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杯古道茶
-
2 # 康夢橋的情感驛站
誠邀回答。
作為一個工作七年的兒科護士,經歷過很多奇葩的事情,這裡我先講一件讓我比較難忘的事情。
科裡住進來一個很漂亮的小女孩,忽閃忽閃的大眼睛,睫毛彎彎的,一笑起來臉頰還有兩個大大的酒窩。
天使,我看見她的第一眼腦子裡就閃現出這個詞。
可惜,天妒紅顏,小女孩確診先心病三年有餘,漂亮的孩子都有一顆玻璃心,我們都唏噓不已…
這次住院是由於感染,而沒有及時醫治,出現了心衰的跡象。
主任查房時,翻開了小女孩的病例,臉色凝重起來,
為什麼沒有及時住院,如果再晚來一步,華佗再世也救不了你家的孩子!
不是,不是,不是我們不給治病,是這個孩子太皮實了,難受了就自己忍著,從來不跟我們說,我們又忙著地裡的活,這孩子!
他的父親囁嚅著,黢黑的臉龐佈滿了滄桑,揉搓著雙手,皸裂的雙手被揉的越發的紅,
她媽媽去世的早,她又生了這樣的病,家裡的積蓄都花完了,這孩子懂事,平時有點小毛病都不吭聲,沒想到這次,醫生,救救我孩子吧,就算拼了我把老骨頭也讓孩子好受些…
我們聽著,包括主任在內,都沒有說話,大家默默的離開了病房,任誰見了那樣的場景也會心裡難過,悲傷…
但小姑娘很樂觀,也很配合,總是笑呵呵的對我們醫護人員說,
護士阿姨,我不疼,我一點也不怕打針輸液。
阿姨,我快好了,能出院了。
阿姨,我爸爸每天都給我買好吃的飯菜,他自己都不吃。
阿姨,我長大了,一定要對我爸爸好。
小女孩的話既溫暖人心,又衝擊著每個人的內心,在這個繁華的城市,車水馬龍,歌舞昇平的表象下,有誰能知道這繁華的背後,是無盡的蒼涼。
醫院是最能看透人心的地方,這裡演繹著愛恨情仇,演繹著生死離別,演繹者魔鬼與天使,天堂與地獄。
好吧,言歸正傳,故事的重點在這裡。
這天中午,下了班,我換了便衣,走在回家的路上,醫院的周邊會有很多的飯店,中午住院的患者都會選擇在醫院的周邊飯店買,又便宜又實惠。
剛走出醫院,遠遠的就看見小女孩的爸爸在和飯店的老闆在爭執,飯店的老闆還推搡著,小女孩的爸爸被推的一個趔趄,差點坐在地上。
我趕緊過去扶住他,飯店的老闆還推搡著,
你這個老頭,天天過來撿便宜,一碗米飯一碗菜,賣給你10塊錢,我是可憐你,可你還要另加兩碗米飯,這個老頭,得了便宜還賣乖…
小女孩的爸爸哆嗦著手,手裡的10塊錢醒目的立在那裡。
老闆,這樣吧,給我兩份米飯兩份菜,都打包。
老闆立馬笑容滿面,好嘞,您稍等。
五分鐘不到,兩份飯菜就已經打包好,您拿好,慢走…
我接過兩份米飯放在小女孩爸爸的手裡,這個,您拿著,回去吃。
小女孩爸爸推脫,我不能要,你們已經夠照顧我們的,我不能再要了,我就只吃米飯就可以,我家姑娘不能沒有菜。
我把飯菜放在他手裡,您拿好,您不吃的話,我一個人也吃不完,就當幫我吃了。
我轉過頭走了,我實在是沒有勇氣看他那雙渾濁的眼睛,黢黑的面孔,皸裂的雙手,我像個逃兵似的…
但腦子裡還是浮現出那樣一個畫面,
那個老父親,吃完了一盒免費的米飯,然後,把剩下的那盒米飯和菜給小姑娘拿回去。
吃吧,姑娘,爸爸已經在外面吃過了…
後來,在小姑娘出院的那一天,同事給我20塊錢,說,這是小女孩爸爸給你的,說是還給你的。
我攥著錢,像攥著一塊燙手的烙鐵,燒灼著手,燒灼著內心。
很久以後,我都在想,我這20塊錢救贖了什麼,救贖了自己的內心?還是解了別人的燃眉之急?抑或是彰顯自己的無私?
都沒有,我一直有的是內疚。
史鐵生 曾說: 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那麼,一切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在哪裡呢?
設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領我們去找到救贖之路,難道所有的人都能夠獲得這樣的智慧和悟性嗎?
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
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
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
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
3 # 康夢橋2
誠邀回答。
醫院是人心的試練場,尤其是兒科。
我在兒科工作將近十年。遇到過很多奇葩事,但是,只有這一件事情,我記憶深刻…
十年前,我剛分配到兒科,當時很有情緒,男朋友剛跟我分手,然後,又給我分配到這樣一個科室。
可是,這樣的好運沒有持續很久,就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打垮了我。
那天這下著小雨,接班時科裡已經亂成一鍋粥,哮喘爆發,滿走廊的病人,咳嗽的,喘息的,還有喉炎的,我們一個主任,一個值班醫生,一直穿梭在病人中間。
頭也沒抬,水顧不上喝,嗓子都已經快說不出話了,終於,到了凌晨兩點,終於忙完了…
我們三個都累癱在椅子上,還好病人都平安無事…
我剛要拿起水杯,結果,就聽見有人大喊,大夫,快來,我家孩子快不行了…
大夫,大夫
我們一個箭步衝過去,看見一個爸爸抱著一個面色死灰的孩子,大約有一歲左右。
大夫,快點救救我家孩子,吃了一個花生豆,卡在嗓子裡了,出不上氣了,大夫,快點救救我家孩子。
主任看完,患兒呼吸心跳都沒有了,已經死亡了,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搶救,或者氣管切開都已經沒意義了。
床旁心電圖,已經顯示病人死亡。
告訴患兒家長時,家長悲憤的指著主任的鼻子說,你們醫生是吃屎的嗎?還站在那裡幹啥,快把孩子給我救活,要不然,都讓你們給我孩子陪葬!
主任試圖安慰患兒家長,
我理解您的心情,我們也盡力了,孩子的花生豆卡在氣管裡,導致窒息死亡。我們也很難過…如果您在家裡就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搶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患兒家長更憤怒了,一腳蹬在主任的腹部,主任一下子就摔倒地,我們趕緊去扶主任。
這個家長像瘋了似的,又踹又罵。
我們躲避著,但是他身高馬大,我們三個都躲不開,只有受著。
屈辱不堪。
感覺就像是螻蟻一般踩在腳下…
最後,保安來了,終於,將打紅了眼的家長拉開,我們才得以解救。
那個家長還叫囂著,殺死你們都活該,你們該死,你們怎麼不去死…卻讓我的孩子死了…
你們怎麼不去死,快去死吧…殺死你們…
那一刻,我也覺得我快死了…
我們被送到急診室,主任的傷勢最重,有出血傾向,我們幾個都是內傷。
我們幾個在急診室裡,輸著液,躺在病床上,面對著天花板發呆…
沉默著,也在思索著,兒科真不是人來的地方,上輩子一定投錯胎了。這輩子要這麼窩囊,還要被捱揍。
還要被病人咒罵,怎麼不去死?
更奇葩的還在後面。
這個家長竟然將我們告到院長那。要醫院給個說法…
醫院沒辦法,要我們賠禮道歉…
最後,迫於壓力。
我們主任帶著我們幾個,一致的像患兒家長賠禮道歉。
如果賠禮道歉能挽救孩子的性命,我們早就那樣做了,可惜,不能。
最有用的是海克立姆急救法,可惜,家長不會。
如果,患兒家長會的話,患兒還有救。
這是我遇到讓我終身難忘的事情,從此以後,我只要有機會就會去教我認識的人這種急救法,以防萬一,沒準,能挽回一條生命。
這種急救法叫海克立姆急救法我是康夢橋,想要分享我的經驗。
-
4 # 蘆冰男l
前些日子,我們兒科來了一個四歲左右的女孩,穿的破破爛爛,一個巴掌大的小臉,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很好看,不愛說話,也許是對陌生環境的恐懼。陪小女孩來的是兩個70多歲的老人,住院當天一直未見孩子父母,當時我在想,可能是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了,但哪有比孩子生病更大的事情呢。
後來得知女孩沒有了爸爸媽媽,兩個老人是她至親的人,在她出生後的一個月,便由外祖母帶大,她的爸爸因心梗不幸去世,媽媽有精神分裂症,加上小女孩爸爸去世的刺激她媽媽自殺了。留下幼小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真的不知這兩位老人是怎麼挺過來的。
小女孩很懂事同時也很自卑,有次她輸完液在病房兒童遊戲區玩耍,一個略比她大一歲的小孩搶了她的玩具,她被氣哭了,別的孩子可以向爸媽撒嬌,而她只能向外祖母求安慰。我對她說:別哭了,一會阿姨給你拿新的玩具,等你病好了,就可以去學校跟同學玩了。她說同學她們都不跟她玩。聽到這句話很心疼,卻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安慰她,突然想到口袋裡有顆糖,小心翼翼地餵給她吃,此時她高興地笑了,原來小女孩要的並不多,只是想得到別人的在乎,多想告訴她生活很苦,但也有甜的時候。本該天真爛漫的年紀卻充滿了自卑,很痛心又無奈。一週後她病情好轉出院了,多麼希望女孩長大後可以變得自信,不要被自卑所影響!
-
5 # 系統慢請稍後
剛剛參加工作那會兒,在婦產科輪轉。某天收了個病人,智力低下,被當地計生抓來流產結紮的。陪護人一老一少,老的是她養母,無法生育收養了她。養大後給她招了上門女婿,生下小女孩女婿就跑出去打工,偶爾回家一趟,這有了身孕,被抓來人流。女婿人品不好,不管她死活,養母能幹但是上年紀了,女兒才4歲。可憐的一家女人!小女孩指甲長了都沒法剪,智障母親不懂,老養母看不見。我給她剪了指甲,帶教醫生給了她一罐旺仔牛奶,小姑娘開心得不得了,心酸啊!
回覆列表
都說醫護人員是“白衣天使”,做著挽救人類生命的神聖工作。實際上,正是因為這工作關乎人的生命,“白衣天使”們也承受著很多的壓力。對於每天和患病的寶寶打交道的兒科護士來講,面對不諳世事、疼了只知道拼命哭喊的小孩子,面對著家長心疼的樣子,兒科護士更是承受了更多的壓力。
做兒科護士與其他的護士有什麼區別嗎? 做兒科的護士實際上是最辛苦的。小孩子無論是打針還是打點滴必定要哭,而每一個帶孩子來看病的家長都是把孩子視若心肝寶貝,警覺性特別強,生怕護士給孩子弄錯了,弄疼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做護士的總是感覺在病人家長的嚴密監視下在工作,心理壓力特別大。有的時候給孩子打點滴,從頭部扎針,你就要按住孩子的頭,如果孩子亂動,穿刺就穿不過去。有一次,一個孩子的奶奶帶著孫子來看病,看我們這麼按著孩子的頭,而孩子還在那裡哇哇大哭,說什麼也不讓護士按,非要自己輕輕地按,可是,她這樣做,我們的工作根本就無法進行,因為只要扎針,孩子必然要動,孩子一動,肯定無法成功。因此,這個時候我們就還得耐心地去勸說孩子的家長。 護士之間相處會發生矛盾嗎? 每位護士都有自己負責的病人,那麼,這個病人的藥品及其他一些醫用的用具都由一個護士保管。有一天,一個護士拿著病人的藥,告訴另外一個護士,我的藥先放在這裡了。後來,另外的那個護士為了確認一下,大聲地說,“哎,這是你放的藥吧。”這句話一旦被病人聽到,當護士給病人注射的時候,病人必然要反覆地問,“護士,這是我的藥嗎?沒弄錯吧。”病人的心裡對護士會產生一種懷疑的態度,此時,護士就會有比較大的壓力。覺得在被人監視似的。而這個護士的壓力與壞心情又是因為另外一個護士一句問話而起,此時,他們之間就容易發生矛盾。 做護理工作確實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比如我們做編輯,每一期都要給美編髮稿子,有的時候也有發錯檔案的時候,對於我們來講,發錯檔案再發一遍就可以了,不會有什麼大礙,但是對於護士工作,假如給病人拿錯了藥等等,那可能就是人命關天,這方面會不會感到有壓力呢? 這方面也會有壓力。所以說護士這個工作是要求非常細緻的工作,一點也不能馬虎。不過,對於這方面也不用特別害怕,因為這個工作都是有嚴格的操作流程的,你只要按照流程一絲不苟地做,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太大的麻煩的。具體的流程就是:首先,大夫要給病人開單子,病人拿著單子到藥房劃價,藥劑師要檢查一遍,這些藥物是否合理,是否有配伍禁忌;等病人取完藥拿著單子到護士這裡,護士也要留心,這些藥是否有配伍禁忌,如果不清楚的就要去查一下配伍禁忌表。所以我們在上班的時候,腦子裡時刻在想著這些,不知你們是否發現有的時候在醫院裡你們與護士說話,護士好半天才答應,其實那個時候她腦子裡就在核對這些東西,看是不是有差錯,處於職業的習慣,現在即使給病人注射完了,我還是要核實,是不是會出現錯誤。 看來我們平時看到的護士工作千頭萬緒的,其實對於護士本身來講,他們有著非常嚴謹有序的工作程式。如果病人能夠了解到這一點的話,也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擔心,有利於治療更加順利的進行。那麼,對於護士來講是怎樣分科的呢? 護士的分科主要分的是急診、門診和病房。一般來講,急診危急情況多,需要手腳特別麻利的護士來擔當。門診、病房也是各種病都要接觸,婦產科由於用的醫療器具與其他科室有較大區別,所以就單獨分出去了。 那麼,作為急診的護士是否會經常接觸一些危急的情況,比如說死亡等等,這方面會不會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呢? 這樣的情況我們都見多了,心理傷害是不會有的。如果說有的話那可能是在學校剛畢業實習的那個階段,第一次見到這種情況。到後來慢慢地見多了,就不會感到害怕了。 那做這個工作這麼多年,經歷了這麼多的生生死死,你對人生的態度有什麼影響嗎? 我覺得最大的影響就是覺得人應該珍惜生命。有很多人,有那麼強的生的慾望,可是沒有辦法,他們失去了生命,所以我就不理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活得好好的,偏偏想自殺,對生命的殘噬應該有羞愧的感覺。 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到黃河邊上去玩,黃河和普通的海灘不一樣,深一腳,淺一腳,當他一腳踏進去的時候,腳下還是淤泥,可是,另一隻腳再往前踏一步竟然就是無底深淵,後來人被救上來送到醫院的時候醫生診斷已經死亡。當時我看到的時候真的不敢相信,因為在我的印象裡,死亡的人都是面色慘白,毫無生氣的,而眼前的那個小夥子臉色紅潤,臂膀寬厚,就連厚厚的腳底板還透著血色,我怎麼也不能相信,看著如此有生機和活力的一個人竟然已經死了,我當時還在想,大夫別再診斷錯了吧,我還翻看了他的瞳孔,已經散開,摸了一下頸動脈,已經停止了跳動。當時,心理上還真是有些接受不了,感受到生命太脆弱了。所以,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生命太可貴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 那麼,除了這些壓力之外,你認為還有哪些是護士這個行業比較大的壓力呢? 我覺得我感受到的最大的壓力就是職業發展的壓力,因為護士這個行業所能涵蓋的面太窄了,並且它是個養小不養老的行業,比如像我這個年齡,在我們這個行業裡就應該算是護士奶奶了,護士跟醫生不一樣,醫生大學畢業後都23、24歲了,而護士護校畢業剛好18、19歲,青春年少的時候。我們這個行業對視力要求特別高,比如做穿刺,你得能看清楚血管,特別是給小孩做,他們的血管那麼細,剛才還看到呢,一會就看不著了,我現在的眼睛就不是特別好了。所以說,現在有些人轉行了,轉了以後和這個行業就沒什麼關係。 那護士有沒有可能轉為醫生呢? 可能性倒不是沒有,但是你只能透過上學的途徑才能實現。比如對於我來講,當初護校一畢業就工作了,高中的知識都沒有學過,現在年紀這麼大了,又有家有孩子,要想求學很難的。並且護士的工資待遇非常低,我在一些醫院裡累死累活地只有1000多塊錢。不過一些公立的大醫院還好,有些護士的工資可以達到4000多。所以,我也感受到了挺大的生存壓力。 除此之外,我們在醫院裡,有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病人,他們來到醫院覺得一切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假如護士正在忙其他的病人,稍微冷落了他一下,他馬上就會破口大罵,“老子花錢到你這來看病,你這是什麼態度?”這種情況下,有一些會來事的護士就會說:“您先彆著急,坐下喝點水,您看您急,別人不也是挺急的嘛,先等一會,馬上就好。”還有的時候護士也就忍氣吞聲了。 那護士有沒有可能忍不住和病人發生爭吵呢? 一般情況下不會,因為只要發生爭執,肯定是護士的錯,至少也要在大會上點名批評的。 實際上,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患者,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場上都會有各自的難處。希望彼此都多給對方一些理解,更好地和諧醫患之間的關係。