄通對林默道:“你具仙骨,應得渡入正果。”遂授以“玄微秘法”。林默經依法修煉,均能領悟要旨。

    16歲時,林默“窺井得符”,通靈變化,能“通悟秘法,預知休咎;鄉民以病告,輒愈”,並誓不嫁人。林默以拯危救難為樂,經常在海上巡遊,救護遇險的漁民及商人。人們感念其恩德,尊稱為神女、龍女、通賢靈女。

    民間還傳說神女還有防禦水旱疫癘之災等“法力”,每有祈禱,皆應驗不爽。

    13年後,即宋太宗雍熙四年(987)秋九月初九日,28歲的林默鄭重告別親人,盛裝登上湄峰最高處,白日昇天成神

    。由於神話傳說中的的媽祖生得神異,穎悟過人,雖出身於官宦之家,卻頗善駕舟泅水,勇毅超群,以行善助人為樂。她一生在洶湧澎湃的大海中賓士,救急扶危,於驚濤駭浪中拯救過眾多的漁舟商船;且矢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己任,因此世世代代受到沿海一帶漁民的愛戴與尊敬。

    不過,有人根據史籍方誌所載之媽祖“以巫祝為事”,“妃為裡中巫”等語,以證明媽祖實為民間巫女,並非都巡檢之官家小姐。也有的認為媽祖的父母正史無明確記載,媽祖實際上是普通民女的化身;將神的出身和血統高貴化糅合起來,是後人為提高對神靈尊崇的結果。

    還有人主張媽祖有如此廣大的神通,顯然非普通女子所能,媽祖後來被封為天妃、天后,實即為水神、地祇的代稱,不必認為確有其人。

    海神媽祖“白日飛昇”後,其影響力愈來愈大,船員、漁民、海商足跡所至,就會建造更多的媽祖宮廟,出現更多的媽祖崇拜者。

    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大臣路允迪奉旨揚帆出使高麗,往返平安無事。歸國後,船上的莆田人李根向朝廷奏陳系媽祖顯靈佑護所致,請求封賜。朝廷當即賜封媽祖順濟廟額,媽祖信仰得到了官方的公開承認與推廣。

    明代以降,媽祖信仰更進一步向中國沿海地區,甚至海外各地傳播。鄭和下西洋、鄭成功開發臺灣,均有大批船員是媽祖的虔誠信徒。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莆田居民立廟奉祀媽祖,尊稱“通賢靈女”。奉祀媽祖之廟稱媽祖廟,以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天津媽祖廟(1226年建)、臺灣北港媽祖廟最為著名,稱“三大祖廟”。不過,有人根據史籍方誌所載之媽祖“以巫祝為事”,“妃為裡中巫”等語,以證明媽祖實為民間巫女,並非都巡檢之官家小姐。也有的認為媽祖的父母正史無明確記載,媽祖實際上是普通民女的化身;將神的出身和血統高貴化糅合起來,是後人為提高對神靈尊崇的結果。

    還有人主張媽祖有如此廣大的神通,顯然非普通女子所能,媽祖後來被封為天妃、天后,實即為水神、地祇的代稱,不必認為確有其人。

    海神媽祖“白日飛昇”後,其影響力愈來愈大,船員、漁民、海商足跡所至,就會建造更多的媽祖宮廟,出現更多的媽祖崇拜者。

    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大臣路允迪奉旨揚帆出使高麗,往返平安無事。歸國後,船上的莆田人李根向朝廷奏陳系媽祖顯靈佑護所致,請求封賜。朝廷當即賜封媽祖順濟廟額,媽祖信仰得到了官方的公開承認與推廣。

    明代以降,媽祖信仰更進一步向中國沿海地區,甚至海外各地傳播。鄭和下西洋、鄭成功開發臺灣,均有大批船員是媽祖的虔誠信徒。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莆田居民立廟奉祀媽祖,尊稱“通賢靈女”。奉祀媽祖之廟稱媽祖廟,以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天津媽祖廟(1226年建)、臺灣北港媽祖廟最為著名,稱“三大祖廟”。

    (莆田湄洲島媽祖廟)

    媽祖祠廟香火由莆田地區向南向北擴充套件到廣大沿海區域,奉之為海上女神,受到人民群眾,尤其是漁民船戶的虔誠崇拜,逐漸成為全國性的信仰。

    神女的無量功德得到了自宋至元明清歷代帝王的數十次褒封。如南宋王朝褒封媽祖尊號就達14次之多。媽祖從“夫人”、“天妃”、“天后”,直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

    每年夏曆三月廿三日,為媽祖誕辰。

    媽祖是統領四海的最高海神,成為頗具世界影響的中國海神的象徵。

    圖片皆採自網路。

  • 13 # 手機使用者6276385871仁

    媽祖文化是中國道教文化的結晶只要正面的發揚傳承中國道教習俗文化凝聚中國心才能防止外來文化侵襲使華人的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文化得到發展

  • 14 # 陸芮

    媽祖是中國西南沿海救苦救難的第一女海神。她是五代閩王都巡檢史林願的小女兒,名叫林默。林默自幼好道,後來傳說又得到觀世菩薩的超度,就成為了海上女神,庇佑出海航行的人們,又因為的巨大善心,被人們尊為“天妃”。

  • 15 # 詩詞論古今

    剛來天津時,我慕名參觀了古文化街,從天后宮門口路過,看到遊人進進出出,聞到有焚香的味道,但並沒有進去。因為我出生的地方沒有海,也沒聽說過天后宮,不知道天后宮裡供奉的是哪路神仙,所以乾脆不看。

    後來,在天津呆的時間久了,才知道這個地方對天津人有多麼重要。舊時每月初一、十五,逢年過節,這裡的香火非常旺盛,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都會舉行“皇會”,表演龍燈、高蹺、旱船等,百戲雲集,萬人空巷。只因為,這裡是世界第二大媽祖廟。

    也許,有很多人跟我一樣,聽說過“媽祖”這個名字。但“媽祖”到底是怎麼來的,民間流傳著哪些關於“媽祖”的故事,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媽祖文化,這些問題並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就聊聊這幾個問題。

    01 “媽祖”是民間人物的化身,而不是人為杜撰而來

    關於“媽祖”的來由,目前海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媽祖並不是人為杜撰出來的,她來自於民間,是一個被神化了的歷史人物,而且很明確,這個民間人物叫林默娘。也就是說,媽祖是民間林默娘的化身。

    林默娘本是福建莆田湄洲林願的第六個女兒,出生於宋建隆元年。相傳論默娘降生時,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入室內,光輝奪目,香氣飄蕩,久久不散。因她出生至滿月,一聲不哭,父親給她取名林默。

    這個沉默的女子,從小就表現出了她的特異功能,八歲入塾讀書不但過目能誦,還能理解其含義。默娘十幾歲時,可以看透病人體內病情,還可以說出別人的吉凶禍福,顯得非常神異。傳說,有一天林默娘正在織布,忽然眼前出現了父兄在海上遇難的慘狀,她不由掩面泣哭。過了一會兒,果然傳來了其父兄在海上遇難的訊息。

    默娘16歲後,更能駕雲飛渡大海,拯救海難,平日裡經常為漁民們預報海上的天氣變化,使人們避過颱風等自然災害。所以,當地的漁民們都很感激和崇敬她,並稱她為“神姑”、“龍女”。

    林默娘21歲那年,莆田大旱,農民困苦萬分。當時的默娘,已經是能呼風喚雨的神女,莆田縣令為解全縣旱災,不惜紓尊降貴,親自登門請默娘為全縣百姓祈雨。默娘欣然應允,設壇祈雨,告知縣令壬子日申時將普降喜雨。果不其然,申時一到,突然電閃雷鳴,暴雨如傾,萬民歡呼,都說默娘是通靈神女。

    默娘28歲離世,家鄉人建造了祠廟來紀念她,希望她繼續庇護漁民的安全。後來,漁民們祭拜默娘時,都親切地稱她為“媽祖”,也叫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就這樣,林默娘被神化成了“媽祖”,成為了集善良、無私、慈愛、英勇於一體的女性象徵。

    02 關於“媽祖”的傳說有很多,大德大愛是主旋律

    關於媽祖的傳說有很多,比如,焚祖屋導航番船的故事,說的是有一艘外國商船來中國做貿易,完事後準備起錨回國,媽祖聽說後就前往勸阻,告訴他們半夜將有暴風雨。外國的船員看海上風平浪靜,哪裡肯信,大笑著啟航離去。半夜裡風雨大作,海上波濤洶湧,這艘海船想要回頭靠岸,怎奈找不到方向。而就在這時,忽然看見遠處有火光,原來是媽祖為他們導航。

    一開始的時候,媽祖點燃柴火,但風雨太大,柴火一吹就滅,媽祖只好點燃祖屋,一瞬間火光沖天而起,外國的船隻才看見火光,順著火光方向,安全返回了湄洲島。這些被救的外華人感恩戴德,要為媽祖重造祖屋,但是媽祖沒有接受,催外華人風雨過後儘快啟程。

    再比如,降龍王水族謝恩的故事,說的是東海水怪時常興風作浪,破船沉舟,過往漁民商旅,深受其害。媽祖就經常飛巡於海上,遊於礁嶼之間,降妖伏魔。一日,她與當地官員巡行海上,駐舟中流,見四海龍王率水族駢集,畢恭畢敬向媽祖請罪問安。媽祖免其罪,同時要求以後要庇護漁商百姓,不得興風作浪,四海龍王率水族齊齊謝恩退下。 後來,每年天后誕辰日,每每見到水族集結,漁民們都認為它們是前來慶祝的,從來不敢下網捕撈。

    還有,妃立雲神助鄭和的故事,講的是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船隊雲帆高懸,浩浩蕩蕩。當船至廣州大星洋時,突然大風驟起,巨舶顛簸如葉,隨時都會顛覆。鄭和向天祈禱,望神妃救之。禱告完畢,忽聞鼓吹之聲,一陣香風,宛見天妃颯颯飄來,立於雲端,旋即便風恬浪靜,轉危為安。

    船隊經過三佛齋時,又遇海寇,也得到了天妃神助。鄭和回國後,立即奏明皇帝,朝廷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並下旨修建了南京天妃宮,又命福建守官重修泉州天妃宮,並規定以後所有出國使者,必先到天妃宮祭祀祈佑,方可啟程。

    此外,還有媽祖驅除怪風的故事,說的是湄洲對面吉蓼城西,有一座跨海石橋,這石橋是當地百姓南來北往的要道。有一天,忽然怪風颳起,刮斷了全部橋樁,一時交通斷絕,百姓無法過往,祈求媽祖解難。媽祖到石橋處察看,見遠處天空一道黑氣,知道是有怪所為,於是施展靈術將怪驅逐遠去,從此石橋通暢無害。

    最後再說一個媽祖護使航朝廷祭祀的故事,清康熙58年,朝廷冊封琉球國,派出使者海寶和徐葆光等人出使琉球。他們為了航程平安,照例是出發前到天后宮祈禱,求媽祖保佑。一路上,清朝使者船隊,不斷得到媽祖神示,避過風險,順利到達琉球國。完成使命回程途中,遇到的風險又得到媽祖救護,轉危為安。使者回朝後,如實奏報媽祖護佑之功,朝廷下令舉行了春秋祭祀大典。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這些傳說故事散記於史籍、方誌等書中。總的來說,所有的傳說都彰顯了媽祖的大愛和大德。

    03 媽祖文化的傳播,是人類崇尚和平的真實寫照

    早在十世紀,中國航海者首先擁有指南針,可以保證海上航路的定向,也首先發明瞭隔艙航舟,萬一遇難觸礁,即使撞破一角,一艙,船體尚能上浮。但是,由於沒有氣象預測,面臨海上氣候變化,在海洋狂風暴作面前,人類的行為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這種情況下,祈求神靈護佑便是他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了。

    媽祖信仰正是產生於這樣的特殊生態環境下,因此,它與海洋業及海事活動有了密切的關係。從古到今,漁民們因海難喪生者不計其數,從內心期盼著能有個海上守護神庇佑他們的安全。媽祖的神女身份,正好適應了人們的心理需求,她能言人間禍福,濟困扶危、治病消災,順應了百姓願望,故將她塑造成一位善良勇敢的完美女神。

    從宋代到清代,一段段媽祖靈驗的傳說故事,都是媽祖實踐海洋文明的例證。媽祖無數次保佑華人漂洋過海,華人在世界多地建造了媽祖宮廟,媽祖作為中國的海上平安女神,也是東南亞諸國,乃至世界的海上和平女神,媽祖文化的傳播,意味著中國將唯一的地方神引流分佈到了全世界的。

    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的22個省市、450個縣都有媽祖廟,香港有57座,澳門有10座,臺灣更是有5000多媽祖廟。國外的媽祖廟主要集中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國,歐美地區也多有分佈,在法國,媽祖具有“國際和平女海神”的美譽,巴黎的“真一堂”就供奉著媽祖神像。

    實際上,經過千年的演繹,媽祖文化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媽祖也已經成為了全球華人共同敬重的海上女神。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一點都不誇張,今天全世界有一億多媽祖信徒,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授予中國媽祖“和平女神”的稱號。這樣看來了,中華傳統文化裡,媽祖比孔子更具有國際文化符號象徵了。

    正因為媽祖是老百姓自己託舉起來的一尊神,而且她是以慈悲和大愛為基調的,與當今社會倡導的和諧文化相一致,與人類崇尚和平的意願相一致,所以,千百年後的今天,才會有那麼多人把媽祖當成“和平”之神、“和諧”之神,把媽祖文化看作是“和諧文化”來傳播和發展。

    如今,媽祖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海洋文化的主要代表,與中原農耕文化、草原遊牧文化一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視。

  • 16 # 澹奕

    從北方的天津,到南洋的東南亞各地,媽祖文化幾乎遍佈太平洋西北部沿海。

    而媽祖的誕生之地,就是福建莆田的湄洲島,在世界上,有四十六個國家地區都分佈著媽祖的廟宇,信奉媽祖的人口已超過三億。

    媽祖並非是憑空出現的神靈,而是現實中原本就存在的人,之後被不斷神化地位抬升,最終成為了現在的媽祖娘娘,也稱作是天后娘娘。

    媽祖的原型叫做林默,生於北宋福建路莆田湄洲島,她並非是尋常漁家女,因為其家裡世代都是仕宦,祖上是東晉晉安郡王林祿。

    林默的父親林亨常年積德行善造福一方,但膝下沒有孩子。

    有一天夜裡,林亨的夫人王氏夢見觀音菩薩,於是請求希望賜福,果不其然,不久后王氏有孕在身,最後生下了一個女兒,也就是林默。

    中國國家博物館之中有一幅《天后聖母事蹟圖志》,當中也有相關描述,林默生於北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院中紅光璀璨,而林默從出生至滿月都沒哭過,所以取名為“默”。

    林默從小就非常聰明,學什麼都非常快,作為當時的仕宦家族的女兒,她得以學習知識,對於天文地理等等都很精通。

    而且傳聞林默遇到神人,得以傳授法術,但代價就是終身不能夠嫁人。

    長大後的林默,就用自己的法術到處救人,福建地區漁民出海遇難者甚多,林默就經常元神出竅去海上救人,逐漸受到了人們的信賴。

    但最終這位救人的海上神女,在一次拯救海難的行動中失去了性命,但在湄洲這個地方,林默的事蹟廣為傳頌,北宋雍熙四年,湄洲島出現了靈女廟,這也是最早的媽祖廟。

    在閩地,人們通常都將“媽”作為對年長或者德高望重之人的敬稱,林默去世的時候只有二十三歲的年紀,被稱作媽祖,也的確是因為她深受敬重。

    東南沿海之地的人們,多出海為生,因此媽祖對於他們有很強的吸引力。

    在不斷的傳揚之中,媽祖被當地人當做了護航、祈求平安與風調雨順的女神,並且朝廷對於媽祖也不斷進行敕封。

    東南沿海地區,媽祖原本是護航的海上女神,後來幾乎包辦各種事情,像是什麼求子、抵禦外敵、驅邪除疫、斬妖除魔什麼的,人們都要去媽祖廟拜一拜。

    從宋代開始,朝廷對於媽祖的加封就接連不斷,而隨著文化的傳播與當地人的外走,媽祖信俗也大規模對外流傳,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

    明清時期,媽祖的信俗已在沿海十分普遍,而關於各種媽祖的神話故事也非常繁多。

    元朝將媽祖敕封為天妃,明朝永樂七年,媽祖的祭祀就已經成為了官方行動,用宗廟祭祀的禮儀來專門進行,清代固定在春秋兩次祭祀典禮。

    咸豐七年,媽祖被正式敕封為天后之神,總的封號長達六十四個字,媽祖也成為了古代國家正式祭祀當中唯一的一個女神,而對媽祖的信奉,也隨著華人的腳步傳遍海內外。

  • 17 # 詩意的心靈棲居地

    不知道為什麼,說到媽祖就想起劉濤

    我只知道媽祖是福建那邊沿海漁民信奉的神,專門降伏海中精怪,保佑漁民生活安定。

  • 18 # 愛音樂九臺3E7

    據傳說:媽祖是海神,其行宮應該是在南瞻部洲,統管南海,在福建莆田的是其化身!是為了救助當時的人民!又傳媽祖是觀世音菩薩的其中一個化身!度化當時的有緣人。現在其真身應是在忉利天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投資移民如何在美國的銀行開戶和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